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其實,不是張英不想回安慶!
  而是他回不去了!
  經過幾十個小時的航行後,由于蒸汽機的不斷沖擊,“千里駒”號的船體開始出現裂縫。
www.luanhen.com在船員稟報這種情況,張英連忙將船開到了岸邊,算是完成了試航。與此同時張濱又急忙聯絡友人的工廠,將船拖進了船塢,對“千里駒”號進行檢修維護。
  “千里駒”號漏水了。
  對此,外界當然是一無所知。
  但是張英卻不能視而不見,船漏水,不但無法使用,甚至還有可能會死人!
  從“千里駒”號進塢之後,張英就吃住在船上,檢查著那些縫隙的同時,同樣也在那里反思著。
  船體不夠堅固。
  船板薄、龍骨稀疏……
  船體的諸多不足,被張英一一挑了出來。
  “看樣子,還是應該海船改造……不對,應該是重新建造新船!造一艘全新的船體,專門配合蒸汽機的。”
  在張英自言自語著要建新船時,朱國強和方以智兩人卻被擋在了船廠門外。
  “東家說了這幾天船廠閑人免進。”
  被門房擋在門外的方以智說道。
  “麻煩你去和你們東家說一聲,就說桐城故人前來拜訪。”
  秦淮船廠的東家雖然是安慶人,但算起來與方以智倒也算是同鄉。
  “桐城故人?我好象沒什麼桐城故人啊?告訴他我沒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朋友的船在自己廠子里,而且不希望外界看到那艘蒸汽輪船,徐茂林自然有些警覺,這兩天南京到處都在談著蒸汽船,現在有人找上門來了,他本能地想要把人家拒之門外。
  桐城故人?
  會是誰?
  就在門房想要回話時,徐茂林起身說道。
  “等一下……!”
  朝門口邊走邊說道︰
  “還是我親自過去一趟吧。”
  走到大門處,剛打開側門,徐茂林先是一愣,然後驚聲道。
  “啊……小人見過閣老!”
  雖然以徐茂林的身份結交方以智這樣的閣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並不妨礙他曾遠遠的見過這位爺,在匆忙見禮時,又小心道。
  “閣老來小人這是?”
  “張英可在廠里?”
  方以智隨口問道。
  “在的,在的……”
  閣老的話讓徐茂林這才反應過來,人家是來訪親的,急忙命人把大門打開,又請道。
  “啊,閣老請,請進。”
  在請閣老進廠時,徐茂林小心翼翼的打量著與方閣相一起過來的那位爺,雖然閣老沒介紹那人的身份,但仍然能猜出來那人的身份不簡單,要不然閣老又怎麼可能會讓那人走在身前。
  那人會是誰?
  難不成是那位國公?
  徐茂林做夢都想不到,有一天皇帝會來他這家船塢。
  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船塢,看到張英就站在石塢內檢查著船身,方以智笑道。
  “敦復!”
  听著身後的喊聲,張英回頭一看,開始覺得有些眼熟,然後才驚聲道。
  “啊,小弟見過的兄長!”
  在張英匆匆走出石塢時的,徐茂林已經知趣的退下了。
  “兄長怎麼有時間來這里?”
  見禮後,張英詫異道。
  “隨人一起過來看看。”
  他們客氣時,朱國強已經到了塢內,瞧著眼前這艘擁有鐵制輪漿的蒸汽輪船,問道。
  “這就是“千里駒號”。”
  “是的,”
  盡管好奇著對方的身份,但張英並沒有開口詢問。既然跟著方家表哥過來,那這人肯定也不是尋常身份。
  “試航結束後,為什麼沒有返回安慶,而是進了船塢?”
  听著這人的問話,張英扭頭看了一眼表兄。
  方以智輕聲說道。
  “敦復,只管如實答話就行。”
  聞言,張英就如實答道。
  “因為試航時發現船身有些漏水,可能是因為蒸汽機的震動導致船板灰縫裂開了,為了安全才進塢檢修一下。”
  唯恐被對方懷疑蒸汽機不能上船,張英又解釋道。
  “這並不是因為蒸汽機不能上船,而是因為“千里駒號”的船體是用內河船改造的,船板單薄只有一層洋不說,而且龍骨稀疏,這種船身不適合蒸汽機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這次我只是對蒸汽機作上船試驗而已,等回到安慶後,我打算重新設計一艘船身更堅固的蒸汽輪船。”
  和自己猜測的差不多,盡管和很多書上提到“富爾敦發明蒸汽船”不同,全世界第一艘蒸汽船是由一個名叫格拉德•法蘭西斯•德赫特•德•齊弗瑞的法國貴族制成的,那艘船名叫“派羅斯卡夫號”早在1783年7月15日就下水試航了。不過在試航時由于蒸汽機的不斷沖擊,船體開裂。後來受法國大歌命影響和發明家的死去,蒸汽船沒有進一步實用發展而已。
  現在張英的蒸汽船也踫到了結構上的問題。或許這是冥冥中的天意吧!
  “張英,想要造船,又何必回安慶,在南京同樣也有船廠!”
  朱國強對方以智說道。
  “方以智,回頭你和金陵船廠打個招呼,讓他們給張英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讓他在那里研究蒸汽船。”
  什麼?
  金陵船廠!
  張英驚愕的看著這人,金陵船廠可是南京最大的船廠,自己可以到那里去研究蒸汽船?
  這……驚喜間,張英甚至都沒有注意到,這人和表哥說話時,都是直接喊他的名字。
  “行,回頭我就和那邊說一聲。”
  看著驚喜不已的張英,方以智心道。這傻小子有福了!
  “對了,張英,僅僅只是考慮在船體上加固,還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想過改進材料嗎?”
  “改進材料?”
  張英疑惑道。
  “用櫟木?”
  櫟木是最好的造船木料,不過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船商都用台灣的檜木或者東北的松木,便宜啊!
  “櫟木……”
  櫟木就是橡木,大明的橡木要麼來自遼東,要麼來自濱海或者北美,這種造船硬木可不便宜啊!搖了搖頭,朱國強說道。
  “我說的不是木頭。”
  “不是木頭?那是?”
  “你既然在國子監讀收,那是否研究過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當然學過的……”
  不等張英說完,方以智就驚聲說道。
  “陛下是要用鐵造船!”
  方以智不僅是官員,他同樣也是學者,甚至他早在崇禎初年就開始研究西學,對于阿基米德原理並不陌生,就是浮力原理,浮力!
  經陛下一提醒,他立即意識到鐵完全可以造船的!
  “鐵當然可以造船,嗯……銅盤還有搪瓷盆都可以在水上飄浮起來,用鐵造船,應該沒什麼問題!”
  朱國強哈哈大笑道。
  “首先你要敢想嘛,不去嘗試一下,你又怎麼知道可行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