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卷 150 胡來的科技樹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超科技狂潮 | 作者︰痴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鉛灰色的大車間里,角落多了一座玻璃屋子,頂端和側面探出十多只機械手臂,有的末端是焊槍,有的是機械手,有的牽著導線。www.biquge001.com火花電弧在屋子里時不時綻放,一部裝置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拼裝起來。

    屋子外圍著十多個人,都戴著ar眼鏡,他們的ar視野里,裝置的拼裝過程以3d影像實時呈現著。每一處螺絲,每一個焊點,隨著他們的手勢放大縮小,相關數據也在視野里標識出來。

    這是跳板項目的d21日,也就是他們正式啟動項目的第21天。完成1兆瓦vasimr的理論設計和各個核心組件的驗證後,他們進入到實機制造階段,如果造出來的樣機沒問題,他們就創造了1個月內造出1台vasimr的壯舉。

    這不僅歸功于gei,還歸功于這套“機器人車間”,這是易立艷在機械臂的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依靠強大的智能,一個需要用到各種工藝的復雜裝置,也能實現機器人全自動化生產,現在她的動力裝甲總裝車間就是這個。

    可惜“機器人車間”完全是不計工本的投入,造價上億,否則發布出去,全球的機器人制造工業就要迎來一次大地震。

    兩三個小時後,一部長一米左右,直徑半米的引擎靜靜地躺在玻璃屋子里,代號“引信”的vasimr終于面世。這一刻,項目組所有成員都覺得心弦激蕩,有種想哭的感覺。

    “等等再哭,拉出來,準備試車!”樓星海按住心緒說,再拍拍一臉難以置信的小胖子東方勝︰“看你的了!”

    東方勝甩甩頭,眼中迸出精光︰“絕對沒問題!vasimr的物理構造本身就很簡單,我還優化了線圈,絕對能點亮!”

    “光點亮可不行,得看看是不是能到1兆瓦的功率”,瓦西里是打醬油的,一邊說一邊比劃著奇怪的手勢,應該是還在琢磨軌道的問題。”

    引擎沉入玻璃屋子的下方,再順著軌道送到屋外的工作台上,兩只機械臂將這部接近兩百公斤的引擎抬起,挪到平板電車上,電車就跟飛毯似的,沒發出什麼聲響,默默地送到車間中心的試車台。

    屏蔽板升起,將試車台遮住,但大家的ar眼鏡里,都有從各個角度近距離觀察引擎的畫面。隨著樓星海一聲令下,東方勝用微微顫抖的手指點下空氣中的“啟動”按鈕。

    開始一兩秒沒什麼反應,漸漸的,嗡嗡的空氣振蕩聲響起,越來越大,越來越渾厚。而畫面中,湛藍色的焰光在引擎的噴口出現,越來越亮,越來越稠密,越來越艷麗。

    0

    看著ar視野里不斷跳動的數字,最後穩定在2.2,東方勝漲紅著臉,尖聲叫道︰“2.2兆瓦!把我設計的余量全發揮出來了!”

    2.2兆瓦的vasimr能提供5公斤的推力,這點推力看起來很可憐,可在太空里持續加速,超過10萬公里的時速不是問題。

    其他人開始擦眼淚,21天!告訴外人,他們21天就造出了一部2.2兆瓦的vasimr,絕對會被人罵是說夢話,但他們做到了!

    依靠應有盡有的儀器,隨手可得的資料和材料,gei的無窮智慧,還有包攬一切體力活的機器人,科研速度被提升到恐怖得讓人頭皮發麻的程度。

    當然,他們也不是安逸地走到這一步的,這21天里,除開睡覺、吃飯和必要的身體鍛煉時間,每天工作18到20個小時,也都拼到了極限。

    奇跡就這麼在他們眼前出現了,而且,更大的奇跡還在向他們招手。2.2兆瓦的vasimr就在眼前,10兆瓦甚至20兆瓦的vasimr還遠嗎?

    東方勝抹了抹流到腮幫子的眼淚道︰“得告訴小夏!”

    “我看到了”,夏鳴的聲音在車間里響起,跟東方勝一樣在顫抖︰“我看到了,我們做到了,謝謝大家,謝謝了!”

    “這只是第一步”,樓星海凝重的說︰“而且還沒完成,接下來就要看老楊的了。”

    瓦西里點頭︰“是啊,就算是搞定了太陽能電池,也應付不了2.2兆瓦vasimr的胃口,只能讓它維持在1兆瓦的水平。”

    夏鳴笑道︰“我相信老楊,相信他會帶給我們第二個奇跡”

    大家都露出釋然的笑容,是啊,既然他們能創造出奇跡,老楊當然也能。

    “不,這不夠……”

    楊斌根本沒去理會ar眼鏡里的消息推送,他已經簽了協議,老婆兒子都接到研究所來了,至于原本呆的那家光伏公司,他這兩年在技術上做了不少貢獻,自覺也算是仁至義盡,沒什麼心理負擔。老板要留他的時候,他問了一句話,對方就恭恭敬敬禮送他離開,還巴結著說以後有什麼業務幫村一下,那句話是︰“你能給花三億給我弄個實驗室嗎?”

    半個多月下來,他的進展也是神速無比,semprius的四結砷化鎵太陽能電池被他山寨出來了。加上夏鳴和林澄聯手編寫的智能管理程序,還有易立艷設計的自動控制系統,等定制的透鏡組到貨,最多再過一周,他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不過他不滿足,這半個多月下來,他感覺得到,夏鳴對這個項目幾乎是傾注了所有心血和資源,比如透鏡組。夏鳴就全盤接受了他的建議,同時找日本三菱、德國ams還有國內的雷迪這三家公司定制,只為了提高容錯率。

    只為了在透鏡組上預防萬一,就願意多花上千萬,楊斌覺得,如果自己拿出的東西僅僅只是勉強湊合,就太對不起夏鳴,對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他沒有多高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準,士為知己者死這種事情他覺得自己還做不到,但投桃報李這個底線在他心中卻如堤壩一樣堅實。

    勉強越過30%的轉化率,還是在先進的智能管理下實現的,這雖然已經突破之前研究所的成果,拿出去能掙到不少贊譽了,但連三結砷化鎵的極限都沒達到,離semprius的藍圖差得更遠,這說明他對四結技術的掌握還不夠好。

    要玩熟四結技術,就得做大量基礎實驗,這屬于他不熟悉的材料領域,倒是可以轉交給那位看起來比夏鳴還小,卻是雙料博士的女學霸。

    楊斌把這個課題通過人工智能轉發出去後,還是不甘心,開始琢磨在原有三結砷化鎵技術上是不是可以做更多改進。

    一個念頭無可抑止的浮現,十年前他初出茅廬,單獨挑起課題組的時候,就挑戰過當時最先進的一項技術,雖然失敗了,也有很多心得。十年過去了,這項技術還是沒誰能突破,他能不能再試試?

    “氮化鎵銦太陽能電池?”

    標準ar場景里,夏鳴、曉棠和楊斌湊到了一起,听楊斌說起了這個,不怎麼懂材料的夏鳴一頭霧水。

    曉棠解釋說︰“氮化鎵是科學界公認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第一代是 ,第二代是砷化鎵,第三代就是氮化鎵,還有鑽石等材料。至于石墨烯,雖然有第四代的說法,但大家意見還很不統一。”

    這麼牛逼呢,夏鳴搜了搜,頓時明白了氮化鎵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現代半導體技術就是以 為基礎的。但是很多天然缺陷讓它無力承擔起未來的半導體發展,當砷化鎵出現時,這個跡象就很明顯了。

    砷化鎵已經被廣泛用于軍事和科研領域,砷化鎵半導體在工作溫度,光電轉換率、電阻率等各方面都全面超越 ,如果不是因為含劇毒元素,生產污染大,成本高,它的應用也不會只限于特定領域。舉個簡單例子, 半導體的振蕩頻率要做到10ghz,發熱量已經難以應付,可砷化鎵卻能輕易做到20ghz以上。

    跟砷化鎵半導體比起來,氮化鎵半導體擁有更強的光電轉換率,各方面性能又強出一大截。這幾年在熱炒的無線充電等技術,就建立在氮化鎵半導體的基礎上,氮化鎵做成的線圈為無線充電的大規模商業應用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還是提升太赫茲成像分辨率的關鍵。

    氮化鎵半導體也已經進入了日常領域,比如led燈,用氮化鎵半導體做成的led燈,亮度更高,耗電更少。而這樣的氮化鎵元件,還只是技術缺陷很多的初級產品。

    “用銦薄膜覆蓋三結氮化鎵,可以實現全頻率的太陽光轉換,理論轉換極限是76%。現在元器件都可以買到,氮化鎵晶片在國內和日本都有廠商生產,雖然很昂貴,但我覺得這是值得的。出來的太陽能電池,轉換率應該能接近40%。”

    楊斌的話啟動了千顏的評估︰“如果能源提升30%,vasimr可以用1.3兆瓦的功率運行,這會讓航行時間從90天縮短到75天。”

    她又說到另外一個進展︰“瓦西里制定了一個環繞火星,借火星引力沖一次浪的計劃,時間還可以縮短到68天,我認為可行。”

    這已經很接近夏鳴最早要求的60天,夏鳴說︰“好,那就走氮化鎵路線。”

    曉棠道︰“我也改進一下石墨烯的制造工藝,幫老楊完成氮化鎵的三結化。”

    d23日,曉棠將又一次改進的所有資料交給千顏封存。

    “我的蛋白質大分子群越來越像生物制造機了,它們就像吐絲一樣,在電場的作用下將石墨烯結構一層層編織起來。今天我對15號的dna又做了一次編輯,變成了16號,它們在兩個小時里把石墨烯編織到了60平方厘米的規模,然後因為耗盡了分裂次數而停止。”

    “這看起來是一項顛覆所有納米材料生產的新工藝,估算每平方厘米的成本會降到10美元以下。而且因為編織過程的可編輯特性,可以直接制造出石墨烯導管、石墨烯晶體管等等元件。石墨烯革命,現在就掌握在我手里。”

    “石墨烯導管加上石墨烯晶體管做成的半導體器件,可以給麗洛觀測人體神經運動提供更強大更精密的工具,可以做連接人類神經元的器件,腦機界面技術有了可靠的基礎。所有大家憧憬著的石墨烯應用,我都可以開始做測試。”

    “甚至千顏都可以用石墨烯做qni的導體,這樣每一個神經突觸的神經量子效應都能連接起來,她的能力又會上一個台階。”

    “可惜我沒有時間,這些技術現在也毫無意義,我需要找到的是更可靠的三結甚至四結氮化鎵的工藝。”

    曉棠的口述也作為絕密資料,一並由千顏封存。

    d24日,楊斌的實驗室里,機械臂舉著一塊創可貼似的軟片,沒有電線,直接發出耀眼的白光,照亮楊斌的工作台。

    在多層氮化鎵led元件上蝕刻出線圈,與實驗室電源上的氮化鎵導電器遙遙對應,實現無線充電,這不過是楊斌隨手驗證氮化鎵元件可靠性的小試驗。

    無線充電不是什麼黑科技,已經成熟很多年了。但過去一直受制于傳輸距離、輻射、熱阻等問題,也就在一些低能耗的領域里應用,用做動力的無線充電還有很多問題。原因就在于,無線充電需要整個半導體都有革新。

    研究氮化鎵做光伏電池的同時,楊斌還順手試驗了氮化鎵半導體的方向,拿出了一堆工藝技術。這樣的技術,除了暫時給他提供點小便利之外,也被千顏封存起來了。

    和曉棠滿腦子想的就是四結氮化鎵晶片一樣,楊斌滿腦子想的都是氮化鎵太陽能電池。

    楊斌懂氮化鎵,雖然十年前在氮化鎵面前撞得頭破血流,但他知道難點在哪里。現在他有千顏當參謀,每一個難點,都會給他找出其他人做過的嘗試,以及同類技術上的實現方法,把源源不斷的靈感帶給他。他完全是插上了一雙羽翼,曾經不可逾越的高山,在他身下一點點低頭。他的進度很快,不能分心。

    當夏鳴從千顏那里看到這些封存資料,知道兩人在石墨烯和氮化鎵這兩根主干上,點出了顛覆整個材料和半導體產業的科技樹,他既是驚喜,又是無奈。

    這真是胡來的科技樹啊,在他為能源技術撓破頭的時候,卻搞出了一堆材料和半導體領域的黑科技,把這些技術商業化,他完全可以在材料和半導體兩個領域建起新的商業帝國,可現在,他沒有那個時間。如果跳板項目失敗,這些科技說不定都毫無意義。(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