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說起來法國流亡政府的地位在盟國中是最尷尬的,法國投降後英國不僅收編了他們的海軍,對以戴高樂為首的流亡政府也不太待見,據說羅斯福和戴高樂的關系也是相當糟糕,法國也因此經常被排除在一些國際性重要會議之外,如開羅會議,雅爾塔會議以及波茨坦會議等。
http://www.kmwx.net/Book/0/1/
即便如此,在戴高樂將軍的不懈努力下,法國還是得到了戰後在德國駐軍的權利,並為法國贏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享有大國否決權,戴高樂將軍為法國作出的巨大貢獻可以說是無可比擬的。
對于戴高樂的示好,緬甸聯邦政府也做出了禮節性回應,如今的法國流亡政府還幫不什麼忙,一切還要等到戰後才能夠有實質性的回報。現在的緬甸政府正在忙著審議參戰問題,緬甸的人民軍只有六個師,兩個師在東印度,一時間不可能調動;一個警備師武力值不高,難以派上大用場。如果這個時候參戰的話,也就只有三個師可用,這顯然是不夠。
緬甸參加盟國對德日作戰,是杜文成和米國人協議中的一部分,米國要求緬甸在44年五月前必須出兵作戰。時間不等人,擴軍備戰已是當務之急,杜文成要求登敏在二個月內必須完成十萬人的征兵工作,在四月底完成軍隊擴編。對于剛剛平定叛亂的緬甸政府來說,這個任務量可是相當繁重的。
對于如何訓練這些新兵的問題,杜文成的想法是以老帶新,在參戰前至少要培訓出五萬合格的新兵加入到作戰序列中去。外籍軍團全部調回來充當教官,這些德**人即將被遣返回國,在此之前杜文成要榨干他們的所有利用價值,直至最後一天。
安排完軍隊的事情,杜文成總算緩過一口氣來,開始解決自己的事情。梅嵐走時似乎很是決絕,就連喜歡的手機都留了下來。可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她如此不顧一切的想要離開自己呢?就因為馮小雅?這似乎說不過去,不管怎樣還是先弄清楚情況再做決定。
想弄清楚情況就要找到梅嵐,杜文成和登敏、閻錫山、沈涵陽以及軍方大佬做了一些安排後,再次悄然離開了緬甸。
“知道你不喜歡官場上的那一套,我也就沒有吩咐下面去迎接你。能看透這些虛名的人不多,這些年來我只見過你一個。”
委員長派了車直接把杜文成接到了官邸,隨手就給杜文成戴了一頂高帽。杜文成苦笑著搖搖頭道︰“一件私人的事情,本就不該驚動國府,委員長過譽了。”
“下面的人已經查過,你的夫人和小雅姑娘,已經不在國內,她們去了米國,據說是想出去散散心,具體的情況還不清楚。我已經讓人通知米國方面,安全的問題你不必擔心。”
既然梅嵐沒事,只是想到國外散散心,他又不能為這點事就追到米國去,沒奈何只好暫時放下這份心思。大概梅嵐覺得自己受了委屈,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氣惱之下這才出走國外,想必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杜文成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有什麼事情會讓梅嵐一走了之,只好這樣安慰自己。
“文成的事情讓委員在費心了,我這次來重慶主要是想和委員長商議一下緬甸參戰的事情,我和米國總統有過協議,過了年兒就要加入盟國對日作戰。緬甸剛剛建國,國力還很虛弱,能出動兩個師的兵力已經是極限。不知道委員長想要將緬甸的這兩個師用在哪個方向?”
委員長是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緬甸出兵中國抗戰自然要听從委員長的意見。杜文成在和羅斯福商議出兵的時候,本打算兵出泰國經馬來西亞進軍新加坡,可羅斯福認為東南亞的日軍已經不足為慮,況且以三兩個師的兵力起不到多大作用,不如支援中國戰區更有意義。
杜文成知道這是英米不願意讓他再插手東南亞,什麼三兩個師起不到作用,分明是怕他打下新加坡後賴著不走。既然在東南亞插不上手,那就在日本身上找回來,在做交易方面他還從來沒有吃過虧。
現在還沒有人知道他和米國到底做了什麼交易,時候未到說來也是沒用,只等日本投降一切才見真章。
“文成啊,你就是不問,我也要和你談這件事情。由于你逼迫日本撤出了緬甸,打通了中緬交通線,日軍在中國戰場被迫以守代攻。可是現在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屢遭失敗,其國內形勢日漸惡化,物資短缺尤甚于我,我擔心未來會有幾場大戰,這就要借重文成你了。”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形勢惡化,兵力不足、物資緊缺到驚人的程度,橡膠,鋼鐵被列為國家資源,禁止向民間銷售。為了取得東南亞地區的物資,日軍與44年發動了豫湘桂會戰,並且打通了所謂的“大陸交通線”。
對于這段歷史杜文成只記個大概,具體如何就不甚了了,大抵是因為史迪威將精銳部隊大都調到了西南戰場,加之gmd軍隊素質低下,**成風,這才導致豫湘桂戰場大潰敗。
委員長對形勢的判斷還是很精準的,至于說借重杜文成的話還是客氣成分居多。這個時空因為緬甸早早的被杜文成佔領,史迪威也早早被米國召回,雲南一帶的大軍也早被委員長調回各地要沖。只是在印度的一個軍因為英國人的關系至今未能召回,委員長已經就此事和英米進行多次協商,結果都被英國人以各種理由拒絕。
英國人的算盤杜文成可以猜想得到,他們想要利用國府的這支軍隊為他們打下東印度,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委員長是不會同意他的軍隊和杜文成開戰的,雙方打起來的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英國人注定要空歡喜一場了。
“不怕文成你笑話,國府空有龐大軍隊,能打仗、會打仗的將領卻是不多,衛立煌算一個,胡宗南也算一個,長沙的薛岳只能算半個。現在,這些軍隊大都在江南作戰,你要出兵,不妨直入山西。你的軍隊驍勇善戰,有了你的加入,一定會加速日本人的滅亡。”
听了委員長的話杜文成暗自腹誹不已,我說怎麼一進門就給我帶高帽呢,原來是讓我給你去打關東軍哪。不過這樣也好,早就听說日本關東軍強悍,這次我就把你打回老家去,順便到東京去玩玩。
“我的軍隊正在擴編,大概在五月前可以完成,到時候看形勢如何再做決定不遲。關于戰後駐軍日本的事情委員長考慮得怎麼樣了?”
“這件事我在小範圍里有過討論,一句話︰反對的不少,贊成的不多。主要的問題在于經濟,國內的經濟負擔不起一支駐外軍隊的開銷。還有就是國內政局不穩,在沒有解決這些問題之前,暫時還顧不上國外駐軍問題。
我知道這件事意義重大,對國府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想可以先象征性駐軍,一俟穩定國內政局,定當兵進日本,揚我中華國威。”
象征性駐軍?杜文成一听就鬧心了,你這象征來象征去的還不把這大好機會給象征沒了?得,你還是忙著“剿匪”去吧,駐軍的事兒就由我代勞吧。
杜文成本想讓國府駐軍琉球沖繩,他的軍隊駐扎長崎九州,這樣一來整個東海門戶大開,還有機會把琉球收歸中國,這樣的好機會怎麼能輕易放過?唉。委員長看問題的格局還是有問題呀,這要是放在延安……
杜文成的重慶之行在和委員長談話後就結束了,梅嵐不在重慶,留下來也沒有什麼意義。再有就是他也懶得和國府的那些高官們打交道,反不如回緬甸來的自在,況且緬甸還有很多事情在等著他。
“要打山西,我來帶兵。這可能是老漢我最後一次帶兵打仗了,無論如何你也要答應老漢。”
杜文成回到緬甸,和閻錫山一提出兵山西的事情,閻錫山立時就激動起來。能有機會收復山西是他做夢都在想著的事情,雖然山西已經不是他的山西,但幾十年的辛勤付出豈是說忘就能忘掉的?
“閻老啊,你可是人民軍的副總司令,人民軍的總參謀長,怎麼能說上戰場就上戰場?我……”
“什麼司令參謀長的,老漢我不稀罕。打完這一仗,老漢我心中再無牽掛,可以放心到地下去見祖宗。小子,給我听好了,這場仗我閻錫山打定了。”
閻錫山的心情可以理解,可他畢竟六十歲的人了,這戰場上子彈可不長眼楮,真要是有個三長兩短的杜文成還真不好交代。可要是不讓他去這老頭發起火來也真夠人受的,杜文成的頭又大了,都怪自己嘴欠,沒事兒說這些干嘛?純粹是給自己找不自在。
幸好這件事還要等上一段時間,還有機會慢慢勸服這位緬甸唯一的大元帥,國民軍一級上將,喜歡喝醋,喜歡自稱老漢的倔老頭——閻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