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沈哲同學,你的話是對天才論的反駁嗎?”
“沈哲同學,你考了高考史上最高分,難道不認為自己是天才?”
“你不向學弟學妹傳授學習經驗,是不是敝帚自珍呢?”
特麼的,沈哲直想破口罵人,哪只耳朵听到我不想傳授經驗了,你用屁股思考的嗎?
沒辦法,記者的問題他還真有點應付不來。
www.biquge001.com
低頭想了想,轉身又上了演講台,把那行“沈哲同學演講會”擦掉,抓只粉筆拿在手里。
“我送一篇文章給你們吧。”
大家都愣神,有的家長還在思考剛才沈哲的話,因為在家里沒少這樣夸獎孩子。
小時候學會吃飯,幼兒園拿到小紅花,或者考個一百分,爸爸媽媽誰不說上一句寶寶真聰明?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剛起身的章局又坐了下去,看到沈哲寫出的幾個字,咦了一聲︰“這字漂亮!”
範思哲早就知道沈哲有一手好字,卻不奇怪。
沈哲忽然停筆,回頭道︰“也不要羨慕我寫的字好,基本上每晚都要練習,時間長了誰都能寫好。”
既然要裝逼,就裝個徹底。
原時空說起天才,讀完義務教育的人,腦海里首先就會蹦出一篇文章——《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前兩段比較易懂,學生和家長基本上都能明白。
讓他們吃驚的是沈哲竟然能用古體作文,除了那些專門研究的老教授,以前從沒見過高中生這麼做的。
“字太小了,快幫我念念!”有同學催促身邊的好友。
“就是一個叫方仲永的人,五歲就會寫詩,長大了泯然眾人……哎呀,等會,我再看看,寫古文的神人!”
範思哲最為震驚,他看的是文中的思想內容。
現在文章還沒寫完,也就是點題的部分還沒寫出來,忍著怦怦的心跳,眼都不眨的盯著沈哲手里的粉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本來沈哲想把“王子曰”改為“沈子曰”呢,想想放棄了,太過分了。
王安石的文章,總不能把名字都給改了。文章也只有300來字,把黑板佔了大半部分。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
“我也蒙著呢,看不太懂。”
同學們議論紛紛。
範思哲是國文老師,所以最激動,猛地起身,快步走上演講台。
“沈哲同學,這是你寫的文章?”
沈哲點點頭。
“好好好,我看絕對能選入國文課本!”
沈哲一點也不意外,這篇文章帶有部分古代背景,但留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至今價值依然很大。
沈哲不想再多說,直接走下演講台。
“沈哲同學,給我們解釋解釋最後一段,那是什麼意思?”最後面有位家長大聲道。
沈哲向範思哲指指,笑著說︰“那是老師的職責。”
範思哲一愣,哈哈笑道︰“當然可以!”
“這段話的意思是︰仲永的能力是上天賦予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沒有受到後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人恐怕都不能吧?”
說完跳下去,來到任校長和章局面前,臉色漲紅︰“章局,校長,這篇短文絕對有資格入選教材!”
听了範思哲的解釋,在場的都知道整篇文章寫的什麼了。
章局哈哈笑道︰“我看對整個教育界都有指導意義!”
任校長興奮的不行,連聲道︰“我們要把它刻在教學樓前面,不,掛在每間教室里面……”
記者們沖到演講台前,把黑板整個拍進鏡頭。
轉頭想找沈哲的時候,忽然發現他已經趁人不注意,遛了。
……
當天,反應最快的電視新聞就報道了這件事。
沈哲在母校的演講,那句“寶寶,你真聰明”加上一篇《傷仲永》,很快蔓延到全國。
去了演講現場的媒體都是中海本地的,其它電視台也都紛紛轉播。
迅速在所有家長和教育界引起軒然大波。
“啊,夸獎孩子也成了壞事?”
“寶寶今天沒尿床,我剛夸獎了他,好擔心!”
“我去,你的寶寶話都听不懂吧?”
“一個剛讀完高中學生說的話,你們也信?我去看看怎麼回事。”
“想想也是,如果世上有個最聰明的人,其他人肯定都不如他聰明,那麼該怎麼辦?”
“你看的還是不認真,《傷仲永》不都告訴你了嗎?”
“是啊,真是一篇好文章,家長和孩子都應該好好看看,就不會為是不是聰明擔心了……”
教育問題是頭等大事,誰都不敢馬虎。
國內最大的電視台之一,星辰電視隨即在晚間做了一個即時訪談節目,邀請了兩位教育界資深專家當嘉賓。
擔當主持人的就是那位《大師有話說》欄目的沈靜。
“韓教授,對于沈哲同學在演講中說的,不應該夸獎孩子聰明,您是怎麼理解的?”
這是一名看模樣快70歲的女老師,據說在某師範學校教了一輩子書。
“是啊,這位沈哲同學一席話,就讓我們開始質疑天才這個詞語了。不過我認為他說的有些道理,過多的夸獎會讓孩子將成功歸結到本身天賦上,而不是後天努力。隨著時間推移,當有一天比不上別人的時候,那麼又會把失敗也歸因于這方面,開始懷疑自身。”
沈靜又轉頭問另一名嘉賓。
“費先生,對于這個問題,您的看法呢?”
費先生道︰“我認為這位狀元同學說的有些道理,但孩子需要鼓勵,就離不開夸獎。或許過多的夸贊會讓他們迷失自我,但是如果缺乏自信,也會變得自卑。”
星辰電視在國內覆蓋率很廣,很多家長都看到了這次訪談。
沈哲雖然是狀元之身,畢竟不是專業老師,說出的話讓家長們開始懷疑以往的做法,卻不是百分百相信。
現在兩位資深教育人士似乎也這麼認為,立馬就不淡定了。
“完了,我的孩子都十幾歲了,小時候沒少夸獎他!”
“韓教授說的我明白,那個費先生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怎麼越听越糊涂?”
“是啊,或許?听起來夸和不夸都不好,那怎麼辦?”
……
“你說你,怎麼在電視上胡說啊,教壞人家孩子可怎麼辦?”
一家三口吃晚飯的時候,正好看到沈哲演講的視頻回放,楊欣氣的放下碗要揍兒子。
“媽,我哪里胡說了?”沈哲端著碗就跑。
沈明誠說話了︰“好了,吃飯,我看小哲說的沒錯,孩子就不能夸。這不人家教授也說了,教不壞人。”
楊欣憤憤坐下,道︰“那也不能這麼說,以後嘴給我扎緊了!”
“听到沒?”
沈哲忙點頭,現在的身份確實不能在媒體面前瞎說。
鈴聲猛然響起,是客廳的電話。
楊欣氣頭上,沈明誠不動如山,沈哲只好顛顛的去接電話。
“你好,是哪位?”
“哈哈,沈哲同學吧,不打擾你們吧?”
沈哲道︰“甄奶奶?”
“是我啊,剛才看到今年狀元沈哲的新聞,和你一個名字,是你嗎?”
沈哲看看母親,楊欣目光早看過來了,說道︰“看我干什麼,跟甄奶奶說實話!”
“甄奶奶,是我,今年我也參加了高考。”
“哈哈,真是你啊,了不得了不得,原來孩子們口中的老鼠哥哥,竟然是今年的狀元!”
沈哲手一抖,怎麼又多了個諢號?
“你別在意,孩子們這麼叫你,那是喜愛你的故事,特別是圖畫版,拿著都不願意松手!”
沈哲笑著說︰“喜歡就好,這麼晚打算電話您這是要催稿?”
“那倒不是,上次你發來的十二集還沒有連載完畢。”對面的甄奶奶忽然聲音變得嚴肅,說道︰“沈哲同學,我是想問問你,你說的孩子不能夸他聰明是怎麼回事,我看電視上說的也有道理,你認為該怎麼做?”
原來是這事啊,甄奶奶對小孩子真夠關心的。
也是,她一輩子就干這件事了。
“甄奶奶,孩子當然要夸獎,但不能對人,只能對事。”
“比如孩子做了一件好事,能夸他這件事做得好,但不能夸他人聰明,不能形成一種我很聰明的印象。”
沈哲也不算胡說,原時空現代教育對這方面已經開始忌諱。
掛完電話,楊欣怪異的看看兒子︰“你小時候我也沒少夸你,現在才長成這樣?”
沈哲無語︰“媽,在您眼里,我很不靠譜嗎?”
星辰電視的訪談沒有讓家長們清楚,反而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關于孩子的話題,媒體當然不會忘記采訪甄奶奶,很快公眾就知道了她和沈哲之間的電話內容。
“這個沈哲怎麼還會認識甄奶奶,難道小時候是甄奶奶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