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
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宗主府改為天啟府後次日,頒布了一條令天下側目的法令。
www.biquge001.com( 小說閱讀最佳體驗盡在【】)
天啟將與來年開科取士。天下各地,不僅限于江浙行省和湖廣行省,德才兼備的人才都可以前來應試。按照規矩說,天啟是天完朝廷下的割據勢力,擅自開科取士,與理不合。但當今天下,兵強馬壯者又有誰能約束。
天啟攻佔江浙行省後,已經有許多有些聲望但在元廷混的不如意的儒生來投。鄭晟又命各地呈上本地有才名的大儒的名字、生平經歷和所做過的功績,如同後世的應聘簡歷。
第一個被他請來的是浙東名士宋濂。宋濂素有才名,元順帝多次召他做官,但都被拒絕了。因方元珍攻佔浙東,他與家人躲避戰亂,隱居在杭州諸暨。張世策駐扎杭州時,听本地人傳頌宋濂的才名,將他推薦到天啟府。
鄭晟立刻派人去請來。宋濂精通四書五經,兼修佛道。鄭晟讓他輔佐周光,編纂文本,統管天啟教習。
宋濂自諸暨出山後,一路走到應天府,沿途見百姓安居樂業,沒有被戰亂侵擾,感覺天啟不像從前傳聞中那般極端。到應天府後,與鄭晟一席長談,雖覺得鄭晟所說有些偏頗,言辭常有聞所未聞的異端邪說,但對他平易近人禮賢下士的姿態很滿意。
教習館在天啟府東南,這里應該是城中人口最密集地方。前往各地置辦縣學的老師都是在這里學習後走出去的。
周光立刻讓兩個副手帶他先了解教習所需做的事情。教習館雜務甚多,他的學識又有限,一直像被這個沉重的包袱,巴不得把這里的事務甩出去。
花了三天時間,宋濂大概弄明白了整個教習館大概是怎麼回事,心中有股說不出來的滋味,腦中空空如也,一點念頭也沒有了。
這日,他低著頭從教習館大門出來。
一個中年文士早候在門口的石獅子前,遠遠的叫他︰龍門子,你也來應天府應召了。”
龍門子是宋濂前年修道時為自己取的別號,只有親近的摯友才知曉。他抬起頭看,來人兩腮消瘦,一雙眼楮卻炯炯有神,“希和。”他一口叫出那人的名字。
來人叫楊憲,祖籍山西人,常年在江浙游歷,幾年前在前往浙東時,曾與拜見過當地名士如劉基、宋濂、葉琛等人。
“你也是被府主召來的?”宋濂神色不振。
楊憲笑著搖頭道︰“不是,天啟攻下金陵時,我便投奔來宗主府做事了。”他神色得意,“昨日我在府主處听說你來教習府,便來此處尋找你。”
宋濂苦笑道︰”我接到天啟府禮聘書時,本來是拒絕的,但……“他嘆了口氣,一言難盡。
元朝皇帝召他時,他可以避而不見,但天啟府來人甚是煩人,軟磨硬泡,哪有一點召見的威嚴。
楊憲拉住他的胳膊,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那邊有個茶館,你我數年未見,有好多話說。”他看著教習館進出不絕的學生,神采飛揚道︰“府主招賢納士,明年許多故人都在應天府團聚了。”
宋濂身不由己,被他拉進一條街外的茶館。
楊憲要了一個雅間,讓茶博士送上一壺廬山雲霧茶。等兩人坐下來,他才留意宋濂無精打采。
“宋兄,為何如此,難道不願在教習院就職嗎?”想到教習院確實是個無權的機構,楊憲安慰道︰“教習院就是天啟府的太學啊,宋兄先在此處置身教授弟子,以宋兄高才,不怕府主日後不重用。”
“什麼太學啊,”宋濂無奈一笑,“都是些粗通文字的粗人,能讀通四書的也沒幾人,還有那天啟的宗義,雖說脫胎于大藏經典,但實在是驢頭不對馬嘴。“
楊憲忙打斷他,道︰“宋兄,可不能隨便亂說。”
宋濂道︰“府主是想天下為官者都成為修士啊,何其難也。”他曾經修佛修道,看天啟宗義不陌生,也不反感,但要按照這宗義教習百姓,他有點畏難不敢前行。
“事在人為,宋兄,怎能這般頹唐。”楊憲不以為然,“再說,教習百姓難道不是大乘出世之舉嗎?如果葉兄在此,必不會如宋兄這般想。”
他說的葉兄指的是葉琛,平生不喜做官,最歡辦學,傳授平生所學。宋濂與葉琛辭別不久,道︰“葉兄躲避戰亂,回福建去了。”
“宋兄可以向府主推薦葉兄,”楊憲拎著茶壺給宋濂前的茶杯滿上,意氣勃發道︰“我輩平生所學,難道不就是想找地方應用上嗎?學得文武藝,賣給帝王家。如今天下大亂,韃子大勢已去,我看天啟愛惜百姓,行事雖然有怪異之處,但不失本心。宋兄對佛理浸淫多年,有何見解?”
宋濂輕撫下巴稀疏的胡須︰“非佛非道非儒,似佛似道似儒。”
“然也,”楊憲一拍大腿,“宋兄所言精闢,我猜府主也想讓天啟宗義找到溯源。”
宋濂默然不語。所謂溯源,就是從各種藏文經典中給天啟宗義找到來歷根據。在他看來,無異于胡編亂造。如同先把箭射出去,再在射中的地方畫個靶子。
楊憲不喜道︰“宋兄,避世非大丈夫所為,我縱觀天下各家義軍,天啟正氣浩蕩,不出十年必得天下,宋兄真的只願意在山野中蹉跎一生嗎?”
宋濂問自心,一時委實難決。
楊憲與他想法完全不同,端起一杯雲霧茶放在唇邊,道︰“我三日後奉命出使韓宋,商討與小明王結盟事宜,宋兄好好想想,待我回來再與宋兄細談。”
宋濂點點頭。
他人雖然來到應天府,但一顆心還在空中飄蕩著。若說他一點功名心沒有,那是假話,但他不像楊憲這般熱衷民名利。
兩人有一句沒一句,把一壺茶喝涼了。楊憲不叫茶博士蓄水,出門扔了幾個銅板,與宋濂分道揚鑣。
宋濂慢騰騰的返回教習館。
楊憲大步網天啟府方向走去。他自投入天啟麾下,做事盡心盡力。從前出使亳州都是彌勒教的人,此番鄭晟毫無征兆的命他出使,令他心花怒放。原來不經意中,他做的一切都落在府主的眼里。
府主改宗主府為天啟府,改教義為宗文,彌勒教的味道已經越來越淡了。府主要組建中書省的說法天啟府內多數人都知道,楊憲希望自己出使亳州立下功勞,回來能在中書省中謀求一個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