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卷 第385章 別的地方做不到不代表這里做不到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重回80當大佬 | 作者︰浙東匹夫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于光榮懷著滿腹狐疑,排查了兩個鎮子,七八個點。www.luanhen.com

    最後不得不承認,地方上的治安和失業情況,跟他坐在錢塘辦公室里腦補出來的“基層形勢”大不相同。

    太安居樂業了,有點不正常。

    83年,別的地方到處都是車匪路霸、嗷嗷洶洶的失業人馬。

    就算收斂點兒,上路不直接搶的。那至少也是路邊開個小飯館,強制吃飯,而且賣得很貴——這種業態因為比較收斂,而且多披了一層合法經營的皮,在國內生命力非常頑強,幾乎持續了20年。

    在內陸某些比較深入偏遠的省份,甚至過了2000年,都有這種情況︰大客車司機高速上開著開著拐下去,找個黑暗角落的不起眼小店停下。

    也不搶你,只是冷言冷語︰全體吃飯!再往前幾小時車程內都沒有可以吃飯的點了!然後一個蓋澆飯賣你百八十塊,甚至視環境求救難度再加價。

    從這個角度來說,後來普及的高速服務區賣飯雖然貴,卻避免了外地人被地頭蛇法外盤剝。何況,把有點勢力能鬧騰的地頭蛇招安洗白、安置到服務區也要成本,先富起來的人稍微出點血就出點血吧,至少市場環境好了。

    中國人自古有“窮家富路”的觀念,在那些一輩子沒出去過的人眼里,“能出遠門做生意的人”就是相對有錢的原罪者了。

    可是,在諸縣和山陰,于光榮看到失業工人因為給香江老板生產兵器盔甲,一條巷子里的住戶半年出了七個萬元戶。

    後來還看到了被關停印染廠的失業工人,改行生產古裝戲服、或者是抗戰時期的日軍軍裝,也成了萬元戶。

    听說他是省里來回訪的,那些離開體制的小工頭還拿他當視察領導——當天中午,于光榮和幾個弟兄,就被一戶頗想顯擺的山陰個體戶纏住了,非要“警民一家”請他們吃個便飯。

    那個體戶還跟他炫耀,說最近蘭亭影城正在拍的那部戲,那個香江男主角演咸豐皇帝的龍袍,就是他廠子供的。

    香江老板很闊氣,為了皇帝那幾身衣服給了他兩萬港幣,花了七八個裁縫師傅刺繡師傅幾個月才做出來。

    根據紀律,于光榮當然拒絕了留飯的邀請。

    何況他也不稀罕,這段時間跟著顧驁出任務,伙食比這兒更好呢。

    不過他還是趁機觀察了一下個體戶的伙食。

    那戶開古裝小作坊的個體戶,在毫無提前準備的情況下,家常便飯就擺出了汽鍋雞和鹵豬肘。

    給手下雇佣的工人們吃的稍微差點兒,但也有青魚鯗管夠,蔬菜飯食就更是敞開了供應。

    唯一的辛苦是要長時間加班,勞動條件明顯不如八小時一到就散伙的國企。

    好幾個他踩點的新生作坊門口,還掛著招工的招牌,顯然是如果有人願意干,還能擴大生產——這招牌是給他最震撼的。

    因為如今這街面,家里有積蓄、能吃好喝好,還不是最難的。

    最難的是經常能有招工機會。

    大城市里,國企的招工通知但凡能在居委會的公告欄里貼超過半天,那這座城市的就業率就能算全國形勢前20%的了。

    正常情況下是貼個半小時就沒了。

    “全民辦集體”地位撈一些,在京城、滬江這些市民身份尊貴的城市,可能能掛兩三天。但是在小地方,庶民拉得下臉面,那也是掛不超過一天的。

    于光榮多方印證暗訪,從群眾口中得知︰那些道具廠和服裝定制廠的招工幌子是長期掛著的。

    一開始他不信,後來明白了︰國企招工,如今重視培訓,你只要是個人,學歷或者別的硬杠子到了,崗位技能可以招進去慢慢培訓。

    但是這些個體戶,對手藝要求很高。

    比如只會做中山裝的老裁縫,哪怕你經驗很豐富,但不能直接上手給別人賺錢,那對方就不要你,你自己慢慢學會了再來吧。

    這種毫無人情的高標準嚴要求,才讓招工招了那麼久都招不滿。

    95%的應募者手藝不過硬。

    ……

    這天,已經是帶著代表團來蘭亭影城游玩的最後一夜了。

    第二天,就只剩蘭亭鎮上幾個博物館參觀一下,然後就車隊直接送回省城、火車去滬江轉飛機離境了。

    于光榮雖然沒抓住重點,瞎忙了兩天,但他內心還是慶幸的。

    搞安保,瞎忙最好,沒事兒就是最好的消息。

    何況,嚴厲打擊之下,小蟊賊還是摟草打兔子干掉了十幾個。

    晚飯的時候,照例是在蘭亭影城那家三星級招待所的餐廳。

    組委會請客,讓提供配套服務的人員單獨一個餐廳,跟外賓分開。

    “于局,看樣子,這兩天情況跟你了解的不太一樣嘛,有沒有什麼出乎意料的新聞素材,說說唄。”

    一個年輕女同志蹭到于光榮飯桌前,非常不認生地攀交情。

    于光榮這幾天也已經認熟這張臉了,那是省日報社的一個女記者,叫裴海燕。

    顧驁當初在滬江主持學術會議的時候,新聞跟蹤報道的級別是很高的,那都是央視、人人、光明、新華。

    如今會議開完之後,那些國家級大媒體都撤了,但省里的媒體還是要跟上接檔的。畢竟宣傳本省文創旅游產業的事兒,放到地方上依然是很值得關注的新聞。

    于光榮也樂得留個人情,就多說了幾句,凡是不違反工作紀律的,都能拿來說。

    “這兩天暗訪結果,諸縣、山陰那邊,民間靈活就業非常繁榮,都是蘭亭影城這邊的產業帶動效果,不得不服吶。說句不掩飾的話,這年頭,只要肯學手藝就能找到工作的好地方,不多的。”

    餐桌上,于光榮夾了一大塊五花臘肉,一邊感慨一邊嚼得滿嘴流油。

    裴海燕眼珠子一轉︰“那您的意思是認為,根據公安的實地排查,當地就業情況比經濟統計部門的籠統指標要好咯?您覺得統計部門出現紕漏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她倒不是想挖什麼造假黑料,只是新聞工作者的本能,總想刨根問底來個“起底爆料”。

    不深刻的話,怎麼把文章做得花團錦簇,怎麼震驚人心呢。

    于光榮也知道媒體的德行,思前想後,揣摩道︰“確實有一些奇怪,主要是香江電影商人和博物館業主的大方程度,遠遠超過了此前我們的想象,所以沒料到對地方產業帶動和人民生活提升有那麼大效果。”

    裴海燕很快抓住了關鍵︰“您是說,有可能香江資本家是在醞釀虛假繁榮、不可持續?”

    于光榮連忙撇清︰“別瞎想,我沒這個意思!再說了,可不可持續不關我事,我只要不發生意外,樂得它看起來安穩就好。

    我還是舉個例子吧︰裴記者,你有機會看過港片麼?古裝武俠片,歷史片什麼的。我就這麼問你吧,邵氏的《天龍》、《神雕》的電影,你偷看過沒?”

    “看過……”

    裴海燕很想說沒看過,以政治正確。不過她一想到如果否認,對方就不會說下去了,只好擺出“咱天下烏鴉一般黑”。

    金鏞劇83年年初還沒合法進入內地呢,但是公安、新聞界等接觸外界比較多的部門,不少人還是私下有機會看的。

    于光榮便順著往下說︰“我這麼說吧,香江人原先的武打、歷史片,宋朝的官兵就穿個紅衣服、頭上頂個範陽笠,拿根紅纓槍,或者是包了錫紙的木片刀。那樣子,還不如金兵裝備精良呢。

    可是我這幾天暗訪到的,那些香江商人都還沒宋朝背景的電影片約呢,先把各個朝代考證得很嚴謹的盔甲、古裝樣品都訂了一份。有些明顯用不到的,也先送到宋六陵博物館,展覽幾套。

    按照這麼精工細作,有些好的樣品做個幾套就能養出一個萬元戶的鐵匠或者裁縫,這麼搞拍片成本太高,資本家不會虧嗎?”

    裴海燕順著思路捋了一遍,也發現果然如此。

    她自言自語道︰“明天陪外商參觀博物館的時候,我采訪一下顧先生好了,把這個問題拋出來,看他怎麼解釋虧不虧本。”

    于光榮︰“你要采訪就自便,我就一個要求,別扯上我,我只求不出事就好。”

    裴海燕嫣然一笑︰“這是當然,于局,我怎麼會出賣您呢,您為我提供素材,我會謝您的。”

    ……

    次日一早,也就是外賓即將回去的那天,用完早餐之後,車隊就繞了個大圈子,把外賓們送到宋六陵博物館山腳下——

    本來麼,從蘭亭影城招待所直接過去,也就十公里山路。

    只不過都是青石台階,沒法開車,而洋大人的體力顯然是不可能在山上徒步10公里後、還有力氣參觀博物館和古跡的。

    車隊只好兜半個圈子,繞到會稽山東麓。

    “高爾文先生,這里,就是曾經的宋六陵遺址。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叫宋的朝代的6代帝王陵墓,距今年。旁邊這座博物館里,陳列了一些出土文物,以及我們根據當時文獻古籍記載、考證後仿制的還原用具。”

    顧驁盡到了地主之誼,一上山就給外賓們介紹。

    克里斯只是先掃了一眼,就玩味地稱贊︰“看上去很可觀,我在中國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生動的博物館——原先我去過京城和滬江,看到的都是一列列殘破的古物,然後直接堆砌一個文字說明,也沒個仿古場景展示,太難理解了。你這里,倒是很跟西方接軌。”

    “高爾文先生,慎言,這是我捐建的博物館,不是我的博物館。”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