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網民喜歡的並非是自主性的思考,而是表達觀點之後的責任免除、喧囂和議論。
www.kmwx.net繽紛多彩的各種論壇上,十數只所謂的網絡意見領袖,和西方民主政治中選擇不合格的當政者極為相似。光榮上台,一番折騰後低調消失,為失敗買單的依然是網民本身……”
暢銷天王申公子在《虛擬的權利》一書中,對網絡亂象進行了猛烈抨擊。
被看成一只只的網絡意見領袖當然不服,開始反擊。
而半數網民的反應則讓他們看掉了下巴。
“申公子說得好!”
“我們的確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方,恢復網絡秩序!”
“頂,就是這丫書賣的太貴了……”
對此,往往搞不清他們擅長領域但是莫名其妙被稱作“專家”的獨特群體,瞬間集體高潮,文章亂飛。
另外,在通俗文學界,以汪中天為首的那幫作者,和申公子一方針鋒相對。
“網民意見是民意的組成部分,而民意高于一切!”
“打倒申公子!”
這個夏天,空氣流火一般,網絡世界已經沸騰,油花四濺。
網民分成兩撥,汪派似乎想依靠所謂“民意”來展示肌肉,另一撥在申公子“強有力”的領導下唾沫橫飛。
然而並沒有什麼蛋用,政府毫無動作。
唯一造成的影響,大概就是申公子的作品《虛擬的權利》被炒得發熱。
短短兩周即銷售600多萬冊,千萬在望,再次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暢銷天王的名號不是白叫的。
這場網絡論戰持續了半個多月,看起來依舊會繼續下去。
……
之所以會爆發這種不見面的唇槍舌劍,都說是因為申公子書中的觀點太過激進,開什麼什麼倒車。
在沈哲看來,根源在于華夏信息部門傳出的一項數據。
2002年六月初,從信息產業部門流傳出的這項數據讓業界紛紛驚呼,數據顯示國內網民數量正式突破一億。
佔據總人口二十分之一的人口,通過網絡進行日常交流。
這個虛擬世界的影響力顯露無疑。
如此大的數量級,每人上傳一句話就能讓人讀上一輩子,自然是一片混亂。
申公子屬于自己往槍口上撞。
不管怎麼說,宅男有了不出門的新理由。
部分專家稱,網絡已經逐漸變成一個新的世界,正日益影響我們的生活。
“廢話,這算什麼,真是沒見識,以華夏的人口基數,等到網民達到十五億的時候再說吧……”
沈哲站在空調出風口,好好爽了一把,回到電腦前。
剛才出門辦點事,弄得渾身不舒服。當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散熱的唯一方式是蒸發吧,所以他感覺很干,咕咚咕咚灌兩杯水才緩過勁。
繼續在群里和一幫書迷扯閑篇。
“沈大回了嗎?”
沈哲懶洋洋的發個表情。
“說句話呀。”
又是一個聊天表情。
今天剛被群主拉進最大的個人書迷群,在線的將近3000人全冒泡了。如果他把聊天窗口弄成全屏,再把字體都設定成綠色,和看黑客帝國差不多,字幕流刷刷流淌,根本插不進去。
群主禁言,一個個抽人發言,跟采訪似的。
“沈大,《雲海》會把兩個女主角全收了嗎,都很好唉。”
沈哲︰“不開後宮。”
“沈大,《小王子》會出典藏版麼,如果真出的話,我會買十套用來送禮!”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小王子?”
“哈,沈大好幽默!”
下一位。
“《明朝那些事兒》第五部啥時候出來,你娃給個時間表 ,等得我心焦……”
沈哲正要回答,那貨被群主一腳崩飛了。
“說話都注意點哈!”
沈哲︰“……好像是我的書迷,似乎是某地方言,也許並沒有不敬的意思。”
群主胡子︰“啊,您不介意呀?那下一位?”
“請問沈大,您看了申公子的書麼,這本書值得買嗎?”
“值得!”沈哲給同行捧個場,開著玩笑,“如果上世紀大變革時期我統一了全國,肯定要當皇帝的。”
輕松隨意的交流,讓書迷大為興奮。
對于大家強烈要求組織一次書友見面會、或者簽售會的要求,沈哲道︰
“饒了我吧,這鬼天氣門都出不去。”
……
火熱之後是悶熱,悶熱之後是大雨。
六月的天,就像厲勝男的臉,說變就變。
听著雨打窗台,沈哲一瞬間被激活了,撐傘去雜志社溜達一圈,又拉著林語菡在小區來個雨中漫步。
《雲海玉弓緣》在所有武俠迷千呼萬喚中,最後兩回終于和讀者見面了。
婚禮上,厲勝男闖上天山,使用自殘身體的“天魔解體大法”,與大俠唐曉瀾內功比斗香消玉殞。
金世遺驚駭莫名,只覺在他懷抱之中的厲勝男已是漸漸僵冷!
大家的心也漸漸僵冷!
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死亡最有力量,當然,不能死的太逗比,笑死的不行。
直到金世遺去得遠了,谷之華方始哭得出來!
不錯,她是比金世遺堅強,但是她的傷心,只怕更在金世遺之上!
盼望沈哲開後宮的讀者更是無法接受,不但沒開成後宮,最後反倒落得個兩手空空。其中一個用生命達成的結果,虐得人欲死欲仙。
一時間,“江郎才盡給個交待”的呼聲傳到沈哲這里。
前幾天稱兄道弟、沈哲哥哥的書迷全都不答應了,頗有不改結局不罷休的勢頭。
沈哲把網線拔了。
直到一個星期後,討伐他的聲音才弱了下來。
“窮人希望成為富翁,弱者希望成為強者,現代教育把我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之人,不知不覺做起了俠客夢。夢見自己師從名師,仗劍江湖……”
“沈大武俠三部曲描繪出的,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很真實的世界。”
網名“三子”的書迷在一篇長評中這樣說。
“個人認為,《白發》、《雲海》、《七劍》的排名是比較公正的……”
這當然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同。
“《七劍》內容稍亂最差,我不反對,但前兩者排名要換過來!”
“同意!”
討論終于進入了正常軌道,論起排名,大家不免再進行一場高手、美女的大比拼。
因為一個江湖世界經過三部小說之後,已經清晰的展露在讀者面前。
晦明禪師、喬北溟、金世遺、白發魔女……為一大群江湖宿老、新秀爭論不修,至于最初《龍虎》中牛叉轟轟的柳老拳師,根本排不上號。
再排女俠,更是找不到統一的說法。
在這樣紛紛擾擾的情況下,孫長卿的文章姍姍來遲。
《武俠文學革命的高峰》
“如果說一百年前的文學革命使小說進入文學的神聖殿堂,那麼現在正在進行的武俠連載也使武俠文學第一次進入這座宮殿。”
“《雲海》是其代表,以俠為核心,寓文化于技擊……”
“康熙的私生子唐曉瀾竟然被設定成天山俠客,歷史和真實的糅合嘆為觀止……”
“這是又一場文學革命!”
這篇文章一出,就被武俠愛好者到處轉發,頗有些終于被正統人士接受的榮耀感。
事實上,連孫長卿教授本人在學術界都得不到承認。
別說也很高傲的文壇了,因為經常約稿,沈哲和《文學選刊》總編歸景林交流比較多,相互談論過短篇小說和《小王子》,甚至他的歷史作品,唯獨沒有提起過武俠小說。
彼世,當人們張口閉口武俠典故時,依然不少人認為武俠不過如此的,還大有人在。
沈哲看了也搖頭,高興的早了點。
同志仍需努力。
……
網絡發展快,文聯反應也不慢。
最近,出版界最關注的事件,估計就是即將頒布的網絡版權管理規定。
網絡銷售、網絡連載成了讀者最大的呼聲。
相應的,版權管理辦法要需要跟著做出改變,作者尤其關心文聯開會研究的結果。
盈盈一水間
沈哲見到風塵僕僕的鐘離,連忙喊服務員送上一杯冷飲。
“辛苦了!”
“有你這樣的老板,我有什麼法子?”
“這話說的,我這樣的老板是每個運營官最喜歡的一類吧?”
“說說而已,我知道你們作者創作一部書比我還要辛苦,試著寫過,十萬字已經半瘋……”
“我心里不贊同,嘴上贊賞你的看法。”
兩個人好幾個月沒見,敘了幾句,鐘離很快把話題引到將來的稿子上。
“打算好了?”
沈哲點點頭︰“還有一年時間,出國兩年,緩緩勁。”
“我比較贊同,你別搖頭,是真的贊同。我見過好多作者,寫著寫著需要換一種思路。”
“還以為你會逼著我要稿。”
“這不是還有一年的麼,我們肯定能培養一到兩名五星作者,撐起雜志社就沒問題了。對了,你不是加入那個暢銷書作者群了,要是能拉過來一個就更好了。”
沈哲撓頭道︰“我拉誰呀,都不太了解。”
“行吧,你看著辦,反正到時候雜志社離了你一樣轉。”
“……”
鐘離話音一轉︰“不過,這一年你還要交上五十二個周的稿子。”
“為什麼是五十二個周?”
沈哲掰著指頭一算,好笑道︰“敢情全年不能斷稿啊。”
“就是這個意思。”
“第一部已經準備好了,話說主題和你剛才那句話的意思差不多。”
“哪句?”
“剛見面的時候那句,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
“青春小說?”
“非也,還是武俠。”
沈哲所說的就是前兩天完稿的《白馬嘯西風》。
這段時間,他一直想著後續武俠小說的連載順序和選擇問題。
《雲海》完結,天山江湖隨之完善,梁派武俠退出考慮範圍,接下來肯定要優先選擇金庸的作品。
古龍的小說如今還不太合適。
因為他的幾十部作品早期的太弱,後期的太羅嗦,高峰期的不適合沈哲的年齡。
二十歲的青年會寫出什麼作品?
二十歲的大學生在想些什麼?
荷爾蒙旺盛分泌,想的當然是追女問題。所以寫出愛情方面的作品不用不奇怪,青春文學不用說,梁派武俠小說本身就是武俠+言情,基本上遵循了這一原則。
即使《明朝那些事兒》也是輕松幽默,絲毫不帶老學究的味道。
金庸寫歷史,出道時已經三十一歲了。
古龍寫人性,奠定獨特的“浪子”風味時,也將滿三十,更不要說成熟期了。
當然,這二人沒出道前默默無聞,沈哲已經被公認天才。
不過,最經典的那幾部還是要拖後幾年,至少要等到大學畢業後。所以經過慎重考慮,選擇了三部作品,可以讓雜志社用到明年。
一悲,一傷,一樂。
悲的是《連城訣》,這是一個壞人的江湖世界。為奪連城訣,徒弟可以殺師傅、父親可以殺女兒,可以奪人妻子、陷害朋友。大俠們天良喪盡,大悲無聲,最終相殘而亡,掩卷讓人如鯁在喉。但主題是“問世間,情為何物,財有何用?來也空空,去也空空”,主角狄雲和水笙攜手入雪谷,尋一片暖情天地。
和梁派一悲到底不同,悲的是別人,結局合家歡。
這一部放到最後發表。
傷的是《白馬嘯西風》,李文秀和甦普之間的分離很傷,但也僅止于傷,沒有悲,和校園愛情一樣無奈。
這一部要放在下期發行的雜志,緊接《雲海》開始。
和最近燕京火熱的青春舞台劇南北對應。
最後,樂的是《鴛鴦刀》。
這部金庸作品可以看作《鹿鼎記》的前身,或者創意前奏。讓人記憶深刻的太岳四俠,武功低微,一樣可以成為武俠小說的主角。武俠中也是第一次出現喜劇、甚至逗比的人物,以後不斷出現,比如桃谷六仙等人。這種創作理念的形成很不容易,從俠客到沈哲的武俠,加上別人的武俠小說,基本上都是主角學成絕世武功吊打配角。
想來會對那些作者造成很大沖擊。
三部作品都很另類,反潮流的寫法,又是一個三部曲。
這就較上勁了。
“對了,小哲,老魏準備把你的三部武俠整理在一起,弄出個典藏版,你覺得怎麼樣?”
沈哲無語道︰“魏叔怎麼和你學壞了,太黑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