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一章 王博士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逆水行周 | 作者︰米糕羊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傍晚,私邸,宴飲歸來的王,沐浴更衣後轉入隔壁府邸,和妻子一起向長嫂李氏問安,他一去嶺表大半年,回來之後打了聲招呼便一直在忙,所以直到現在才有空和寡嫂長談。www.83kxs.com

    王的佷子王亦在座,他剛從州學趕回來,陪著母親李氏和叔叔、叔娘說話。

    王平日里喜歡讀書,來到黃州後如魚得水,在州學求學那叫一個廢寢忘食,不過書讀得多並沒有把腦子讀壞,言談舉止都十分得體。

    王問起州學近況,王一說起來就滔滔不絕,黃州州學的通宵圖書館是很有名的,藏書也很多,許多孤本都能在圖書館里找到甚至借閱,他只恨每日十二個時辰太少。

    “人總是要睡覺的,書看不完,可以明日再看,熬夜傷身,莫要年經輕輕就弄得體弱多病。”

    “叔父說的是,佷兒謹記在心。”

    “那位孔同學,你還是辯不過麼?”

    “唉,佷兒才疏學淺...”王有些慚愧,孔穎達是他同學,年紀小四歲,可論起學問,比他要強很多,就連經學名家劉焯、劉炫也對孔穎達交口稱贊。

    “學無止境,不用心急。”

    王教導起佷子來,他當年如此年紀時讀書也是廢寢忘食,但畢竟自幼練武所以身體強健熬得住,而王一直就是書生行事,他就怕對方熬夜看書看出毛病。

    王,是南梁名臣王僧辯的第三子,和二兄王頒一道,于當年梁國國都淪陷時被西魏軍擄至長安,長兄王當時不在江陵,逃入北齊。

    他們的父親王僧辯當時坐鎮建康,後為陳霸先所害,所以王氏三兄弟和南朝的陳官家有仇,身在北齊的王郁郁而終,留下遺孀李氏還有幼子王相依為命。

    周國滅掉齊國,王頒、王兄弟接回寡嫂和佷子,大象二年開始的一番變故之後,王頒到鄴城找門路從軍以報父仇,而王則帶著家眷以及寡嫂和佷子到黃州西陽定居。

    去年年底,王頒隨江南道行軍向下,攻略陳國淮南州郡並進攻國都建康,而王自己南下江州,跟隨嶺南道行軍元帥、西陽王宇文溫,試圖用軍前效命的方法另闢蹊徑。

    蹊徑算是初步闢出來了,王成了西陽王府幕僚,但命運又給王氏兄弟開了玩笑︰尉遲氏和宇文氏決裂,王和王頒分屬兩個不同陣營。

    這倒沒什麼,局勢混亂時,世家大族兩面下注的行為司空見慣,王家出現這種情況,沒什麼不得了,王不擔心宇文溫對他有何不良看法,反倒擔心佷子王讀書讀傻了。

    年輕時的王,喜好游俠,整日里和長安大俠們混在一起,被兄長訓斥為不務正業後發奮讀書,短短幾年便脫穎而出,以博學聞名,居然成了“王學士”、“王博士”。

    但這不是王想要的結果,他通曉兵法,想的是馳騁沙場,而不是在故紙堆里做學問,男子漢當建功立業封妻蔭子,靠的是軍功,而不是著書立作!

    王覺得佷子王做學問不要太過沉迷,恰到好處就行,文武雙全才是正道,不過現在看著佷子這文縐縐的模樣,他是死了心。

    王家的未來,還得他和二兄王頒來拼搏,如今兩兄弟分屬兩個陣營倒也合適,最後無論哪邊贏了,王家的大梁都有人扛著。

    到時候活下來的人,就繼續照顧、提攜佷子王,也算告慰長兄王的在天之靈,王覺得若以後天下太平,走文學途徑的王,在仕途上也許會有不錯的發展前景。

    談了許久,王又問起州學的近況,得知一切如常後,他忽然問道︰“如今局勢,州學里的學生關心麼?”

    “哪能不關心,時不時有人將最新消息張榜公告,大家閑暇時常議論紛紛。”

    見著王說起此事時平靜的表情,王沒有多說什麼,如今局勢可是凶險異常,涉世未深的莘莘學子不以為意,是因為無需面對慘淡的人生。

    但這種事情本來就應該由父輩來承擔,王不想讓佷子牽扯太多,所以沒有多說什麼,而之前他即便知道杞王的長孫、西陽王的佷子宇文理在州學求學,也沒要求王特意接近對方,借以走捷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王家子弟想要出人頭地,無論文也好武也好,都得靠真本領入仕,而不是靠不知廉恥、阿諛媚上求得一官半職。

    王頒在鄴城找門路,沒有作踐自己;王想要另闢蹊徑,也是毛遂自薦到軍前效命,而不是逢迎拍馬,所以他也決不允許自己的佷子行那小人行徑。

    又說了一會,見著天色已晚,王和妻子起身告退。

    兩家人比鄰而居,就隔著一堵牆,王卻沒有在牆上開側門以方便往來,因為他要顧及自己和寡嫂的名聲,所以夫妻倆是從正門出再從正門進家。

    管家上前稟報,說行裝已經整理完畢,王點點頭,待得周圍無人,頗有些歉意的向妻子說道︰“回來數日便要走,家里就靠你了。”

    “多待幾日再走不行麼?”

    “明日王世雄(王猛)要去安陸,我正好一起同行,到了安陸,順便和援兵前往豫州懸瓠,若是錯過這一趟,孤身上路可不太妙。”

    王安慰著妻子,他離家大半年,剛回來和家人團聚沒幾日就要走,確實有些不負責任,但些許兒女情長,可擋不住他的雄心壯志。

    王在州學教書期間的收入(錢帛、糧食),足夠應付自家和王一家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開支,西陽城里很太平,所以他再次離家算是沒有後顧之憂。

    後顧之憂是沒有了,但是對于王本人來說,卻有一個“前瞻之憂”,他必須緊跟西陽王宇文溫的步伐,不然很容易被邊緣化,所以要盡快趕到懸瓠去,為西陽王出謀劃策。

    經過大半年時間的觀察,王大概歸納出宇文溫的性格特點,頭一個特點就是多疑,這位疑神疑鬼的毛病,讓他覺得對方會不會因為用腦過度而導致英年早逝。

    一般而言,作為幕僚最怕府主多疑,因為這會引發第二個毛病,那就是寡斷。

    幕僚絞盡腦汁獻計,結果府主猶猶豫豫、行事拖延不決,這足以讓幕僚抓狂,平日里拖延不要緊,行軍作戰時寡斷那是要出人命的。

    所幸,王發現多疑的宇文溫居然善斷,定下來的各種政策、計策絕不會輕易更改,這種特質很適合做府主,正好有謀士施展才華的空間。

    但他還發現宇文溫在軍略方面能力不差,很有主見,似乎有沒有謀士都無所謂,這就麻煩了︰若府主不需要謀士,那他王對于宇文溫來說,還有何價值可言?

    宇文溫沒有虎林軍,似乎也沒有什麼謀士出謀劃策,卻能在豫州接連打出大勝仗,再這樣下去,王覺得自己被重用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他現在已經差不多四十歲,除了有了些許博學之名外一事無成,王不甘心,所以再累也得拼,不趕緊到懸瓠再來個軍前效命,自己這一輩子的最高成就,恐怕只能是“王博士”了。

    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平定侯景之亂的梁國名將王僧辯,他的兒子,怎麼能是個窮酸博士!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