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沿海揮師北上,踏過紅河平原,穿越涼山密林,定邊軍的大旗,時隔兩年後終于再履中原。
www.biquge001.com
一入廣西,土司震懾,擺案奉承,陸續覲見。沿海東行,村落逃遁,城池閉守,地方戒備。雖然蔣公公手捧聖旨,盡管袁大人隨軍證明,可是廣西八百里急報,交趾大軍可能北上攻擊的奏疏,還是不敢延緩遲疑地急遞京師。
當定邊軍揮師繼續東進,一路秋毫無犯地進入廣州,終于迎來了萬丈光芒。雖然定邊軍氣勢恢宏,軍威赫赫,可是更讓廣州沿途官民爭相觀看、眼冒金星的,卻是千頭大象,五萬蠻軍,以及缺少禮儀經常拋頭露面的數百嬌艷。
消息起于廣西,由土司傳入四川青海,謠言動蕩廣州,東向福建,北向兩湖,並直達杭州南京,隨著京杭大運河,傳入京師,傳入遼東,傳入建州,傳入鐵山朝鮮。消息變成了謠言,謠言變成了傳奇,傳奇變成了傳說,經過一路路行人的傳播渲染,經過眾多青樓茶館的演繹,經過無數諸葛孔明的奇思妙想,定邊軍剛剛進入福建,便再次成為了大明的焦點。
“好消息!好消息!他們回來了!”
“你慌里慌張瞎嚷嚷啥,喘口氣好好說說,誰回來了?”
“天子帝師,太子少保,袁可立袁大人!”
“老天爺啊,萬歲爺的先生,不是去年告老了嗎,難道被天子起復了?”
“別急啊,還有我朝第一才子,第一名帥,威海伯爺沈東海!”
“沈東海!三戰遼東的沈東海,平定齊魯的沈東海,紅樓射雕的沈東海?天哪,兩年不見他的消息,只听說他下南洋了,怎麼和袁少保湊一塊兒了?”
“哈哈。孤陋寡聞,說的就是爾等啊。南洋不臣,天子憤怒,以袁少保為督師。以沈東海為大帥,親率天下第一勁旅定邊軍,征伐南洋威服蠻夷。如今定邊軍大勝歸來,正欲赴京朝拜天子呢。”
“真的,果然勝了嗎?”
“廢話。你也不看看是誰!那可是天子師,那可是沈東海,那可是定邊軍,連遼東的建奴都不敢爭鋒,區區南洋蠻夷何足道哉?告訴你們,老夫的女婿就在福建當縣令,說是袁少保和沈伯爺,揮師二十萬已至福建,北上在即!”
“胡說八道,定邊軍雖是天下第一。也不過萬余勇士,哪來的二十萬大軍?”
“定邊軍的確只有一萬,可卻驅使著二十萬順服的蠻夷軍隊,還有上萬頭大象和幾萬輛珍寶輜重。听說,光是入京請罪的蠻夷國主就不下千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就是說定邊軍至少滅了上千之國。”
“奉天子命揮師遠征,執其國主君前問罪,此千古盛世之榮耀啊。史籍所載,不過秦漢。不過大唐,想不到竟一現我朝。天子萬歲!大明萬歲!袁少保威武!沈東海威武!定邊軍威武!”
袁山雪赴宴歸來,剛剛下轎步入庭廊,就听見大堂里一片轟然。便不由好奇走了過去,卻見一眾姊妹和客人圍著說書的劉暢,正听得興高采烈,不是拍手叫好。
袁山雪扯扯陳眉,叫了幾回才應聲,便笑著問道︰“說什麼呢。听得這麼入神?”
陳眉看見袁山雪,立即拍手笑道︰“還能有誰,你的如意郎君沈東海啊。”
袁山雪神色一暗,關心之下又連忙問道︰“他不是獲罪出海了嗎,可是有消息了?”
陳眉不耐煩道︰“別說話,仔細听就是!”
袁山雪愕然一笑,便凝神听劉暢說道︰“這正是,普天之下皆王土,率土之濱盡王臣,天子一怒尸百萬,東海一浪可定邊!”
“好!說得好!”
“袁少保厲害,沈東海威武,老劉說得大氣,賞!你且說說,沈東海果然滅國上千,揮師二十萬入京見駕嗎?”
“謝謝老爺,小人賣弄賣弄口舌,只為混幾口飯吃,可是得了老爺的重賞,卻不敢胡說搪塞。小人在南面的師兄弟,也只知道大概,至于滅國多少實在不知,二十萬赴京卻是不差。入京定邊軍已至福州,就要北上入京了,到時候諸位老爺自可親眼瞧瞧熱鬧。”
“沈東海會來南京不成?”
“沈東海北上,只要不走水路,必然要過南京。老爺,南京可有告老的孫公公,那是沈東海的至交,小人覺得怕是總要見見的。”
“孫公公鎮守南京,可是愛民如子,從不欺壓良善,可如今都被欺負成啥樣了,狗屁東西都敢上門滋事。若是沈東海要來,孫公公可就脫離苦海了。”
“慎言,不要命了,這事也敢胡說八道。”
陳眉瞧著袁山雪,笑著問道︰“他若真來,你去不去瞧他?”
袁山雪搖頭冷聲道︰“沒良心的,瞧他作甚?”
溫體仁再次送客歸來,壓著怒火吩咐門房稱病不見,便沒好氣地步入大堂,坐在椅子上端茶沉思,卻听見夫人領著女眷嘰嘰咕咕,更是氣得和茶水較勁。
“他不是為天子開海嗎,怎麼忽然領大軍回來了?”
听見母親詢問,溫子怡笑道︰“開拓台灣,征服呂宋,平定澎湖,吞並安南,不說每年幾百萬兩銀子的供奉,便憑著這些功勞,也該回朝受封領賞,風風光光才是。若非東林無恥,重哥現在還是三等威海伯呢,等赴京見了天子,怕是封侯也有可能。”
溫夫人高興地點點頭,听見老爺摔杯踫盞的聲音,也不前去安慰,反而低聲埋怨道︰“都是你爹老糊涂,好好的孫子不讓認,否則光宗耀祖,還不是溫家的臉面?”
溫子言笑道︰“母親再好好勸勸就是,都是一家骨肉,干什麼弄得絕情絕義,反而成了外人,不是教人笑話嗎?”
溫夫人朝著溫體仁冷哼一聲,便對溫子怡問道︰“台灣本是蠻荒,真像你說得那麼好?你可不要哄我,別讓我孫子在外受苦,家里連個心疼的都沒有。”
溫子怡笑道︰“您也見過慈芸苑。您說重哥是虧待自己的人嗎?女兒在台灣住了幾個月,都樂不思蜀了。那碧藍的大海,溫濕的氣候,雄偉的基隆港。恢弘的台北城,秀麗的陽明山,還有回個話都得彎腰磕頭的奴僕,若不是吳家老太太沒了,婆家不催我是不願意回來的。”
溫夫人哈哈大笑。然後無限期望地說道︰“若有機會,咱娘幾個也去瞧瞧,享享老翁君的待遇,難道自己的孫子還能將祖母、姑姑攆出來不成?只是此時看來,倒是便宜了吳家,出賣了你父親,雖然被貶竄泉州,卻還是成了重哥的泰山。哼,若非當時重哥無奈,要化解東林的無恥。老身才不會認下這門親家。”
溫子怡笑道︰“吳維賢混賬,可是吳嫂子和三個丫頭還好,尤其是芳晴,更是一心在重哥身上,為了重哥連體統都不要了,母親可別記恨,回頭再讓小兩口過不好。等芳晴守完一年的大孝,我便去吳家操持,熱熱鬧鬧迎娶芳晴。重哥如今身份貴重,年歲也不小了。家中沒有主事的夫人怎行?”
溫夫人點點頭,笑道︰“听說那孩子有兩個侍妾,難道一直沒有子嗣嗎?”
溫子怡笑道︰“鄉野中人,小門小戶。倒也清清白白守規矩,知道重哥總要娶妻,自然不肯亂了規矩。重哥也怕她們年歲太小,過早生養對身子不好,便一直沒有動靜。”
溫夫人點點頭,滿意道︰“倒不是不懂規矩的。老老實實當個侍妾,溫家也能容得下她們。只是重哥這性情,倒隨了他老子,也是個多情多義的。”
溫子言笑道︰“若非至情,豈有紅樓?”
溫夫人苦笑一聲,長嘆道︰“若是重哥過南京,總盼著你們父親別再糊涂,大大方方認了孩子才好。”
溫體仁被幾個女人叨叨得頭昏腦漲,便揚聲喝道︰“收了痴心妄想,少打些荒唐的念頭。二十年前拋棄人家母子,五年前斷絕歸宗,人家如今身為天子近臣,貴為伯爵勛貴,豈能認祖歸宗。再說,即便他肯低頭,我溫家也容不下他。”
溫夫人氣道︰“二十年前,溫家不知有他,五年前卻是老爺不許相認,如今又攔著那孩子歸家,到底是什麼道理?”
溫體仁瞧著不忿的夫人女兒,便苦笑道︰“五年前,他是萬歷天子親自提拔的幸進之輩,又和東林鬧得勢不兩立,豈能為他將溫家卷入其中。”
溫夫人不悅道︰“那此時呢,萬歷天子崩了,東林也都倒了,老爺總沒有顧忌了吧?”
溫體仁苦笑道︰“如今更甚矣。他如今看似風光,實則步步危機,溫家決不能卷入其中,稍有差池便是毀家滅族之禍。”
溫夫人大驚,連忙問道︰“老爺為何這麼說,難道重哥危險?”
溫體仁長嘆一聲,苦著臉說道︰“雖得天子看重,卻坐擁強軍割據海外,旦使天子猜忌,便是必死之局。”
溫夫人搖頭說道︰“南京官眷,皆說天子視重哥為友,豈會猜忌他?再說老爺不是也說,那孩子知進退,守大節,能得三代帝王看重,非是凡俗之人嗎?”
溫體仁苦笑道︰“天心難測,誰能預料。便是天子不忌,他也是舉世皆敵啊。為了對付東林,他和魏忠賢勾結,幫著閹黨崛起。等閹黨終于獨霸朝堂,可是這小子轉頭就和東林勾勾搭搭,你可知道南居益和袁可立,此前一直就在台灣嗎?魏忠賢此時最忌憚的就是他,剛剛下手除了孫隆、吳權、吳維賢,他就揮師北上,擺明了是與魏忠賢決戰朝堂。”
溫夫人笑道︰“老爺操心太過,您不是也說,上有天子壓制,他們斗不起來嗎?”
溫體仁微怒道︰“囂張跋扈,橫沖直撞,看似所向無敵,實際上就是根攪屎棍子。人家魏忠賢知道聯合諸黨,收干兒子認干孫子,可他呢?開海得罪了海商,走私海鹽得罪了揚州的鹽商,听說還要用安南的糧食反哺中原,已經引起了士紳和糧商的警惕。這孩子簡直就是個天煞孤星,能活到現在都是奇跡,你說溫家如何敢湊上去?”
溫夫人愕然,半晌苦笑道︰“可惜了這孩子的才華。”
而皇城之內,朱由校懶洋洋扔掉手里的工具,不耐煩地朝魏忠賢揮揮手,沒精打采說道︰“朕心里有數,你自去辦理,除非遼東戰事,若非東海入京,否則別來煩朕。”
魏忠賢躬身而退,悶悶不樂走到司禮監,卻見田爾耕正與顧秉謙嘀嘀咕咕,便沒好氣問道︰“又有何事?”
田爾耕連忙上前參拜,然後起身在魏忠賢耳邊低聲回道︰“回千歲的話,南面剛剛傳來的消息,沈重駐軍福州,和袁可立領親衛離營了。”
魏忠賢雙耳一動,目中冷意大盛,不由冷聲問道︰“他們要去見誰?”
田爾耕苦笑道︰“葉向高!這是二十天前的消息,他現在應當北了。”
見魏忠賢半晌無語,顧秉謙便上前說道︰“千歲,要不要發動朝野,找幾條天子忌諱的罪名,用奏疏淹了他?”
魏忠賢冷聲說道︰“奏疏再利,彈劾再猛,還能比得上東林的氣勢嗎?沈東海連東林都不怕,豈會在意你們的攻殲?”
顧秉謙笑道︰“他當然不怕,咱們也不是真要彈劾。如今天子正倚重千歲,打擊東林結黨欺君,此時可離不得您。若是群情激憤讓天子頭疼,若是能讓天子起了一絲猜忌,若是讓天子只得在您和沈重之間選擇,便是沈東海覆沒之時。”
魏忠賢冷笑道︰“這點手腕,咱家豈能不知,對付別人還行,對付沈東海,嘿嘿,未能傷敵先傷自己。”
見顧秉謙不明所以,魏忠賢便拍拍他,長嘆道︰“記住,無論如何,不要逼天子選他還是選咱家,動他可是比對付孫承宗還難。”
顧秉謙愕然問道︰“此子聖眷如此之深嗎?”
魏忠賢冷笑道︰“此事你們不用操心,還是專一對付東林就是。沈東海此來,不是與咱家決戰的,他是不忿咱家出手,故意來掃咱家面子的。無須太過在意,咱家心里有數,沈東海佔不了便宜。”
瞧著放下心事、歡天喜地而去的顧秉謙,魏忠賢喃喃苦笑道︰“沈東海,咱家雖然出手,卻非是要對你下死手,不過是逼你割據自立罷了。你好好的南洋王不做,非要赴京打咱家的臉,難道是意在朝堂中樞嗎?嘿嘿,沈東海,要打便打,只是咱家當了一輩子奴婢,別的不會,就是臉比別人厚些,咱家忍你就是。”
十余天後,沈東海赴京的消息,終于影響到了遼東。孫承宗剛剛接到袁可立書信,而沈陽卻已經開始聚兵。
問訊趕來的八音還未說話,便看見父汗正在瘋狂咆哮︰“來便來,定邊軍了得,建州亦是英豪,便與豎子一爭高下!”
八音輕聲對皇太極問道︰“八哥,怎麼回事,如何又扯上定邊軍了?”
皇太極苦笑道︰“細作急報,沈東海回赴中原,正揮師二十萬北上,欲與我大金再戰遼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