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卻說孫堅自從魯陽卻敵之後,又是準備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各方面都準備齊全了,然後便向自己的老上級袁術通報一聲,待到老上級袁術的首肯之後,孫堅便厲兵秣馬,準備誓師北伐,跟西涼軍再較高下。
www.biquge001.com
這哥們便集齊麾下軍隊,築五尺高台,然後自己站在台上,麾下文武,程普、黃蓋、韓當、朱治以及孫氏家族的人,分列左右,好不壯觀。而後又拿出自己早就準備好了的誓詞,聲情並茂,慷慨激昂地大聲宣讀道︰“
天子遭囚,董賊把政,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凡我漢民,當起田下,凡我漢臣,當率桑梓;
棒杵而起,可誅一蛀,萬眾並起,必驅奸佞。
文台不才,但分君憂,能聚子弟,起于豫州,
強則勤王,以清君側,窮亦守鄉,不失王土。
下面一眾人听的也是熱血沸騰,不能自已,紛紛表示堅決服從孫堅將軍的領導,務必要將天下第一大壞蛋董卓給斗倒。
這邊誓詞剛剛宣讀完畢,緊接著又有好消息傳來,孫堅的好主子袁術對于孫堅誓師討伐董卓的行為十分的贊賞和支持,這邊大軍所需的糧草補給,非常及時給孫堅送來了。于是,孫堅更加是信心百倍,壯心不已,發誓要讓天下人見識一下自己的勇武善戰。
這邊孫堅看到自己的主公袁術已經派遣使者押運糧草來到魯陽城,當下也不敢怠慢,立刻將使者迎入到議事廳,準備好生招待一番。
那使者對孫堅也是非常客氣,沒什麼架子,也沒有什麼所謂上使頤指氣使的樣子。
孫堅對此也是比較滿意,當下雙方落座之後,孫堅便出聲說道︰“使者遠來辛苦,一路風塵,孫某已經安排酒宴,為使者接風洗塵,還請使者稍待片刻。”
那使者客客氣氣地回復道︰“文台將軍客氣了,這不過是在下的分內之事。”
孫堅又問道︰“孫某看使者頗為面生,孫某自問在袁公麾下也有些時日了,袁公麾下文武也認識不少,卻沒有見過使者,不知使者高姓大名?”
那使者臉上頗有無奈之色,笑了笑,說道︰“在下舒邵,字仲膺,陳留人,便是在不久前被袁公召為下屬,算的上是剛剛加入袁公的麾下,文台將軍自然是沒有見過在下了。”
孫堅聞言,立刻向舒邵行了一禮,然後說道︰“原來是海內義士舒仲膺,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你道孫堅為何如此激動,原來這個舒邵與其兄長舒伯膺都是天下名士,這個舒邵曾經為其兄伯膺復仇殺人,事發之後,兄弟二人爭相赴死,並得免刑,于是從此聞名天下,海內稱“義”。
舒邵趕忙向孫堅回禮,口中說道︰“文台將軍折殺我也,臨行之前,袁公有意讓舒某出任沛相,舒某也已經同意,想必文書不久便會通令各地。文台將軍貴為豫州刺史,將來還是舒某的頂頭上司。舒某作為將軍的屬下,將軍向屬下行禮,豈不是折殺我也。”
孫堅大笑一聲說道︰“今後能與海內義士仲膺兄共事,實乃孫某之幸運也!”
舒邵也是放聲大笑,又說道︰“文台將軍,此次舒某前來魯陽主要有三件事,第一件便是替袁公作為使者,給文台將軍押運糧草;第二件事,便是作為一個屬下,來拜會一下自己的未來上司,看一看聞名天下的江東猛虎的廬山真面目。”說完便停止不言。
孫堅大奇,出聲問道︰“仲膺兄,不知這第三件事是什麼?”
舒邵頓了頓,說道︰“敢問文台將軍現在麾下有多少人馬?”
孫堅答道︰“之前我麾下有人馬三萬余人,自從西涼軍大將胡軫想輕騎襲擊魯陽,反被我用疑兵之計,不敢出擊,而後退兵。我軍自此士氣大振又有一些士卒來投效,現在總人數已經達到三萬五千余人,不知仲膺兄怎麼會突然問及此事?”
舒邵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又問道︰“敢問文台將軍憑借這手中的三萬五千人馬對陣西涼軍可有必勝的把握?”
孫堅答道︰“戰場之上,形勢千變萬化,誰能做到十拿九穩,誰又能說能有十足的把握,況且董賊的西涼軍,久在西涼,常年戰事不斷,是天下一等一的善戰之師,孫某所率軍眾大部分是新兵,雖然訓練近乎一年,又有很多老兵作為骨干,但畢竟時日尚短,沒有經歷真刀真槍的戰事,沒有見過戰場上的廝殺鮮血,沒有西涼軍士卒那麼精銳,又如何能敢說穩勝西涼軍。不過,董賊欺凌天子,天理難容,有道是為人臣者,主辱臣死。如今天子受辱,身為臣下,自然不能知道天子受辱,而無動于衷,放任不管。孫某當為大漢拋頭顱,灑熱血,誓為天子一掃寰宇,還海內清寧。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若大事難成,孫某不過有死而已,願孫某這顆大好的熱血頭顱能為大漢略盡綿薄之力,雖死無悔。”
舒邵從案幾上站起,擊節長嘆︰“好!好!好!文台將軍真乃我被楷模,舒某佩服不已。今日舒某前來的第三件事便是帶來一個好消息,讓文台將軍大事可期,壯志得酬的好消息。”
孫堅大喜,立刻出聲問道︰“仲膺兄究竟帶來什麼樣的消息,可以有此功效,還請快快到來,勿要讓孫某苦苦等候。”
舒邵見狀,說道︰“此番袁公派舒某前來給文台將軍帶來一個消息,那就是袁公已經派遣以陳紀為主,雷薄為副率領三萬人馬助文台將軍一臂之力。還請文台將軍暫緩兵戈,等待幾日,與陳紀、雷薄二位將軍以及其麾下人馬匯合,然後在一起形勢北上,進兵洛陽。”雷薄二位將軍
孫堅大笑一聲,說道︰“此乃天助我也,袁公真是深明大義,竟然派陳紀、雷薄二位將軍率領三萬人馬前來助我,如此何愁大事不成,董賊不滅。不過陳紀、雷薄二位將軍俱是袁公麾下大將,如此我當讓賢,以二位將軍為主,共圖大事。”
舒邵是個聰明人,一听到孫堅說什麼讓賢之類的話,立刻就會意孫堅這是問自己關于軍隊的指揮權問題,于是立刻說道︰“文台將軍多慮了,此次袁公明確表示,討伐董賊乃是天下大事,是我軍的重中之重,所有人馬必須齊心協力,共同配合,陳紀、雷薄二位將軍以及其麾下人馬皆歸文台將軍節制,統屬。若是其部眾不服從軍令,不听文台將軍的指揮,文台將軍可以直接斬殺,以儆效尤。”
孫堅听到自己想要的消息之後,滿意之極,開口說道︰“陳紀、雷薄二位將軍,皆是海內人杰,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是他們為主,豈不是更好?”
舒邵笑了笑,說道︰“文台將軍,袁公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難道文台將軍想要違抗袁公的命令嗎?”
孫堅這邊也就是做做樣子而已,哪會真的什麼退位讓賢啊!差不多就得了,于是開口說道︰“孫某既然以袁公為主公,自然是惟袁公之命是從,此事業已至此,孫某自是當仁不讓,精心指揮軍隊,但求能盡快擊破董賊,還海內清寧,將來由袁公輔佐天子,重塑大漢山河。”
舒邵一听孫堅這話,也是不住的點點頭,覺得這孫堅倒是滿上路子的,什麼事兒都還能想到袁公,也不枉袁公對其的一番栽培信任之恩。過了一會兒又對孫堅說道︰“文台將軍,舒某估計陳紀、雷薄二位將軍以及其麾下的三萬人馬估計還得七到十日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魯陽,不妨等他們與文台將軍會合之後,再出發北上,還請文台將軍安撫士卒,以免生出什麼亂子,反而給董賊的西涼軍以可乘之機。”
孫堅對自己這段時間訓練的士卒也是十分的有信心,說得上是胸有成竹,于是拍著胸口說道︰“仲膺兄,請放心,孫某絕不會辜負袁公對孫某的一番栽培之恩,絕不會出什麼亂子。”
舒邵摸了摸自己剛剛蓄起的胡子,笑了笑,說道︰“如此甚好,舒某在此預祝文台將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早日擊破董賊。”
孫堅趕忙謙遜了幾句,然後二人在一塊兒放聲大笑,只是還想有點越笑越猥瑣。
孫堅設宴為舒邵送行之後,也是按照與舒邵的約定,暫緩北上,在魯陽城內靜靜等候袁術麾下的大將陳紀、雷薄二位將軍以及其麾下的三萬人馬到魯陽城內與自己會合。
這下子孫堅感覺自己要雄起了,兵強馬壯,再加上自己的勇武韜略,何愁將來大事不成。
男子漢大丈夫,當靠自己的勇武韜略,立不世之功,成就一番偉業,留名青史,方才不負在人世走上一遭,孫堅想到這不禁雄心萬丈,躊躇滿志。
ps︰文中所寫的那段誓詞,是點蒼在一個孫堅貼吧中看到的,覺得寫得非常不錯,便拿來引用,其原作者是一個叫“孫堅需要主公技”的大大,由于瀏覽貼吧時是用手機看的,所以便沒有注冊,也就無法告知原作者,在貼吧中原作者也說此段誓詞可以被別人引用,只需注明出處即可,所以便有此舉,若有冒犯,還請海涵。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