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國企巨變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逆流1982 | 作者︰刀削面加蛋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歸根到底,王殿甫他想達成這筆交易的迫切性要遠比段雲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賽格集團拖欠銀行的1.1億元人民幣急需還上,如果在一年之內賽格集團還是沒有任何起色,那麼部里的領導肯定會對他喪失耐心,等待王殿甫的結果很有可能會被調任,重振賽格集團的理想也會就此破滅。

    所以當前的形勢並沒有給王殿甫太多選擇的機會,段雲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以至于在酒桌上簡單的聊了一陣之後,倆人就已經達成了初步的交易,後續王殿甫只需要擺平內部的反對聲音,並且完成集團重組,那麼段雲就可以入股賽格集團的下屬上市公司,從而成為賽格集團的股東。

    當天企業家年會結束之後,段雲回到家中就開始制定相關的入股賽格集團計劃,這一次他的投資上限將會達到10個億,如果如果計劃順利的話,那麼段雲將會完成在深圳電子產業的“統一”,實質上也實現了在深圳電子行業的壟斷地位。

    小企業都是靠競爭上位,但是對于大企業來說,更多玩的是資本的運作,當市場上出現潛在對手的時候,只要你的資本足夠雄厚,不需要費盡周章去競爭,完全可以憑借資本的碾壓,將對手直接買下,這也是國際上很多行業巨頭常用的手段,也正是因為如此,歐美國家才會有如此多的壟斷企業,以至于這些發達國家專門出台反壟斷法,以此來阻斷這些資本巨頭的無序擴張。

    而在當前的國內,還沒有出現相關的反壟斷法案,所以段雲這麼運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其中最大的障礙就是當前的國企因為體制的原因,是不能夠被收購的,否則的話,憑借天音集團的財力,完全可以收購國內很多家有影響力的電子企業,完成商業版圖的進一步擴張。

    不過從1993年開始,民營企業的異軍突起確實已經到了勢不可擋的地步,1992年是個中國公司元年,去年一年全中國注冊的新公司超過了過去改革開放10多年的總和,尤其是在國家領導人南巡講話之後,全國各地的民營企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並且在短時間內就釋放出了強大的力量。

    民營企業的強勢崛起,其背景就是國營企業改革一定程度的失敗,從80年代中期開始,國營企業改革的成效一直無法讓人滿意,凡是有民營企業涉足的產業,他們都表現的不堪一擊。

    當初海鹽襯衫廠步鑫生的改革事跡紅極一時,以及國企承包大王馬勝利也曾經創造過國企改革的輝煌,然而這些改革的先行者最終都如同綻放的煙火,短時間的絢爛之後,就開始變得寂靜無聲。

    國家高層也正是看到了這些國企改革的熱點事件,所以說這些年一直在給國企松綁放權,然而帶來的結果卻收效甚微,國營企業家們仍在嚷嚷權力太小,他們想要的那種純粹的自由,其實是和當前國家體制完全背道而馳的,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現如今國企面臨的形勢非常危急,民營企業已經佔到了半壁江山,外資企業也蜂擁而至,這就讓國營企業處境更為艱難,事實上到了90年代初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國營企業面臨破產,但是靠著國家財政的輸血,依然能勉強維持不倒閉,但實際上氣數已盡,完全沒有挽救的價值。

    另外在國有企業私有化的問題上,國家決策層也開始有了松動,先前中國社科院工業研究所所長周叔蓮在《光明日報》撰文《關于國有企業產權的兩個問題》,論述“所有制是發展生產力的手段,而不僅僅是意識形態意義上的目的”,由這個判斷出發周叔蓮以及其他學者提出,不能把所有的企業都抱在懷里,這樣做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國家只要抓住少數,關鍵搞好500~1000家大公司大集團,就會為眾多的中小企業提供廣闊的生存空間,那些沒有競爭力也無關國計民生的中小企業將會被“放掉”,政府將主抓那些有成長潛力,具備資源優勢的大型企業,及盈利能力強的企業。

    周叔蓮的觀點得到了決策層的贊賞,很明顯,這是一種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改革思想,它意味著國營企業的改革,從放權式的體制轉換階段進入了“重點扶持,其余放活”的結構調整階段,同時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公司的成長路徑。

    說白了,在這個時候,國家對一些中小企業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可以看作是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國家已經可以允許一些中小型的國企進行私有化的改制。

    不過在1993年,這種戰略思想剛剛萌生,還遠遠沒有發展出成型的格局和嫻熟的掌控藝術,只是在一些經濟較為活躍的地區,那些沒有優勢的國營企業開始被“放掉”,過去被禁止的改革,現在得到了默許和嘗試,當地的政府也為這種私有化起到了一種推波助瀾的作用。

    所以很快,在廣東第1次出現了“下崗”這個新名詞,在經歷了幾年的思想解放之後,當了數10年主人翁的工人,開始接受自己不在于企業“共存亡”的現實。

    去年年底的時候,邊臨破產的國營廣州無線電廠才掉了1000名職工,其中330名選擇與工人徹底分手,工廠根據他們的工作時間給予每年1300元的“工齡補貼”,從此這些職工將走出廠門,自謀出路。

    而這種“工齡買斷”的做法很快被廣泛采用,各地買斷價各有不同,從數百元到上百元都有,他成為中小型國營企業破產或被私人收購時“安置”下崗工人的最主要的方式。

    在南方的沿海地區,工人普遍能夠接受這種方式,因為在這些地方人們早已有了“第二職業”,那筆微薄的安置費成為他們做小生意或者自主創業的啟動資金。

    而在北方尤其是老工業基地,人們已經習慣于把自己的人生捆綁在企業上,以廠為家,世代傳承的工作,以生活模式使他們幾乎上進了獨立的勇氣和能力,更為要命的是那些地方沒有經商和創業的氛圍,因而買斷工齡往往便意味著低水準安定生活的消失,以及坐吃山空。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