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洋鬼子若是走開平、長蘆一線,自津門發兵要跨過白河、長蘆運河等數條河流,您的人現在堵了白河主干,河水暴漲之下,兩岸泥濘異常,一旦洋鬼子軍隊攻擊小站、開平、長蘆一線,津門之兵援之不急,京師門戶洞開!
大軍行進,從大沽口到津門,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一天趕去大軍勢竭不可戰,兩天趕到,如許多的人馬,洋鬼子豈能不知道?振威軍上下的戰力,在座的三人誰也不清楚,一旦潰散,聶士成不敢想象那種局面,在朝鮮他是見過淮軍潰散的,丟盔卸甲一潰千里吶!
二三十萬人在老子眼里不算多,勒好你的武衛軍,別到了時候,洋鬼子沒打反而同室操戈。
www.biquge001.com
“二爺,羅軍門的話不錯,大沽已失,津門唐保一線就是京師的門戶,保定身處直隸腹地,有津門在保定一線無恙,開平、長蘆一帶,對津門來說無關輕重,但對京師來說,開平、長蘆重于津門。
洋鬼子若是由北路進軍,一可越津門而過,二可跨北倉到達通州,宋慶武衛左軍所部防御重點在山海關,一旦津門、北倉兩路撲空,京師危矣!”
經營大沽口威震海門四大炮台,十幾處小炮台二十余年,羅榮光自然知道大沽口是否可以再戰,炮台不可移動,此時洋鬼子的戰艦,只怕已經到了大沽口炮火難及的腹心之地,再戰?談何容易呢?
“你當老子的督戰隊是擺設?八萬督戰隊,除去羅軍門處的一萬,還有七萬人,兩萬人策應奔襲大沽口的振威軍,兩萬人策應直面洋鬼子軍隊的十萬人與武衛軍,兩萬人與羅軍門的一萬人做後隊橫在津門城防一帶,剩下的那一萬坐鎮津門。
“老哥慎言,提防隔牆有耳!”
“海防要塞,京津門戶,自然重逾千鈞!”
一旦戰斗開始,振威軍的編制必然混亂,這樣的人馬是勒不住的,強行約束,只會越來越亂,一把灑下去,混戰、亂戰也沒什麼目標與目的,只有一條,敵人不死光,腳步不能停,這樣的作戰計劃,才最適合振威軍。
咱們玩的招數雖說眼花繚亂,但其實就是一招,先發制人!”
這是其二,擊其主力于半渡,前有強軍後有堵截,且無炮火支援,屆時其萬余人馬進退失據,此戰可期!
計是好計、策是良策,可在聶士成看來,李大成這位二爺還是算漏了一項,那就是操練,三十萬人的軍隊,成軍的時間不過半月遠襲大沽口的就不必說了,近處的這些能不能成型也是問題啊!
有了生與死的逼迫,操練自然也就認真了,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全員掌握射擊操典,這事兒這麼看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羅軍門,大沽口可能做再戰之地嗎?”
“此事……”
你們來說,這十萬人馬是干嘛使得?”
憨直的性子,于官場來說是好的,這樣的人可用,但于戰場來說,這性子就不美了,過分拘泥于成法,不知變通,才是聶士成最大的罩門,聶羅二人差不多,與聶士成相比,羅榮光強一些,但強的也不多,精銳大軍讓這樣的人帶著,朝廷是可以安心了,但戰力何在?
“聶軍門,大沽口于津門而言,作用如何?”
朝廷針對洋鬼子的策略是防堵,李大成的策略是直擊,兩者之間有些不可調和,聶羅二人听李大成的,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朝廷無恙。
論記憶力高低,絕大多數人都是差不多的,只要能夠集中注意力,學東西的速度就很快,這一點在李大成看來,可以利用!
這就是李大成詳細的作戰計劃,雖說是詳細計劃,但對于一份作戰計劃而言,這東西委實太過粗陋了,但這種粗陋正好配合振威軍低下的戰力、與粗糙的編制。
“這……這得看炮台的火炮是否完備,西沽武庫的彈藥尚算充裕,只是如今洋鬼子的艦隊已經兵臨城下,即使再戰,大沽炮台也不可久持!”
但是,在老子的眼中,一萬八旗子弟守長蘆一線足矣!
再說了,咱們行伍這麼多年,這樣的事兒朝廷做的還少?”
“攻敵之必救!大沽口于津門而言,不可做再戰之地可有可無,但于洋鬼子而言,卻是前軍之命脈,後軍之門戶,一旦失卻大沽口,此戰洋鬼子穩敗不贏!
聶士成的問題,還是將振威軍當做了正規軍,不懂得變通,李大成點了點大沽口的位置,也希望聶士成這廝能多些變通。
笑眯眯的說出了讓聶羅二人渾身發寒的話,李大成晃悠悠走出了屋子,與聶羅二人討論完戰略之後,才是真正的排兵布陣,振威軍那邊也該安排一下了。
留下一句有些意味深長的話,羅榮光也邁著大步走出了屋子,行伍一生,這一仗才叫是打仗呢!
“你功亭不信,我羅耀庭是信的,此事他真敢做!
火車走的比人快,屆時洋鬼子後隊主力的重型軍械必然先一步到達租界區,武衛軍主力東進牽制一萬洋鬼子主力,十萬振威軍相輔,剩下的振威軍將士與羅軍門的炮隊一起端了租界區,此戰之中,洋鬼子的大批火炮怕是用不上嘍!
一旦讓洋鬼子的軍隊越津門而過,那三人之間的關系也就宣告破裂了,在兩人眼中,武衛軍對振威軍,以一當十不為過,李大成只安排一萬人馬防守長蘆一帶,顯然是觸了朝廷的底線,也觸了聶羅二人的底線。
羅榮光說的不錯,津門唐保一線現在就是京城的第二門戶,一旦洋鬼子跨過去,這道門就算是廢了,跨越津門的法子有兩個,一是在山東登陸北上京城,二是在津沽一帶登陸西進京城。
一下午的實彈操練之後,振威軍對于津門的控制力也增強了不少,以紫竹林碼頭南北為界,以西全是振威軍的勢力範圍,再也沒有洋鬼子軍隊駐扎了,以東,租界區的洋鬼子也讓出了一兩里的緩沖地帶,以備振威軍上下攻入租界區,這一陣亂槍亂炮的效果還是相當明顯的。
大沽口一帶的的探馬傍晚的時候也帶來了消息,那邊的軍隊正在做拔營的準備,明後日兵鋒怕是要直指津門了。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耀庭老哥,這二爺說的……”
為何?因為老子要讓振威軍後軍十萬人,沿長蘆一帶直插大沽口!以攻為守,一萬人駐守,在老子看來也多了!
“半月不到!”
在山東登陸,一來路途遙遠補給困難,二來山東還有袁世凱的五千精銳,只要洋鬼子的軍隊在山東遲滯一下,就會遭受大清軍隊的南北夾擊,這一路走不到京城,洋鬼子也不會選擇這樣的進軍路線。
津門唐保一線,保定因為山東跟津門的原因,屬于二線,津門、開平、長蘆才是一線,津門城池高大,周圍還有炮台拱衛,正經打防御戰很難一戰而下,而開平、長蘆一線就不同了,雖說路途遠了一些,但沿途無堅可守,只要洋鬼子在山海關與津門之間選好了路線,就能勢如破竹般,一路打到京城。
但想了想之後他也就明白了,現在的人們私心雜念很少,外來能影響他們的因素也很少,沒有了燈紅柳綠的影響,注意力自然格外的集中,再加上這些人本就是振威軍的督戰隊,一條軍規他們也記得很清楚,學不好誰知道會不會殺頭?
拘泥于成法,不敢擔當,這不是聶士成的罪過,這罪在朝廷,皇權在前,逾越是大罪吶!聶士成的推脫,讓李大成搖了搖頭,這位之前的死志,現在看來倒是可以理解的,無奈啊!
大戰開啟,許進不許退,真要出現了大規模的潰散,老子怎麼說的就怎麼做,你當老子說話是放屁呢?
長蘆、開平就是津門的軟肋與罩門所在,一旦這條線被撕開了,李大成謀劃的一切都是泡影。
“二爺高明,只是振威軍成軍不久,長途奔襲大沽口只怕……”
津門守不住,老子與貝勒爺都活不了,屆時老子不介意拿著津門的軍隊以及百姓做墊背,還是那句話死誰不是死呢?”
不說,是因為貝勒爺在等朝廷的諭令,大戰的準備咱們要做好了,但戰與不戰全在老佛爺一句話,這麼說穩妥與否?”
一萬八旗精壯,李大成沒虧待他們,裝備了五千條曼利夏,一千林明頓五子、一千馬提尼,其余雜亂槍械三千,人人有槍彈藥充足,算是一支裝備完整的軍隊,讓他們參與防守,也能讓武衛軍上下帶著他們操練,多少能有些軍事素質,這樣的軍隊做桂順的底牌也合適。
“你們說的不錯!
二爺高明,標下聶士成佩服!”
一旦偵知振威軍的動向,洋鬼子開赴津門的人馬必然要回師大沽口,若此時,振威軍、武衛軍主力人馬,合力撲殺,直插大沽口的人馬再轉頭夾擊,此戰可大勝洋鬼子軍隊!
防守長蘆一線,是聶士成的任務,現在長蘆一帶的人馬多半都到了津門附近,留下的人馬不過四五千之數,加上一萬八旗?這樣的人馬加不加一個樣,對于李大成這樣的安排,聶士成是堅決反對的,這樣的責任他聶士成擔不起,武衛軍同樣也擔不起。
津門防御戰是有罩門的,這個罩門就是京師,只要洋鬼子有一隊人馬越過津門,那李大成謀劃的這一仗就沒法兒打了。
“這……這得問羅軍門!”
李大成的目的達到了,但麻煩也隨之而來,洋鬼子軍隊的後撤,讓出了好大一片區域,小站、長蘆一帶是需要防守的,不然洋鬼子就能越過津門直達京師。
但李大成的這個安排,遭到了聶羅二人的一致反對,以少數兵力防守長蘆一帶,津門這邊就有了空門,這個空門留的方向正對京師,一旦洋鬼子舍津門而過,那就壞了!
“二爺,此事大是不妥,一旦京師危急,津門打的再好又有什麼用處?”
以攻代守,讓李大狗帶上十萬人馬隱蔽行藏直撲大沽口,就是斷了洋鬼子的退路,前後左右夾擊之下,三十萬人對一萬五千人左右,二十比一的軍力配比,即使殲滅不了這股洋鬼子的先頭部隊,也能讓他們無暇西進,不剿滅津門的武衛軍跟振威軍,他們就是無源之水,隨時都會枯竭的。
這一番問答就是作戰部署了,振威軍的戰力委實不盡人意,只能這麼打了,時間于振威軍而言太過倉促,此戰無須周詳的計劃,無須嚴苛的執行力,李大成要做的只是將振威軍三十萬人中的絕大多數投入戰場就好,督戰隊在後方拉開陣線之後,此戰便可以開打了。
而李大成手中能參與防守的人馬,只有振威軍督戰隊可以勝任,但分散督戰隊于津門戰事不利,想了想之後,李大成決定讓八旗的人馬與武衛軍合力防守這些區域。
“二爺,這振威軍成軍多久了?”
振威軍的動作,也在租界區引起了恐慌,這對李大成來說正合適,租界區與使館區不同,再者,洋鬼子進軍津門,本就是依靠使館區的補給,這里是戰區,不是各大使館,怎麼做當兵的說了算,即使做的過分了,也無所謂,戰爭嘛!本就是暴虐的。
“那就是攻無可攻、守無可守嘍?既如此,老子奪大沽口何用?
聶士成、羅榮光,你們二人即刻派出探馬,洋鬼子主力將至未至之時,就是咱們開戰之機!
“嗨!隔牆有耳?功亭,你往遠處看看,老哥怕是走不出津門嘍……”
思想落後,但振威軍上下的記憶力可不落後,站姿、蹲姿、臥姿,三種射擊方式,數十條射擊操典,到了傍晚時分,全員掌握,這也讓李大成有些驚艷。
“失而復得,這大沽口可能成為再戰之地?”
大半天的實彈操練,效果好的出奇,當然振威軍的督戰隊年輕體壯也是一大因素,李大成擔心的槍口朝天的場面並沒有出現,雖說打得是租界區的建築,但看彈著點的位置,時間若是多上兩三個月,振威軍未嘗不能與洋鬼子的軍隊正面作戰,可如今的時間有限,只能如此了。
“這只是其一,今日一場演兵之後,大沽口的洋鬼子必然心急火燎,于洋鬼子而言,咱們的軍隊不堪一擊,說白了就是他們不怕咱們,明日一早開拔他們必會匆匆而來,萬余人馬是坐不得火車的,火車上拉的只能是軍械與軍資,以腳力而言,洋鬼子的軍隊夜里便可到達租界區,最遲後日正午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