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七十一章 最後堡壘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朝為田舍郎 | 作者︰賊眉鼠眼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顧青在玉真公主的都靈道觀住下了。www.kmwx.net

    這次來道觀算是趕鴨子上架,一來是因為重陽節那天被萬春公主把話堵到這個份上,不得不來,二來顧青想要避避風頭,坑了當朝宰相後還是低調一點比較好,最好躲遠點。

    如果宰相派人追殺自己,那就勇敢地撲進萬春公主的懷里,讓她保護自己。

    完美!

    當夜玉真公主設宴,專為款待顧青。皇家夜宴自然是豪奢之極,從酒菜到歌舞,皆是當世最奢華的,就連盛酒的杯子也是五彩斑斕的琉璃盞。

    琉璃盞這東西在後世看來不過是制作比較粗糙的人造水晶,但在如今這時代可是很值錢的,琉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燒制,大唐最早關于琉璃燒制的記載在一本名叫《獨異志》的書里,上面記載開元年間,大唐的淄州便以生產琉璃而聞名。

    顧青落座後便盯著面前的琉璃盞看個不停,不時端起來仔細打量。

    琉璃跟玻璃不同,琉璃並不透明,燒制方法也簡單,如果能搞到玻璃的燒制秘方,以自己的能力想必能燒出最透明的玻璃,不僅可以拿來賣錢,而且還能給張九章打造一副老花眼鏡,面前就有兩位公主,不知她們能不能弄到玻璃燒制的秘方?

    堂上玉真公主的輕喚聲打斷了顧青的沉思,顧青抬頭,見玉真公主正含笑看著他,顧青急忙起身道︰“臣走神了,殿下見諒。”

    玉真公主搖搖頭,指著宴席上姍姍來遲的兩位客人,道︰“認識一下新朋友吧,這位個子高的名叫王維,字摩詰,官居吏部郎中,另一位名叫晁衡,是日本來的遣唐使,在大唐為官多年,任左散騎常侍,這位晁衡可了不得,他還參加過大唐的科舉,高中進士呢。”

    顧青一驚,抬眼打量過去。個子高的王維身形削瘦,白衫如雪,神情清冷孤高,有種令人難以接近的距離感。另一位晁衡個頭稍矮,膚色較黑,臉上卻掛著溫暖的微笑,與顧青的眼神對視時,晁衡還微微躬身以示禮貌。

    顧青站起身朝二人行禮︰“下官顧青,拜見二位。二位之名久慕矣,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王維朝他點頭,嘴角扯了扯,算是笑過了。晁衡卻呵呵一笑,道︰“久聞長安城出了一位少年才子,《觀李十二娘舞劍器行》氣勢磅礡,勢若雷霆,又引人悵思,在下卻是拜讀多次了,今日見到顧長史,果然人如其詩,幸何如之。”

    王維捋須緩緩道︰“听說顧長史來自蜀州?”

    顧青一愣,道︰“是。”

    “听說李太白亦在蜀州游歷,與你交情不錯?”

    “是。”

    王維盯著顧青的臉,道︰“你們在一起時飲酒嗎?”

    “每飲必醉。”

    王維悵然嘆道︰“既然飲酒,你為何不灌死他?讓那酒鬼醉死酒甕之中多好……”

    顧青愕然︰what?

    玉真公主噗嗤一笑,接著克制不住掩嘴大笑起來。

    “好了,你與太白皆是當世詩壇執牛耳之人,當年一點小恩怨,何必耿耿于懷?”

    王維寒著臉哼了一聲,沒說話。

    顧青兩眼冒出八卦的光芒。李白與王維老死不相往來,傳說二人恩怨頗深,究竟什麼原因令二人反目成仇,正史野史皆無記載,也許是文人相輕,也許是信仰沖突,李白信道,王維信佛,還有說是因為玉真公主,傳說原本王維與玉真公主之間早有緋聞,關系有點不清不楚,後來李白第三者插足,刷刷幾首詩把玉真公主哄得心花怒放,從此移情別戀,王維不得不黯然退出,斷腸人在天涯……

    不管怎樣的內幕,都很有看點,下一期的八卦報要不要搞個系列報導,關于李白與王維之間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飲宴只是尋常的飲宴,沒有特別的內容,吃飯喝酒歌舞互吹,顧青與萬春公主年齡相仿,為了避嫌,顧青與她互動較少,倒是與王維和晁衡頻頻敬酒。

    對于歷史名人,顧青還是頗為尊敬的,只是王維看起來頗為嚴肅,不苟言笑的樣子,顧青看得出王維的不苟言笑不是針對他,而是本性如此,顧青也不計較,笑語吟吟地主動與王維套近乎。

    拳怕少壯,酒也怕少壯,沒多久王維便被灌得有點暈乎了,顧青見他身軀搖搖欲墜,不忍把這位詩佛大人灌傻了,于是轉而灌晁衡。

    晁衡的脾氣很好,臉上永遠帶著和煦的微笑,一個日本人,在皇家夜宴上的禮儀比大唐本土人還講究,凡飲酒必先整衣冠向主人致意,然後以袖遮口,悄然飲盡。

    說實話顧青對日本人心里還是有點膈應的,畢竟從前世那個年代過來,從小學到的歷史知識里,對于日本有著深仇大恨,盡管明知與這位晁衡毫無關系,可顧青听到日本倆字就不舒服,強忍著不適與晁衡飲了幾杯。

    酒宴散去,賓主盡歡。

    顧青扶著踉蹌的王維往後院小舍里走去,玉真公主的安排頗為暖心,將顧青的住處安排在王維和晁衡的隔壁,皆是獨自的小院落,彼此雞犬相聞。

    王維喝得有點醉了,腳步遲緩趔趄,顧青扶著他,不懷好意地問道︰“敢問摩詰先生,您與李太白的恩怨究竟……”

    話沒問完,王維腳步一頓,忽然臉色發青,奔到路邊哇地一聲吐了出來。

    顧青愕然相望,這是喝醉了還是听到李白的名字被惡心吐了?

    上前溫柔地幫王維拍著背,王維吐了半天才停下,仰天打了個冗長的酒嗝兒,那酸爽的味道……

    顧青忍住自己也想吐的沖動,扶著王維期待地盯著他的臉。

    問也問了,吐也吐了,該說點干貨了吧?不然自己今晚為何使勁灌他?不就是等著他酒後吐真言嗎?這些都是八卦報下一期的素材啊。

    誰知王維踉蹌了一下後,轉頭惡狠狠地瞪著顧青,冷冷道︰“听說重陽節太子殿下設宴那日,你當眾調侃了老夫的‘遍插茱萸少一人’?”

    “啊?”顧青愕然。

    “是也不是?”

    顧青馬上恢復冷靜,面不改色地道︰“不是,摩詰先生誤我之深也。調侃您那句詩的是東宮供奉翰林待詔李泌,當時他身邊坐著的舞伎名叫‘茱萸’,摩詰先生不信的話可以去問當時在場的人。”

    王維狐疑地道︰“真不是你?”

    顧青真誠地與他的目光對視︰“絕不是我,摩詰先生看我誠懇的眼神,清澈無邪,像個孩子,孩子會撒謊嗎?不會。”

    王維哼道︰“你這沒皮沒臉的樣子哪里像孩子?”

    頓了頓,王維又怒道︰“若真是李泌,老夫絕饒不了他,好好一首思鄉思兄弟的詩,竟被他解讀得如此不正經,老夫要與他討個公道。”

    顧青認真臉︰“必須要討公道!重陽節那日我已嚴厲譴責了他,摩詰先生的詩為當世翹楚,詩中悠遠之情,深邃之意,李太白亦不能及,士林詩壇皆奉為傳世之作,李泌怎能對先生的大作如此詆毀?摩詰先生討伐李泌之時,我願在旁為先生搖旗吶喊,掠陣助威。”

    顧青的馬屁無甚新奇,但其中一句“李太白亦不能及”卻撓中了王維的癢處,王維此時看顧青不由順眼起來,含笑微微點頭。

    “看來是老夫誤會你了,老夫醉矣,酒後胡言,你莫往心里去。”

    顧青苦澀一笑︰“清者自清,何懼蒙塵?我已被世人誤會多矣,不在乎多一樁,摩詰先生莫自責。”

    王維看著他,輕輕拍了拍他的手,嘆道︰“確實是個好孩子,少年揚名而不自傲,仍有謙遜恭謹之色,老夫當年亦不如你。你作的詩,老夫也曾反復讀過,委實驚為天人,住在道觀的這些日子,你若閑暇時不妨來老夫住處,你我縱論詩文,豈不美哉。”

    顧青微笑應了。

    不自在地咳了兩聲,王維左右環視,見四周無人,于是低聲道︰“尤其是你為貴妃娘娘作的那首詩,其中贊貴妃娘娘美貌的那幾句,老夫尤覺驚艷,其詩辭藻優美雅致,難得的是竟能合上平仄韻律,雖略有幾分不要臉之嫌,但老夫讀來受益良多,你有空教教老夫如何在詩句里夸贊美人,來日老夫也好作一首送給玉真公主殿下……”

    顧青恍然長長哦了一聲,王維老臉一紅,干咳著望向別處。

    顧青湊近王維,低聲道︰“您和李太白還有玉真公主之間……”

    王維腳下忽然一個踉蹌,扶額不勝痛苦狀︰“啊,老夫果然醉矣,醉矣……”

    說完王維道別的話都沒說,獨自跌跌撞撞回了他的院子。

    顧青孤獨地站在寒風喧囂的小徑上,開始反省今日的人生。

    用精湛的演技輕松甩了個鍋,答應了教王維如何夸女人,答應與他縱談詩文,最後王維醉遁……

    所以,顧青得到了什麼?說好的李白玉真公主和王維三人之間的內幕呢?

    這一剎那,顧青覺得自己真的像個孩子了,像個被大人騙走了棒棒糖的無助孩子。

    …………

    蜀州,青城縣,石橋村。

    張懷玉在石橋村已住了大半年,自從顧青走後,她便搬進了顧青的家里,村里人覺得理所當然,在他們眼里,張懷玉已是顧青的婆娘,婆娘住自家男人的屋子,不是天經地義的事麼?

    這大半年里,張懷玉過得很充實,此生從未有過的充實。

    俠女藝成下山,順手鏟了幾樁不平事後便覺得累了,于是從此歸隱山林,在青山綠水間過著農婦般的生活。

    不去想自己亂糟糟的家庭,不在乎家人對自己如何漠視,遇到顧青後,張懷玉漸漸明白如何將日子活得平淡且安寧,漸漸明白此生為自己而活才能活得踏實。

    張懷玉的廚藝很糟糕,顧青走後她嘗試過自己做飯,可惜做出來的東西太難吃,張懷玉嘗試兩次後果斷放棄,她發覺自己做飯簡直等于急性自殺,一次就死。

    後來張懷玉過上了吃百家飯的日子,每到吃飯的時辰,村民們便熱情邀請她去自家吃飯,張懷玉幾乎吃遍了全村,最後得出結論,秀兒母女家的飯菜最合她的胃口,于是她決定在秀兒家搭伙,扔了一塊銀餅給母女算是伙食費,母女拒收,快給她跪下了,張懷玉還是堅持要給。

    在石橋村的生活如同度假般輕松,山上的瓷窯不需要她插手,自有馮阿翁他們打理,張懷玉每天的活動便是飯後在山村周圍的林子里轉悠,然後檢查一下瓷窯柵欄是否松動。

    後來張懷玉發現馮阿翁在教村里的少年們操練和列陣,她興致勃勃地看了幾天,糾正了一些不正確的動作,最後索性自封為教頭,與馮阿翁一同教少年們操練,馮阿翁教戰場列陣合擊之術,張懷玉教個人的槍棍兵器技藝,二人同為教頭,把少年們練得生不如死。

    不僅是操練,村里的學堂張懷玉也沒放過。她雖是庶出之女,但畢竟是宰相門第出來的子女,論學識論詩書文章,張懷玉比學堂那些落第的書生們強。于是少年們每日操練過後還得被張懷玉趕進學堂里,被逼著識字讀書。

    張懷玉則像個教導主任,手里拎著一根棍子來回巡視,發現有走神的上前便是一通棍棒教育,少年們試著合起來反抗過,無奈武力值相差太遠,反抗被張懷玉毫不留情地鎮壓了,從此以後張懷玉在石橋村的少年們心里樹立了絕對的權威,威嚴之盛,絲毫不遜于當初顧青在村子里的地位。

    大半年的日子,張懷玉便是如此度過的。

    下午時分,天氣有些陰郁,冬天的山村尤為寒冷,入冬時節,農事皆休,山腰上的瓷窯仍在熱火朝天地干著,山下的婦孺們則貓在家中,燒著炭火圍在一起七嘴八舌議論東家長西家短。

    張懷玉一身農婦打扮,瀑布般的黑發挽起結髻,用一塊青色的布巾包住,她正坐在堂內靜靜地烤火,旁邊的馮阿翁一臉小心忐忑,欲言又止。

    “阿翁有話快說,我耐心有限。”張懷玉語氣淡然地道。

    馮阿翁咧嘴笑了笑,他已習慣張懷玉的淡漠性子,初時只覺得這姑娘難以接近,接觸久了以後便發覺她其實是外冷內熱,不在意她表面的冷漠態度的話,她其實是個挺好的姑娘。

    “呃,懷玉啊,今日山上有點冷,說話便入冬了,村里那些小子托老漢跟你求個情,今日是否不必操練了?讓小子們歇息一日吧。”

    張懷玉面無表情道︰“不行,半個時辰後開始操練,風雨無阻。”

    馮阿翁苦笑道︰“其實當初操練那些小子,是因為瓷窯有人覬覦,怕村里進了歹人無力反抗,是為自救之舉,如今瓷窯已被列為貢窯,整個蜀州都無人敢動咱們瓷窯半分,依老漢看,那些小子們不用操練也罷……”

    張懷玉扭頭看著馮阿翁,淡淡地道︰“阿翁,你若是如此看待操練之事,我不得不說當初顧青所托非人了。”

    馮阿翁愕然道︰“為何?”

    “顧青當初托你操練村里的少年,難道僅僅只是為了保護瓷窯嗎?”

    “不然呢?還為了什麼?”

    張懷玉嘆氣︰“當然不止于此,石橋村當初是個什麼模樣,顧青辦起瓷窯後又是什麼模樣,阿翁你應該最清楚。這一年多來,村里老少婦孺們日子越過越好了吧?再也不必為生計發愁了吧?”

    馮阿翁茫然道︰“是啊,越過越好了。”

    “日子過好了,莫忘了是誰讓你們過上好日子的。”

    “當然是顧青呀,只是……這跟操練有何關系?”

    張懷玉淡淡地道︰“顧青遠在長安為官,然而官場之凶險,你們無法想象,或許有朝一日他會被人算計,會被罷免,會一無所有狼狽地回到石橋村,那時,石橋村仍是他的家,仍是他的後盾,是他最後的堡壘與退路。村里有文有武,兵強馬壯,他若欲再起,石橋村可給他一切,從謀士到武夫,皆可為他所驅使……”

    盯著馮阿翁的臉,張懷玉的語氣漸漸加重︰“顧青當初為何要操練?為何要辦學堂?阿翁以為他僅僅只是為了瓷窯?我為何不跟隨顧青去長安,反而要留在村里?阿翁以為我僅僅只是為了享受山村平淡的生活?”

    幽幽嘆了口氣,張懷玉的目光望向屋外層巒疊起的山林,道︰“顧青,他是個有大志向的人,他的志向從未與人說過,但我似乎依稀能猜到一些。不管他未來要做什麼,至少我們要把石橋村經營好,把它經營成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讓顧青在長安行事沒有後顧之憂,讓他知道最差的結果不過是回到石橋村,而石橋村里有他復起需要的一切,從錢財到人才,甚至……能夠保護他的武力。”

    馮阿翁恍然,接著冷汗潸潸,苦笑道︰“老漢差點辜負了顧青,是我的錯。今日方知顧青的用意,唉,早跟我說不就好了嗎?”

    拍了拍瘸著的那條腿,馮阿翁站起身道︰“懷玉你放心,老漢明白了。我這便吩咐下去,從今日起,無論操練還是學堂,必須風雨無阻,而且還要加倍練,加倍學。若顧青能回來,好教他看看咱們石橋村的氣象,他在外面觸了霉頭不要緊,回來後仍是要啥有啥。”

    馮阿翁一瘸一拐地離開,張懷玉覺得有些冷,伸手靠近了炭火,仍失神地望向遠方的山巒,喃喃道︰“但願……你不會有狼狽回來的那一天。”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