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一百章 鹿鳴二十二聲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儒術王座 | 作者︰南陽大火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小不忍則亂大謀,語出《論語》,原句是“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是孔聖教育世人要知忍耐,懂進退的經典名言。www.biquge001.com●︵,這句話實際上包含著兩層意思︰其一是告誡大家,凡事要多忍耐、多包容,如果小事不能忍,總是沖動行事,最終會壞了大事;

    其二,孔聖是提醒世人,做事情要當機立斷,要有狠勁,不可心存婦人之仁,一直糾結于小事,同樣會壞了大事。

    從四書五經中抽名句做考題,是科舉中最常見的出題方式,這也是為什麼古代考生準備科考,必讀四書五經,對他們而言,那幾本書聖賢書就是後世的考綱和所謂的紅寶書。

    姜仲心里非常清楚,這句話的兩層意思,在座的每一個考生都心知肚明,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從各國的千萬才俊中脫穎而出,來到聖廟。

    姜仲沉默良久,搜索記憶海洋,發現隋唐之後關于這個論題的文章實在是多不勝數,有的抓住第一個意思論述,有的抓住第二個問題分析,各有妙論。

    姜仲想了半晌,最終還是把目標定在了宋朝大學問家甦軾身上,熟悉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姜仲心里非常清楚,甦軾在他那個時代,也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學霸級人物,當時的文壇領袖歐陽修就曾對甦軾的應考文章拍案叫絕,並傳于同輩閱讀,激賞數日。

    然而,在當時看來,最驚世駭俗的一件事是甦軾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為作證自己的論點,特意杜撰了一則典故,他寫道︰“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大意是說,堯帝統治的時候。皋陶為法官,在討論要不要殺那些罪犯時,皋陶再三堅持要殺,但是堯帝再三堅持不殺。

    這個典故可謂完美地作證了自己“賢君亦用不肖”的論點。而且讀起來也是煞有其事、真假難辨,甚至讓當時的判卷官梅堯臣讀到這里時,開始懷疑人生,他作為一代宿儒,見識和學問竟然不如一介年輕考生廣博。這個典故必然是出自某本湮沒無聞的古籍中,他自己沒有讀到過而已。

    不過,後來他與甦軾相交,問起此事,甦軾才告知他真相︰“那是我根據堯帝的個性自己編的啊。”可以相見,梅堯臣當時听到這句話時,滿臉黑線的樣子。

    古時候的應試文章,用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作詩作文,能藏一個典在里面。不僅讓文章更加有深度,也顯得作文者學識淵博,但是甦軾同學沒有典可以用,就自己造了一個。

    當然,這種事對後世的學生來說,並不陌生,因為經歷過高考的學生都一定知道寫作文的一大法則引用名言。語文老師三令五申地教導說,不管寫什麼類型的文章,最好能在行文中引用幾句名人名言,如果實在想不起來什麼名言。就自己編幾句,然後強加給那些名人即可。

    于是高考作文中一種“名言體”在廣大學生中間傳開,出現了許多如“亞里士多德說過,如果一個人渴了。他一定要喝水”,以及“馬克思教育我們說,永遠不要忘記一個真理,今年24歲的你,明年就25了”這種惡搞的句子。

    姜仲走了一回神,趕緊回到考試中。提起毛筆在答卷紙上寫下“留侯論”三個字的題目,接著開篇破題︰“古之所謂豪杰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這篇《留侯論》正式甦軾當年為制科考試而準備的二十五篇《進論》中的一篇,雖是論留侯張良的功績,但並不是概而括之地闡述,而是提取了“張良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能忍”這個論點,這種提法,過去沒有人談及,算是一大創見。而開篇“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兩句更是成了傳揚千古的名句。

    一篇不足八百字的文章只花了姜仲一刻多的時間,姜仲把寫好的策論卷放到一邊,然後開始答作詩題,相比于策論,作詩對姜仲來說,就更為容易了,實際上,姜仲剛看到詩題,就已經有了選擇。

    隨著姜仲手中筆尖的游走,一首名為《塞上》的邊塞詩隨即出爐。

    姜仲寫完一文一詩,場間無任何文氣波動,當然,今日應考,不要說姜仲沒有文膽加持,即使他文膽仍在,答卷時,仍不會有文氣釋出,因為秋比中,只能由鹿鳴榜來裁定一位考生文氣強弱。

    姜仲答完試卷,前後共用了不到兩刻時間,而其他許多考生,現在才剛剛破了題而已。

    姜仲按規定將試卷反扣桌面,然後舉手示意考官自己交卷,在場的五位監考官自然無人不識持聖廟傳書而來的姜仲,但他們對姜仲在這麼短時間答完考卷仍持懷疑態度,不過同樣是按照規定,考試時間過了兩刻之後,考生可以交卷。

    主考官對姜仲點了點頭,打了一個可以起身立場的手勢,姜仲盡量小心地站起身,躡著腳不離開考場。

    即便如此,姜仲離場的動作還是驚動了考場上的很多考生,特別是泛輕舟、陳摘星、柳香川和那位鶴發公子,他們雖然也一直在專心審題,但是考試過程中,總是下意識地朝姜仲那邊瞟幾眼,然而當他們再次看向姜仲的座位時,已是人去座空。

    姜仲因為是提前離開考場,暫時不能離開聖廟,被安排到神廟的一間休息的房間等候,房間里有瓜果小食茶水以及各類經書典籍,姜仲經歷過多年考試的磨練,形成了“考完試後絕不會立即看書”的習慣,于是他喝了一杯茶,然後開始閉目領悟入微的意境。

    自文膽破碎之後,姜仲對自己來到這個異界大陸的種種際遇做過一次徹底的梳理和分析,對文膽、武魄以及腦海中的浩瀚詩文有了全新的認識,因此在文膽消失的這段時間,他一直在腳踏實地地刻苦修煉浩然氣,壯大武魄。

    只有自己努力修煉。認真領悟的東西才能真正屬于自己!

    沒有文膽的姜仲,雖然無法再像以前那樣施展強大文氣克敵制勝,但反而讓他重新安下心,開始認真地研究那些經典詩文的真正內涵。在教雲飛凰寫詩的那段日子,他自己也等于是重新品讀和感悟了一遍那些詩的真諦。

    一旦陷入靈台清明的感悟中,時間流失的概念便不復存在,空間的感覺也隨之消失于意念之外,等姜仲重新睜開雙眼時。這間休息的房間里面已經坐滿了人,楊奇策、魏善沖正坐在自己旁邊。

    “等會就要開榜了。”楊奇策見姜仲假寐醒來,小聲提醒道。

    “嗯。”姜仲點了點頭。

    兩人正說著,一位聖廟執事進了屋,道︰“請各位考生去考場等候開榜吧。”

    屋內頓時熱鬧起來,姜仲看到包括楊奇策、魏善沖在內的所有考生都一臉難以掩飾的緊張和激動。

    姜仲和楊奇策對視了一眼,魏善沖自嘲道︰“這種事,不管經歷多少次,恐怕都會緊張。”

    眾位考生再次來到考場,只見四位負責監考的供奉對著聖廟誠懇行了三禮。然後場內所有人听到“呦呦”兩聲清亮的叫聲,一頭白鹿拉著文榜出現在考場上方。

    學子們又是一陣嘩然。

    這時有人叫了一聲“主考官開始落璽判卷”,眾人的目光再次回到考場上,果然看到主考官手持文璽,逐一蓋過各位考生的考卷。

    每位考生都記得自己的座位,看到主考官走到自己的位子旁,心跳就會劇烈加速。

    不過前面蓋了十幾份試卷,白鹿硬是一聲沒吭,場內隨後有人暈厥。

    喧鬧尚未興起,忽然眾人感到場上有一股雄渾的文氣波動。文氣自文璽上沖,直達文榜,然後白鹿終于開了金口,連叫了八聲!

    “八聲鹿鳴!”有人驚叫道。

    在秋比歷史上。鹿鳴聲次數的紀錄是十五聲,由當年文武雙科魁首不知道人所創,而不知道人以下,最高次數僅僅是十一聲罷了,因此這位考生詩文能引八聲鹿鳴,成績是非常優異了。

    “魏善沖。鹿鳴八聲!”

    有人高聲宣讀道,和姜仲站在一起的魏善沖笑呵呵地捋著胡須,非常滿意地看著天空的鹿鳴榜,笑道︰“知足了,知足了!”說笑著,一顆大成文膽出現在體內。

    魏善沖苦讀幾十年,終于選擇在秋比這天覺醒文膽。

    主考官繼續往下判卷,後面又有幾個兩聲、三聲的,到楊奇策的時候,鹿鳴五聲,成績中上,楊奇策已經滿足。

    “下一個就是陳摘星了。”楊奇策側頭跟姜仲說了一聲。

    姜仲微微點頭,他也很好奇陳摘星能有多少聲鹿鳴。

    主考官落下文璽,接著一股磅礡的文氣噴薄而出,滿溢文璽,繼而沖天而去,只听白鹿呦呦不止,竟連叫了十二聲!

    “陳國陳摘星,鹿鳴十二聲!”

    聞言,全場震驚,隨後一片贊嘆聲起,陳摘星臉上卻看不見多少欣喜的表情,因為他在等另外一個人的成績。

    因為陳摘星的驚艷,以至于隨後柳香川的鹿鳴十聲,孟蒼離的九聲都沒能引起多少震動,直到主考官來到姜仲桌旁,現場才再次安靜下來。

    第一個交卷的姜仲。

    曾經的文道天才姜仲。

    點星邀月的姜仲。

    今天到底能引出多少聲鹿鳴。

    和夫子廟相鄰的雲台上,站著一位長須老人,他面無表情地看著考場。

    距離聖廟不遠處的一處院落,陳通負手而站,目光望著聖廟的方向。

    與魯國相隔萬里的姜國的石廬中,方詡大家看著東南方向。

    那主考官似乎有意賣關子,故意等了一會,然後才雙手握著文璽往下一鎮。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但,沒有任何文氣升起。

    “沒有文氣。”

    “果然沒有文膽,鹿鳴榜也無法辨認嗎?”

    “難怪提前那麼久交卷,原來是放棄了。”

    站在姜仲不遠處的陳摘星也暗暗松了一口氣,不過就在這時,文榜忽然顫動起來,然後毫無預兆地降下了一道粗如皇宮大殿頂梁柱一般的文氣,那股文氣帶著聖道之音,完完全全將姜仲的試卷罩住,隨後更為驚人的一幕發生,白鹿仰天長鳴,直至二十二聲方止。

    “鹿鳴二十二聲!”宣榜的執事都差點沒回過神。(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