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171【漢奸之輩,人人得而誅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香港1968 | 作者︰汪公子在年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二人寒暄之後,

    霍耀文正準備告辭回宿舍的時候,忽然他的目光注意到桌上的一本周刊,封面上的標題很醒目︰《論中華文化的花果飄零及靈根自植》

    霍耀文下意識的將雜志拿起來一看,正上面寫著明報月刊,翻閱到寫有標題內容的一頁︰

    “1961年,香港中文大學教職主任,新亞書院創始人,哲學教授,新儒學大師唐君毅對外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為︰《說中華文化的花果飄零》

    在這篇文章中,唐君毅大力抨擊海外華人社會當中,急謀歸化外國的風氣,指他們匆匆放棄本國的文化、語言和傳統習俗。www.luanhen.com

    當時這篇文章一經發布,迅速的轟動港島以及海外的華人群體,就中華文化的現狀展開了前所未有的討論。

    唐教授大力主張文化保守主義,批判那些以進步或時代潮流風勢之名,或以打破狹隘國家民族觀念為藉口,拋棄傳統歷史和文化的洋奴分子……

    他結合哲學思辨的口吻和激動的語調,寫道︰五千年之華夏民族,亦如大樹之崩倒而花果飄零,隨風吹散,失其所守,不知所以凝攝自固之道……”

    “香港社會的部分知識分子出現了摒棄中華上下五千年之傳統與文明,舍近求遠,以一種病態的方式去追求西方文化。

    出去吃個早茶,坐個黃包車,都是滿口的洋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自己知識分子的標桿和身份。

    這種求進步而不根于理想,只是求變遷、務新奇、失本根、離故常,此並非真進步,而只是輕薄自己與祖先罷了。

    三年後,唐教授又再發表《花果飄零及靈根自植》一文,進而批評香港學術文化教育中之價值標準之外在化,並大力抨擊部分華人知識分子放棄守護民族自身學術及文化的價值。

    唐教授認為當今的學術風氣,是以他人之標準為標準。

    文章中寫道︰“必待他人之認識與批準其有價值,然後能自信自守其思想與人格之有價值之處,此即為奴隸的人。

    這事一種精神上之失其信守,而進至一切求信守于他人的悲哀。

    這種只居于求信守于西方人,只求西方人加以認識的地位,忘了自信、自守自己,認識自己”,是一種奴隸意識之開始……”

    唐君毅是典型的南來文人,1949年春,他應廣州華僑大學之聘南下,但因時局動蕩,沒有多久便離穗赴港。

    到香港後,唐君毅與錢穆、張丕介等共同創辦新亞書院,受聘為新亞書院教授,除擔任書院主要課程外,還兼任教務長一職。

    一切本該都很順利,但在1964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一周年之際,英政府強行要削弱中文大學書院的自主權,這也導致後來在1973年,唐君毅憤然辭去中文大學教師職位,以及新亞書院校董一職。

    所以他對民族學術文化的被邊緣化,以及離散華人知識分子寄居他人、仰人鼻息的處境十分憤慨。

    自明報月刊重登發表了唐君毅幾年前的兩篇文章後,香港無數的知識分子和各種撰稿人就這篇文章,在報紙和雜志上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其中影響最大傳播最廣的是《盤古》雜志發表的一篇文章︰《海外中國人的回歸》

    撰寫這篇文章的是盤古雜志的執筆主編,同時也是雜志創始人之一的包錯石,他先是就唐君毅的前兩文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解讀,後在文章中提出了回歸這項議題,呼吁全港推動海外中國人的“回歸運動”。

    這項回歸運動的呼吁,並非單指香港的主權回歸,而是把“回歸”首先哲學性定義為一個關于人如何運用自己的“人的條件”,找尋生存憑藉的問題。

    簡單講,就是海外中國人該如何尋回自己的根。

    文中寫道︰“漫天動地的,人生只是一個回歸的運動,在這運動里,每個人挾著他的鄉愁、他的貢獻、他的需要,回歸到他應該歸屬的地方,人生的悲歡離合,都只是這派回歸之流中的浪花……

    文章的部分內容,包錯石儼然重復著唐君毅的同一調子,認為人和其歷史、文化、傳統、生活方式等不可分割,否則人將失去民族文化歸屬,墮入失落及飄零的處境。

    可是,包錯石在文章中並沒有在掀動悲情之後,像唐君毅一樣停留在失去文化歸屬的悲鳴的哀嚎中,而是去除他筆下被病態化的失去歸屬狀態,重新演繹為海外國人的回歸。

    《盤古》自發表了包錯石的這篇文章後,引來了不少人的回應。

    大公報︰“遙望神舟大地,距寶安.縣(深圳)不過百里之海,卻擋四百萬中國人的回歸,心如絞痛,莫過于此。哀哉,哀哉……”

    文匯報︰“香港自古是中華之地也,既是吾土,亦是吾民。雖被英人所殖,但吾與諸位,皆為神明華冑,夢魂猶掛神州浩土,肉軀只待回歸之日。”

    隨著時態的發酵,回歸的呼吁漸漸的遍及到了香港社會的各個階層。

    報紙界也就此事展開了激烈的筆戰。

    本來打筆戰的人,只是不滿意對方寫的文章內容,但觀點大都是一致的,認為香港回歸的呼吁是四百萬中國人所共同期望的。

    可當《天皇日報》跑出來,以一篇匿名作者的《我是“香港人”》的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大致內容是︰現今之香港,亦非昨日,今時今日,我等當以港人自居。

    這番話一出,頓時引來了各界的聲討。

    唐君毅親自下場,在報紙上謾罵道︰“汝之報館,見利忘義,賣祖求榮,視為不齒!”

    有了唐君毅這位新儒大師親自發話,無數新儒後輩,紛紛在報紙上批評指責《天皇日報》,其心可誅,鼓吹“港獨”之嫌,妖言惑眾,提倡“忘國”之說。

    早就看《天皇日報》不爽的霍耀文,也是沒有放過這次“落井下石”的機會,在把寫了七八萬字的《大唐天魔志》送到明報的時候,也寫了一篇文章,托金鏞幫忙希望能在明報上刊登出去。

    金鏞看後,笑著道︰“霍生你這寫出來,我看這天皇日報是沒有活路了。”

    霍耀文呵呵一笑︰“借你吉言,天皇日報關門了最好!”

    第二日,連帶著《大唐天魔志》一起刊印到明報報紙上的,是一篇作者署名為向京所寫的文章,標題是︰

    《我是中國人》

    ︰“香港戰後的一代目前只有兩條路︰勇敢的確認自己是中國未來的棟梁,或與中華民族斬斷情絲,否認自己是一個中國人……

    但當你走入這兩路外的歧途,鼓吹自己是個香港人,非中國人時,則香港四百萬中國人民即可以毫不留情的對你口誅筆伐,乃至拳打腳踢,亦不為過……

    漢奸之輩,人人得而誅之……”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