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卷 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660章 門客也不好當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奸雄天下 | 作者︰大羅羅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桃花宮。www.kmwx.net

    很好听的名字,就在桃花島上,是大明福王陳淮清的別院,原來是宋國沿海制置司水軍的一處官衙。在陳德興佔據桃花島後就劃撥給了南洋艦隊,一開始作為南洋艦隊的官兵休息度假的基地建設,建在桃花山上。後來南洋艦隊母港遷往淡馬錫島,這里就移交給了軍務司,不過擴建工程依舊沒有停止,軍務司想把這里當成江南攻略大軍的高級軍官家屬的臨時住處。而如今,這里又被陳德興買下(大明講究的是公私分明,軍部的產業,皇帝也不能無償佔有)送給了福王陳淮清,作為他的一處府邸。

    桃花島的名字雖然好听,後世又因為金庸的小說而聞名于世。但是島上其實沒有什麼好風景,就是一處荒島,交通也不大方便,只有漲潮的時候海船才容易進出港灣。

    因此這座島嶼最後竟然成了一座天然監獄,用來囚禁從江南各地抓來的義門大族的族人。到大明光復元年正月下旬的時候,“囚犯”的人數已經突破了三萬。不僅擠滿了島上原有的營地,而且還臨時搭建起了許多茅屋和帳篷,全都住滿了對未來充滿絕望的人們。

    就在這個時候,大明福王陳淮清卻帶著自己不多的屬官門客(宋朝的傳統,高官是可以養門客的,不過數量不是很多),住進了桃花宮,而且還掛上了兩浙宣撫使的名義。

    大明的官制中,宣撫使是個臨時任命的差遣,任務就是安撫拉攏被佔領地區的土豪劣紳和各種實力人物。現在陳淮清當上了宣撫,還入住桃花宮。這事兒在政治嗅覺靈敏的義門子們看來,顯然就是個轉機!

    這位福王殿下,沒準就是來招撫他們這些義門子的……

    果然,沒過幾日,桃花宮中就傳出了消息︰福王殿下要延攬門客家臣!

    門客家臣……在南宋時代,這也是士大夫們的一條出路。賈似道的心腹廖瑩中便是賈似道的門客出身。凡是官位較高,實權較大的宋國官員。一般都會有幾個門客幫襯。而此時的北方軍閥,更是門客眾多,一個個都以孟嘗君再世自居。

    而在新成立的大明朝中,養些門客家臣同樣不是什麼犯忌的事情。陳德興的那些把兄弟。現在幾乎個個都養了門客。宰相黃智深和舟山行轅軍師任宜江也都養客。甚至連陳德興的管家婆忠義伯楊婆兒(她雖然出身紅塵,但是功勞真的不小,伯爵封號可不是靠和陳德興牽手得來的)和天道教首席天道使忠貞侯墨影娘二人門下,同樣是有門客家臣的。

    只是大明高官顯爵府中門客的數量都不多,一般就是幾個。多的就是二三十。門客家臣的薪水當然要雇佣他們的人自己買單。而大明的高官顯爵,最多就是幾萬畝的田莊,而且都是在北地的莊子。經營好了,一年能有萬貫收入就很不少了,能雇佣多少門客?那些高官顯爵自己還要開銷享受呢。

    再說了,養幾十個門客是小事,養幾百個幾千個門客,仿佛就是一支軍隊了!如果是擁兵據地的軍閥也就罷了,那些大明嫡系的臣子怎麼干,還不得被暗探局盯上?

    而且北地的門客大多也不是讀書人。而是替主家辦事的人。或是管理田莊,或是打理買賣,或是充當保鏢,只有少數北地士子會成為幕僚——成為高層人物的幕僚則是取得官職的一個捷徑。

    不少北地的知縣就是由幕僚被舉薦而得官的,當然他們能不能坐穩這個官,可就得看他們怎麼在地方議會和上級衙門之間平衡了。大明的貴族民主和地方自治下的知府、知州、知縣、知市這些地方官並不好當。因為下面的議會可以彈劾,上面朝廷同樣可以免他們的職——當然,彈劾和免職都得依據《陳禮》進行,需要拿出適當的理由。

    而如今,陳淮清仿佛要打破門客家臣數量有限的潛規則。一次就打算招募上千門客!而且全都招士人!

    這下可真是在桃花島一下子激起千層浪了。

    福王門客啊!總歸能讓自己和家人吃上好飯住上好房子吧?

    說起來也真可憐,兩三個月的苦日子下來,這些義門子弟,都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義氣和風骨。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前提。是家里有個幾百畝良田可以收租子!現在,吃飯都成問題,誰還去管陳淮清是王還是賊啊?

    所以大部分義門子听到這個消息,全都是躍躍欲試。可是當他們看到成為門客的條件,卻大多有些垂頭喪氣了。

    這陳淮清的門客,原來並不好當!

    “什麼?當門客還要會擊劍。會射擊,能開八斗步弓?這是當門客還是當兵啊?”

    “會打算盤,會做賬也行,那樣就不用武藝了……這是招帳房先生吧?”

    “這個就是雞鳴狗盜之徒皆有所用吧?這是學孟嘗君吧?”

    “可是讀書人呢?孔孟大道,文章禮樂,詩詞歌賦,怎麼問都不問?”

    “問什麼啊?要是不懂大道,不知文章,不會作詩,怎麼能上得了這桃花島?”

    “說的也是啊,咱們這些人就是百無一用的書生,要是咱們人人都能擊劍,能拉硬弓,能上陣廝殺,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的確如此,桃花島上的義門子都是士大夫,誰不懂孔孟,誰不會做文章,誰不能吟幾句詩詞?可是光會這些去了天竺他沒有用啊!哦,也不是完全沒用,可以用孔孟之道去教化印度阿三。可問題是教化什麼的,得在站穩腳跟,經營好地盤的基礎上才得開始。而站穩腳跟的前提,就是有足夠強大的武力。先把人家打服了,然後才能教化。

    被後世儒生視為理想社會典範的西周官學所授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其中的射、御二藝便和軍事有關。射是射箭,御是駕馭兵車。西周流行車戰,御車射箭是主要戰法。西周的教化,其實就是建立在射和御之上的!

    而且西周的禮也不是單純的禮儀,而是包括社會、法律、軍事、道德規範在內的一門綜合學科,是相當實用的東西。而六藝之數,當然就是數學,屬于自然科學,而且也是非常實用的。

    只是到了後來,六藝變成了《易》、《書》、《詩》、《禮》、《樂》、《春秋》等六部儒學經典。再後來就演化成了四書五經,到了宋朝干脆就是“別人有弓馬,我有筆如刀”了。結果筆如刀教化不了蒙古人,自己還成了四等南……

    當然,宋朝總算還有武進士這回事兒。雖然武進士的前途一般不大好,通常也就止步于知州,而且培養武進士的成本又高于文進士,但武進士也是進士。所以各家義門還是會從族中挑選一些四肢發達的子弟去習武功。

    有時候,一些文舉無望的義門子也會改學武藝。不過宋朝的文風鼎盛,已經到了荒唐的地步,連武進士都以文章為重,只是寫文章的依據從四書五經變成了兵書,也不是實用的兵書,而是去除了排兵布陣和訓練士卒這些具體實用內容後的軍事辯證法一類的兵書。讀那些兵書只能用來寫文章或擔任閫帥,不能臨陣帶兵。這也是宋朝的武進士幾乎沒有人從軍的重要原因。不過,凡是準備考武進士的士子,擊劍和射箭的本事還是有的。

    台州義門杜的十五秀才杜宇,就是那個帶著一七八百個團練兵去和兩千兩百鋼甲兵對陣的倒霉蛋。在那場鬧劇一樣的野戰中,他倒是腿腳利索即使逃入了杜橋鎮。

    但結果並沒有什麼不同,明軍的鋼甲兵幾乎是追著他的屁股沖進杜橋的。然後就是毫無懸念的巷戰,杜宇就是在巷戰中被幾個“鐵人”打暈抓住的——因為他不是韃子,所以腦袋不值什麼錢,才得保一命。被抓進了俘虜營,先當了一陣子苦力,然後被人發現是杜家十五秀才,就被送到桃花島來了。

    不過也沒有給他什麼額外的嚴懲,同樣是圈禁等待流放。

    在桃花島上,他還見到了自己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妹(和杜十五不是同一個媽生的)——杜十五秀才今年二十八歲,並沒有結婚,也是個義門剩男。但是瞻仰母親,照顧弟妹的重擔,還是沉甸甸的。

    所以他也就顧不上什麼忠臣不二主了,听說大明福王招門客,每個月可以有五貫錢的俸祿,就急急忙忙趕來了。看到福王府開出的條件,杜十五秀才就大松口氣。他雖然不會打仗,但是劍法還是練過的,雖然在戰場上沒有什麼用,拉弓的力氣也有。

    而且他還會打算盤和做賬——他的父親是杜橋杜家的族長(現在跑去臨安了),見過太多族中子弟把一身毀在科舉上,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步他們的後塵。因此就讓他在習武之余,跟著族里面負責經營的長輩學了打算盤和做賬的本事。沒想到,現在可以憑著這些手藝混個門客了。(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