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二十二章 一鼓登聞滿城驚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明末微官 | 作者︰雨天無辰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正說著,便見管事的跑了進來,對著眾人說道︰“玄武湖出大事了,國子監的近千生員不忿沈東海的才華,竟是趁機將他的女眷裹挾著去了玄武湖,要強行當眾羞辱。www.biquge001.com

    眾人听了便紛紛起身就去,連茶舍掌櫃的也急急跟了去。

    眾人听了大驚,有的高聲怒罵,有的揣測實情,有的根本不信,便罵道︰“韓小子,這如何能讓人相信,想那些國子監的生員不是世家子弟,就是書香門第,最次的也是飽讀聖人之書的文人雅士,又不是南京那些勛貴紈褲,如何能做此等腌劣行。”

    其他幾人也是扔了銀錢,還有招呼著掌櫃給姓韓的上了茶水,那姓韓的慢吞吞嘬了一口茶水,方恨恨說道︰“各位老爺可知發生何等大事,能驚動全城。原來國子監的上千生員,嫉妒天子召見那鼎鼎大名的沈東海進京詢問遼東戰策,以李三才李大人的孫子和周宗建周大人的佷子為首,竟然搶了沈東海的女人,去了玄武湖娼家的畫舫,一齊強行羞辱糟蹋,哎,可惜了那些清白女子,沒了名節如何活得下去。”

    ……………………

    在場官員听了都是一愣,這些時日六部衙門上下都在議論咒罵此人,不想今日一見竟是潘安宋玉一般的少年,而且竟然和國子監起了沖突,竟然還膽大包天敲了登聞鼓,不由都是議論紛紛。

    沈重一路沒有阻礙地走到登聞鼓前,將發髻散開,費力得舉起那又粗又長的鼓槌,使勁地敲了上去,便覺那鼓聲如虎嘯龍吟,聲震天地,遠遠回蕩不止,一時自己也被深深震撼,兩耳鳴響,不由來了興趣,竟是不惜力氣奏了半闋“將軍令”,才無力遺憾地放下了鼓槌。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李御史咬牙勸道︰“年輕人要慎思慎行,以一介草民狀告上千國子監生員,這御狀可不是好告的。”

    “這就是那個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的沈東海?”

    雄壯、威壓、冷絕、肅殺的鼓聲,隨著動听的節奏,傳遍午門附近的各部衙門,讓人听了不由熱血沸騰、豪情四溢。被驚動的各個官員一時面面相覷,不明所以,又沉浸在那悲涼悠遠厚重的節奏中,不能思考。當那鼓聲忽然停止,余音沉沉消去,都一時恍然大悟,張口叫道︰“有人敲了登聞鼓!”

    媽媽李氏搖頭嘆道︰“雪兒的唱功自是听得,只是不如方才清唱,脫塵出俗。沒有沈家班的百樂齊鳴,便襯不出沈東海的悲濃至情,咱家的琴師雖是技藝不俗,終是不得原曲的神韻,可惜了雪兒的嗓子。”

    而中間巨型畫舫上的李濟世、周世安等人,原本計謀得逞,也不理小芝翠兒的咒罵,都是得意洋洋地等著沈重上門丟丑哀求,心情自是大好,心胸也是開闊,都是笑盈盈地瞧著小芝翠兒吵鬧的樂子,甚至指著被小芝挖破臉皮的幾位同窗哈哈大笑。

    同時《二泉印月》的曲子猛然聲震雲霄,上千人怒喝不平,然後上萬人附和而罵,然後幾萬人的聲浪驚天動地,萬民之怒已是完全被引爆,炸的玄武湖近千士子膽戰心驚、面無人色。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那姓韓的听他引得眾人都不信自己,紛紛要自己退還銀錢,便氣道︰“我何時說過謊,若是不信,自己去瞧,如今無數人都去玄武湖看熱鬧了,若是假的情願白給你們讀報一年。”

    “荒唐胡鬧,文人士子如何能光天化日之下做出如此禽獸之行,必是誣告。”

    登聞鼓的守衛竟是對沈重的橫沖直撞絲毫不見,半點不攔,一個校尉還陪著笑臉說道︰“上面早已交代,小人怕原先的鼓老舊不響,特意給您換了軍鼓,公子盡管去敲,保證聲震六部衙門。”

    沈重泣不成聲說道︰“家中女眷清白不保,如何等得了那些時日,請大人按制為民做主。”

    南京城四面八方的人流,逐漸從幾股小溪變成大潮,最終在玄武湖畔匯成人海沸騰喧鬧起來。南京鎮守太監手下的一千余眾潛伏其中,或是散布謠言,或是帶頭起哄,或是傳播香艷,或是煽動民憤,當仇富、自悲、不平、俠氣、同情、憐憫、好奇、起哄、幸災樂禍等等種種情緒在人海各處激蕩到頂點,便萬民齊呼、千夫所指地痛罵起來。由于有別有用心之人在其中鼓動、領頭,那罵聲更是整齊劃一、口號鮮明,萬民怒罵如錢塘江水,一波接著一潮,經久不衰。

    當李御史陰陽頓挫地將例行公事般的聖旨宣詔完畢,立時由通政司官員形成正式旨意,準備交南京鎮守太監用印,而沈重也被暫時關押在午門候審。

    “當真是一表人才,渾身竟無半點煙火俗氣,難怪能寫出紅樓一夢。”

    即使附近漸漸聚集了一些船只畫舫,岸上聚集了數百的人眾,也毫不在意,正好讓那沈東海當眾沒臉。可當觀看的船只和人群數量突破了他們的想象,最終匯成人海,都發覺情勢有些失控。到最後萬民怒罵、百樂齊哀、二女投水,李濟世、周世安等人再也坐不住,鐵青著臉拍案而起,渾身顫抖,相對驚呼︰“如何到這種地步,這是誰的手筆?”

    附近湖畔的人海正在憤怒聲討,忽然人群邊緣走來一群白衣女子,人人手持二胡,整齊靜默而行。待到了湖邊平地,便分成幾行,席地而坐,其中兩人在湖邊沙灘上豎起一幅巨幡,上書斗大的幾個字,正是“不見天理國法,無奈小民泣血”。隨後一百余把二胡同時奏響《二泉印月》的曲子,那曲子飽含著悲憤、不平、無奈、惶恐、委屈、心酸掠過湖面、摧人心扉,瞬間寧靜了玄武湖的上空,萬民垂淚泣听,竟是感同身受。

    于是,不到一個時辰,魏國公、南京鎮守太監、南京刑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南京大理寺卿、應天巡撫、南京國子監祭酒諸位大員便集聚中和殿,組成南京甚至大明最頂級的會審團,開始升堂問案。

    一旁的陳眉大家點頭附和︰“那樣的書,那樣的詞,那樣的曲,那樣的演繹,真真是驚才絕艷的沈東海。倒是听說他來了南京,媽媽何不前去邀約,若是能得見他本人,能得他的指點,就不會日日意難平了。”

    “斯文敗類,嫉賢妒能!”

    這是你自找的采集的爽不爽?給你提示了會給隨機內容!居然還采集!

    “就是那個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紹興才子?”

    南京一眾勛貴也是坐了幾艘畫舫前去圍觀,那平江伯世子陳啟更是連連催促下人加速,然後幸災樂禍地笑道︰“這回可算是出口悶氣,前些時日俺不過就是當街和那小婦人聊了幾句,就被他們逼的要打要殺,害得我爹打得我五天下不了床,這回咱們也瞧瞧他們的笑話,到時候諸位哥哥扇風的扇風,點火的點火,咱們推波助瀾幫著把事情弄大,也算給小弟出口惡氣如何。”

    “國子監的生員又如何強搶了他的女眷?”

    “荒淫無恥,凌人妻女!”

    眾紈褲惡少一片叫好,笑得惡形惡狀,猖狂至極。

    ……………………

    秦淮河畔秋月閣的袁山雪大家一曲唱罷,回頭看向媽媽和一眾姐妹,問道︰“這一曲如何,可還听得?”

    沈重大禮叩頭而拜,起身決絕地說道︰“心有不平,以命相爭,,便是九死,寧折不彎,沈重不悔,請大人按制為民做主。”

    其他人听了也是人聲鼎沸,催他快讀邸報。原來這姓韓之人乃是認得幾個字的落魄童生,專靠從六部衙門買些過期的朝廷邸報,給各個茶舍讀報為生,被戲稱為讀報博士。

    李媽媽搖頭道︰“可惜沈東海才高招忌,都是高門子弟的讀書人,日後還要靠他們生活,咱們惹不起,只去看看吧,若是有機會聲援一二,也算盡了心力。”

    當傷悲至極,民憤變成了民怒,整個玄武湖已經到了暴風驟雨的前奏,突然,就見原本圍堵在外圍的國子監生員的畫舫正在慢慢散開,欲要逃離而去,而露出中間兩層巨大畫舫的甲班上,兩位女子同聲悲吟,跳入了玄武湖中,那二名女子在湖中沉浮不定、掙扎哭嚎,將數萬觀者之心揪得緊緊的,齊呼救人,終于一艘快舟劃水而過,兩人下水救出二女,那二女渾身濕漉抱頭痛哭。

    袁山雪起身怒道︰“堂堂文人雅士,光天化日之下竟是如此下作,媽媽,我們當去相助才是。”

    沈重信手走在午門附近閑逛,一個個探子奔赴往來傳遞著消息,當最終玄武湖萬民齊怒的結果終于傳來,沈重才暗暗松了一口氣,原本平淡從容的臉上突然一臉悲憤,怒氣沖沖地走向登聞鼓。

    ……………………

    此時听大家著急催促,更是不忙,擺了架子坐下,搖頭笑道︰“哪里是我來得遲,原是今天南京玄武湖發生了驚動全城的大事,小人給各位老爺打探消息去了。這一個時辰奔走打听,忙得連口水都未喝,老爺們卻是誤會怪我。”

    無奈之下,肅然整冠,手捧沈重的訴狀一路前行至午門正前方,揚聲喊道︰“尊大明太祖高皇帝之定制,奉大明成祖永樂皇帝之聖諭,從大明歷代天子之仁愛,南京登聞鼓值班御史李天成,體察詳實,今紹興百姓沈重,敲登聞鼓訴不平于天子,當按制代天子傳詔,詔魏國公、南京鎮守太監、南京刑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南京大理寺卿、應天巡撫入中和殿會審此案,另沈重所訴涉及國子監眾生員,宣南京國子監祭酒協助審理。原告百姓未得天子旨意,只可羈絆,不得關押,不得用刑,一應案卷筆錄不得遺漏當詳實明奏天子聖裁,欽此。”

    “打倒李三才,打倒周宗建,打倒……………………”

    沈重不理眾位官員,將一頭散發向後一甩,膝行而前,高聲悲呼︰“草民沈重,字東海,紹興人士,奉天子詔赴京面聖。誰知南京國子監李濟世、周世安等千余生員,對草民得天子恩遇而嫉恨,掠草民妾室女眷至娼妓畫舫凌辱,草民一腔悲憤,求告無門,鳴登聞鼓而訴不平于天子,請守鼓御史及諸位大人垂憐,接我訴狀,體查冤情,直達天听,護佑小民之苦,草民雖死無憾矣!”

    沈重點頭感謝,問了他的命姓,那校尉高興得報了家門,遞給沈重一支粗大的鼓槌,便轉身離去。

    守鼓御史李大人無奈走上前去,接了沈重手中的訴狀,苦著臉恨恨說道︰“沈公子反正要去面見天子,何必多事敲我南京的登聞鼓,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正巧南京鎮守太監陳奉陳公公和北京來的孫隆孫公公來此訪查皇宮的破損情況,听到有百姓敲了登聞鼓要告御狀,于是急民之所急,憂民之所憂,苦民之所苦的陳奉陳公公立刻用了難得帶在身邊的大印,派宦官、校尉飛馬傳旨。

    李御史死死盯著堅持決絕的沈重,又回身瞧了瞧身後看熱鬧的百官同僚,欲哭無淚暗暗抱怨為何偏偏非是今天,非要在自己值班的時候。

    ……………………

    “萬民聲援沈東海,不讓小人得猖狂!”

    有人听了大笑,便一枚散碎銀子扔了過去,罵道︰“少賣關子,快說,若是有趣,再多給銀錢賞你。”

    “家風不正,男盜女娼!”

    于是一涌而出,奔向午門,而跑在前面的正是那個措手不及、狼狽不堪的守鼓御史李大人。當李御史和一眾官員氣喘吁吁地跑到午門,就見登聞鼓下,一白衣少年,長發飄飄,面如處子,含淚帶悲,雙手高舉大大的訴狀,正跪在地上,而一支粗大的鼓槌在地上滾動搖晃,都是看得目瞪口呆,一時無人上前詢問。

    南京城郊的一處茶舍,讀報博士一走進去,就听有人喊道︰“韓小子,怎麼這時辰才來,吾等正品得無趣,朝廷又有何故事,快讀來解悶。”

    “就是那個料中遼東敗局,被馬琳總兵視為以文人而知兵事,被天子召對的沈重?”

    “听說他是當年秦淮名妓沈娘子的兒子,竟是和他娘一樣,有這等絕代風華。”

    “高門無義,欺壓百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