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贊賞!
自我標榜文化商人,鐘離當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炒作的機會。
www.luanhen.com
他把雜志甚至文化都當作一種商品,因為封底都有定價嘛,然後賣給讀者品味。
中海業內很多人批評他這種觀點,有辱斯文。
扯,他本就不是文化人。
當得知沈哲“說文評書”訪談中丟了首桃花詩,在網絡上攪亂一池春水,也是一陣贊嘆,接著馬上把網絡當成主要宣傳陣地。通知市場部編輯加班,這是他在發行部外主張設立的部門,如今成了水軍。
廣告早就放出去了,現在需要把武俠相關的帖子都頂上去,或者買通版主置頂。
很多業內人都沒有注意到網絡平台這個平台,作為青年雜志總編,鐘離已經敏銳的發現讀者中很多也是網民。
雜志的封面進行了重新設計,為此放棄了以往的濃墨重彩,改為黑白水墨畫風格。
美術編輯也加了兩天班,趕出一副江湖圖。
柳劍吟、柳夢蝶、左含英、婁無畏、丁曉、岳君雄……
在鐘離干預下,美術編輯把柳夢蝶放在封面圖的最前方,單手執劍再捏個劍訣,英姿颯爽。
一看之下,還以為這本小說是以女子為主角。
雜志封面做好後,武俠編輯林遠志嘖嘖贊嘆,大雜志社就是專業。他以前的《東方俠客》因為經費不足,什麼都是湊合湊合,只要載滿文字就算一期了。
甦薇發給沈哲看了一下,沈哲也覺得不錯,他對這些不太在意。
倒是對雜志社的重視有些搖頭,《龍虎斗京華》只不過是開胃菜,柳夢蝶也並不是故事的主角。
事實上梁師的很多作品主角都不明顯,閱讀起來代入感不強。
大部分讀者都會在閱讀小說的時候,把自身代入進去,隨著主角在故事當中經歷悲喜離合,就是代入感了,這一點被原時空的網絡小說發展到極致。
最初說不得大師的《佣兵天下》還有三位主角,結尾還弄死一個。
後來的網絡小說敢寫雙主角,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梁師作品中讓人過目不忘的人物不多,像金庸作品里面的郭靖、陳家洛、喬峰甚至老頑童、任我行等,數都數不過來,沈哲閱讀金庸作品的時候,就喜歡代入黃藥師身上。
讓人記住的角色這麼多,但一般還是有一個或幾個明顯的主角,比如郭靖、天龍三主角等。
沈哲卻忘記了,如今面對的是亟待故事的華夏讀者。
就是原時空的香港,梁師的《龍虎斗京華》連載伊始,也在當地文壇引起震動。
驕傲的國家地位,優渥的生活水平,華夏人需要很多娛樂,包括文學。
也不是從文學中學習什麼,而是單純的閱讀快樂,只要能寫出一個好故事,他們就願意買單。
相對來說,《龍虎斗京華》就是一個好故事,雜志社的編輯一致認同。
至于沈哲,已經被原時空養刁了口味。
……
三輛廂車駛出雜志社,向著最近地區首先鋪貨。
編輯們目送車輛離開,紛紛癱坐在椅子上,這兩天被總編趕驢子似的,接下來就是等待了,等待銷售數據。
鐘離也回到自己辦公室,拿起一張紙,搖頭晃腦誦讀一番。
“對了,小沈這首詩是在網上面世,應該沒有手寫版,他的書法也很好,再見面求個首版真跡。”
“將來真成了文學大師的話,就成寶貝了!”
……
最先拿到《華夏青年》的,是中海一所職業學校的學生,名叫王放。
他和如今華夏很多年輕人差不多,對俠客小說的認識都在小時候,是屬于父母一輩的文學符號。很多人家都存著二十年前的俠客小說,小孩識字後難免翻閱一下,看得多了,覺著也沒多大意思。
內容要麼主角小時候被滅門,長大報仇雪恨;要麼就是押鏢時被搶,召集同伙殺進強盜窩搶回來。
沒有瞧不起的意思,俠客大家的文筆都很好,用典遣詞,功底深厚。
可就是感覺讀多了沒什麼意思,缺少點什麼。
上趕著買這期的《華夏青年》,不是因為廣告上說的什麼武俠,他不抱期望。而是單純為了支持桃花島主,因為他是《那些年》的粉絲,曾經很受觸動。
去年他就進了這所職業學校,而高中時期坐在前面的女同學,考進了一所重點大學。
自以為逐漸忘記了那個背影,但從好哥們手中發現《那些年》這本小冊子後,往事瞬間再次涌上心頭。
花了一晚上時間讀完,坐在床頭渾身發涼,不言不語。
不同的故事,相同的結局。
讓他哭笑不得的是,讀完小說,一直腦海中的那個女孩背影被換成了沈佳宜。反正從那以後就成了桃花島主的粉絲,只可惜沒有再看到他寫的青春小說。
雜志到手後,就算支持到位。
封面不錯,準備翻到武俠專欄瞅兩眼,他對偶像一個高中生寫武俠不看好。
只是認為偶像講故事是一把好手,寫詩屬于天才或靈光一閃,但文學功底不見得有多強。畢竟年齡在那放著,而文學功底是隨著年齡和閱讀量增長的,寫得好的俠客大家也都在三四十歲以上。
一眼就看到開篇詞。
罰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
繹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誤,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斗京華暮——調寄踏莎行
“偶像就是偶像,開篇就是一首詞,還挺有味道!”
再往下看,王放漸漸被吸引了,喇嘛教、密宗、巫鬼教……一些他根本沒听過的佛教源流宗派。
“這……和俠客小說不是一個套路啊……”
楔子最後抖出一個包袱,老尼姑的未婚夫死于宵小之手。
“噢,這才對嘛,看來還是報仇的套路,只是偶像啊,你拿一個老尼姑當主角,太標新立異了吧?”
左右無事,邊走邊翻。
第一回︰水泊隱居,一心傳絕技,同門義重,千里作調人
高雞泊一個小村金雞村,故事地點的描述就讓王放一怔︰“這和《那些年》的寫法不一樣啊,好像換了個人,文筆這麼好!”
接下來的故事也出乎王放的意料,沒有滅門之禍,也沒有押鏢情節。
柳夢蝶和左含英師兄妹用十二個羊脂白球練習錢鏢,師妹發鏢,師兄卻是使了個“鐵板橋”躲過。接著,旁邊二師兄楊振剛說了一門“燕青十八翻”的功夫,提醒他們對敵時先求穩健,再出絕招。
從沒見過這樣的武功,讓王放大開眼界。
然後柳劍吟老拳師出現,收到太極門丁派掌門人丁劍鳴的來信,引出後面的故事。
“空手入白刃”“黑虎卷尾”“滾地堂”……劈、砸,撥、打、壓、剪、持、鎖,奇門兵刃判官筆,五花八門的武功穿插在故事當中,讓王放看得眼花繚亂,心跳加速。
不知什麼時候,他站在原地,眼楮盯著雜志,微張著嘴,眼珠飛速轉動。
羅大虎還待挺槍直上,卻驀地在廣場上奔來一條人影,竟在數丈之外,如怪鳥掠空般的一掠而前,讓過柳大娘,掌鋒便貼槍身直擊羅大虎的面門。來人身法奇快,羅大虎竟給他一掌擊倒。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啊,怎麼沒了?來人是誰?柳大娘認識嗎?”王放茫然道,忙向後翻,發現武俠專欄就到此結束。
這期的武俠專欄,連載只到第二回。
過了一會,他回過神。
“這就是武俠,果然不是俠客小說能比!”
翻到開頭再讀那首開篇詞,原來只是覺著有味道,現在發現竟然是為故事量身而作。
王放決定,回到住所就打開電腦,幫助偶像宣傳,讓更多人看到。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青年》的訂閱用戶很快收到新一期雜志,不喜訂閱的,也有很多在書店報刊亭買了。
俠客界的一場討論即將爆發。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沖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