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董承被葉缺的眼神嚇住了,自然是覺得沒面子。
www.luanhen.com听到葉缺問他話,便挺了挺身子,回應道︰“自然如此。”
董承說完話,袁槐心中暗道︰不好,要壞事。但是沒辦法,他還能去反駁董承的話不成。
“天下百姓何止千萬,不過是數萬士族支持董卓罷了,說什麼得道多助!”葉缺知道此時的劉協與他之間有些隔閡,但看著被袁槐及群臣苦苦相逼到快要崩潰的劉協,葉缺還是選擇了站出來。不為自己,只為劉協是他的學生。
葉缺轉過頭,冷冷的盯著董承,直把董承看的心里發毛。“照國舅這番話,是不是覺得大漢朝只要有士族就可以江山永固了?”
“那不知太傅大人每日穿的衣是從何而來?吃的飯是從何而來?住的房是從何而來?大人的轎子又是由誰來抬呢?”一口氣,葉缺便問了袁槐四個問題,都不能算是大事,卻是關乎每日的衣食住行。
劉協看著腳下跪著的大臣,頓時沉默了下來。“為了漢室江山可以犧牲掉任何人”,這是將劉協撫養長大的董太後教他的;“君臣不相負,來世復君臣”,這是葉缺常說的。此刻,劉協真的迷茫了。
袁槐被葉缺這麼問的說不出話來,這時,旁邊的一名大臣站了起來,卻是國舅董承。董承看葉缺一直說著士族的不是,便站出來說道︰“那些活本就該是那些賤民干的,士族子弟作為國家棟梁,怎能去做著下賤的事?”
“陛下,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如今天下士族幾乎全部都站在董卓那邊,陛下難道還不能下定決心嗎?”袁槐見劉協坐在龍椅上還不能拿主意,便決定加上一把火。
袁槐听到葉缺這麼質問,卻是絲毫不覺得難堪,反倒是高興了起來。“司徒做事不對,某這坐下官的還不能指正不成?”
袁槐見葉缺居然敢開口辯解,頓時回道︰“天下官吏,無不是由士族子弟擔任。若是得不到士族的支持,那我大漢朝豈不是要亂了套?”
“呵呵。”葉缺听完袁槐的話之後笑了,直將群臣看的莫名其妙。待笑夠之後,葉缺道︰“以太傅只言,是不是覺得士族才是我大漢朝的根基,我大漢朝的未來?”
袁槐的話剛剛說完,葉缺便將手中的白玉鎮圭扔到了地上,左手拔下官帽上的橫簪,取下官帽,一並擲于地上。“今日士族想要葉某頭上的官帽,爾等取去便是。他日士族要取陛下頭上龍冠,爾等是不是也要逼迫陛下將龍冠取下?”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葉缺雖听出袁槐口中的取笑,卻不以為意,道︰“那敢問太傅大人,士族子弟可會養蠶繅絲,織布裁衣?士族子弟可會耕種收割,下地操勞?士族子弟可會泥水瓦工,燒磚建房?士族子弟可會來台您老人家的大轎?”
“夠了,此事朕亦有定計了,退朝吧。司徒大人,隨朕來一趟。”劉協終于站了出來,說道。說這話時,劉協心中道︰先生不曾負朕,朕如何能負先生。
“還請陛下三思啊,以江山社稷為重,以天下百姓為重。”袁槐的話一出,頓時陸陸續續又有許多大臣站了出來,跪在殿堂之中,逼迫著劉協作出決定。
龍椅之上的劉協看著葉缺,這等時候都不忘盡老師教導之職,同時還處處維護他的威儀,頓時感動的無以復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既皆是王土王臣,說什麼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再者,天地君親師,禮之本也。”袁槐毫不示弱,接著回應。
听董承說完這話,葉缺卻不再看著他,而是轉頭看著劉協,說道︰“陛下,孟子曾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然臣今日亦有一句話送給陛下︰君為舟而民為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董卓在陳留會盟,假詔“伐不臣、清君側”的消息他們自然早就听說了。但是,董卓借著司徒葉缺提出的建立教堂一事來號召其他士族,甚至朝堂中就有大臣的家族參與到了其中。這讓這些個大臣能說什麼?
殿中的諸臣面面相覷,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劉協看著葉缺,心中有了一絲悸動。這個時候,本就處于風口浪尖的葉缺站了出來。就像當初群臣反對他繼位一般,葉缺此刻又是一個人為了站到了所有人的對立面,為他將所有的風雨阻在身外。
葉缺這時轉過身子,看著袁槐,道︰“原來太傅大人懂的‘天地君親師’的道理。那敢問剛才袁大人為何對陛下苦苦相逼,為何天下士族不能安安心心的在家中做學問以謀官職?”
“某雖不才,但還是有幾兩閑銀購置衣物。至于吃食,朝廷哥的俸祿也足夠了。住的房自然是家中傳下來的,抬轎的乃是家中的下人。怎麼,難不成司徒大人家中的吃食不夠了?”袁槐不知葉缺話中何意,說完之後還不忘取笑葉缺一番。
劉協听著朝堂中的官吏一聲聲的逼迫,仿似就看到了一個魔鬼正在朝他走來一般。劉協此刻雖有了些皇帝的氣勢,卻逃不了他還是個八歲小孩的事實。心中的無限恐懼,幾乎有了讓劉協逃離的沖動。
袁槐的話暗指葉缺有非臣之意,但葉缺絲毫不在乎。葉缺繼續看著龍椅之上的劉協,道︰“《六韜》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言語中,雖是在駁斥袁槐之言,但是更多的乃是對劉協的教導。
“董卓匹夫以朕的名義詔令天下,號召朕的大臣來反對朕,不知諸位愛卿有何看法?”朝堂之上,劉協此事是火冒三丈。
劉協何嘗不知道此事的起因,只是劉協卻不能無故懲辦葉缺。不說葉缺是劉協的老師這一條,只說懲辦了葉缺就意味著向董卓妥協這一點,劉協便不能動葉缺。若是懲辦了葉缺,他身為天子的威儀何存?
“那是自然。”袁家本就是一個大士族,出身決定眼界。以袁槐的身份,何時會正眼去看那些平民。
“胡言亂語,什麼‘君為舟而民為水’,簡直是一排胡言。”袁槐听葉缺這麼說,頓時怒斥道︰“以司徒大人之言,那陛下豈不是凡事都順著那些平民?那這天下到底是陛下的天下還是那些平民的天下。”
“陛下,此事的起因不過是司徒大人引起的,討伐的對象也只是司徒家,老臣懇請陛下早作決斷啊。”前司徒袁槐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也不說要求懲辦葉缺,只說董卓要討伐的對象,其中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殿中眾臣听葉缺這麼說,連忙跪下對著劉協口稱“不敢”。葉缺不待其他大臣的反駁,接著說道︰“陛下龍威,爾等卻敢冒犯,何有人臣之樣?今日,諸位若是認為去了葉某的項上人頭能換得董卓臣服,某這頭,任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