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華航集團正式確認了‘引信’的發射排期,時間沒問題,場地還是在攀西,就是強調要提前30天入場做檢測和準備,也就是半個月後。
www.kmwx.net這一單對華航來說還不算敏感,兩個億的收入,和2.2兆瓦vasimr不足以讓華航太過重視。不過‘雷-管’就得給華航上頭通下氣,10兆瓦vasimr的技術,國內的航天人拼了命也要搶的。”
ar視野里,樓星海正在向夏鳴匯報。
現在已是d50日,第一階段的“引信”探測器已經進入到總成階段,最多一個禮拜就能完工。
樓星海去了華夏航天集團總部敲定合作進度,他在匯報里重點談了新技術的影響。氮化鎵太陽能電池是一個,vasimr是一個,後者更為敏感。
2兆瓦vasimr在航天領域已經能閃瞎人眼了,但還不算黑科技。可上到10兆瓦vasimr,那就是軍國重器。
夏鳴要把第二階段的“雷-管”交給華航發射的話,自然不可能保守vasimr的秘密,國家也不會坐視這個技術為私人公司壟斷。
“我們是華夏人,這個技術交給國家也沒什麼問題。不過無償上交的話,國家恐怕也不好意思,所以,條件就是在政策上給我們鯤鵬公司開綠燈。”
夏鳴自然不好說我只要智神星,這些技術是不是捏在自己手里,根本就是細枝末節,畢竟樓星海還不知內情。
拿到夏鳴的首肯,樓星海心里就有底了︰“那我先跟華航透透風,上層那邊就得小夏你出面了。”
通話結束,夏鳴松了口氣,第一階段的內部外部準備,算是完全搞定。
跟半個多月前比,“引信”又有了些變化,特別是vasimr。
東方勝在2.2兆瓦試機成功後,沒有馬上進入10兆瓦級別vasimr的研制。而是繼續優化設計。
vasimr的主體結構分三個單元,前部單元將氫氣電離,中部單元用電磁波繼續加熱等離子體,尾部噴口將等離子噴出。
最大的技術難點在于中部單元,在這里等離子體的溫度會到上億度,比太陽中心溫度還高,不管用什麼材料都不可能容納下,只能采用磁場約束。
vasimr相比傳統離子引擎的優勢就在于,它不需要機械結構,直接利用磁場控制等離子體的運動,當等離子體升到足夠溫度時,再調整磁場將其推送到噴嘴。這一系列調整,需要磁場和電磁波有非常精準的控制,這就是智能大顯身手的舞台。
正是依靠神經元芯片的強大智能,東方勝極大提升了中部單元的能量效率,讓原本1兆瓦的設計,跑出了2.2兆瓦的穩定功率,變成了2兆瓦級別。
東方勝的改進目標是減重,在他的努力下,2兆瓦vasimr的淨重降低到110公斤,對比張福林的vx200k,功率200千瓦,淨重150公斤,功率比提升了十多倍。
加上90公斤燃料,“引信”的動力部分總重沒超過200公斤,而且燃料是按照一倍余量裝載的。東方勝又將2兆瓦vasimr小型化,弄出了100千瓦的mini型號,重量只有12公斤,用做輔助動力和姿態調整。
這麼來回折騰並沒有耽誤時間,而是為10兆瓦vasimr的研制提供了寶貴經驗。東方勝把肥厚的胸脯拍得 響,說10兆瓦沒有挑戰,最終出來的只會是20兆瓦級別。
2兆瓦的vasimr已經足以推動0.5噸的“引信”在68天內飛到智神星,已經改變了現有的宇航格局。而20兆瓦的vasimr更能讓載人宇航進入全新的時代。張福林提出的目標,39天飛到火星將成為現實,載人不能跟無人宇航比,畢竟人類難以承受長期的高g力。
第一階段的“引信”在45天後發射,第二階段的“雷-管”在68天後發射,留給“雷-管”的時間不多了。
20兆瓦vasimr的研制進度很理想,就不知道曉棠那邊的飛輪電池能不能如期搞定。
曉棠報告說︰“樣品已經出來了,我正在做低g的穩定測試,看飛輪的穩定區間是多少。下一步是找大型高速離心機,要我們自己造的話,時間來不及。找國內的航天部門,不知道會不會扯出一連串的麻煩。”
“這個我來解決,只要我們願意上交技術,多大的麻煩都能解決”,夏鳴篤定的說。
曉棠也點點頭︰“的確,大局為重,飛輪電池也算不了什麼。”
如果有其他人听到這話,準會氣得吐血,一般的飛輪電池當然算不了什麼,可能夠做到每天自然損耗只有0.2%,功率轉化78%,而且還有高度穩定性的飛輪電池,那是黑科技啊!別的不說,只是電動公交車的廣泛應用,每年就是多少個億的收益。
從vasimr到飛輪電池,再加上氮化鎵太陽能電池,跳板項目這一連串新技術,為了確保國家那邊不制造麻煩,夏鳴都做好了交上去的心理準備。當然,實際操作還是得看菜下飯,不然國家反而會懷疑。
曉棠再問︰“第二階段,探測器那邊怎麼樣?”
“沒問題,總體上已經完成了。”
夏鳴揮手,兩人之間浮現出一個怪模怪樣的裝置。
“雷-管”探測器總重達到了4噸,搭載有500公斤的登陸系統,主體只有簡單的探測設備,大部分探測功能放在登陸系統上。
智神星表面重力只有地球的54分之一,沒辦法用月球車或者火星車那種東西。登陸系統其實是三部機器人,一部仿照蜘蛛,用帶抓鉤的肢節移動。一部只有小型vasimr引擎和幾條機械臂,用來當衛星,剩下一部則是完全仿照人類外形的機器人。
之所以采用這麼復雜的設計,是考慮到在智神星接收“錨標信息”可能出現各種難以預料的情況。蜘蛛和衛星是輔助,人形機器人則是核心。畢竟人形是適應力最強的,也能為第三階段的載人計劃提供參考數據。
“易姐的進展挺快呢”,曉棠贊嘆道,三部機器人都是易立艷設計的。
夏鳴卻表揚起了曉棠︰“你讓老楊轉到氮化鎵半導體的方向是個好點子,用氮化鎵做電路,探測器和機器人的可靠性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據不完全統計,衛星、探測器、飛船在太空里出的故障里,電路問題佔了接近90%。原因是太空里的溫度低,輻射強,元器件都需要特別材料和特別設計,一般的電子元器件可沒辦法在太空里用。即便是特殊材料做的半導體電路,也需要一套復雜的屏蔽和恆溫系統來保護。
換成氮化鎵的話,雖然還不能完全適應太空環境,也就是沒辦法直接暴露在太空中,但對保護系統的要求就沒其他半導體高,這就極大提高了宇航的可靠性。
現在楊斌還只是在實驗室里手工作業,因為時間太趕,“引信”探測器沒用上新的元件,但“雷-管”卻能享受到。
“可惜,還來不及用氮化鎵做芯片,智能和計算系統還是弱點”,曉棠有些遺憾︰“也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機會。”
“肯定有的”,夏鳴鼓勵道,兩人在ar視野里對視,心中情思翻騰,卻怕影響了工作,都沒有顯露出來。
正要斷開通訊,曉棠想到了什麼,再問︰“飛輪電池這邊搞定後,第三階段的能源問題,你想過嗎?”
夏鳴無奈的聳肩︰“目前來看,只有核能這條路了,而且還不是核電池,必須是空間堆。”
第一階段是把500公斤的探測器扔到智神星旁邊,第二階段是4噸,第三階段是空間站20噸加飛船10噸,讓10噸重的東西飛將近5億公里,需要的能源已經不是電池能夠解決的了。只能上專門在太空里用的小型核反應堆,也叫空間堆。
夏鳴說︰“我已經讓瓦西里回俄羅斯去聯系,第三階段光靠華夏這邊的力量已經不夠了,發射還得找馬斯克,用他的獵鷹火箭發射空間站。空間堆嘛,華夏這邊才起步,美國佬肯定不會給我們用,就只能把毛子的空間堆拿過來改造。”
“也只是防備萬一,沒有第三階段最好”,曉棠嘆道。
這是當然,第三階段現在還只停留在紙面上,畢竟“雷-管”已經把機器人送過去了,機器人不行的話,送人過去也沒多大差別。只是這事關系重大,總得準備個後手。
曉棠再展顏笑道︰“第一階段搞定了,第二階段進行得也很順利,我覺得過幾天你可以帶著小歡回家一趟。你已經一年半沒回家了吧,明年春節的時候,你也回不去。”
回家就回家吧,干嘛非要拉上小歡說事?
夏鳴現在有些懂了曉棠對小歡的態度,這讓他既舒心又糾結,笑道︰“那可不行,回去爸媽就得把小歡當兒媳婦待,晚上還會听牆角,你樂意?”
“無所謂”,曉棠眼神飄到一邊。
“還是你跟我回去吧”,夏鳴認真的道。
“不用擔心我”,曉棠正視著他,也很認真的道︰“你明白的,我們會一起走到最後的。不管那一天是很遠還是很近,我都會陪著你。”
夏鳴很感動,但又有些不甘心,他可不想只有柏拉圖的精神之戀︰“但……”
“不要不知足哦,少年”,曉棠晃著手指,低低笑著,切斷了通訊。
結果夏鳴還是沒回去,只是偶爾跟父母在ar場景里見面。
父母見到了夏鳴的虛擬影像,嘴上說這樣也不錯,跟見到真人沒差別,可夏鳴看得出,他們在盡量掩飾著失落。
之前夏鳴跟父母提過,要他們搬到燕都來。可父母覺得燕都這種大都會,他們肯定很不習慣,還是在小縣城里待著舒坦悠閑,就沒答應。
夏鳴也沒有堅持,現在他有影響力了,錢財方面也沒太大顧慮,就給父母在當地換了更好的房子,從保安、醫療和保健等各方面照顧好他們。有夏鳴的名氣,還有夏鳴在家鄉做的一些投資,當地政府對夏鳴父母也很關照,這才讓他稍稍安心了些。
只是當父母問起兒媳婦到底是哪一個的時候,夏鳴依舊有些尷尬。
他本人堅持是曉棠,可曉棠太忙很少露面,反而是小歡經常和他一起見父母。跟他那般親熱,叔叔阿姨叫得那麼甜,這事又難以解釋。
母親念叨說,還是小歡好一些,胸-大屁-股大好生養。脾氣雖然嬌點,可在夏鳴和他們面前卻很乖。模樣雖然俏得過分了點,卻是軍人世家出身,應該不會亂勾人。
父親反駁說,還是曉棠那種高級知識分子才配得上夏鳴,夫妻就要有共同語言才能長久。結果被母親噴咱們倆沒一點共同語言,怎麼還能湊合到現在?或者說你已經很不滿了,想再找個有共同語言的?
父親只好支吾著轉移話題,說曉棠雖然身段單薄了點,模樣也不差,氣質更好。
母親當時沒說話,再見到小歡的時候,就跟小歡一個勁的談母**喂養的好處。听到怎麼吃才養奶,漲的時候要怎麼擠,兩個男人躲也不是,听也不是。
小歡倒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不過大腦的直接來了一句︰“阿鳴平時也不動動手,我覺得我還能長一個尺碼的。”
這讓夏鳴更不好向父母解釋了,那天晚上,小歡依舊貼身陪護,以為他睡著了,悄悄把他的手拉進懷里,做起了按摩運動。夏鳴順水推舟,裝作不知道,不過手感太舒服,他忍不住多揉了幾下,羞得小歡也裝作不知道……
2019年,在混合了忙碌、期待和忐忑,還綿延著異樣綺思的心緒中,就這麼過去了。
當夏鳴來到攀西發射場,等待第二天的發射時,才終于感覺到現在已是d131日,已是2020年的3月,人類社會已經在他的推動下,有了很明顯的變化。
發射場的控制中心里,ar眼鏡已經是標配,控制台雖然還是一塊塊屏幕,但很多人都在空氣中比劃著各種手勢。當然,他們的ar眼鏡,以及所連接的系統和智能,跟互聯網都是物理隔離的。
“審視者閣下,見到您我可太榮幸了!”
控制中心的主任拉著夏鳴的手,熱情溢于言表,而這個“審視者”的稱呼,還來自于夏鳴對人類更深層次的影響。
之前夏鳴推動的ei管理組織已經成立了,這個組織的正式名字叫“全球ei聯合管理委員會”,英文簡稱是geum,它是在去年12月底,燕都舉行的全球ei協調會議上宣布成立的。這個管理委員會由各國政府和各大公司的代表,以及各類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學術機構代表組成。
委員會的宗旨就是會議上發布的“香山宣言”,宣言確認了ei理念為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確立了“ei三定律”為全球ei管理的核心原則。
雖然會議回避了關于ei核心意志是否可以進行監控的理念討論,將這個問題推給各國的法律層面,但ei三定律以及iei公司的ei技術架構,給這類法律的制定制造了巨大的理念和技術門檻,總體來說,這次會議讓抽空參加的夏鳴非常滿意。
geum選舉了第一屆管理機構,夏鳴是七位聯合執行主席之一,這個職位是不管具體事務的。只有需要做重大決策或者裁定的時候,才會凸顯他們的重要性。而一般情況下,geum是由常務執行主席和下面的執行委員去解決。
因為聯合執行主席擁有裁決與ei有關的表決權,而ei已經成為科學界的發動機,所以這七個人被科學界稱呼為“審視者”。夏鳴在其中雖然年紀最輕,話語權卻最大。
夏鳴還很欣慰的看到,劉似如他們搞的民間組織也初露崢嶸,上百萬的核心會員借他們的分散式“監察gei”,就跟民間巡邏隊一樣,警惕著ei的應用。陸續發現的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比如交互智能對核心意志的誤導,認證的實時可靠性等等,都進一步保障了ei的安全。
只不過,他們這個組織起的名字,充分顯露了科學宅們的惡趣味,叫“人類革新聯盟”,對的,簡稱人革聯……
恰恰就是這個名字,讓政府和商業機構不怎麼放在心上,一看就知道這幫人不過是群二次元宅,哪會產生什麼威脅。
這次夏鳴來攀西,還在漢夏停了一腳,跟預定升任市長助理的邢天民聊了聊。
看到ei在漢夏市的發展,已經超越了燕都和海都,夏鳴還真的有些意外,沒想到邢天民有這麼強的執行力。
邢天民則表示,他是全力將ei跟上司的前途綁在一起,才有了這樣的成就,為此他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協。
比如正在試運行的城市綜合管理gei,就加入了很多人工干預機制,以滿足政府對社會管控的靈活需求。雖然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擴大了社會群體的不平等,但一般市民還沉浸在ei對交通、治安和行政服務等方面帶來的巨大改變上,並不在意過往的很多官僚痕跡繼續保留了下來。
夏鳴也理解邢天民的處境,國情如此,技術對社會的改變也不是單方面的。技術既在改變社會,社會同時也在折技術的腰。任何變化都不會,也不應該是毫無應力的。以後會是什麼樣子,就看兩邊的繼續博弈。
只不過這些都已不是夏鳴關心的事情,現在他的注意力,都在控制中心大屏幕里的火箭上。頂端的整流罩里,就是“引信”探測器,明天它就要前往智神星,去觸摸人類的命運。
主任半開玩笑半埋怨的說︰“航天是門精細的技術,慢工出細活,你看,我們射個衛星,都要調很多次軌道。你們可好,68天飛到智神星,這跟丟石頭有什麼區別啊?”
夏鳴體會得到主任的心情,浸**了大半輩子的航天技術即將過時,他就像一個傳統手藝人,面對新的時代,不得不看著過往的手藝失落。
夏鳴通過軍方跟航天系統達成了默契,航天部門為了氮化鎵太陽能電池和vasimr,不僅在政策上給鯤鵬公司大開綠燈,從“引信”、“雷-管”,再到未來可能有的“奇點”(第三階段代號),都全力支持,最優先保證它們的發射排期。
因此這個主任不僅知道2兆瓦的vasimr,還知道20兆瓦的已經研制成功了,過一陣子就會送到這里。有了vasimr,航天對時間、引力和軌道的錙銖必較,就放寬到了斤斤計較。
如果說以前的航天是操縱風箏,需要極精細的技術和極堅韌的耐心,那麼在擁有了vasimr之後,至少在深空的宇航活動,就進化到了操縱航模的階段。
主任哀嘆道︰“太野蠻了,唉……”
夏鳴笑道︰“俗話說,只要動力夠,板磚也能飛上天。我們這是,只要馬力大,行星探測就是扔石頭。”
說話的時候,他在想,希望這塊石頭,能敲響那扇未知之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