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零二章 再埋伏一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重生創業時代 | 作者︰公子不歌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這一晚,許逸陽失眠了。www.biquge001.com

    而遠在深市的馬化藤,也同樣一宿沒睡。

    兩個人都處在一種極度的亢奮情緒中,無法自拔。

    許逸陽覺得,只要自己飛到廣城、把這份合同簽了,自己下半輩子算是穩了,就算是幾輩子,都穩了。

    馬化藤覺得,自己終于熬過死亡關口了,四百八十萬現金如果打進來,能立刻幫助藤訊擺脫困境,最重要的是,它還能讓藤訊快速發展。

    總之,是皆大歡喜!

    現在,投資藤訊的事情已經是板上釘釘,許逸陽相信,絕對不會有人在這個時間段截自己的胡。

    這個階段性的重大勝利,也給了許逸陽一個巨大的鼓勵,看來投資確實是一條好路子。

    于是,他不由想到另外一個國內互聯網巨頭,阿里。

    藤訊都入股了,能不能想想辦法也參阿里一股?

    用趙全斌的話說,自己干脆也去支持馬老板一把。

    一念至此,他立刻爬起來,仔細回想阿里成立之初的一些細節,用筆在空白的練習冊上畫了一套思維腦圖。

    隨後,他回憶起自己看過的鄧肯•克拉克的《阿里》一書,把能想到的重要節點,都寫在了思維腦圖上。

    其實,馬老板是一個深謀遠慮、謀而後動的人。

    他早在1998年10月,就已經開始籌劃創立阿里。

    那個時候,他甚至已經想好了,公司的名字就叫阿里。

    1998年的11月和12月,馬老板分別注冊了兩個域名,第一個是alibaba-online.,第二個是alibabaonline。

    馬老板為什麼要注冊這樣兩個加了online的域名?

    原因是因為,alibaba.的域名其實已經被一個加拿大人早早的注冊過了。

    馬老板舍不得也不敢花幾千美元買這個域名,沒辦法,才注冊了兩個加online的域名,作為退而求其次的備選。

    98年就想好了公司應該叫什麼名字,並且提前注冊好了域名,一直到到1999年的9月才正式成立公司。

    這中間,光是籌備的時間就用了一年不止。

    那馬老板這一年都在籌備什麼呢?

    除了域名,更多的,是發展方向與團隊。

    馬老板在1999年的2月,就已經集結到了阿里的核心團隊。

    那個時候,馬老板每天在給自己的團隊講述互聯網、講述 谷、講述電子商務。

    同時,馬老板也已經開始啟動了自己的網站,但依舊沒有注冊公司,只是剛剛開始小試牛刀。

    1999年5月,他認識了華爾街的高端人才蔡崇新。

    蔡崇新何許人也?

    台灣省出生、美國長大、在美國讀高中、讀大學、然後在華爾街工作,當時年薪已經數十萬美元。

    隨後,馬老板用他八列火車都拉不動的口才,把蔡崇新挖到麾下。

    蔡崇新最擅長的就是華爾街的資本路線,所以他加盟阿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注冊了一個離岸公司,給阿里規劃好了一條美元融資路線。

    國內互聯網企業,融資一直有兩種貨幣單位。

    有的企業宣布融資,融資披露里,金額用的是人民幣,但有的企業用的是美元。

    融人民幣的企業,就像許逸陽現在投資藤訊,藤訊注冊在深市、沒注冊離岸公司、標準國內民營企業,自己過去直接用人民幣投資它即可。

    具體操作方式很簡單,自己打款給藤訊,藤訊變更股份給自己。

    但是,融美元資本的企業,是另外一種操作模式。

    他們首先會在開曼群島等離岸法區成立一家離岸公司,然後在國內注冊分公司,再用離岸公司的主體,去跨國資本手里融美元資本。

    融來的美元放在離岸公司主體內,不受國內外匯政策管控。

    比如,一共融了一千萬美元,國內如果分公司的發展需要一百萬美元,就把一百萬美元結匯進來換成人民幣,剩下九百萬還放在離岸公司,哪里需要去哪里。

    將來做大之後,離岸公司的資本架構,也能很大程度上避稅。

    而且,這樣的架構還有一個好處︰更方便拓展海外市場。

    如果是人民幣架構的企業,出海發展的第一個困難是美元不足,畢竟外匯管制的政策是寬進嚴出。

    而且,人民幣架構的企業,將來去海外上市也很困難。

    所以就算一家企業,初創的時候是人民幣架構,但後期做大、為了走海外路線,也會在某個時期成立離岸公司、引入海外資本。

    後世的bta以及絕大部分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都采用了這樣的路線。

    蔡崇新一上來就注冊離岸公司,也證明從最開始,阿里就準備走美元資本路線、拿海外資本的投資。

    而蔡崇新也不負眾望,阿里九月份正式成立之後,他就幫助阿里搞定了高盛的500萬美元融資。

    至于蔡崇新為什麼能搞定高盛的投資,這件事許逸陽也有所耳聞。

    蔡崇新1999年在摩根士丹利工作的時候,一次在台北到紐約的飛機上,偶然認識了高盛資本的華裔高管林夏茹,建立了朋友關系。

    正因為有這麼一層關系,蔡崇新在阿里創業之初,就找到林夏茹運作投資的事情。

    1999年9月,林夏茹在蔡崇新的牽線搭橋下,去杭城見了馬老板。

    隨後,她決定投資阿里五百萬美元。

    而作為回報,她要了阿里50萬股,也就是50%的股份。

    也就是說,阿里此時的估值,是一千萬美元。

    天使輪給出50%的股份,听起來很夸張、會讓很多人听到就大叫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但遺憾的是,這都是真的,這就是馬老板的真實操作。

    所以相比藤訊天使輪出讓了40%,馬老板還要更勝一籌。

    事情發展到後來,是林夏茹的公司為了更好的操作,主動把股份降低到了33%,剩下的17%則由另外幾家公司共同承擔投資,但估值還是一千萬美元。

    最終,在1999年秋天,高盛林夏茹牽頭幾家投資機構,一齊用五百萬美元,瓜分走了阿里50%的股份。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逸陽才斷定,就算自己捧著等值的人民幣找到馬老板,求著要投資他,馬老板都不可能要。

    因為人民幣資本已經和他的公司架構、發展理念背道而馳,完全不在一條路上了。

    這五百萬美元到了之後,緊接著,明年第一季度,阿里就又融了孫政義給的2000萬美元。

    而且,阿里不是馬老板的第一個創業項目。

    他在這之前已經運作了兩個項目,其中就有一個黃頁,可以說是華夏互聯網行業的老炮了。

    所以,馬老板的各方面起點都很高。

    許逸陽就算已經有四千多萬身家、就算比他有錢,依舊很難摸得到。

    摸都摸不到,也就更不用說投資他了。

    分析了這麼多,許逸陽心里想過干脆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藤訊這40%就夠自己在十幾年後躺贏了。

    不過,他換了一個思維模式來考慮這個問題之後,忽然有了一種不太一樣的啟發。

    馬老板的起點確實很高,自己也確實追不上。

    但是,如果自己追不上,那能不能把他的起點拉低一點呢?

    打個比方,自己要買一匹千里馬,但沒這麼多錢就買不起,只能回家攢錢,或者退而求其次,買一匹普通的馬,甚至買一頭驢。

    可是,換個思路來看,自己還可以想辦法,讓這批千里馬變得不值錢!

    買不起千里馬,還可以想辦法把千里馬的腿打折。

    千里馬的腿要是折了,未必會比一頭健康的騾子貴。

    如果能用騾子的價格,買一匹折了腿的千里馬,然後再把它的腿治好,它不還是千里馬嗎?

    當然,打折的力度一定要掌握好。

    打輕了,它爬起來顛兩下又跑了;

    打重了,它可能這輩子也爬不起來。

    所以,要剛剛好打的別人對它喪失信心,而它本身又不至于再也起不來的程度,才能讓自己趁虛而入。

    擊打工具、擊打手法、擊打力度,都很重要,需要拿捏仔細。不怪許逸陽貪心,而是商業領域歷來如此,藤訊和阿里爭霸的時候,誰都想全面開花,誰都想在各個領域打死對方,兩家一個做社交拼命想搞電商、一個搞電商拼命想玩社交,而且都是把彼此當做死敵、死磕到底,他們紛紛進軍打車、外賣、影視、視頻、小說、雲計算、瀏覽器、辦公軟件誰也沒準備放對方一馬,如果誰有這個領域我干脆不做了、讓對方去折騰的想法,就永遠別想成為巨頭。

    于是,一個蹲馬老板一波的戰略規劃,在許逸陽腦中成型。

    規劃的第一步,是得先把alibaba的域名買下來。

    不過,他買這個域名不是為了賣給馬老板,而是為了將來好好讓他難受一波。

    alibaba的域名一直在一個加拿大人手里,馬老板一直沒舍得下手。

    許逸陽找到對方留下的聯系方式,給對方發了一封郵件,表示自己有興趣購買alibaba這個域名。

    由于時差的緣故,對方剛好在白天,所以很快就給他回了信息,告訴他這個域名售價10000美元,不還價。

    再過兩三個月,馬老板也會一咬牙、一跺腳的來買這個域名。

    于是許逸陽想也沒想,直接問對方沒有美元的話,如何用人民幣交易。

    對方給了他一個中介的聯系方式,這個中介可以接受華夏大陸的人民幣賬號匯款,再以美元結算給賣家,不過中介的要求是必須加收20%的服務費。

    一萬美元,大概是82800元人民幣,再加20%服務費,要奔著十萬去了。

    不過許逸陽連考慮都沒考慮,直接通過郵件,跟中介溝通了一下,確定交易細節之後,打算第二天就直接去銀行匯款,先把alibaba這個域名拿下來。

    域名拿下,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怎麼把千里馬的馬腿打折,還得費不少的功夫!

    其實真正的突破點,不是域名,而是一個關鍵人,林夏茹。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