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86_86591第六節
根據 《三國志》記載︰“五月交趾郡吏呂興等反,殺太守孫 ,先是科郡上手工千余人送建業,故興等因此扇動兵民,招誘諸夷也。
www.biquge001.com呂興既殺孫 ,使使如魏,請太守及兵”。因為這一事件,促成了吳國對交州分而治之,企圖以此加強管理,穩定當地政權。
交趾,又名交 ,中國古代地名,地域及其文化遺跡位于今越南北部。早在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派兵滅南越國,並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設立交趾、九真、日南等三郡,直接進行行政管理;而交趾郡治就設在了交趾縣(今越南河內)。武帝在全國設立刺史部時,將包括交趾在內的各郡劃歸交趾刺史部,後來史書上稱交州。
漢武帝之後的千多年時間里,交趾地區雖然屢有叛亂,總體上一直沒有脫離中央政權各朝代直接管轄。東漢末年,刺史部改為州,此地區正式稱為“交州”。因為該地遠居于南方地區,與中土交通不便,所以在三國時期倒是免了戰亂的侵擾,地域社會發展很是迅速。據史料記載,到了東漢末年,當地人口已經達到了三百萬之多(不包括遠離鬧市,藏居深山老林,以及被土著富豪官吏蓄養的家奴)。而交 一郡即佔有全州人口的半數,可見當時交趾郡的繁榮。
交州物產豐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之下,就已經出產銀、銅、香料、絹物、明珠、琉璃、翡翠、、犀角、鸚鵡、大象、孔雀等奇珍異寶。因為此次叛亂,有的資料稱之為“孔雀引發的叛亂”,也為了區別前面幾次交趾叛亂,比如所謂的二征夫人叛亂等等。
交 郡治在龍編(今越南北寧),後來又稱為了州治。
舊有歷史上公元262年,吳帝孫休派出察戰鄧荀到了交趾郡,主要是前來為皇室調集野豬、孔雀等珍稀畜禽等稀有之物。而之前不久,郡守孫胥曾經強征了千名手工業者去了京師建業服役,一時間民心打亂,以為鄧荀到來一如前次,又要強征苦役。趁民心不穩,早有叛亂之心的郡中書吏呂興馬上進行煽動,拉攏了一批士兵和當地居民,同時派人到各鄉村夷族串通,經過了大半年的謀劃之後,于264年五月發起了兵亂,殺死郡守和察戰盤踞郡城,並且向當時的魏國,後來的西晉發出請求,請派出郡守前來任職。
事情大有巧合,同一年夏季,曹魏開始大規模的討伐蜀國,主力西進,難以顧及南方的交趾;而吳國當時也接到了蜀國的求援信件,作為同盟國家,唇亡齒寒之下,吳帝孫休馬上派兵援救蜀國,以牽制曹魏兵馬,也沒有顧得上馬上派兵南下平定叛亂。
沒想到的是,很快地蜀國朝廷投降了,吳軍又采取不是很道義的軍事行動攻打本來屬于蜀國的永安等地,遭到羅憲等人頑強抵抗,戰爭一直打了半年多,到了夏季,當曹魏的胡烈率領軍隊前來救援,吳*隊才無功而返。就是因為北面的戰時,延緩了吳國對交趾用兵,直到孫皓上台之後,才開始了平叛行動。
就在吳國、魏國無暇南顧的時候,呂興迅速得到壯大,並開始了軍政兩方面行動︰首先派遣都尉唐譜前往南中(今雲南省屏邊),向魏國南中都督霍弋要求歸附,並希望魏國出兵保護。軍事上,呂興又策動了南面的九真(郡治今越南清化)、日南(郡治今越南洞海)兩郡起兵響應響應;又親自領兵進軍合浦郡,試圖脅迫該地一起加入叛亂,壯大聲勢。
得到請求之後,霍弋立即派人向朝廷稟報。264年九月,魏國朝廷下詔︰呂興為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將軍、使持節,同時進爵為安定縣侯。特旨呂興“便宜從事”。
同時又詔令霍弋為交州刺史,特權處理交州地區諸事務,包括節制該地軍政事務,任命地方官吏。霍弋得到授權之後,馬上任命爨谷為交 太守,率領牙門將董元、毛炅]、孟干、孟通、爨能、李松、王素等人援助呂興。但在爨谷等人到達交 之前,呂興已經被部下李統擒殺,局勢頓時變得撲朔迷離。
265年,爨谷率軍抵達龍編,安撫新歸附的交 等地,開始了對這一地區的治理活動。265年年底,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霍弋、爨谷等人很快宣布向晉王朝投誠。
爨谷世之後,馬融(蜀國大將馬忠之子)繼為交 太守;馬融之後,霍弋表奏犍為人楊稷繼任太守。為了安撫當地官員和百姓,西晉朝廷加封楊稷為綏遠將軍;董元、毛炅等人為雜號將軍,封侯;遙領交州刺史的霍弋更是因功封為列侯。
經過賀弋、楊稷等人幾年的經營,晉國實質上已經牢牢控制了原來屬于吳國的交 、九真、日南等地,附近的合浦郡等都受到了嚴重影響,當地民心不定,時刻都有倒向的可能。
有鑒于此種危險局勢,吳國朝廷馬上采取了大規模軍事行動。任命劉俊為交州刺史,將原來的刺史修則撤職查辦,後又將他戴罪立功,任命為前部督,隨同將軍顧容(東吳名臣顧雍族弟)討伐交趾。
兩相交兵之下,吳軍初戰不利,多次被西晉將領,交趾郡守楊稷大敗,楊稷趁著初戰勝利的機會,派遣部將毛炅、董元等率軍攻打吳軍的駐地合浦。結果吳將,原交州刺史修則被毛炅斬殺。接著主帥劉俊也在戰斗中陣亡,吳軍殘部退保合浦,等待後援部隊到來,戰局一直持續了三年之久。
在打敗吳國新任交州刺史劉俊等人的進攻之後,楊稷奏請朝廷任命董元為九真郡守、毛炅為新降服的郁林郡守,以加強地方,並繼續進攻吳國交州各郡。一直到269年,一個名仕的出現,才改變了整個戰局。
陶璜秣陵(今南京)人,父親陶基,曾任吳國交州刺史。期間陶璜隨父親經常出入交州,對當地民情多有了解。當前線戰事不利,朝廷再次派兵南下的時候,陶璜主動上表請纓,得到皇帝孫皓批準,出任蒼梧太守。
待穩定了當地局勢之後,陶璜整頓兵馬,進擊合浦,與朝廷南下大軍,威南將軍大都督薛 ,監軍虞 熱伺 獻髡劍 齷鶻恢骸5 且蛭﹤庇誚 Γ 急覆壞保 揮凶齙街﹤褐 耍 賈魯穌絞S 鴇 勱 攏 緩煤笸恕R蛭 髡絞S 砧 艿窖Λ指責,陶璜反擊說所以失利主要原因在于統帥部籌劃不當,“諸軍不相順,故致敗耳”。
為了鼓舞士氣,陶璜只帶了幾百名士兵,趁著晉朝軍隊驕狂,夜襲董元所部,“獲其寶物,船載而歸”,薜 大悅,馬上任命他“領交州,為前部督”。之後一段時間,陶璜采取避實擊虛,靈活機動的戰術,與晉軍周旋,尤其是冒險率兵經海上襲擊交趾郡城,進攻晉朝的部隊。在攻城戰中,陶璜識破董元的伏兵之計,采用奇招大破敵軍,佔領郡府,然後開始了拉攏分化敵人的工作。
陶璜“以前所得寶船上錦物數千匹遺嚴賊帥梁奇,奇將萬余人助璜”;又采用離間計,成功促使董元誅殺了自己手下勇將解系,為吳軍解除了一個重大威脅。271年,陶璜與另外一名將領薛璜聯合,打敗晉軍主力,最終收服交趾全境,迫降了九真、日南諸郡,得到朝廷嘉獎,被任命為交州刺史。
在任期間,陶璜多有建樹,尤其深得交州父老擁戴,因此當皇帝孫皓準備調任他出任武昌都督的時候,當地百姓紛紛上表求肯,朝廷之後將他留任原職,直到病逝。
280年,晉軍攻破建業,吳國投降,皇帝孫皓受命寫信勸降,陶璜痛苦數日之後,才派人到西晉京師洛陽表示歸順。晉武帝司馬炎因為他在交州的政績和民望卓著,不僅保留他的原職,後來又加封他為“宛陵侯”、“冠軍將軍”等。
西晉統一後,晉武帝吸取地方割據的教訓,逐步削減各州郡兵力。但是身為交州刺史的陶璜卻上書力陳交州地區的危險局面︰一是附近林邑國“數攻百姓”,“攻破郡縣,殺害長吏”,必須重兵彈壓;二是交州又與廣州“二州唇齒,唯兵是鎮”,因此有必要保留重兵,維持整個南方邊境的安全;三是交州地處南方邊地,氣候特殊,疾病流行,“南土溫濕,多有氣毒,加之累年征討,死亡減耗”,致使林邑國等外敵有機可乘,局面就更加危險了。晉武帝只好听從其議,破例使交州保持原有兵力,以為南部屏障。
陶璜在交州任職前後三十年,深得當地民眾愛戴,史載在他去世的時候,當地“舉州號哭,如喪慈親”。
書歸正傳,既然此時的魏國已經在吳仁義控制之下,南方地區的叛亂就容易操作了很多。為了尊重舊有歷史,尤其是充分發揮那些名仕的智慧,吳仁義還是啟用了自己多少有些了解的幾名大將前往南方,平叛並治理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