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小蘭摳牡蠣喂李易︰“剛剛她們說想買邊三輪,問怎麼賣,自行車的也行。
www.luanhen.com”
“燒燃氣的賣不了,莊子里自用,在檢驗商品,放出去有了問題會害死人。自行車的,可以給改裝。”
李易拒絕賣燃氣摩托車,商品不成熟,騎一騎,工匠們會檢查一番。
“收費幾許?”小蘭也喝口酒,之前她沒喝,不放心跟外人喝酒,怕說錯話。
“自行車一半的價錢,自行車拿過來,半個月改裝好,加急的話……你們定價。”
李易要高價,自行車結構沒問題,有圖紙,經過他那時的人實際使用檢驗的。
貴的地方在于齒輪和鏈條,涉及到冶金與加工工藝。
軸里的滾珠,扔給外面的人,他們做不出來。
一輛自行車包含的工藝多了,否則非洲一些國家為何用木頭無動力的放坡和推著走?
能蹬的自行車需要進口,自己國家造不了。
現在的自行車用上橡膠內外胎,內胎壞了能補,外胎壞了,只能換新的。
換下來的外胎不回爐加工,而是制作成日常生活中的東西。
外胎切一切、剪一剪,可以用在馬車上。
“提前一天收自行車十分之一的錢,貴不?”
永穆公主隨後說個價錢,你著急提車,加錢。
“不貴,他們會選擇等半個月,若是百分之一,他們就願意了。”
李易給出個選擇,多給百分之十五,當天就給你做出來。
“五十分之一。”永穆公主盤算下改了︰“最值錢的是李郎你,工匠的技術都是你教的。”
小蘭點點頭︰“咱莊子的廚師都考上進士了,進士無所謂,拿證的工匠比鑽石還耀眼。”
“等把這些事情忙完,咱們成親後,我再也不操心了。咱們去看北極熊,那邊有人,住冰屋。”
李易不想這樣累,沒日沒夜的,講故事居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倒不是不能,不過講完故事身體機能下降,容易生病。
……
五月初五,端午節。
眼前的河南府的百姓包了好了粽子,煮了一大堆蛋,雞蛋、鴨蛋、鵝蛋都有,後兩種基本是行全是咸的。
李易跟大家上山采艾蒿,艾蒿好,藥材,聞著味道也不錯。
孩子們扎上了五彩線,帶著家里的蛋去學堂,頂著玩兒,粽子不用拿,學堂提供。
“東主哥哥,頂。”一個孩子在路上攔住李易,掏出他的雞蛋。
其他孩子準備,看誰贏了跟誰頂。
李易掏兜,拿出來一個蛋,雙手握著,不主動出擊。
孩子用自己的雞蛋一踫,卡,裂了。
另一個孩子上來,偷摸換成鴨蛋,就露個尖。
李易瞅一眼,不吱聲,頂,卡,鴨蛋裂。
第三個孩子比較‘誠實’,他把雞蛋和鴨蛋藏起來︰“我就有鵝蛋,沒有別的。”
“可以!”李易頷首,頂,卡,鵝蛋都冒油了。
“東主我們上學了啊!再見!”
其他孩子一看,情況不妙,趕緊撤,不然全頂壞了,拿什麼到學堂跟別人玩?
“小易,頂蛋有技巧?”畢構納悶,鵝蛋頂不過雞蛋?
李易把自己手上抓著的蛋遞過︰“沉,小心,對,是重哈?技巧就是凋刻和染色。”
畢構抓著一塊雞蛋形狀的石頭︰“……”
姚崇伸手要過去,掂量兩下︰“果然心人不古哇!”
“老夫看看。”盧懷慎拿過來︰“確實行為卑劣!”
“懷慎你別往兜里揣,大家都瞧瞧,怎麼看都是雞蛋。”
張說不答應,你想帶走?
眾人開始輪換著看,有人準備最後一個看,看完就變成自己的。
李易不管,自己找艾蒿,莊子里的山上多,包括黃花蒿。
李家莊子單獨種黃花蒿,用來制作截瘧丸,大唐偏遠地區生活的百姓家家有,朝廷發。
京兆府、河南府的百姓家里沒有,生病了能及時到醫院被救治。
小火車的火車道在京兆府已經沿著主要的水網鋪過去了,河南府的目前鋪了大概百分七十多。
山區沒有,鋪不了,百姓便不願意住在山上,跑到鐵軌附近蓋房子。
一個村子若全在山上或山坳里,會修一條好路,一直到小火車軌道邊,要求有一站。
出事情,他們趕車跑到車站,守站的人打電話,臨時調車。
正常听到火車路過鐵軌的聲音會鬧心,百姓偏偏睡得更踏實。
跟有的寶寶一樣,大人正常聊天說話,寶寶睡了,突然間安靜下來,寶寶睜眼楮露出恐懼的神色哭。
聲音是噪音還是禪音,在于听者的安全感。
住在河邊的人,平日里半夜有人唱‘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
保證報警,讓不讓人睡覺了?
下大雨漲水,不知道會不會決口,兔子軍來了,半夜邊干活邊唱‘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
哎呀!真好听,跟催眠曲似的,不行,不能睡,起來到陽台抽根煙,精神精神,借燈光往下看,舍不得睡啊!
大唐主動搬到鐵路邊上的百姓即如此,火車聲不擾民,少了轟隆聲睡不著。
“易弟,那邊一片剛種下去的是晚稻?”
李隆基看小機器人的屏幕,有大片地方之前種冬小麥。
收完冬小麥之後翻耕灌水,一旬前芒種的時候,種晚水稻。
晚水稻再收完就不種別的東西了,有麻雀和螞蚱吃。
“司農寺新品種的,那片地司農寺負責,晚稻。
該多發獎金,司農寺培育出了不少好的品種。
十多萬人每天在大唐各地跑,收集數據,用放大鏡尋找東西。
若非後勤供應好,光是中暑和被蚊蟲叮咬就得死一批人。
別夸獎我,我得到的已經夠多了,是更多默默付出的人支撐起大唐。”
李易先把自己摘出來,他不需要稱贊。
“定個數。”李隆基認同。
“最少的人額外獎勵一百緡,整體拿出來五千萬緡。
我把物種拿回來,他們想盡辦法增產、改良。
別人吃飽飯了,不能讓他們餓肚子,作物的減毒,尤其是土豆的,他們都接手了。”
李易不用多想,給出獎勵金額,那些人應得的。
“好!”李隆基同意,不就是五千萬緡嘛!給!
“倒是不多。”姚崇看盧懷慎和張說。
兩個人咽了下口水,一下下點頭,不多,咱們當宰相的時候無非是七年的財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