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三十三章 朝野紛紛是非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明末微官 | 作者︰雨天無辰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左光斗上前怒道︰“即至遼陽,不思守城,不救沈陽,卻入建州滋事。www.biquge001.com即入建州,不趁機攻取赫圖阿拉,卻殺建州百姓婦孺,毀其水源村落,焚燒山林,斷建州百姓活路。方致遼陽危在旦夕,壞了遼東大局,傷陛下之聖明,不合聖人仁心。此乃小人欲求富貴而貪功冒進,也是陛下放縱之過。請天子解其職,責其過,遼陽之事當由遼東經略處置,方是正理。”

    朱由校笑道︰“沈重不入建州,沈陽建奴如何肯退,這不救沈陽之說從何而來,請諸位大人教我。”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地上到處是飛來的山石,快要將南城掩埋,工匠營的潘林只好指揮著,再將山石一一拋射回去,不能停,否則南城就沒有下腳的地方。

    “萬歲,擅自收編軍卒,坐視沈陽危急而不救,此乃奸佞!”

    建奴的攻勢不定,有時是清晨,有時是白日,有時是半夜。有時是偷襲,有時是忽然轉變了攻擊方向,有時是全軍四面猛攻。拋石機的彈雨,連綿不絕的箭雨,給予遼陽南城的就是淒風苦雨。

    “一月的圍城,南城的城牆已經被石彈打得搖搖欲墜,南城的遼陽軍士卒皆是疲憊已極,死亡的戰士越來越多,箭矢彈藥已經處于匱乏的最低儲備線上。

    太和殿,萬歷皇帝難得露面了,召集太子、皇太孫、內閣及諸位大臣、科道御史,于太和殿論遼東戰事。

    于是沈重將給朝廷的奏疏和《遼陽軍紀事》按照同一時間節點,分成了五個部分,命吳天武每三天傳回京城一個部分。

    當然,遼陽最後一戰剛剛結束,沈重通宵達旦補充的第六部分奏疏“為遼陽大捷疏”,以及《遼陽軍紀事》中的最後一篇,“韃子可還敢戰”,也被孫隆迅速送往京城。孫隆親自飛馬回京,奏疏送交兵部,《遼陽軍紀事》送交沈家班和紹興商會。

    就在朝臣口水飛濺,吐沫橫飛的時候,孫隆暗地飛報天子後,又公開派人千里加急的奏疏,被一層層傳遞呼喊著,向太和殿而來。

    劉一听天子垂問,便說道︰“沈監軍有罪無罪,不在此時,如今建奴十萬大軍,圍攻遼陽,就是降罪也無從辦理。”

    朱由校疑惑道︰“依楊大人的意思,是我遼東大軍,不可進攻,只可防守,才是當前用兵之道。”

    “萬歲,山海關的輜重乃是穩定遼東的根本,豈可擅自佔為己有,此必有貪瀆之事。”

    萬歷閉目養神,聞言瞅著方從哲說道︰“首輔之意呢?”

    國子監的學子,不敢出去和草民一齊高歌,手不釋卷,看得不是《春秋》和《論語》,而是掩蓋其下的《遼陽軍紀事》。不時有人低聲吟誦著,不時有人掩卷而嘆,不時有人悄然拭淚,不時有人借機外出,偷偷地慷慨悲歌。

    楊應聘說道︰“啟稟皇太孫,這一心殺敵也要看情勢。當年北宋聯金滅遼,何嘗不是一心殺敵,恢復燕雲,可卻引來了更加凶狠的女真,造成北宋靖康之恥,只得劃江而治掙扎求存。”

    ……

    沈重深知大明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沒有最爛,只有更爛。沈重還知道防人先害人,害人先害己,埋人先挖坑的道理。當然戲曲大家沈東海更是知道好與壞是相對的,只有先壞到極處,才能越發襯托出好到了極處。

    楊應聘說道︰“萬歲,沈陽為遼東政治指揮中心,而遼陽為遼東第一重鎮。一為遼西關鍵,一為遼東關鍵,即是抵御建奴最重要的壁壘,也是攻擊赫圖阿拉的兩把利刃。遼陽若失,則沈陽動搖,遼東不保,遼西也是難以獨存,因此,遼陽之戰不容有失。遼東經略熊大人已經兵出撫順,騎兵已至鐵嶺,希望能動搖建奴攻擊遼陽決心。可遼東皆是新兵,從九邊和山東直隸抽調之兵,尚在整合訓練,不堪野戰,救援遼陽恐怕力不從心,要全靠遼陽軍自己了。總之,遼陽若勝,則遼東全局穩定,遼陽若失,則遼東大局必然崩壞。兵部的意思,是催促山海關的援兵,尤其是四川土司秦良玉部,立即趕赴遼陽救援。”

    左光斗道︰“攻守當合遼東大局,非是一人可隨意而為。朝廷慣例,監軍為天子耳目,不可行指揮之職,此乃遼東文武之責也。”

    萬歷心情極好,第一次覺得和群臣議論國事竟是如此愉悅,得意地、焦急著、眼巴巴瞅著大殿之外,似乎在等著什麼。

    方從哲躬身說道︰“沈監軍雖是年少孟浪,其報國殺敵的勇氣也是值得贊賞。再說,沈監軍乃遼東監軍,非是遼東文武,功罪不在內閣。”

    第三個部分的奏疏是“為遼陽北城東門一日失利疏”,和《遼陽軍紀事》中的第三篇,“我們會戰斗,更會演戲”。

    第一個部分的奏疏是“為遼陽外圍東北屏障一日盡失疏”,和《遼陽軍紀事》中的第一篇,“象李阿牛一樣去戰斗”。

    “八百里急報,遼陽大捷!”

    講書人穩定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遼陽軍不僅有李阿牛這樣的英雄好漢,還有那川兵齊大志更是感天動地的豪杰。當時韃子攻勢如潮,以死傷慘重的代價,終于突破遼陽軍防線。那韃子皆是自幼生長在黑山白水間的獵人,武力無敵,勇不可當。短兵相接時,遼陽軍與韃子以命相拼,血染沙場,可惜不敵,眼見防線就要崩潰。就在此時,被砍斷雙腿的齊大志,率先帶著幾十個傷卒,紛紛扛起火藥包,用一團團暴起的血雨,組成堅不可摧的鐵壁防線!悲哉齊大志,壯哉,遼陽軍,英雄豪氣,華夏萬年!”

    左光斗還要再說,萬歷搖手打斷,對劉一說道︰“次輔的意見呢?”

    第五個部分的奏疏是“為遼陽南城困守疏”,和《遼陽軍紀事》中的第五篇,“一月圍城,我們永不低頭”。

    “八百里急報,遼陽大捷!奴酋十萬大軍,倉皇北退,遼陽大捷!”

    講書人泣不成聲,台下听客淚如傾盆,紛紛起身灑酒致敬。

    偷襲、重點突破、四面強攻、挖城、地道、遠程打擊,建奴用一切他們能想到的法子,肆虐南城。一波接著一波,一輪接這一輪,從不停頓,從不放棄。

    客人如痴如醉,為英雄含淚灑酒,為遼陽軍鼓掌喝彩,為三軍一齊演戲給建奴設套而大笑,為費英東戰死遼陽而歡呼。

    ……

    劉一听了向萬歷躬身說道︰“內閣收到許多御史彈劾遼東監軍沈重的奏疏,皆言沈重無能,畏死怕戰,沈陽危及,不救沈陽,反而輕率入建州,殺其百姓,毀其水木,致使建奴大怒,攻擊遼陽,造成遼陽局勢大壞,請天子降罪處罰。”

    王大用說道︰“棄城而逃可罪之。監軍可上奏天子論其罪,卻不可壞了朝廷法度。再說,那沈重既已趁機攻入建州,因何不攻取赫圖阿拉,斷建奴根本,卻因怯懦畏戰而喪失戰機,此當治罪!”

    這些時日,茶館皆是酒,滿堂為之醉,遼陽軍的事跡傳遍京都。

    國子監外的柏林寺,宏偉的戲台上,沈家班遼陽烽火的大戲剛剛落幕。琴師一同奏響亞歷山大大帝之歌,沈家班全體在台上同聲哼唱,簡單的旋律沒有一句歌詞,悲壯、肅然、英雄、雄渾、低沉的和聲,仿佛將遼陽烽火一幕幕的血雨腥風,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山寨上李阿牛面對驚慌逼近的建奴從容一笑點燃引線,齊大志滾進建奴的腳下怒吼著炸起血雨。插滿了箭矢的遼陽軍用血肉之軀化為鐵壁橫流,用胸膛頂著建奴的刀槍,在漫天亂石間無視生死,始終堅守在城牆上,血跡斑斑的遼陽內外,只有如山的斷臂殘軀,和處處熊熊燃燒的烽火。

    沈重最愛的就是事前謹慎小心、有備無患,事後奇兵突起、一舉翻盤,以滿足其陰暗的心里變態。

    萬歷听著劉一說得客觀,冷笑問道︰“然後呢?”

    我們只能分作三班,一班作戰,一班待命,一班修整,可是有時候一連幾天,我們都無法真正休息,因為不僅僅是建奴如潮水般的攻勢,更因為天上不斷掉下的石雨。

    第二個部分的奏疏是“為遼陽外圍工事一日失守疏”,和《遼陽軍紀事》中的第二篇,“斷腿的齊大志是一道不可突破的防線”。

    楊元亞見方從哲和稀泥裝好人,竟是答得圓滑無痕,便氣道︰“啟稟萬歲,沈重入遼東,不去沈陽坐鎮行監軍之職,反而在山海關搶掠周巡撫為沈陽準備的輜重,裹挾亂軍入遼陽惹是生非,此乃天子所任非人也,請天子詳查。”

    京城茶館,說書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停滾落著大顆大顆的眼淚,抽泣斷續說道︰“雙腿皆斷的李阿牛,推開了吳天武的手,平靜地要求留下。他淡淡地告訴吳天武,小紅嫁人後他就是個死人,是遼東父老的生死哀嚎讓他又活了過來,如今已是殘廢,不肯再當活死人,願以生命為華夏兒女發出憤怒之火。當吳天武和一眾幸存的同袍,抹著眼淚以軍禮告辭離去,李阿牛躺在戰死的同袍旁,舉著火折從容而笑。死傷慘重的韃子,終于攻進了山寨,用刀槍一一刺入遼陽軍的尸首,不敢有半點大意。李阿牛在劇痛中不言不動,直至韃子大軍進駐山寨,才翻身坐起,點燃了深埋在山寨之下的火藥,臨死前指著驚慌失措的韃子,哈哈大笑,說了一句,我乃遼東監軍沈大人麾下騎兵子營的李阿牛,便與二百建奴精銳玉石俱焚,灰飛煙滅。那建奴名將費英東,在兩軍交換尸體時,感于李阿牛的壯烈,不肯使英雄無名,便將實情告之遼陽軍,沈大人听了淚如雨下,當場手書‘生當為人杰,死亦為鬼雄’。嗚呼,此贊譽為李阿牛,更是為遼陽東北群山峻嶺間一同為國捐軀的八百鐵血男兒。吾輩聞之,當以酒敬之,以此祭奠遼陽那些慷慨悲歌,從容赴死的英靈!”

    我們不去想明天,我們沒有精力去想明天,我們只知道,我們活著,就要戰斗,我戰斗著,遼陽就不會屈服。”

    “萬歲,倘若監軍可領軍上陣,致內閣、六部和遼東文武于何地,此乃朝綱混亂,若不制止,日後必然動搖朝廷威信。”

    朱由校點頭道︰“就是說,甭管丟多少城池,不是職責在身,都應以朝廷法度為大,可以坐視不理。一千來人跑進人家老巢,不應該破壞建奴家園,而應找強大的敵軍送死。你且讓我好好想想,當如何理解大人的智慧。”

    劉一說得︰“沈重亂職守,不救沈陽,入建州卻喪失戰機,引發遼陽困局危及遼東大勢,日後當降罪處罰。當前重點是,三萬疲弱之師,萬萬難保遼陽,請天子做好遼東局勢大壞的準備,當降旨熊廷弼設法補救。”

    朱由校還要再說,萬歷揮手制止,心情極好,一反往日的不耐,任由群臣咆哮。

    朱由校說道︰“可是遼陽文武跑光了啊,難不成還不許別人去守?”

    “萬歲,空入建州而不戰,坐失一舉平定遼東的時機,此乃因一人而壞國事也!”

    于是,萬聲隨著沈家班的哼唱一齊附和,將冰霜雪雨布滿了京城的廣場小巷。北京,沒有風花雪月的傷春悲秋,只有鐵血男兒,只有遼東風雨,只有金戈鐵馬,只有萬載華夏。

    方從哲為首的內閣,皆是沉默不語,唯有兵部尚書楊應聘為天子分析著遼東局勢。

    第四個部分的奏疏是“為遼陽北城一日失陷疏”,和《遼陽軍紀事》中的第四篇,“萬人敵瓜爾佳•費英東的挽歌”。

    遼陽軍發揮了創造力,他們向地下挖出了一個浩大的堡壘,那一夜,遼陽軍終于能眠。

    “萬歲,激怒敵人而不能守,此乃輕率孟浪,視國事為兒戲也!”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