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九十九章 皇甫嵩︰機具想象力的名將(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豪杰 |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不可思議!】

    這是這三十日來張煌最深刻的感觸。www.biquge001.com↑小,

    在此之前誰能想到,就連李儒都未能討到便宜的韓遂,竟然似這般被皇甫嵩玩弄于鼓掌之上。非但白白浪費了足有一個月的光陰,更喪失了許多有利因素,實在令人唏噓。

    因為頂著張繡的身份,張煌並沒有受到約束,這使得他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美陽縣城牆上那些漢兵士氣從無到有的整個變化過程。

    不得不說一個月前韓遂派遣百余名羌兵前來罵戰羞辱的誘敵戰術果真的陰損至極,記得當時就連張煌也感覺面皮發燙、胸口好似塞著棉團般憋屈不已,更別說是那些直接遭到羞辱的漢兵。

    然而皇甫嵩一招輕描淡寫的禁口令,竟化腐朽為神奇,反將韓遂的羞辱戰術用來刺激美陽漢兵的自尊心,激勵他們回復士氣。

    這個神奇的轉折,即便是如今想起,張煌也仍然為皇甫嵩的奇思妙想所震驚。

    回想皇甫嵩的種種計策,張煌不曉得該如何評價。說它神奇吧,那一條條、一列列,其實張煌也可以想到;可說它不神奇吧,要不是經皇甫嵩提及,張煌還真不能想地如何透徹,如此完整。

    有時候張煌怪異地覺得,皇甫嵩,就是一部活的兵書,盡管他所提出來的計策其實有很多都是兵法中所記載的,並沒有什麼格外出彩的地方。唯一的特點,就是皇甫嵩將每一條兵書中所記載的戰術運用地十分規範,非常符合當前的局勢。

    因此,張煌才會覺得皇甫嵩就是一部人形的兵書。

    這個男人,是天生的帥才!

    “唔?”抬頭瞧了一眼,張煌意外地瞧見他正在思索的本尊皇甫嵩正帶著佷子皇甫酈在城牆上低聲談論。

    出于好奇,張煌悄悄走了過後,他可以猜到。皇甫嵩此刻必定是針對目前的局勢戰況向皇甫酈傳授著經驗。雖然有偷師之嫌,但張煌還真忍不住想去听一听,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

    “叔父的意思是,此時此刻我軍尚不能完敗韓逆?!”

    皇甫酈剛開口道出這個疑惑,便立馬發現了躡手躡腳靠近他叔佷二人的張煌,俊秀的臉龐上不由得浮現幾絲不悅。

    他對張煌可沒有什麼好印象,一來二人並無什麼交情可言,二來張煌還曾在皇甫嵩與董卓起爭執時,力壓了他皇甫酈一頭。

    可能是注意到了佷子皇甫酈臉上的不悅,皇甫嵩順著他的目光回頭瞧了一眼張煌。見他裝模作樣地站在一旁假裝眺望遠方的羌營,心中一愣之余可能也猜到了什麼,淡淡一笑,絲毫不以為杵,反而招招手將張煌也叫到了身邊。

    “適才酈兒言道,此期可出兵襲韓遂,你如何看待?”

    出乎皇甫酈與張煌的意料,皇甫嵩神色淡然地詢問著張煌。

    看似是詢問,可實際上卻是考驗。這一點張煌心知肚明,因此他並沒有貿然回答,而是在仔細思考後,這才搖搖頭回答道︰“此時出兵。或有不妥。”

    “哦?何以見得?”皇甫嵩目色流動,似笑非笑地看著張煌。

    想想也是,畢竟張煌方才在旁偷听,皇甫嵩可不會因為這句空洞的不妥就貿然評價什麼。

    “這個……”張煌有些語塞。張嘴想說些什麼,卻又發現竟不知該從何說起。顯然這是因為張煌心中對皇甫嵩的高度評價導致他在面對皇甫嵩的時候,難免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嘿!”見張煌這種表情。皇甫酈輕蔑地哼了一聲,顯然他不認為張煌能說出什麼有價值的建議。

    可能是看穿了張煌的拘束與窘迫,皇甫嵩沒有在追問下去,他負背雙手站立在城牆上,目色眺望著遙遠的羌營,徐徐說道,“經此月余,對過的羌營兵將皆無戰意,倦怠而思歸,反觀我城內兵將,尚牢記月前城下被羞辱之恥,氣憤填膺、同仇敵愾,此可謂士氣如虹、戰意高漲。……然,于此間,余卻要說,不可出兵,戰則必敗,你二人可明白其中道理?”

    皇甫酈即便自己猜測不出,那也是不屑去觀察張煌表情的,顧自低著頭在那苦思冥想;而張煌細細琢磨著皇甫嵩的每一句話,一時半會卻也想不透其中道理。

    不可出兵,戰則必敗?!

    奇怪了,明明眼下美陽兵戰意濃濃不下于對面的羌兵,為何皇甫嵩還是斷言出戰則必敗?

    忽然,張煌有如茅塞頓開般,急切說道︰“倦怠,並不表示士氣低落。”

    皇甫嵩用略帶驚訝的目光望了一眼張煌,旋即點點頭贊許說道︰“正是!……此間羌兵倦怠,皆因韓遂之前心疑不欲對我用兵引起,倘若我等貿然進攻,相信韓遂只消一通鼓舞,必能重新激勵起羌兵的戰意。羌人的單個武力本來就在我漢人之上,即便士氣相近,我漢人也是沒有多少勝算的。”

    皇甫酈一听有些著急,愕然說道︰“如此,叔父先前的謀劃豈不是白忙活一場?”

    皇甫嵩望了一眼皆露出不解表情的皇甫酈與張煌二人,本想以此考驗他們,然而轉念一想卻又作罷了,他覺得這兩個經驗尚無的年輕人多半看不透其中的道理。

    “豈是白忙活一場?”皇甫嵩搖了搖頭,正色說道︰“你二人要時刻記得主帥的作用,莫以為此時羌兵無甚戰意就輕敵認為可以打勝。……韓遂的存在才是關鍵。”頓了頓,他又說道︰“不過,鼓舞士氣這種事,一般而言可一不可再,首次鼓舞士氣時,效果奇佳,或能化腐朽為神奇,扭轉勝敗;可再次想鼓舞士氣,就不見得能有多少效果了。”

    皇甫酈與張煌臉上疑惑之色稍稍退下幾分,但仍然有許多不明白的地方。

    而皇甫嵩也沒有趁機詢問他們什麼,自顧自望著遙遠的羌營說道︰“依我看來,此時韓遂若要想激勵羌兵斗志,無外乎承諾他們待攻破我美陽後如何如何罷了,殺燒搶掠、縱軍數日。無外乎這個。……羌人本就是不修品德的蠻子,經此激勵勢必凶狠遠勝我美陽兵,因此我斷定美陽兵難敵羌兵。”

    “……”听著皇甫嵩條理分明的剖析,張煌張了張嘴無言以對,他萬萬沒有想到皇甫嵩竟將事情思考著這般巨細無遺。

    “皇甫將軍的意思是繼續守?”張煌好奇問道。盡管皇甫嵩堪稱是覆滅他麾下黃巾軍的最大凶手,但是擺著這位天縱奇才的用兵大家就在眼前,張煌還是由衷地認為,皇甫嵩怕是目前天底下最擅長用兵的戰略家,“將軍”的稱呼,名至實歸。

    “不!要出兵!”皇甫嵩打斷了張煌的話。搖頭說道︰“否則才是白忙活一場。”

    張煌與皇甫酈一听更加糊涂了,因為皇甫嵩明明說過此時出兵必敗的。

    似乎是看穿了二人的心思,皇甫嵩笑著解釋道︰“出兵,並不代表我就要與韓遂死磕。之所以出兵,只是要主導這場仗,讓韓遂被動陷入我軍的計劃當中而已。……你二人要記住,在戰場上,短時間的勝敗、優劣勢都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要主導戰局。……何為主導?很簡單。你要進,我不予你進;你要退,我不予你退。每一回用兵,皆瞄準你軟肋命門。叫你進不得進、退不得退,欲戰不得、求和又不得,此,是謂主導戰局。”

    這一席話張煌與皇甫酈听在耳中好似驚雷一般。仿佛頃刻之間讓他們步入了一個新的用兵境界。

    呆滯了良久,張煌長長吐了口氣,問道︰“如何……主導戰局?”

    皇甫嵩有些驚訝于張煌竟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看到真正的內涵所在。仔仔細細打量了他幾眼,這才徐徐道出一個詞︰“陽謀!”

    主以陽謀、輔以詭譎,這是皇甫嵩用兵的核心。

    可能他並不如郭嘉、荀攸那等謀士那樣驚才絕艷,用計時也使不出什麼可以評價為羚羊掛角、天馬行空的奇策,他只是以陽謀正道用兵,這才是他連戰連勝、穩穩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

    “知己知彼”、“未算勝、先言敗”、“主以陽謀、輔以詭譎”、“知可勝則攻,不可勝則守”,這些在諸多兵書中寫得清清楚楚,听上去有些空洞的條條框框,在通過皇甫嵩的口講述出來時,那絕對是另外一個層次與境界的戰場真理,听得張煌目瞪口呆。

    不得不說,皇甫嵩將這些兵法融會貫通,達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出兵,卻不與韓遂正面交鋒。”

    這是皇甫嵩開始要真正主導這場戰局的第一條戰術。

    分兵!

    就在韓遂如皇甫嵩所料的那般,通過破城後的承諾來激勵羌兵的凶狠時,皇甫嵩率先展開了行動。

    他將整個美陽縣的兵力平均分成了四支,張溫與袁滂領一支,蕩寇將軍周慎與副將孫堅領一支,董卓領一支,他皇甫嵩領一支。除張溫那一支守美陽外,其余三支全部開拔出城,趁著羌兵普遍輕敵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搶佔了幾個地形緊要的山丘,叫士卒漫山遍野地插滿了旌旗。

    緊接著,皇甫嵩繼續下令分兵,但凡裨將級別都獨領一支,就連張煌都在這種情況下分到了三百兵,只是他納悶皇甫嵩的做法,想征詢董卓的見解,因此放棄了領兵的機會而已。

    對于這數十股小隊伍,皇甫嵩交代他們的十分簡單,就是騷擾,盡可能地騷擾,比如在深夜帶著戰鼓前往羌營,重復敲鼓、隱匿的舉動,叫整個羌營的羌兵不得安生等等。

    蠻橫的羌兵本來就看不起漢兵,如今卻被騷擾地雞飛狗跳,這可惡氣他們如何咽得下,這不,數萬胡刀戎騎也分做了數十至小隊伍,趕赴荒郊捕殺漢兵的騷擾隊伍。

    針對這些小股的胡刀戎騎,皇甫嵩提出了“日暮而戰”、“或伏于深草,或邀于隘路”的戰術方針,說白了就是伏擊,故意暴露身形,引誘胡刀戎騎到埋伏點,更缺德的是他將時間定在太陽下山之後。

    太陽下山之後視野本來就不好,哪里看得清是否有埋伏。再加上羌人、胡人普遍自尊心極強,受不得半點辱罵、挑唆,以至于這種伏擊戰意外得輕松。

    其實也難怪,畢竟胡刀戎騎的強悍處在于數千、數萬兵沖刷戰場的沖擊力,分作小股部隊後其實殺傷力也就那麼一回事。

    單個羌兵的戰斗力強?

    伏擊戰中豈會叫你一個打一個?那幾乎都是埋伏成功、傾巢而出,往往那些胡刀戎騎還未反應過來,人數就會射死了半數以上,剩下的半數,美陽兵以兩個打一個,還不勝得輕輕松松?

    之後的戰況。全如皇甫嵩所預料的那樣,羌、胡士兵從骨子里看不起漢兵,認為這懦弱之邦只曉得伏擊、埋伏這種詭譎的戰術,但是他們又頻頻被漢兵得逞,這就使得他們對漢兵又輕視又憤怒,軍隊士卒的情緒普遍被扭曲。

    針對這種情況,韓遂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羌兵終歸是外來戶,不如本地的漢兵那樣熟悉附近的地理環境。更缺德的是皇甫嵩將軍隊分成了數十支小隊伍,當時韓遂還未意識到其中的陷阱。

    如今他意識到了,一旦軍隊分成數十支,向導就不夠用了。而沒有向導,就意味著失去地利,那些被伏擊全軍覆沒的胡刀戎騎,就是失去地利所導致的最佳例子。

    當真是化腐朽為神奇。誰能想到一個月前掌控著野外控制權的胡刀戎騎,僅憑皇甫嵩的一條計策就被單個武力遠遠不如的美陽兵壓著打,逐漸失去了對外野的控制?

    無奈之下。韓遂只好否決了之前的決定,重新劃分胡刀戎騎,將其組成以兩個“曲”、即五百人為單位的隊伍,畢竟若人數再小下去,胡刀戎騎的優勢就會徹底喪失。

    但是這樣一劃分,就意味著對野外的控制力度變得薄弱,使得皇甫嵩能夠開始打擊韓遂麾下羌兵的一些緊要之地,比如說屯備之所。

    屯備之所,說白了就是堆積糧草、軍備、輜重的地方,畢竟韓遂麾下有十余萬大軍,單他一個營寨是放不下支撐一支軍隊數個月作戰的糧草的。退一步說,就算放得下,韓遂也不會如此冒險,畢竟漢兵雖然個人武力普遍不如羌兵,但別忘了漢兵中有董卓、孫堅這樣的猛將,這兩個人只要有一個人帶著精銳趁著夜色殺進來放火燒糧,就足夠韓遂吃不了兜著走。

    “凡攻戰之法,從易者始。敵若屯備數處,必有強弱眾寡。我可遠其強而攻其弱,避其眾而擊其寡,則無不勝。”

    遵照著皇甫嵩的戰術方針,數十支小股漢兵在各自主將,即董卓、周慎、皇甫嵩三人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開始清掃羌兵的屯備之所。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說白了就是專挑軟柿子捏,專挑守營羌兵人數少的屯備之地下手,並且一旦得逞就迅速撤離,絕不給韓遂反應過來後追擊的機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勝利的天平逐漸傾斜,原本士氣爆棚的羌兵在皇甫嵩一系列的打壓下逐漸喪失了斗志。

    “人在什麼時候才會想起退?”

    記得皇甫嵩曾用這個問題考驗張煌。

    “在不得進的時候。”

    當時張煌是這麼回答的。

    正如皇甫嵩與張煌的一問一答,當近十萬羌兵在因為遭遇一系列的阻擊而士氣低沉,逐漸意識到他們或許無法攻克美陽縣時,先前被掩蓋的不安又再次暴露出來。

    羌兵們,又一次地開始思念故鄉,他們普遍不想再持續這種看不到勝利希望的鏖戰。

    皇甫嵩說過,鼓舞士氣這種事,可一不可再,當初韓遂通過攻克美陽後縱軍三日的承諾來激勵羌兵,可當攻克美陽變得遙遙無期時,羌兵們就失去了斗志。

    更要命的是,他們這次失去斗志,那就不是韓遂通過三言兩句可以輕松激勵起來的了。

    整個戰況,被徹底扭轉過來,韓遂麾下的羌兵們已經失去了橫掃整個大漢的銳氣,不過這並不表示這支大軍已經失去戰斗力。

    不甘心的韓遂跟皇甫嵩繼續耗著。

    皇甫嵩也樂得跟韓遂繼續耗著。

    針對這一點,皇甫嵩在教導皇甫酈與張煌時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兩軍的膠持對峙,吃虧的絕對不是他們美陽。

    畢竟美陽兵吃的糧食是直接從雒陽運來的,而羌兵們所吃的糧食,那可是從遙遠的金城、武威運過來的。戰爭的時間拖得越長,韓遂軍輸運糧草的後勤軍就越疲憊,再加上新任的涼州刺史耿鄙,漢陽太守傅燮、護羌校尉夏育與老將蓋勛,這四位當地長官已經組織兵馬在韓遂大軍的後方展開堵截,一旦韓遂大軍的後勤環節出現問題,整支羌兵空有近十萬之數都難逃覆滅之險。

    “皇甫義真這是在等,等一個最佳的出擊時機!”

    董卓作為多年追著皇甫嵩腳步的勁敵,那是最了解皇甫嵩不過的。

    “皇甫義真要麼不出擊,出則必傾巢而動,一記封喉,別看那韓遂目前手底下還捏著近十萬羌兵,那不頂用。韓遂拖得越久,就越發對他不利,說不準……十萬羌兵沒幾個能活著回去。”

    听著董卓那輕描淡寫的描述,張煌不由地想到了潁川黃巾與渠帥波才。

    記得那個時候,皇甫嵩也是像現在這樣靜靜等待著最佳的機會,待他全軍而動時,數萬潁川黃巾精銳竟于一夜之間覆滅,全軍覆沒。

    “將會重復長社之戰麼?韓遂,也要步波才的後塵?”

    張煌長長嘆了口氣。

    不得不說這些日子里他在皇甫嵩身邊學到了很多,而這,恰恰使得他對皇甫嵩的感覺變得愈發的復雜。

    長社、汝南等地的京觀,那些奉皇甫嵩之命由黃巾義士的頭顱所堆砌的京觀。

    張煌越來越覺得有必要去親口詢問皇甫嵩,詢問他當時為何要下令那麼做。

    如果是在以往,問不問都沒有什麼必要,畢竟張煌那時對皇甫嵩僅僅只是好奇,而作為黃巾軍的最高統帥,張煌有義務為那些尊稱他為小天師的黃巾義士們向皇甫嵩討回這筆債,區別僅在于張煌不屑于用刺殺來害死這位驚才絕艷的名帥,更傾向于在戰場上堂堂正正地打敗他。

    可隨著皇甫嵩將他多年來的作戰經驗加以傳授,張煌逐漸感到了這種恩惠所帶來的某種負面情緒,那就是他越來越想當面問一問皇甫嵩,仿佛得不到回答他就一輩子難以安心。

    這種情緒,就叫做糾結。

    或者說,恩怨難分。

    最終,皇甫嵩也沒真正等到最佳的出擊機會。

    正所謂天意如刀、難以預測,就在皇甫嵩耐心等待著韓遂麾下羌軍自行瓦解,好一鼓作氣全殲這支外侵的軍隊時,意外發生了。

    十一月,一顆“星辰”從天空墜落,墜入了韓遂的羌營。

    當夜,羌營火光大起,董卓見時機不可失,當即帶著張煌夜襲羌營。

    乍一看,似乎是上天對羌不利,可實際上卻恰恰相反,那近十萬羌兵至少有大半憑此能夠活下來。

    因為正是這個契機,使得韓遂終于下定決定從美陽撤軍,否則,如董卓所預測的,恐怕不會有幾個羌人能活著返回故鄉。

    這一仗,董卓終究還是沒能如願大放光彩,因為皇甫嵩的用兵實在是令人嗟嘆。

    難以逾越!(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