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 最新入库 · 全本精品 · 总排行榜  

第二千二百五十四章 风高浪急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作品:天唐锦绣 | 作者:公子許


 热门推荐: 雪鹰领主 完美世界 武极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贴身校花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5320章 风高浪急

    仁和六年,二月十五,大唐水师兵分两路,副将杨胄率领舰船突袭位于河口的雉棍,将当地的占城军队击溃之后沿河而上直入洞里萨湖,数百条舰船桅帆林立、旌旗如云,浩浩荡荡直扑湖畔东侧的婆罗提拔。www.biquge700.com

    如今真蜡虽然名义上尚未分裂,实则南北各自为政的局势已经形成,婆罗提拔乃真蜡南方重镇,实际意义上已经成为“水真蜡”之都城。

    另外一路则在副将习君买统率之下攻克吞武里,击败当地武装之后登陆,五千人马亦是沿着昭披耶河溯流而上,最终将与翻越雾温岭山口折而北上的刘仁愿两面夹击真蜡国度他曲城。

    三路大军浩浩荡荡,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

    春雨拂润,万物竞发。

    御书房内茶香氤氲、檀香袅袅。

    年节之后,李承乾的身躯逐渐瘦下来,精神看上去也较以往更为矍铄,蓄起来的胡须也平添了几分成熟精干。

    靠窗的地席上,李勣、李靖、程咬金、郑仁泰、刘仁轨等人尽皆在座,或低头喝着茶水,或聆听陛下言语。

    李承乾跪坐居中,眼神环视一周,开门见山:“自仁和初年长孙无忌宫兵变以来,东宫六率扶保朕登基即位立下汗马功劳,其后太极宫兵变亦是居功至伟,一众将校功勋卓著,却只予嘉奖迟迟未能得到升迁。赏罚分明乃治国之本,朕此番欲对当初有功之臣予以褒奖,使其左迁奉调、各居其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诸人心思不一,但都知道陛下此举必有深意。

    先是将“百骑司”统领撤换,继而向东宫六率开刀……虽未明言,但陛下之心意却昭然若揭。

    尤为可虑的是,在场好几人都是军机大臣,此等攸关东宫六率将校调职之事陛下未在军机处商议,反而在御书房内召集诸人,这是想要架空军机处吗?

    不过倒也能够理解,首席军机大臣房俊身在华亭镇,正是军机处最为薄弱之时,这个时候拿军机处开刀再合适不过,等房俊回京之时木已成舟,徒唤奈何?

    诸人心思莫名,一时间有些沉默。

    新任兵部尚书刘仁轨开口,神情恭谨:“陛下赏罚分明、内外一体,实乃明君之为也,臣等无不奉诏。只是东宫六率全体将校之功勋铨叙颇为繁杂,待兵部仔细审核、小心甄别之后报于陛下,再请陛下定夺。”

    所有人都向正襟危坐的刘仁轨看去,略感惊诧。

    所谓“仔细审核、小心甄别”,无非是拖延时间而已,等到房俊回京自有主张。倘若此刻任由陛下架空军机处、甚至剥夺兵部权责,则兵部权威受到打压。

    这还真是房俊的“鹰犬爪牙”,区区新任兵部尚书就敢当面驳回陛下圣谕……

    李承乾从来不是喜怒不形于色之人,闻言面色有些难看,不悦道:“太尉坐镇华亭、指挥中南大战,为国奔波过于操劳,些许小事,何必劳烦于他?就这么定了吧。”

    刘仁轨颔首,恭声道:“微臣谨遵皇命,回去之后便吩咐清吏司官员审核有功之臣的功绩,之后呈于陛下定夺。”

    其余诸人纷纷侧目。

    说是“谨遵皇命”,可主张却半点未变,仍旧要求由兵部来主持。

    李承乾强忍怒气,怒视刘仁轨。

    兵部便是房二一手遮天,连我这个大唐皇帝都插手不得了?

    简直岂有此理!

    李靖胡须早已花白,这两年沉心于教导学生、著书立说,对于朝政不闻不问、毫不介怀,但此刻却也不能冷眼旁观。

    “陛下明鉴,两次兵变东宫六率功勋卓著,书院之中亦有诸多学子参与,故而此番叙功涉及之人数众多,必定要好好审核、甄别,不能使得有功者无奖、少奖,更不能令无功、少功者冒领军功、滥竽充数,不可骤然为之,一旦出了差错不仅扰乱叙功体系,更会令陛下声威受损。”

    李承乾面沉似水,默然不语。

    他看出来了,李靖、刘仁轨两人自持声望不足不能令他收回成命,所以采取了“拖字诀”,只要拖到房俊回京,自有房俊去主张。

    偏偏两人占住了道理,令他莫可奈何,总不能当真跳过兵部由自己对有功之人随意任命吧?

    那肯定是要出差错的。

    叙功之事可以由兵部进行,但决定权要握在自己手里,不能无限期拖延。

    他看向李勣:“英公以为如何?”

    李勣暗叹一声。

    很多时候他都觉得太宗皇帝当年易储之意其实并无差错,且不论才能之高低,仅以“杀伐决断”这一条来说,李承乾不如李治多矣。

    想想当初得到长孙无忌支持的李治断然谋反,兴兵直入太极宫,那是何等杀伐决断、破釜沉舟?

    今日倘若换了李治,早已强硬命令兵部予以配合、明日一早便拿出叙功人员名单,强行任免升迁,兵部难道当真敢抗命不遵?

    但现在陛下不愿与兵部直接冲突,以免将来直面房俊之时理亏。

    这倒也罢了,却又想要将他抬出来顶上去……

    尽管心中不愿,却也只能予以配合。

    “正如卫公与刘尚书所言,东宫六率之中有功者不计其数,予以审核、甄别必须严格谨慎,万万不能出现半点差错,这需要投入庞大人力、消耗极长时间,不能仓促决定……”

    说到此处,话锋一转:“但可以对校尉以上将官提前审核,上报之后由陛下封赏,其余人等可以向后顺延。”

    他看向刘仁轨:“东宫六率万余将士,但校尉以上将官不过数十人而已,且所有人的功绩均已记录在档,想必一日之间兵部清吏司便可以完成审核、甄别之工作,明日此时将结果呈递御前……没问题吧?”

    刘仁轨无奈,只得颔首应下:“没问题。”

    心中满是愁虑,陛下这是要对东宫下手啊……

    怎地崔敦礼在任之时便风平浪静,自己甫一接任便风起云涌?

    而且陛下任命李敬业为“百骑司”统领,李勣又如此支持陛下,明显已经结成同盟,又适逢太尉不在京中……

    思虑到此陡然一惊,陛下该不会趁着太尉不在京中这段时间断然易储吧?

    倘若那般……

    刘仁轨有些冒汗。

    ……

    回去兵部之后,刘仁轨将自己关在值房之内,愁绪不展。

    李勣倘若当真与陛下结盟,会导致军机处内的势力对比彻底颠覆,陛下执掌权柄、言出法随,而李靖身无军职、手中无兵,说话硬不起来,近乎于摆设,程咬金、郑仁泰等人看似立场不坚、实则多多少少都倾向于易储。

    毕竟太尉带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如今又力挺东宫,他日新皇登基,那些人依旧要过着如今暗无天日的生活……

    沉吟良久,拿起毛笔饱蘸墨汁写了一封书信,吹干墨渍之后装入信封又用火漆封口,将书吏叫进来,吩咐道:“此封书信用兵部通道八百里加急送去华亭镇,务必亲手交到太尉手中,然后拿着太尉的回信回来。”

    “喏。”

    书吏一脸紧张,拿着信封匆匆离去。

    兵部自有传递军情的快速通道,去往华亭镇一来一回也不过半月而已……

    *****

    还是那句话,“太极宫是没有秘密的”……

    上午时分陛下召集一众武将议事,过了晌午消息便传的满天飞,宫城内外、长安上下,但凡有在宫内有几分人脉的势力皆清清楚楚,自然也由此引发潜流涌动,各方势力纷纷侧目。

    当前东宫六率皆陛下当年潜邸之时的班底,两次兵变之中力保陛下、居功至伟,但任谁都知道“班底”不等于“心腹”,论及对东宫六率之影响力,房俊才是首屈一指。

    现在陛下意欲对东宫六率之将校予以封赏、左迁,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要上上下下裁汰一遍,达到彻底掌控。

    而这么做的目的,昭然若揭。

    晋王府内,李治背着手在花厅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晋王妃走进来将茶盘放在茶几上,将茶水、糕点取出摆好,柔声道:“殿下未用午膳,吃点糕点垫一垫肚子,稍后直接用晚膳吧。”

    “嗯。”

    李治坐回凳子上喝了口茶水,依旧神思不属。

    晋王妃坐在他一旁,好奇问道:“殿下有什么烦心事?”

    李治放下茶杯叹了口气:“烦心事倒还好了,就怕是祸事啊!”

    晋王妃吃了一惊,面色微变,忙问道:“这是从哪里说起?咱们老老实实待在王府里等着出海就藩,连外人轻易都不会见,怎地便招惹了祸事?”

    “当真有祸事那还用得着去招惹?树欲静而风不止,祸从天降啊!”

    李治长吁短叹。

    晋王妃既是莫名其妙、又是担惊受怕:“臣妾愚钝,殿下何妨明言?也好叫我行事小心一些。”

    李治却道:“此事与我等无关,但极有可能被牵扯进去,罢了,还是提前出海、远离长安为妙。”

    倘若易储当真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当年他早已成为东宫太子。

    太宗皇帝在易储一事上尚且不能随心所欲,遑论当今陛下?

    只要动了东宫,朝堂之上必然风起云涌,免不了便会有人拿太宗皇帝当年意欲立他为太子的事儿说嘴。

    他现在就是一艘破舢板,如何抵挡风高浪急?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本站强烈推荐给您以下精彩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友网络分享与转载,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不认同,请离开本站。

若本站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益或含有非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飘天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5008561号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