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卷 0575 遼東野望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漢祚高門 | 作者︰衣冠正倫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後世言到北府兵,乃是南北朝之際當之無愧一支雄師,無論是保衛江東的淝水之戰,又或劉裕所主持的北伐,還是鎮壓天師道叛亂,無論對內對外,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www.biquge001.com

    但是作為北府軍的前身,徐州軍事集團在整個東晉前期,無論在對內還是對外,其實都沒有什麼亮眼的表現。當然可以說是統帥的水平不同,但其實更深入來看,尤其是從兵員整體來看,前後迥異的表現,當然不可能是在短短幾十年之內發生什麼基因突變。

    徐州軍的戰斗力一直很強,單拎出來僅僅甦峻一部,便能攪得江東雞飛狗跳。可一旦有什麼大規模的集結軍事行動,表現則難稱亮眼,甚至可以說是拙劣。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派系林立,人心渙散,完全沒有一個高度統一的整合。人人各自都有一盤算計,哪怕是衛霍重生,面對這樣的局面應該也是飽受困擾,難有作為。

    其實單純從與吳中的聯系而言,沈哲子選擇由京府、廣陵北上無疑更具便利性。但是在此之前,他需要解決這些軍頭們各自的糾紛矛盾,將他們整合到一起來。但這太難了,也不是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完成,而且必然要伴隨著武力,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擴大戰事,造成全局的糜爛。即便能做到,也趕不上北伐的最好時機。

    所以對于徐州,沈哲子眼下也僅僅只是寄望他們能夠不亂,已經是一個很好的局面。所以郗鑒只要不為青徐人家張目,旗幟鮮明的阻撓北伐,沈哲子也是願意幫他維持住徐州眼下的局面。

    像郗鑒這樣,本身名望資歷兼具,既沒有太高的軍事能力,又沒有太大的軍事野心,坐鎮淮地,在當下而言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

    談話將近尾聲時,郗鑒又讓人送來一個箱子,笑語道︰“遼地遼東公使人跨海南來,投信我處,想要遣使入拜。本來我是打算使人送信歸都,不過既然維周你也將要起行,那不妨請你轉呈台中。”

    沈哲子听到這話,不免有些好奇。所謂遼東公乃是鮮卑慕容,遼西公則是鮮卑段氏的封爵,這一點他倒不會記混。慕容使人投信到郗鑒處,所為何事,倒讓沈哲子不乏好奇。

    他讓人收下箱子,然後便向郗鑒辭行。在回程的車駕上,沈哲子便按捺不住好奇,拆開信件瀏覽一遍。信上內容倒也不多,不過是重申一遍東晉朝廷的宗主國地位,然後又言道願意出兵,與東晉朝廷南北夾擊石趙。接下來還有一些其部屬的附信,言辭則更直白,就是在為慕容要官。

    這些信通覽過一遍後,沈哲子嘴角便噙著冷笑,將之又收回箱子里,隨手丟在了一邊。

    遼地的局勢如何,沈哲子並不是很清楚,但也明白一點,如今遼地鮮卑主要任務還是內斗,指望他們與江東呼應起兵,那是做夢,根本就不足指望。

    遼地幾部鮮卑,且不說已經半殘的宇文氏,慕容氏與段氏彼此攻伐,狗腦子打一地。慕容眼下不過僅僅稍佔優勢,在整個遼地都還不算一家獨大,更是無力南侵。相約伐趙不過一句屁話,其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在東晉這里討要一點法統上的優勢,在與段部的較量中佔據更有利的地位。

    雖然東晉朝廷影響力不足延伸到遼地,但是作為眼下漢人正朔所在,加上遼地尚有大量逃難而去的漢人,如果能夠在這里獲得一個大義的名分,對那些漢民們無疑會有更大的招撫力度。

    對于這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沈哲子根本無意去回應搭理。而且慕容鮮卑本來就是他心目中繼于羯奴之後的目標,都是需要清理的對象。如果這些信件是直接送到他處,直接一把火燒了了事。江東尚有大量的人不能團結發動,他才沒有心情去拉攏示好慕容家一窩的天生反骨白眼狼。

    不過這些信也不是沒有用處,來日送回台中,必然會引起台內廣泛的討論。那慕容想做燕王也好,想做屁王也罷,沈哲子都不關心。他更感興趣的是,台中對于北伐這個問題究竟產生了怎樣大的變化,可以以此來進行一次投石問路的試探,也算是廢物利用。

    沈哲子見過郗鑒之後,一行人又在廣陵逗留一夜,第二天一早便動身離開。除了郗家隨隊送親的隊伍之外,尚有許多淮地的流民帥前來送行。其中不乏人類似曹納之流目的只在沈哲子,這麼公然無忌的來往,也能看出淮地各家眼下彼此之間嫌隙之深,根本不考慮郗鑒這個當頭刺史會否心生反感。

    沈哲子對此也是樂見,徐州軍整體上雖然並不堪用,但如果當中有事功求進之心很強烈的人,他也樂于接納過來。當然這些人如果到了他的麾下,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樣容忍他們各自部曲分立,肯定要歸于一個整體的調度。

    否則沈哲子寧肯棄之不用,也不願在自己的陣營里安置太多不確定因素。要麼求進,要麼自足,他才不會給這些軍頭們太多選擇的余地。

    過江之後,已經逼近年關。在京府停留的一日,便有許多同來的世家子脫離了隊伍,不再同行。

    對此沈哲子也由之,不作挽留。既然彼此意趣已是悖離,早晚都是漸行漸遠,如今的沈家也不需要仰仗太多虛張聲勢去增加什麼影響力。沈哲子也沒有心情強留下這些人做什麼思想改造,未來不再接觸、不再來往就是了。如果這些人真的要站在他的對立面去,沈哲子對他們也不會手下留情。

    原本三百多人的儐相隊伍,在京府散去將近一半,但整個隊伍卻並沒有因此縮小,反而又壯大了幾倍。那是大量京府人家加入,要跟隨去晉陵庾氏鄉中觀成大禮。畢竟庾條在京府混了那麼多年,乃是隱爵的開山祖師,這點人面還是有的。

    幾千人的龐大隊伍浩浩蕩蕩出了京府,一日後便到了庾氏鄉里。

    如今庾家在晉陵的老宅早已經不同于沈哲子第一次前來的模樣,得益于庾條大量的資財投入,整個家業都是滾雪球一般的壯大,雄踞鄉里,並不遜色于扎根于此幾代數百年的舊家。

    諸多賓客,自然有庾家兄弟出面去接待。行到這里,沈哲子的任務也算完成,不再去湊熱鬧圍觀大禮,而是與三五友人離開庾家大宅,往其家別業去見一見久不得見的庾彬。

    庾亮死後,幾經周轉,最終歸鄉安葬。庾彬等幾兄弟便築廬在父親墓旁,深居服喪。

    對于沈哲子的到來,庾彬也是驚喜,迎出莊園數里,彼此見面,還未開口,早年都中聚在一起無憂無慮的日子又涌上心頭,心內百轉千回,已是潸然淚下。

    庾亮的死,沈家難辭其咎,乃至于就是沈哲子親自下令,親眼見證。老實說,在見到庾彬的時候,沈哲子是不乏愧疚。但這份愧疚終究只能長埋心底,希望來日能夠在庾彬兄弟身上做出補償。

    兩年多時間不見,庾彬的模樣較之記憶中已經有了極大的不同,體形更顯挺拔,氣質也更加沉靜,少了許多少年人的浮躁,恍惚間能由其身上看到些許庾亮的影子。

    “久來不見,道安你雖然喪居獨處,但卻沒有頹志毀形,形容雅度俱有增長,使人一見之下,難免追慕故中書風采,實在不負舊知殷望期待。”

    沈哲子上前拉住神色略顯激動的庾彬手腕,感慨說道。這一番感慨,倒也不是作態。庾彬是他早年在都中難得能彼此親善的朋友,而他也真的是對庾彬不乏關懷,在兵亂之前便力勸安排庾彬離都,沒有步上原本的舊塵命喪都中。

    “旁人若是這麼說,我尚能沾沾自喜。可是維周道來,實在讓我汗顏。往年都內浪蕩友人,如今維周已是長鳴于世,名冠同儕,可是我卻……”

    講到這里,庾彬眼眶不禁又微微泛紅。往年彼此結交,他雖然對沈哲子沒有什麼冷眼,但往來之間也是存著關照提攜的念頭。可是現在,他自失怙養不說,常年喪居于家,彼此之間的際遇已經是翻轉過來,且有了大到難以想象的差距。

    “我不過早行一步,來日不乏大用之年,道安你名門名父之後,何患時人不知!來日除衰歸都,我當與你攜行,即便前途多難,守望相助,大步跨過!”

    沈哲子安慰庾彬幾句,然後便入園去拜祭庾亮。

    站在庾亮墓前,沈哲子心內也是諸多感慨,三起深拜,態度肅穆沉重。

    其實說起來,庾亮這個人或有諸多不是,但是對于他們沈家是有大恩的。如果不是得益于庾亮的關照,沈家不可能那麼快走出王敦之亂的陰霾。雖然彼此也是各取所需,但最終庾亮死在沈家手中,對于庾亮,沈哲子心內始終有一份虧欠。

    但虧欠是虧欠,即便再來一次,沈哲子仍然會做出這個決定。對于庾亮,他能夠償還的就是走得更穩,做得更好,將庾亮未竟的功業用自己的方式完成,集權備戰,光復神州,讓漢統王業再次屹立于當世!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