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劉閣老,朕也知道開中法雖然緩解了我朝戶部銀短缺的問題,但是危害甚大,無異于飲鴆止渴,所以朕才在今日召集汝與西涯先生、木齋先生商量對策嘛。
www.biquge001.com”弘治皇帝也很苦惱,開中法雖然解決了內商之鹽不能速得,邊商之引不願賤售,報中無人,存積鹽滯銷,致邊儲無著的問題,卻帶來了更大的問題,那就是私鹽問題比前幾朝都要嚴重,幾乎動搖了開中法的根本,甚至于動搖皇位的根本,雖然現在還沒看出來,可是這就是個苗頭。
課不課的到鹽稅都不算什麼大問題,關鍵是弘治皇帝昨日听見下人奏報葉觀說整個泰安府都被私鹽販子買通,任其一手遮天的情況讓弘治皇帝心中不安。當皇帝的不怕攔轎述冤的老百姓,也不怕貪贓枉法的貪官,更不怕權勢燻天的文臣。攔轎述冤說明老百姓還認為這個朝廷能有人幫他伸冤,貪贓枉法的貪官,只要朝廷派一名巡按御史拿著皇帝的聖旨抓入大牢,日後處死,失去的民心就會回來。權勢燻天的文臣就更好辦了,自太祖皇帝借著胡惟庸謀反案廢除了大丞相之後,文官就沒有一個領頭人了。自古以來,文官相輕,武將相賤。沒有了領頭人,文官那群酸腐文人就是散沙一盤。三位閣老總要靠著相互之間的平衡才能不讓文官集團分裂。不論朝臣有多麼大的權勢,只需要皇帝一道聖旨就得乖乖的俯首交權,沒有人會跟著他犯上作亂。
可是皇帝最忌憚的就是被蒙蔽,被太監蒙蔽還好說,太監沒根,加上內監與文臣不和,出不了大事。可是要是整個州縣的朝廷官員都被人買通了,而京城里的六部和錦衣衛與都察院卻毫無所知那就問題嚴重了。他現在只是買通了官員賣私鹽,誰知道他會不會買通了衛所官兵造反?這還只是在靠近北直隸的山東,誰知道三邊情況如何?要是邊軍也是這般被有心人買通,日後一旦中央有所震動,豈不是給了那些人機會,造成了秦失其鹿,群雄逐之的局面?!
所以弘治皇帝想了一晚上,決定趁著第二日把葉觀等人叫上文華殿,听他講訴泰安府的問題,以此看看內閣的三位閣老門能不能相處好的辦法。
“陛下,開中法雖然弊端百出,可是它能緩解邊商不願再把糧食運往九邊來換取鹽引之後,邊軍缺糧缺銀子的問題。現在如果沒有找到新的解決辦法就廢除開中法,朝廷又會回到邊商手中拿著鹽引,內商無鹽可賣,朝廷一樣課不到鹽稅的局面。”另一名二品官服的老人嘆氣的說道。
“算了,此事容後再議,朕先听听太子的伴讀和壽寧侯之間斗毆的事情吧。”弘治皇帝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然後準備解決自己兒子的朋友和自己的小舅子之間的矛盾。
“葉觀,你毆打壽寧侯一事朕已經知道了前因後果,不過,朕看得出來,你故意把朕賞賜給你的飛魚服穿在夾衣中,就是想著壽寧侯污損了賜服然後拼死一搏對吧?”弘治皇帝看著被帶上堂的兩人,微笑著說出了葉觀心中所想。
“陛下聖明,微臣雖然無法拿出確實的證據指明甄能勾結私鹽販子,不過微臣從這些事情的前因後果能感覺到甄能絕對與追殺微臣的那些匪盜有關系。所以微臣才會在看見甄能後忍不住去打他,哪怕他身後站的是壽寧侯這樣的勛貴,因為微臣的兩個屬下保護微臣死了,因為微臣是陛下的親軍,因為微臣是陛下的臣子,因為微臣是大明的子民,所以借用亞聖的一句話︰雖千萬人,吾往矣。借用屈大夫的一句話︰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微臣知道微臣毆打壽寧侯一事做得不對,可是就連那些御史言官們也扳不倒壽寧侯,微臣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毆打他了。”︰听見皇帝這麼說,葉觀很光棍的承認了。沒辦法,形式比人強,不得不低頭。不過葉觀卻很奸猾的盜用了文官們最愛做的事情——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同時也暗示了弘治皇帝,如果不是你包庇你的小舅子,會惹這麼多的事情嗎?
听見葉觀這樣說,不僅弘治皇帝微微點頭,就連一旁的幾名閣老眼神中也帶著贊許,不過都是年老成精的人了。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在贊許什麼了。這年頭,文官抗旨要頂著為國為民的大義名分。皇帝被駁了面子,也要頂著一個從諫如流的名聲。所以,他們的贊許嘛……呵呵……
“父皇,兒臣還是相信葉觀說的話。兒臣曾經微服出宮游玩,不,是微服暗訪,經常听說壽寧侯府的人仗著壽寧侯的威風為非作歹,鬧得天怒人怨,那些僕人應該統統處死才是。”這個時候,朱厚照也從殿門外走了進來。本來他就很關心葉觀毆打自己舅舅一事,所以听見今天父皇要親自斷案,他還是跑來給葉觀幫忙,如果父皇要嚴懲葉觀,他準備幫葉觀求求情的。所以一來到文華殿,就在殿門外偷听葉觀幾人講話,听見葉觀說的那麼慷慨激昂,也忍不住走進來為葉觀說話。
壽寧侯本來就一陣心虛。一听自己的外甥這樣說,不由暗暗氣苦,都說娘舅最親,這傻外甥怎麼胳膊肘往外拐呀?自己可是他的親舅舅啊!難道還抵不過才來幾天的葉觀不成?
葉觀看見朱厚照走了進來,頓時就定了心。如果自己要被嚴辦,那麼弘治皇帝是不會讓朱厚照進來的。既然朱厚照能進來,說明皇帝準備和稀泥了。
“嗯,朕也是體諒你年少輕狂又是為了自己的同僚慘死,這才遷怒于壽寧侯,所以才沒讓三司負責審理。要不然,壽寧侯少不了一個削爵罰俸免職的下場,你最少也是一個流放瓊州的處分。兩邊都得不著好處。這樣吧,那個叫什麼甄能的百戶所犯之事是否屬實由東廠派人去查,如果屬實,鎖拿進京,深挖當地官場糜爛之事,務必做到不枉不縱。同時免去壽寧侯錦衣衛同知的官餃,罰俸一年,勒令閉門思過。葉觀免去錦衣衛千戶的職權,安心的給朕的皇兒當一個伴讀吧。”弘治皇帝還是決定各打五十大板,兩邊的罪過都不重,唯一倒霉的就是沒有後tai的甄能了。
“記人之功,忘人之過,宜為君者也。陛下聖明。”三位閣老雖然不滿意皇帝沒有經過內閣就擅自決定了官吏的任免,不過他們也知道不要對皇權限制太多,加上皇帝也決定除了壽寧侯這個總hou台不能挖到以外,剩下的隨他們的便。所以也就說著奉承的話,捏著鼻子忍了。
“嗯,下去吧。鹽法之事等諸位卿家有了辦法在奏與朕得知。朕有些乏了。”昨晚一晚上沒睡好又加上今天要舉行早朝,現在又有午朝,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弘治皇帝也有些熬不住了。
“陛下,微臣似乎對鹽法的弊端有些看法,如果成真,也許可以解決私鹽泛濫甚多的弊端。”听見黃石說鹽業問題,葉觀突然想到了一個數百年之後才施行的鹽法——綱法行。
“葉觀,你說你能解決私鹽泛濫的問題?黃口小兒豈能參與軍國大事。簡直是荒謬,賣乖邀寵也不是你這樣做的。”壽寧侯本來因為自己被削了職權,又被勒令閉門思過心中就不爽。現在又听見葉觀居然說他有辦法,頓時就忍不住出言譏諷。
“不學無術,令人可笑。壽寧侯如若不知秦甘羅一十二歲便被始皇帝拜為宰相,為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也應該知道本朝的閣老李東陽大學士在景泰六年,年僅八歲的時候就以神童之名入學順天府學。天順六年參加鄉試中舉,年僅十六歲。天順七年會試中舉,天順八年高中二甲進士頭名。成化元年就參與編寫《憲宗實錄》當時年僅十九歲,與卑職同年紀、哦,對了,壽寧侯被免去了同知之職。卑職改稱下官,以免觸動侯爺傷心之處。敢問侯爺,那兩人哪個不是黃口小兒之時就聲名顯著,比不比得了侯爺?侯爺八歲的時候在干嘛?肯定不會是在尿褲床,您說對吧,侯爺?!”葉觀听見壽寧侯嘲笑自己年紀小,心中也是不忿,所以出言譏諷,亞大概也摸清楚弘治皇帝的脾氣了。只要不觸動他的底線,他一般不會發怒。
听見葉觀說起李東陽的往事,兩名老者忍俊不禁的看向另一名老者,那名老者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微笑著,不過幾人都沒有說話。他們都知道既然面前的那個小子一點不服輸,那麼肯定還有後文,所以還想繼續听他說些什麼。
壽寧侯被葉觀一陣搶白譏諷,頓時紅著臉說道︰“你又不是李閣老,你能與李閣老比?”
葉觀笑道︰“你又不是我,怎麼能知道我不能與李閣老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