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殺國舅爺的大案,驚動了朝廷上下,轟動了江南百姓。
www.biquge001.com白尚雄的妹妹白娘娘得知此事後,十分惱火,痛恨之極。
老道死了,白娘娘只能把氣撒在朱子涵及他的家人身上了。現在,朱老人夫也死了,朱子涵至今還安然無恙呢!這讓白娘娘很不心甘。
于是,她肯求國王要為自己出氣,治罪于朱子涵。
國王告訴她說︰“不是朕不想替報仇而是你的這位哥哥犯的罪也太大了。朱子涵殺他是秉公辦事無可厚非,所以朕暫時還不能殺朱子涵的。”
讓國王暫時不想殺朱子涵的主要原因,那是怕殺了人家會影響到全國賑災的大好形勢。朱子涵暫時安全,不是因為有功在身而是因為他還有用處呢!
國王明明知道殺白商雄是朱子涵是在幫助自己鞏固江山社稷的。
可是,他還是答應了白娘娘請求。說︰“朕現在不想殺他,朕叫他活著,是為了幫朕度過難關。等到完事大吉的時候,朕會找個茬,再殺了他也不遲的!”
國舅爺被朱大人斬首的消息一經傳開,災區的所有貪官污吏都被震懾住了。他們的不軌行跡馬上就有所收斂,從而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賑災救災的主動性。
白尚雄被斬首之事,對百姓來說那是件大快人心的事。于是,老百姓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有了自救的信心給了救災的工作增添了無窮的力量。
朱子涵用罰沒的糧食來賑濟百姓。災民們能得到救災糧,大家吃飽了。人們不再有抵觸情緒了,對救災也主動了。參加修堤築壩的人就多了起來。工程進度大大加快。大災時,各地百姓因對官府不滿,不少百姓落草為寇了。
現在形勢好了,不穩定的勢頭明顯減弱。但有少數的地方官府、軍隊對被逼上山當過土匪的人還嚴酷鎮壓。鎮壓的後果就形成了民與官民與軍隊的僵持局面。當過土匪的人太多了。這就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秩序。
被朱子涵調過來維持社會秩序的吳傳水部,就在黑峰山這一帶維持社會秩序。
一貫欺壓百姓的吳傳水企圖一舉消滅黑峰山的土匪。結果山寨久攻不下慘遭失敗。
黑峰山的寨主關在山是個苦大仇深的莊稼漢,因水災莊稼絕收,地主的逼債,官府的苛捐雜稅使得關在山家破人亡,實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才當了土匪佔山為王。
他拉起了五六百人的隊伍。殺富濟貧,但從不禍害鄉里。那些貪官污吏惡霸地主對他們卻恨之入骨,懼怕在心。
吳傳水來到這里,違背了朱子涵派他來維持社會秩序的本意。吳傳水大打出手率八百官兵強攻黑峰山山寨,從此以後他和關在山結下了梁子。
關在山的人都是些當地的百姓,他們既是匪又是民。他們信息靈通,熟悉地形,憑借山寨的險要,只用一小部分人就可以守住山寨。
關在山騰出大部分人來,分成兩隊。一隊搔擾或牽制官軍,另一隊伏擊官軍,使得吳傳水的官軍多次遭重創,現在已到了束手無措的地步了。
朱子涵路徑此地得知這種情況,命令吳傳水把隊伍撤回去。
朱子涵首先帖出告示,告知百姓水災之年免去所有捐稅,要求所有土地出租者,不得在災年收取地租。
告示承諾所有當土匪的只要放下武器回鄉務農者,以往所做的錯事既往不咎。官府還要分發給賑災糧。
之後,朱子涵又寫信給關在山給予安撫。為了表達誠意,朱子涵帶著張大虎和王小龍上山面見關在山。
這天,朱子涵一行三人來到了黑峰山下,關在山迎出了山門。
關在山久聞朱子涵的為官之道,特別是他的不畏權貴,敢于懲處像白尚雄那樣的王親國戚,令自己佩服。
朱子涵看到六個壯漢來接自己,其中有一人被綁著。當朱子涵走過去的時候,被綁著的漢子跪下了。
看來,這人就是關在山。這人三十多歲英俊,一副善面孔。那漢子說︰“罪民關在山見過朱大人。”
“你這是干什麼?你沒罪,你是被逼的。起來吧!”朱子涵邊說著邊把他扶起。
“謝謝大人對我等的理解。”關在山听了朱大人說自己是被逼的時,很激動接著又說。
他們說著說著上了山,進了山寨。
在山寨的聚義堂里已備好了酒席。
酒席上,朱大人把自己的來一向在座的一一作了說明白。
有人說︰“大人,我們對你是信得過的。可是對其他人就信不過了。”
“弟兄們。相信朱大人,他的話是管用的!”我看沒人敢不听的。”張大虎告訴大家說。
散席後,朱子涵和關在山單獨暢談一次。關在山被朱子涵的誠意所感動,他表示先將手下的弟兄們遣散,隨後他自己也離開山寨獨闖江湖了。
關在山說他得罪的人太多,家是回不去了。朱子涵對關在山的處境表示理解和同情,同意了他的想法和做法。
黑峰山的事就這樣圓滿的結束了。這里的社會秩序,從此得以穩定了。
朱子涵一行三人又起程了。
他們還是乘坐一條小船順江而去。朱子涵邊走邊暗訪,發現了不少問題也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這天,他們路徑一個叫平崗鎮的地方。他們一上岸就听說前天就在這里發生過械斗,死傷好幾個了。
這種械斗是因水災引起的,就連縣衙與縣衙間也經常為水災的事矛盾不斷。械斗的雙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已經成了一個嚴重的歷史遺留問題了,一直也沒能得到解決。
巧了,今天兩方又要開戰了。朱子涵覺得這事是件關系到地方利益和穩定的大事,同時也是治理這條河道避不開的事。他知道這件事很棘手,但非解決它不可。
兩方各有百姓二三百人。他們手持鎬頭、鐵杴、叉子、木棒等各種生產工具為武器,群情激憤。他們對峙著相互謾罵、挑釁著。
雙方的帶頭人已經開始推搡起來。朱子涵眼看著一場械斗馬上就要開始了。
朱子涵給身邊的張王二人使了個眼色,張大虎和王小龍沖了過去,將兩方的頭拉開並對大家喝道︰“不得無理,欽差大人到!”雙方百姓听了都靜了下來。
王小龍看大家靜下來了說︰“朱大人有話要講。”
“鄉親們,大家稍安勿躁!有事好商量,千萬不能動家伙。此事我管定了,大家盡可放心。我朱子涵向大家保證,問題一定會解決的。”
雙方的群眾情緒平穩了,手中的家伙都放下了,而且雙方都有所後退。因為大家對朱大人這個人是早有耳聞的,知道他是個愛民的好官,所以雙方沒有人反對。
朱子涵看大家沒有人反對,他又說︰“大家都散了吧!雙方派出個代表由我來和他們協商。其他人該干什麼就干什麼去,有了消息馬上會告訴大家的。”
朱子涵從雙方的代表那里了解到,原來在他們的界河處經常鬧水災。一方要築壩攔水,不要讓大水淹了他們的田地。一方要泄洪把水放到鄰縣去減輕自己的災情。
當朱子涵听完了他們各自的意見後,說︰“我听明白了,你們各自的想法,在我看來,都是損人利己的。你們能不能找一個既有利于自己也利于他人的好法子呢?”
雙方都沉默不語了。大家都覺得朱大人說的有理,可是要找一個雙方都有利的辦法談何容易呢!
朱子涵看雙方代表都不出聲了,覺得他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就說︰“我看咱們到現場看一下,然後再商量怎麼辦,好嗎?”
雙方的代表听了朱大人的話,都同意先到那段有爭議的河段去看看。
朱子涵到了現場一看,這個地方拐彎太急,拐彎後的河道又不太寬發洪水時,拐彎急洪水沖下來會直沖到壩外,形成決堤水淹鄰縣的大片田地。
拐彎後的河道也不夠寬,水流不出去就造成水漫河道淹沒周邊的田地的情況。
上游縣的民眾主張從拐彎處泄洪。下游縣百姓為保自己的田地,要在此築高壩攔水保田。
朱子涵摸清了情況後,對上游的代表說︰“把水泄出去對你們有利,對下游的百姓會怎麼樣呢?你們考慮過了嗎?
怎麼辦才能讓他們不受損失或少受損失呢?這就需要大家好好地想一想啦!”
小牛莊這個地方還好。這兩年來的收成基本上說的過去,水患不大。收成雖然差些,但牛重連家的糧食自己吃還是湊活的。
牛重連想的總是比別人多些,他告訴老伴說,要省著點吃,省出點來幫幫那些吃不上飯的人們。這不,今天他就要送些糧食到鄰縣去。
“車裝好了嗎?”牛重連邊整理衣服邊問著二兒子。
牛建智回答說︰“裝好了,爹!”
“那,咱們就出發吧!老伴啊!今天我可能回來要晚些。王家善已經不在了,我得去老羅那里看看。要是回來晚了,別擔心啊!”
“路上小心著點,到處餓死人。別讓人家把糧食給搶走了。遇到搶糧的就把糧食給他們,你只要能保住你的這條老命回來就行了。建智,你爹我就交給你了。”薛春燕絮絮叨叨地囑咐著。
六個人押這一輛裝滿糧食的馬車朝鄰縣出發了。
在老羅家的客廳里。老羅正在和老牛喝茶呢!羅開升高興地說︰“老弟啊!你可幫了我兒子的一個大忙了啊!他眼看著就要沒有糧食賑災了。”
“啊!原來此地的父母官是貴公子啊!我告訴你,你別臭美,我這次捐糧不是充著你來的,我是充著廣大災民來的還充著你兒子這個父母官來的。”
“我懂得,你就是這麼一個好人啊!善良、厚道、耿直還有就是有點嘴臭。”
“老東西,這是夸我嗎?沒用的,我忘不了你過去是怎麼地坑我的那些事了。”
“哈哈!別提了。那時,我真混,怎麼會那麼的不講理呢!”這時,牛建智回來了。他對羅開升說。“羅大伯你們老哥倆嘮得多開心啊!”
“是啊,我都好久好久沒這麼高興過了。”
“馬車卸的怎麼個樣子了嗎?”牛重連問兒子。
建智回答說︰“爹,車卸完了。”
“怎麼,你想溜嘛,別想。我們還得一起喝酒呢!羅開升挽留著牛重連。”
“我干嘛要走啊!不走了,永遠都不走了,行嗎?牛重連開玩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