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七十二章 儒家的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唐南皇 | 作者︰趙奔三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七十二章儒家的鍋

    如果說歷史上的高句麗之戰的失敗,還可以歸咎于天氣願意的話(當時正值深秋,北方已經下雪,士兵和馬匹難以忍受,太宗只能班師回朝),那這一次怎麼也不可能失敗了。www.biquge001.com

    不說大唐準備了各種豐富的物資,就說如今大唐的裝備吧,擁有高爐煉鋼技術的大唐,如今裝備早已經升級了好幾代,現如今就算是最普通的士兵使用的兵器,放到別的國家,都可以當做將軍級將領的隨身兵器使用了,實在是太過精良了。

    而且如今的大唐還有各式各樣的火器,不說大炮,就算最簡單的火藥包——以高句麗那用泥坯好碎石壘成的城牆,又能經的住幾次爆破?能撐住三次十公斤級炸藥包的爆破,就已經頂天了吧?

    何況在前幾天,李貞還給李世民寫信提了幾個建議,讓他在和高句麗作戰的時候,不要心軟,也不要顧忌所謂的名頭,該殺殺,該抓抓,高句麗乃化外蠻夷,就算效仿大唐文化,也只學了一點皮毛罷了,在骨子里依然擁有野蠻的基因,欺軟怕硬是他們的本質。

    其實不用李貞提醒,李世民在看了來自南洋的戰報後,就已經明白了自己和李貞的差距——當然,不是他就比李貞差了,而是說兩人看待問題的眼光不同,作為穿越者,李貞的眼光自然要比李世民要高明許多。

    古代那些帝王為什麼明明知道異族會降而復叛,卻依舊樂此不疲饒過投降者一命的事情?明知道他們以後會再次反叛,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災難?卻依舊不願意落井下石,將敵人趕盡殺絕。

    說白了,其實還是儒家的責任。

    這里之所以說儒家的責任,不是說孔子的思想有問題,其實儒家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問題就在于後來的儒家弟子,為了迎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對孔子的思想大肆篡改,斷章取義,然後整個儒家就都變味了。

    然後得到了帝王的支持,原本是為了迎合帝王利益的儒家思想,慢慢的轉過來開始影響帝王的思想,而被影響的帝王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更加強力的支持儒家,儒家再次發展壯大,然後再次影響帝王……

    如此陷入了惡性循環,也是原本講究以直報怨的孔子思想,就變成了以德報怨;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開啟民智的思想,就變成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勸君誡言,就成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歧視女性的名言警句……

    然後君王就變得越來越注重自己的行為操守,講究仁,講究孝,避免殺戮,杜絕血腥。

    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厚大度,明知道異族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明知道自己的作為是在養虎遺患,但是為了所謂的名聲,為了群臣的贊美聲中以及異族的兩句好話,在飄飄然的放過冒犯者的性命。

    最典型的的例子就是李世民,在歷史上,吐蕃進犯松州,被大唐擊敗,原本大唐應該是乘勝追擊的,但就是因為松贊干布稱臣謝罪,李世民不但原諒了他的罪過,更將文成公主嫁給了他,光是陪嫁的各類工匠和技術就數之不盡,憑著這些工匠以及技術,吐蕃一舉邁入農業化社會,生產力大幅度增加。

    沒錯,文成公主入藏的確給吐蕃和大唐帶來了短暫的和平,但是之後呢?吐蕃吸收了大唐的技術和工匠,成功的發展了起來,然後欽陵在大非川狠狠的給了大唐一個教訓,擊敗了名將薛仁貴,給這個常勝將軍的履歷上,增添了一個濃濃的污點。唐朝更是因為此戰差一點就失去了安西四鎮和吐谷渾,還好後來奪了回來,否則大唐將徹底失去對西域的控制。

    再然後就是安史之亂,吐蕃更是趁亂攻入長安,將整個長安都劫掠一空,只留下了滿目瘡痍,更帶給了大唐無盡的恥辱——這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次被人打進都城之中,就連當年的頡利都沒有做到這一點。

    這就是當年李世民留下的鍋,如果他當年沒有放過吐蕃一馬,而是乘勝追擊,就算沒有滅掉吐蕃,至少也可以將吐蕃打的元氣大傷,至少可以讓他們老實一百年。

    還有突厥,同樣是因為李世民放了突厥一馬,最終導致突厥降而復叛,叛而復降,再降再叛,再叛再降……大唐強盛,他們立刻老老實實,等大唐一旦衰弱下去,立馬就故態復萌,再次反叛,給大唐帶來了無盡的損失。如果歷史上的他能像如今的李貞這樣,一舉將突厥吞下,哪里還有後面那麼多狗屁倒灶的事情?

    李世民如此,武則天也是這樣,當年契丹和大唐開戰,大唐都將契丹打成孫子了,然後契丹非常識時務的遞表稱臣,可能是降表上說的太誠懇,又或者是別的什麼原因,武則天就這麼放過了契丹。

    之後契丹又和大唐打了幾仗,一直都是敗多贏少,總算是老實了一點,一直到大唐末期,契丹借著這個機會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剛好,這時候宋朝也建立了,然後一頭就撞上了契丹,撞了個頭破血流,直接被打成了孫子,又是稱臣,又是納貢的,簡直丟盡了漢家的臉面。

    而也正是大宋重文輕武,導致儒家再次進入了黃金發展期,各種學說層出不窮,儒家典籍幾乎被他們解說了一個遍,最終導致理學這個怪胎的生成,將漢家血性徹底閹割,之後將近千年,漢族二郎們的頭就再也沒有抬起來過。

    所以說,這個鍋,儒家真的是罪魁禍首,這個鍋他們想甩掉都難。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在抨擊儒家,之前也說了,儒家剛開始的思想是好的,事實上不管是哪一家的理論,在剛開始成型的時候都是好的,要不然這些學說也不會被世人所接受。

    然而學說的好的,但人卻有差異,為了自己的目的,這些思想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畸形解讀,成為了一套又一套的歪理邪說。

    有人說,他們這樣做也是為了儒家的發展,但是他們連儒家最核心的經義都丟棄了,這樣的儒家還是儒家嗎?這樣的儒家,縱然是發展起來,除了禍國殃民,又有什麼用呢?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