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兩旁的道路行人中,居然都是穿著洋裝、金發碧眼的洋人?
進入內城中心,林立著各式各樣打著旗號的茶樓酒肆、牆面上張貼著時下最出名的京劇名角字畫海報的會館戲院、還有日常所用的油鹽醬醋茶等日用品的各色鋪子。
www.83kxs.com。。
他們也和自己一樣,在歷史的洪流中只是顆小小的沙碩,他們的願望也和自己一樣,只想好好活下去,但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卻都實現不了。
那些在路邊不管是死了還是殘喘苟活著的人,他們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染上袁家家眷們坐的老爺車、馬車車輪底下揚起的泥沙和塵土。
真是奇怪極了!
老爺車和馬車也像是心有靈犀一般,它們非常默契地的配合著太太小姐少爺們的心情,逃也似的駛離外城。
歷史上的《辛丑條約》真的是喪權辱國!!
一旁哭紅了眼的翠兒也趕緊收斂了情緒,她馬上動手整理起自家小姐和自己的衣容。
不知怎麼的,袁心鑫腦海里忽然聯想起那晚鄭軍在中槍之後,對自己說過的吳祿禎的話。
路上還有有時不時各處巡邏的禁衛軍。這些禁衛軍都是滿洲旗兵,他們負責保護著內城里所有的滿洲八旗子弟和旗人們。怪不得這里要比外城好幾十倍,袁心鑫無限感嘆著。
那些洋人,男人們都頭戴禮帽、穿著西洋紳士禮服,有的手腕里勾著女士;有的手里拎著拐杖,正在彬彬有禮的打著招呼。而那些洋人女人們則穿著時髦的西洋宮廷裝、打著好看的小花傘。
他們的表情都流露出甜蜜溫馨的氣氛。在這些各國膚色的人群中,袁心鑫還看到了穿著和服和木屐子的日本女人。
有些睡在角落里的流浪漢身上蓋著破破爛爛的棉絮,只露出兩只髒兮兮的腳;有些拿著殘破的瓦片當碗的乞丐們,他們口中不停的朝著路人喃喃著︰“行行好,可憐可憐”;最慘的莫過于那些連掩埋都還來不及就直接用破稻草席包裹著的尸體,直接被遺棄在路邊。
一路上都是干干淨淨的。
自己看到了什麼?
他們對京城的熟悉程度居然比自己這個正統的中國人還要來的輕車熟路?
。。。
一輛輛華麗的老爺車和馬車毫不停歇地一口氣駛入進內城。
自己居然在北京城里看到了很多外國使館?而且那些使館門前還插著自己國家的國旗?那些小小的國旗像是以主人般的姿態,在紫禁城的上空,肆意的迎風飄揚著。
入東安門時必須經過一條長長的玉河。
這是座造型精美的石拱橋,它的一頭是皇城,另一頭鏈接的是一座莊嚴雄偉的宮殿。由于是在皇城內,所以整座玉河橋下面看不到一只船。
城門口,車水馬龍,顯得十分熱鬧。來往的車輛中,有運糧車、有運柴車、運炭車。。。甚至還有運酒的馬車。
眼前用斷壁殘垣、一片狼藉來形容也不為過。
現在的袁心鑫並不知道,“別人”其實正是現在居住在紫禁城里,垂簾听政的隆裕太後。
馬車緊趕慢趕,終于順利抵達到北京城,車上的人包括袁心鑫全都一路昏睡到目的地。
剛才馬車經過的那片斷臂殘骸的地方是外城。現在的外城都是給那些無權無勢的漢人百姓或者回人居住的地方。外城沒人保護也無重兵把守。而且在現在的清末時期,漢人的地位也是十分低下的。
因為她眼前出現的是另一幅翻天覆地的景象。
不對,袁心鑫再仔細地看著路上行走著的楊人們。
清末明初的北京城,從外而內,劃分為外城、內城、皇城和紫禁城,四個城區。
沿街的使館門前,還有一排排扛著槍、穿著各國軍服巡邏著的士兵們。
瞬時,她感到自己仿佛又穿越了一次時空。難道走錯路了?
因為一車人都是袁世凱的家眷,不屬于朝廷忠臣,所以大隊人馬不能直接從紫禁城正門進入,只能從側門的東安門駛入。
路人們看到由大部隊保護著的袁家家眷時都流露出對老爺車、馬車里人物的懼怕眼神。他們都條件反射似的躲避在路邊。帶槍的士兵已經毀了他們住的地方,他們不知道現在這些在行走的兵們究竟是好是壞
人群中還有骷髏般的老人、骨瘦嶙峋的小孩和在低聲哭泣的婦人。。。一股死氣沉沉的氣氛始終縈繞在城中。他們中的很多人眼神都非常空洞,加上身上清一色的破爛不堪,使得這座城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死城。
當馬車進入北京城的時候,袁家的家眷們都自覺的醒來。他們滿懷著憧憬往車窗外看去,可誰都沒想到窗外的景象與他們所談論和描繪的大相徑庭。
?是不是又要再打劫一番?
進入內城後,袁心鑫才知道什麼叫做“一城之外是地獄,一城之內是天堂”。
車子駛過外城之後就進入到了內城。現在的內城都是給滿人或者滿人子弟居住的。內城再往里,就是皇城,專門給皇宮貴族們所居住的。而再往皇城中心走,就是紫禁城。紫禁城顧名思義就是給皇帝居住的地方。
馬車和老爺車的車輪底下再沒有揚起塵土。
戰陣四起的時候最先受波及的自然就是居住在外城的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老百姓們。所以剛才袁家家眷們所駛的馬車進入到外城時,才有那番淒涼的景色。
袁心鑫心里掠過一陣悲涼,歷史上記載的豐功偉績,人們永遠只會記得那些為戰爭和革命成功立下功勞的人和事,但又有誰會記得在這些戰爭中犧牲的無辜百姓?
原名葉赫那拉.靜芬
在路邊哭泣的孩子們一把被自己的父母用手捂住哭泣的嘴,他們都怕自家孩子的哭鬧聲會驚擾到車里的貴人,怕被惹來殺身之禍。他們都被那些拿槍的士兵們給打怕了。要知道在亂世能由部隊保護著的,不管是好是壞都代表有後台,都是他們惹不起的大人物。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這也就是為什麼身為漢人的袁世凱和他部隊里的新軍會被朝廷那些滿洲兵看不起。滿漢一家,從來都只是美好的願望和口號而已。
被劃出“使館界”的這塊地區只能供各國外國使者或他們的親人居住,不得中國人入住。
整條街道都是東一片西一片的廢墟。街上到處都是流浪的人,有的只在外面搭了個棚子就幕天席地的坐著,有的正哀嘆著站在被損壞的房屋門前不知所措。。。他們大多數人都衣衫襤褸。
等袁心鑫的馬車經過玉河橋時,她往橋上看了一眼。
一入內城城門就看見內城里所建造的城牆非常的厚實。內外壁上以條石為基礎包徹著城磚,城牆上和內城里的房屋都沒有像外城那樣被毀壞的很嚴重。
當她們的車子漸漸進入到皇城,再駛進紫禁城時,袁心鑫才覺得自己剛才是感嘆的太早了。她好像感覺到眼前一花。
全國各地響應的起義和暴~亂已經波及到了北京城內,經過戰爭的洗禮,眼光所觸及到的每家每戶,牆皮上都有著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剝落。他們中情況稍微好點的房屋還有屋頂,差點的連屋頂都被掀翻、從外面看只剩下一個光禿禿的房屋框架。
直到不久之後,袁心鑫才從“別人”口中得知,原來這些使館的建立,正是八國聯軍侵華後的後遺癥——朝廷被逼簽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的代價,建立這些“使館界”。
她是光緒帝的妻子、慈禧太後的佷女,也是中國最後一位太後,當時由她輔佐小皇帝,垂簾听政。
原本車里笑嘻嘻、想像著京城美景的太太小姐們看到這番景象後,個個都皺起了眉。她們嫌棄的用絲帕捂住自己的口鼻,個個臉色驚恐萬分,她們像都怕被受到感染似的,再也不敢把頭伸出窗外。少爺們也都停止了說笑,就連一路上神采飛揚的二哥袁克文此時也由之前的騎馬改為乖乖的坐進了馬車里。
京城
我恨八國聯軍!同時也挺同情這位末代太後的。
一輛輛馬車駛過了玉河橋,袁心鑫也終于看到了傳說中氣勢恢弘的皇宮——紫禁城。
思緒飄的很遠的袁心鑫,渾然不覺自己已經被馬車帶入到了皇城中心,紫禁城。
ps:隴裕太後
袁心鑫非常詫異,這里就是傳說中的北京城?不對啊!這里哪有半分繁華可言?她十分不解,後來才終于弄清楚,原來現在她所要去的北京城和記憶中現代的北京城有著很大程度的區別。
“我們的國家將永遠會被其他國家踐踏”!!
剛才還一臉嫌棄的太太小姐們現下都感興趣的往車窗外探頭探腦。她們伸出蔻丹指,指指點點的議論起內城表面上看似繁華似錦的美麗景象。
內城地面的路上鋪著的是整齊的石板路,不像外城地面上到處都是石頭和水泥混合鋪成的土路。
“小姐。。。”翠兒在袁心鑫的身旁已經哭的不行了。在袁家錦衣玉食的她從來都沒看到過這幅淒慘的場景,就連袁家的婆子們穿的都比剛才外城的百姓要好太多。
在橋兩旁和岸邊,為了迎接袁家家眷們還特意張燈結彩了一番。
原來這里才是記憶中的北京城,袁心鑫慢慢收拾起剛才悲傷的心情心里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