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千顏,像個女孩子的名字,R3aI多高大上啊,是什麼的縮寫呢?”
夏鳴努力把這個名字勾起的回憶再壓回去,繼續探究R3aI的秘密。
www.biquge001.com
“R3aI是人工智能試驗第三階段的意思……”
林澄的回答讓夏鳴疑惑更重了,腦子里的R3aI依舊以“宿主無法理解相關概念”回應,讓夏鳴對自己之前的推論開始有了懷疑。
不過他也沒辦法繼續琢磨了,徐教授帶著核心組的其他人進了實驗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小夏大家都認識了,從今天起,他作為林澄的助手,正式加入核心組。”
徐教授先作了說明,再把組里其他人介紹給夏鳴。
核心研究組除了徐教授、唐曉棠、林澄之外,還有兩男一女三個助手,都是三十上下的年紀。男的是何興輝和胡俊,女的叫候雲婷。他們都是燕大出身,也都有理論物理或者計算機方面的博士學位。
在師兄師姐面前,夏鳴表現得很謙恭。何興輝和胡俊對夏鳴的態度說不上差,但明顯能感覺到疏離和冷淡。這也挺正常的,一個三流大學的文科僧,居然跟他們這樣的科學家平起平坐。換了是夏鳴自己,肯定也有不滿和鄙夷,倒是那個女助手候雲婷表現得更熱情一些。
相互認識後就開工了,開工也就是開會,試驗並不是成天都繞著儀器打轉,大多數時間都得花在交流上,組員得溝通各個環節各個分支的進展,核對數據,檢討思路。
怪不得徐教授會說,人工智能幫助科學家做研究才是科技大爆炸的奇點,根據項目已經壓縮了的進度表計算,研究的百分之五十時間用來溝通,百分之三十花在各個環節的準備和測試階段,百分之十花在研究結果上,真正用來做試驗的時間不超過百分之一。
當然這也跟試驗的巨額開銷有關,“千顏”每運轉一次,只算耗費的特殊試劑和材料,費用就是上百萬。
“實時描繪還是有問題,就算換成4X2048的aRm架構,在線程上勉強達到了規模,可aRm的計算能力太差,描繪速度過慢,我擔心時間顆粒太大,抓取不到千顏的神經量子效應。”
林澄談到了他現在的問題,通過昨天晚上的學習,夏鳴已經能大致听懂林澄的話。
在“千顏”之外還包裹著一層用四進制模擬量子計算機原理打造的“量子計算殼”,依靠這層殼與千顏的神經量子計算效應溝通,現在要進行的項目是讓千顏模擬大腦處理視覺信息的功能。
在腦科學最新成就的基礎上,量子計算殼已經可以將光電信號轉譯給千顏,模擬出視覺功能。現在林澄要做的,是將千顏接收信號後,神經量子計算效應對量子計算殼的反應實時描繪出來。如果能得到有規律的,接近光電信號所傳輸的圖像信息,就證明千顏擁有處理視覺信息的能力。
這個項目一旦成功,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不僅可以證明神經量子效應與智能的關聯,還會極大地推動腦科學的視覺神經研究,以及虛擬現實的深層實現。
林澄的難題在于,千顏的神經量子效應時間是極短的,雖然量子計算殼能感應到,但如果不能將這些感應實時翻譯,也就是描繪成圖像,那就無法解讀試驗的結果。要知道,“描繪”不是平面作畫那麼簡單,而是三維的,這就涉及到了計算機的3D技術。
徐教授問︰“在可探測周期內的穩定描繪速度能到多少?”
林澄說︰“最快只能到10微秒。”
徐教授搖頭︰“不提升到納秒級別,讓千顏運轉就沒有意義。”
林澄不好意思地撓頭︰“我繼續研究吧,不過我不太熟悉cg和gPu方面的東西,還找不到更合適的方法,如果換服務器……”
唐曉棠也搖頭︰“你這個環節最多只有一個月時間,就算換服務器,從安裝調試到上線也得大半個月,根本來不及,何況這次找到的費用,只夠‘千顏’的冗余運轉。”
林澄的表情變得很沉重,接下來三個助手又談了其他方面的問題,但總結來看,林澄這邊的進度最為關鍵。
交流之後,就是檢討‘千顏’上一次運轉後所得的結果,夏鳴是完全听不懂了。不過他感覺得到,研究離成功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因為大家討論的,也都是從完全得不到確切結論的數據中,找出支持他們繼續做研究的蛛絲馬跡。
科研,特別是前沿科學的研究,有時候就是這麼考驗人的意志。
如果不是腦子有個R3aI,夏鳴覺得,這項研究完全是在找玻爾茲曼腦,絕望得讓人窒息。
玻爾茲曼腦是什麼呢?是宇宙論有關的一個猜想和比喻,跟現在時興的暗能量和真空零點能概念有關。意思是從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個現象來看,虛無的空間可能存在固有的能量,而這些能量是活躍的,是時刻處于漲落狀態的。漲落到了一定幅度,就有概率物質化。比如在宇宙某個角落多出來一個光子,一個原子,或者在你家的金魚缸里多出來一個有自我意識的大腦……
夏鳴倒不覺得自己腦子里的R3aI是一個玻爾茲曼腦,可研究進行不下去的話,他也只能投向科學神教的懷抱了。
散會後回到一樓機房,夏鳴問林澄有沒有幫忙的地方,林澄問︰“你能找到比現在用面構建3D更有效的方向嗎?”
夏鳴說我試試,林澄拍拍他的肩膀︰“努力!”
努力忘掉這事吧,夏鳴從林澄臉上看到的是這樣的意思。
林澄面臨的難題好像跟游戲關系很緊密,也就是游戲在3D技術和虛擬現實方面使足了勁地發展,而對游戲無感的林澄,在這方面確實無力。
夏鳴也只能認識到這一步,具體要怎麼做,該找哪些資料,搜哪些關鍵詞,他也沒概念。
正想著是不是在網上先海捕一把,才發現Q上自己被艾特爆了,就是那個顧問團的群,名字叫“卡吧散仙基友團”。
這是什麼黑科技!?@蟬思動……
普羅米修斯用得太爽!再也不擔心被那些流氓QJ了!@蟬思動,我粉你!
媽媽問我為什麼跪著玩手機……
aPP是很牛,普羅米修斯這個名字是什麼鬼?@蟬思動,強烈要求改名!
五百人的群,一上午艾特了夏鳴八百次……
李迪羅也發了條消息,鬼鬼祟祟的,顯得心虛至極。
我把普羅米修斯發給顧問團試用,然後大家就炸了,頂不住啊,@v@,交給你了!
夏鳴無語,這家伙靠不靠得住啊。
原本他不想理會的,可看到一些人在分析普羅米修斯的原理,覺得這幫人里專業的不少,說不定能有點線索。
現在3D除了面還有什麼方向?
夏鳴把林澄的難題丟了出來,說實話他也想不到除了面之外還有什麼方向可以玩3D。
不管是游戲還是科研,建3D環境用的就是面。用面構建出一個多面體模型,然後貼圖。這麼多年發展下來,技術進步無非就是可以用更多的面,以及提升貼圖的效率和效果,更多功夫都耗在了光影渲染上。
群里沉默了一小會,再炸開了鍋,還彈出了無數的加好友和私聊框,夏鳴不得不一個個打開再關掉,可看到一個叫“五道蝦”的私聊時,他停下了手。
馬修-勞倫斯在十年前提出過merkrit技術,用點而不是線和面做3D,但要從底層實現就得顛覆一切,線面又發展得很快,所以沒什麼人關心,很快就被人忘記了。
用點做3D!
夏鳴抽口涼氣,好牛逼的思路!這完全是想把現實世界復制到虛擬世界里啊!
這個方向一听就明白,現實里物體都是由分子、原子這樣的“點”組成的,如果讓計算機模擬出無數分子甚至原子這樣的點,用這些點來“組裝”物體,那就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模擬,而非線面技術這種視覺模擬。
打個比方,就像是《我的世界》,游戲世界里最基本的元素就是一個個方塊,如果把方塊縮小到分子級別,那麼構建出來的世界真實度就相當可怕了。而照五道蝦所說的,那個勞倫斯還不是把方塊縮小,而是用圓的球體。
但這是個有些蛋疼的腦洞,因為計算機圖形圖像技術的軟硬件基礎都建立在“點線面”上,這是由顯示設備的硬件原理決定的,圓球體依舊得通過線面來模擬,這不是多此一舉麼?而要獲得底層硬件的支持,那就是革掉整個產業的命,不僅找不到實現的方法,也看不到好處,當然沒人理會。
不過,如果是用四進制模擬的量子計算方法呢?就算不是硬件“源生”支持,而只是在現有架構上的模擬,說不定也會有什麼進展吧。
你熟悉這個東西嗎?
夏鳴覺得這個方向值得琢磨。
十年前勞倫斯雄心勃勃地到處推廣這個技術,也在中國開過公司,我在那公司呆過,時過境遷啊……
“五道蝦”的回答飄著一股滄桑味,給人一種現在境況也不怎麼好的感覺。
夏鳴看了看旁邊一直在抓頭發的林澄,發出了消息。
你是在燕都吧,忙嗎?可以的話,現在就想跟你談談。
看“五道蝦”這個名字就知道對方多半人在燕都,甚至離燕大不遠,因為紫光大學正門那塊地方就叫“五道口”,而紫光大學是挨著燕大的。
對方沒回應,似乎在猶豫,夏鳴又發出一條消息︰“我是燕大人工智能研究所的”。
五道蝦馬上發了地址,讓夏鳴又小小得瑟了下,現在他用起這塊招牌,完全是理直氣壯了。
“師兄,咱們出去散散心!”
夏鳴招呼著林澄,後者一臉茫然。手機用戶請訪問
http://m.piaoti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