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公私兩便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國潮1980 | 作者︰瓖黃旗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請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

    正如每個人眼中所看到的那樣,這次寧衛民回京真的和過去大不一樣了。www.biquge85.com

    由于他手里有了足夠充裕的金錢,因為他從日本收割回來數億元的合法財富。

    由于對比此時國內的經濟狀況,屬于相當夸張,差不多可以為所欲為的程度。

    他已經完全擺脫了過去那種,需要想盡辦法抽調資金,用五個蓋子去蓋十個罐子的日子了。

    現在他無論想做什麼事兒,都有了充足的財力。

    實際上,不止是他在內地的事業格局和未來規劃都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甚至連他所擁有的財富和高配置的生活標準都很難有人比得上了。

    比如代步工具方面。

    國內第一台勞斯萊斯,第一台賓利轎車,第一台卡迪拉克,第一台法拉利,第一台悍馬吉普……

    這些他在日本提前給海外下單車輛,已經依次運到。

    包括此前江念芸和沈存以他們的配額購買的奔馳、林肯和保時捷,以及張士慧替寧衛民當初買下來的十幾輛掛著京a牌照的摩托,還有輛松本慶子在內地大陸拍攝電影使用的房車。

    讓芸園的汽車房變得就像一個豪車展覽館。

    就問這氣派放眼全國誰有?

    以至于都沒有多少有遮擋的地方放外客的車輛了,不得不在院里搭建篷房作為臨時的汽車房。

    而且任誰來到這里,不管是臨時的訪客,還是打算入住的賓客,反正只要是開車來的。

    只要來人把車停到了停車場地,看到汽車房里的這幾輛汽車。

    根本都不用看到里面園子和戲樓,他們多半就會傲氣盡消,轉而肅然起敬,好好掂量掂量此處主人的來歷和實力。

    這就叫牌面。

    盡管這些東西對于寧衛民頂多也就算是幾個玩具而已。

    但在這個年代,進口豪車對于國內的人屬于根本夠不著的奢侈品,普通人只要能看兩眼就覺得很幸福了,沒有什麼能比這麼多豪車更讓人眼熱的了

    所以哪怕寧衛民的親信和下屬,都越來越把他視為真正的豪門大佬。

    甚至因此,就連康術德都有點覺得過分了。

    說沒看出寧衛民居然還是個少爺秧子。

    現在的他對汽車的喜好,居然比原先的馬家少爺還夸張。

    什麼車不是坐啊?買輛桑塔納不挺好?

    可他呢?楞花兩千萬買這麼多進口汽車,真是窮人乍富,燒包。

    倒是江念芸對他護犢子,說年輕人喜歡汽車,這很正常啊。

    美國的富裕家庭,都喜歡買豪車。

    何況錢是寧衛民自己賺的,又不是花別人的錢,大家都跟著沾光,總比吃喝嫖賭強啊。

    再說了,這對生意也有好處,現在有了這些汽車,別說接人送人更加方便了,讓人面上有光,就連芸園的員工都感覺腰桿子硬了不少,這難道還落個不是不成?

    得,要不說一物降一物呢。

    這老太太一發話,康術德登時沒了脾氣,也只能偃旗息鼓,自己一人生悶氣去了。

    不過也不要緊,雖然二老對寧衛民態度上大相徑庭。

    一個偏愛,一個嚴厲,一個覺得他吃苦太多,一個怕他忘本,看似相互有些矛盾。

    但寧衛民心里清楚,無論是誰都是為他好,何況他也有調和的辦法。

    這不,這一年除了是亞運會舉辦的年份,而且還是徽班進京二百周年。

    寧衛民一看到報紙上寫著,國家戲劇家協會、國家戲曲學會要為此舉辦相關紀念活動和振興京劇觀摩研討大會的消息,他就受到了啟發。

    決定也要借這個由頭,走文化局的門路,以官方名義把各地京劇團的名角兒都請到芸園來,用東院的戲樓,也辦一個“梨園會”,好好演上一個月的大戲。

    寧衛民是最了解兩位老人的脾氣性情和共同喜好的了,他知道兩個老人對待京劇的態度是出奇的一致,一樣的痴迷。

    所以他不惜自己出錢來湊這個熱鬧,甘願賠本賺吆喝,為兩位老人組織一場大型文化紀念活動。

    從表面上看,他這麼干,好像有點傻。

    但實際上對于已經不在乎錢的他而言,這件事卻有著公私兩便諸多的好處。

    從大義上講,他既是為振興國粹做點貢獻,讓過著苦日子的京劇團寬松寬松,也是支持亞運,能用賣出去的門票收入為亞組委再湊點資金。

    另一方面,他這更是投其所好,給自家的長輩找點樂子,讓江念芸和康術德好好過一回戲癮。

    關鍵是這種事兒打著公益的幌子還沒有副作用,哪怕大操大辦也沒關系。

    不但能避免了炫富的嫌疑,反而還能提高芸園的名氣,增加社會聲譽。

    何況他還有那麼多的親朋好友們呢。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果順帶把大家都請來一起聚聚,增加一下人情往來。

    想來即便是老爺子再個色,看到這麼多人都因此而受益,都因此而高興,大概也只能從眾,不好再吹胡子瞪眼楮的罵他忘本,怪他大手大腳胡花錢了。

    果不其然,這件事辦起來很是順利。

    要知道,如今京劇的行市已經不行了,不像頭幾年家電沒普及的時候,還能賣得出票去。

    現在鐵桿的戲迷幾乎都是通過電視機和收音機過戲癮了,少有人肯再花錢買票看戲的。

    而且年輕人听不懂也不喜歡,可以說,京劇已經逐步被邊緣化,已經脫離了大眾娛樂的實際需要,淪為了陽春白雪一樣的喜好。

    所以導致幾乎所有的劇團和戲校日子都不好過,也就是風雷京劇團因為搭上了芸園,來演過幾次堂會還算過的舒服點。

    文化局本就在為經費不足難以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而發愁。

    這個時候見寧衛民這麼一個既有錢,又肯慷慨解囊的大財主忽然冒了出來,主動要給贊助,幫他們完成今年的KPI。

    那還不把他當成救命的稻草,極力迎合?

    自然是他說怎麼辦,那就怎麼辦,他說演幾場,那就演幾場,他說請誰來演,那就請誰來演好了。

    文化局是一點意見沒有,可以說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表現出了超前的覺悟。

    要說唯一的擔心,恐怕也就是怕寧衛民指定的場地不合格了。

    結果一到了芸園現場,文化局負責此事的代表直接傻眼,那是驚愕不已,喜出望外。

    說實話,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東城的胡同里居然還藏著這麼一個如世外桃源一樣的花園子。

    更沒想到一片平房之內,居然突兀聳立著一座迥然不同,飛檐高挑的多層戲樓。

    特別是仔仔細細他們看過之後,他們發現盡管芸園的戲樓比頤和園和故宮里的戲樓要小一些。

    但前台後台,上下場門,一切均按比例搭蓋,飛檐立柱,彩畫和璽,無一不極盡講究。

    尤其難得的是,他們發現這個戲樓居然還是電影《摘金奇緣》的取景地之一。

    而且有暖氣、有風扇、有包廂,攏音效果極佳,還有舞台的升降裝置,設備設施極其完善,他們就更是深感滿意和驚喜。

    不得不說啊,這里簡直完全復原了舊時的戲樓樣式,能最大程度的重現出舊日高門大戶請堂會的演出風貌。

    無論是從紀念意義,還是從演出條件出發,毫無疑問,這里就是最佳的演出地點,沒有之一。

    如果非要說這里有什麼瑕疵的話,那頂多也就是場地面積稍微有限。

    哪怕都換成座椅,樓上樓下最多也就能容納三百來位觀眾,恐怕賣不了多少票去。

    可這也沒什麼關系,畢竟寧衛民是真的財大氣粗,他一開口就是無比優厚的條件。

    他說願意出兩百萬來辦這個活動。

    而且管吃管喝,賣出的門票他一分不要,可以全部捐贈給亞組委。

    只是家里兩位老人喜歡京劇,希望文化局最好給安排幾位名角陪他們也唱上幾場。

    也正因此,文化局什麼顧慮都沒了,當場就拍板把這事兒給做實了。

    要知道,寧衛民出的可是兩百萬啊,而且場地還是拿來白用的。

    對于文化局來說,承辦本次活動,他們只要輪著派劇團過來唱戲就得了。

    哪怕輪著番兒的在這兒演兩個月,每天也有三萬多的收益。

    你就是二百人的大劇團,連勤雜工都弄來,那演完了最多也就付個一萬塊的勞務費到頭了,文化局每天至少白落一多半的勞務費呢。

    可以說,文化局作為組織者站在中間,是又落實惠,又落人情,還能提高威信,順帶也有了工作成績能跟上級交代了。

    這筆賬可太好算清楚了,只有傻子才不願意干呢。

    于是在寧衛民的出錢資助下,文化局很快就緊鑼密鼓的把活動張羅起來了。

    受他們的邀請,共有三十二個全國各地的知名京劇團響應,會在五月底來進京演出。

    整個活動流程為期三個月,一半時間排練,一半時間演出。

    的具體的演出安排是到京的劇團分別芸園戲樓和京城展覽館分開進行排練。

    然後先進行面對小眾群體的商業演出,再去京城展覽館進行面對公眾的大型匯演。

    至于江念芸和康術德兩個人,他們作為寧衛民指定的贊助商代表,則會始終被當成貴賓,全程參與本次紀念活動。

    結果自不必說,對于愛戲懂戲的兩位老人來說,對于寧衛民辦的這件事簡直太滿意了。

    從第一個劇團進芸園開始排練起,他們每天就有了額外的樂趣,有了更多的事兒干。

    連原本鬧情緒的康術德都沒工夫再生氣了,哪怕嘴上還會時不時嘮叨幾句,但每天去大酒缸忙買賣的工夫明顯少了。

    而是有工夫就去戲樓看梨園行的排練,和那些劇團的名角聊戲,沉浸在吹拉彈唱,唱念做打的樂趣之中。

    于是乎戲樓東院哪怕沒到公演的日子呢,也是天天的熱熱鬧鬧,天天的轟轟烈烈。

    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兩位老人是真正有素質的票友,這點讓劇團的人也很意外。

    即便他們早從文化局處得了交代,知道得哄著兩位老人家,這是出錢的東家。

    但即便如此也絕沒想到,這兩位居然是有著真本事,夠格上台的真正行家里手。

    首先江念芸的青衣唱得好,梅派的大氣優雅,雍容舒展,讓她學得惟妙惟肖。

    要不是老太太的確歲數大了,听她的唱,一定會讓人想起“有美一人,輕揚婉兮”這樣美好的句子來。

    康術德確實不會唱,但老爺子會拉胡琴。

    而且不是一般的水平,稍微熟了熟手,就能整出整出的拉。

    他那琴一送一遞山是絕不含糊的,尤其給江念芸操琴,倆人配合的默契並不比真正的劇團名角差多少。

    以至于無論哪個劇團來過芸園,那些真正的名角,都能很快的對兩位老人生出好感來。

    畢竟老話說得好,貨賣識家。

    誰不希望自己的演出能踫上真正懂得欣賞的行家呢?

    這一點,其實從每次兩個老人興之所至,上台客串一出,都能獲得滿堂彩也能看得出來。

    雖然說他們有充分的主場優勢,賣力叫好的大多是那些捧著他們飯碗的芸園工作人員。

    但憑良心來說,這些劇團的人也不能否認,兩位老人要年輕個二十歲,完全是有資格可以登台唱大軸兒的。

    <!-- 翻頁上aD開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