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關于火炮與火藥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之崇禎大帝 | 作者︰檀芸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朱由檢下了道旨意,升遷湯若望為工部火銃局郎中,領詹事府少詹事官職。www.luanhen.com

    這可是四品官,在以往是屬于翰林清流官才有的清貴官職,太子東宮屬官,基本上是官員從翰林到內閣必經的一次過程。

    不過朱由檢讓湯若望任詹事府少詹事不是讓他入內閣,而是以此表明自己對科研的重視。

    藍衣脫去換紅袍的湯若望看著四千名工匠傻了眼。

    他從沒想過自己會要管理這麼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制造燧發槍。

    “陛下顯然錯了,這可不是人多就能造出來的”,湯若望低聲埋怨了一句,就坐在木桌旁開始思索著如何開始燧發槍的制造。

    四千名工匠也傻了眼,分到鋼鐵冶煉局的工匠們都有了官身,領了官服和銀元。管自己這些人的這位洋人咋半天沒動靜,就坐在原地看圖發什麼愣?

    火炮局有三千名人,主意是之前負責鑄造火炮與參與火炮保管與運輸的官吏和工匠。

    朱由檢在幾日前便已經讓孫元化之次子孫和斗做了火炮局郎中,同時領尚寶司丞。

    崇禎五年,因溫體仁陷害,孫元化被殺,朱由檢也于數日前恢復了孫元化名譽,贈兵部尚書,賜謚端毅。

    而孫元化三子也被朱由檢召集到南京,孫和斗繼承了其父鑄炮之術,因而讓孫和斗領火炮局自然也是再合適不過的。

    孫和鼎則做了工部火藥局郎中,但火藥局工匠不多,不過千余人左右。

    朱由檢讓孫元化長子孫和鼎管理火藥局,是因為要安撫冤死之臣並體恤其子嗣,同時也是考慮到孫和鼎從小跟著其父耳濡目染才下了這樣的旨意。

    至少,孫和鼎對于火藥研發要比只讀四書五經的酸儒們強。

    至于專門制作非常規武器如震天雷、萬人敵等守城和近戰爆炸武器等的王恭廠。

    朱由檢則也讓孫和京做了工部郎中暫時執掌王恭廠。

    孫和鼎、孫和斗、孫和京三兄弟自然與湯若望不一樣,三人現在已經對所屬官吏工匠進行了報備,該授官的授官,該評級的評級,且三人也都是從其父一樣在上海接受過徐光啟的教導,對于火器制造流程比較熟悉,一來就開始按照朱由檢指示擬定計劃。

    朱由檢對于火炮的要求同火銃一樣,不需要五花八門,也得有重點,有明確的改進方向。

    西方火炮以炮彈重量為標準來劃分火炮,而朱由檢也要求大明的火炮也要有滿足不同射程的火炮類型,並以炮管口徑來劃分火炮,這樣更方便炮彈與炮管進行配對,比用炮彈重量比對更方便。

    火炮劃分是一回事,大明的火炮還有一個弊端也得糾正,由于之前匠籍制度影響,研發投入與積極性不夠,大明的火炮大多來源于仿制,但所仿制的佛朗機炮和紅夷大炮都不是最適合的野戰炮,前者太小,後者太大太重,一個適合海戰一個適合守城。

    對于野戰而言,戚家軍使用的虎蹲炮作為一種曲射炮倒挺適合山地叢林野戰,和迫擊炮類似。

    也就是說,大明還需要自主研發一門陸地野戰的一系列平射炮,按照口徑區別,可滿足不同射程要求的一系列火炮。

    對于大明火炮最重要的改進地方還不是上述這些,而是測距標尺和瞄準照門的應用。

    測距標尺與瞄準照門就相當于火炮的眼楮,之前的大明火炮是沒有眼楮的,全憑炮兵用經驗打,效率自然低,甚至會傷到自己的步兵陣營。

    大明火炮與西方火炮最大的差距不在于炮管的鍛造,這些可以通過鋼鐵冶煉局的改進而提高,但真正需要火炮局鑄造的便是這些火炮的眼楮。

    也不知道是湯若望這些西洋番故意藏私還是大明國內幾何學沒跟進,到現在都還沒有人意識到火炮也是需要瞄準和測距的。

    火炮發射與三角函數應用和幾何學應用有很大關系,所以說,徐光啟翻譯《幾何原本》還真不是因為一時興趣,甚至還在上海開新學堂授徒,教出了孫元化這樣的人,可惜這位為大明自然科學奠定基礎的徐閣老已經過世,不然,朱由檢的金手指可以開得更大。

    火藥改進比較現實和切實可行的是紙殼裝彈,朱由檢已經讓孫和鼎在做,然後則需要火藥顆粒化,這個《紀效新書》已提到過,對于孫和鼎而言,難度也不大,整個軍械所,最先投入量產的便是火藥局的顆粒火藥紙殼彈。

    而對于火藥的研發自然是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從有煙火藥到無煙火藥,需要化學工藝的提升,硝化炸藥的出現更是如此。當然火槍發射的引燃材料也與化學工藝改進休戚相關。

    王恭廠,朱由檢沒有什麼明確要求,他允許年少輕狂的孫和斗用他年輕人的創新思維去瞎搞,只要能在戰場上弄死人,什麼巴豆、硫酸、水銀都可以隨便亂搞。

    前面提到化學工藝,自然不得不提朱由檢對大明科學院和工程院的建設。

    理論奠定工藝的基礎,大明不但缺乏專業的化學工藝研究機構,更缺乏自然科學理論建立機構。

    朱由檢不希望未來大明的社會精英們繼續把智慧花在考究古詩詞的正確讀音上,考證性的樸學可以有,但若是作為主流對于一個文明而言就有點畸形了。

    將探究真理,皓首窮經的鑽研精神花在數理化以及思想建設上或許帶來的社會意義更大。

    大明科學院便是未來理論研究的重地,而工程院便是技術研究的重地,或許還有一系列的大學兼具這兩者的功能。

    這或許給未來大明朝廷的財政壓力肯定會很大,但他給大明帶來的財富也是不可估量的。

    南京煦園,前永樂年間的漢王府被朱由檢撥給了方以智做大明科學院的基地,這些園林放著也是白放著,讓其成為學問的聖地倒也不用再花錢選地建房。

    而大明工程院,朱由檢則直接征用了魏國公的別業愚園,以徐文爵為工程院掌院學士,暫在此地研制金雞納霜一事。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