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415章 斗米三錢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明升職記 | 作者︰紫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415章斗米三錢

    要知道在大明朝,“祖宗法度”就是一個神奇至極的東西,只要有利可圖,哪怕這一制度只存在了十幾年時間甚至三五年時間,那也是一字不得更易的祖宗法度。www.biquge001.com

    事實上不管是巡撫還是內閣或是司禮監,或是許多大明朝的根本國家制度,都是到很晚才出現,現在卻成了祖宗法度的一部分。

    而如果無利可圖,哪怕明文登錄在“大明寶訓”、“大明律”或是其他律典之中,照樣是一紙虛文,大家根本不當他是一回事,就像太監不得干政這件事,雖然明文登載于太祖實錄,但是大家都是始終視若不見,而把司禮監當成祖宗法度的一部分。

    不過在神奇的大明朝,一件事只要成為“祖宗法度”的一部分,就絕對處于不敗之地,哪怕這件事再不合理,那都可以安枕無憂坐收厚利。

    “孝宗敬皇帝”就是明孝宗,衡王一脈就是孝宗時就藩青州,當時明孝宗為了照顧衡王一脈,特意命令登萊的米豆不得進入青州府銷售,但是現在離孝宗朝已經是一百多年了,這條命令仍然有著驚人的生命力,被衡王府嚴格地變通執行著。

    衡王府需要這條祖宗法度的時候,這條法度就被嚴格執行,而衡王府不需要這條祖宗法度的時候,這條法度也會在官面上嚴格執行,只不過那時候衡王府就是最大的糧食走私商。

    而今天為了對抗柳鵬與龍口可能輸入青州府的糧食,衡王府再次把這條祖宗法度拿出來︰“祖宗有令,登萊米豆不得入青州府,而今青州府雖受天災,官民尚有余力,不需登萊之粟接濟。”

    只是鄭齊生當即問了一句︰“這件事的關鍵是不是咱們倆家齊心協力,從京師請一道詔旨下來?”

    “是應當請一道詔旨下來”衡王爺跟鄭齊生想到了一塊︰“咱們兩家把詔旨請下來,不但萊州府的大小官員得乖乖照辦,而且象鐘羽正那種小人,也根本挑不出問題來。”

    說到這,衡王爺的心又笑成了麻花。

    “柳巡檢、曹知縣到了”

    一听到這個消息,陶知府親自跑出門來迎接柳鵬與曹知縣︰“柳少,曹知縣,請進請進”

    別說柳鵬,就是曹知縣都是第一次在陶知府面前能有這樣的待遇,陶知府一臉笑意地牽著曹知縣的手往書房里走︰“兩位請進,兩位請進”

    看到陶知府這麼著急,曹知縣就知道蝗災的情況比自己想像中還要慘一些︰“明府大人,不知省內蝗情如何?”

    陶知府先把他們迎接進去,又親自給柳鵬與曹知縣泡茶以示親近︰“蝗災越來越慘烈,就怕也會會影響到我們登州府,沒想到本府才求來了雨,這蝗災馬上就要來了”

    今年登州的大旱特別嚴重,省內其他地方是六月前後降了一場好雨,但是登州卻直到七月十九日才降了第一場雨,因此即使沒有這場蝗災,登州依舊是赤里千里全面絕收的局面。

    而這場蝗災一來,陶知府作為一方父母官,那自然是憂心忡忡,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柳鵬與曹知縣身上,問他們︰“兩位手上還有多少存糧啊?”

    陶知府的問題問得很好,但是柳鵬的問題卻是問得更好︰“應當說和豐倉內還有多少存糧……”

    一問到這個,陶知府就嘆了一口氣︰“柳少你就是在戲弄我,和豐倉內有多少存糧,你難道不知道嗎?多虧了柳少幫我籌劃,現在和豐倉的糧食應當能撐到秋收之前。

    說到這,陶知府還真生起了幾分感激之情,柳鵬辦事確實特別靠譜,去年力主只起運折色不交本色,為和豐倉攢下了數萬石米豆,今年開始更是早就理應起運的本色折色一概不曾起運,因此和豐倉才有能撐到秋收之前的存糧。

    听到陶知府這麼說,柳鵬當即就說道︰“既然能撐到秋收之前,那趕緊開倉放糧,現在不開倉放糧,還要等到什麼時候”

    陶知府不由滿臉詫異,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曹知縣又問道︰“這也是曹知縣的意思嗎?”

    曹知縣點點頭說道︰“是啊米業同行會館那邊也準備開倉放糧,我們一致決議,值此危難之際,米業同行要以大局為重,不但不漲價,而且還要開倉放糧,有多少存糧就賣多少存糧,力求讓登州府不餓死一人。”

    只是曹知縣雖然這麼說,陶知府卻不相信太陽從西方升起來,他只是問了一句︰“現在米價多少?”

    柳鵬當即回答道︰“斗米最低只有三錢,最高亦不過五錢,量大還可以打折扣。”

    這就是要看具體米質價格在三錢與五錢之間浮動,只是一斗米三錢到五錢的價格,陶知府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正式見到,他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是一石米要三兩銀子起步?”

    曹知縣笑盈盈地說道︰“量大可以照顧,老客戶也可以適當照顧”

    但是這個價格仍然是高得驚人,比登州正常年份的米價不知道漲到哪里去了

    登州一石米的米價,低時只有五六錢甚至更低,高時也不過是錢,在這種米價下登州的升斗小民才能有一條活路,可現在米價漲到三兩以上,比正常年份高上四五倍,這讓他們怎麼活下去。

    陶知府當即說道︰“斗米三錢,這讓登州軍民何以維生,登營土兵月餉才九錢,一月月餉只得三斗石,難叫讓他們靠這三斗石養活全家嗎?”

    登州營的營兵可以說是真正用來機動野戰的部隊,營兵之中又有南兵與土兵之分,南兵即浙兵,軍餉較高,月餉高者二兩一錢,低者也有一兩四錢,但是出身登州土著的土兵軍餉就低得多,月銀不過九錢,平時養家糊口都有些艱辛,何況現在斗米三錢甚至五錢的現在。

    只是陶知府剛說出這話,曹知縣已經代柳鵬回答道︰“請問明府老爺,難道米價降到二兩或一兩五錢,登營土兵那九錢月餉就買得起米嗎?若非曹某費盡千辛萬苦百般籌措,現在登州的米價絕不是現在這個價格,至少是一石米七兩起步。”

    曹知縣說如果不是柳鵬與他在其中用心經營,登州的米價可能漲到一斗米七錢以上的地步,這自然不是什麼空話,萬歷四十三年的大災之後,歷史上的登州米價是斗米一兩,或者說,一石米要十兩銀子。

    現在在柳鵬與曹知縣的經營之下,米價雖然飛漲到斗米三錢的地步,但是只要是老主顧或是大客戶,多多少少有折扣可打,而且柳鵬說得更不客氣︰“土兵還有九錢月餉可拿,可即使是一石糧只要六錢銀子,現在城外的流民也買不起啊”

    沒錯,哪怕是一石糧只要六錢銀子,現在登州城內城外不斷出現的流民也買不起糧食,斗米六分與斗米三錢對于這些流民來說並沒有區別,而曹知縣繼續說道︰“大人如果覺得土兵不易的話,可以改發本色”

    曹知縣這句話說得太不客氣了,陶知府就毫不客氣地說道︰“曹知縣,難怪你那個景州老鄉在山東風評不好”

    陶知府說的“那個景州老鄉”就是偽齊皇帝劉豫,跟曹知縣一樣也是一個景州人,這是當著曹知縣的面在罵他,只是陶知府話鋒一轉︰“斗米三錢起步實在太高,斗米二錢如何?至少也要二錢五分起步才行。”

    平時是官大一級壓死人,但是曹知縣現在背靠糧食同行會館,代表著登州無數勢族豪門大戶的利益,因此他還是那句話︰“明府大人,您于心不忍的話,官俸軍餉可以盡發本色啊,到時候別說斗米二錢,就是斗米一錢五都沒問題”

    本色是糧食,折色是銀錢,官府發給官員、吏員與雜役的官俸現在是本色、折色兼有,現在盡發本色,自然官府吃虧而拿到糧食的官吏雜役、軍士賺了天大便宜,而米價就自然跌下去了。

    可是陶知府卻是一個極好財極好名又極好功業的人,他當即訓了曹知縣一句︰“閉嘴,要發本色的話也得你曹知縣把米豆拿出來發本色才行柳少……”

    他看了柳鵬一眼︰“這登州的米價還沒有回旋的余地嗎?”

    柳鵬笑了起來︰“就看省里能使多大力了”

    現在發的是國難財,雖然柳鵬也不願意發這樣的國難財,但是柳鵬更清楚現在發財不僅僅是他一個人,而是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他即使答應降價,如果登州府的糧食供應得不到徹底好轉,大家還是會餓肚子,米價照樣會以一個他無法控制的速度報復性上漲。

    陶知府搖了搖頭說道︰“別指望省里了,若不是這一場蝗災,錢巡撫都已經跑回老家去了”

    七月的山東政局依舊是一個紛紛攏攏的局面,姜志禮題本讓大家都扯破了臉皮,先是巡按趙日亨鬧著性子要不干了,七月初山東巡撫錢士完也開始向皇帝要求乞體搞象征性的罷工,全靠這場蝗災才暫時解決了山東目前的無政府狀況。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