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大房分家分了三畝地,是小淮河旁邊連在一起的地,不僅肥沃,干旱的時候灌溉也方便。
www.biquge001.com
陳老太太自打知道這三塊地給了大房之後,天天私下里罵陳老爺子。
這三畝地因為肥沃,每年都種糧食,一年兩季,小麥和玉米,產量比其他的地要多一半。也難怪其他幾房听到這地分給了大房,一個個的眼紅呢,甚至連一向圓滑的蔡氏私下里也給陳子富嘆息︰“好地都分給大房了,今後咱們分家咋辦呢。”
關于這三畝地種什麼,李氏跟幾個孩子商量了一番,還是決定種小麥,畢竟糧食是這個時代立身之本,有了糧食就有飯吃,就不怕饑荒。鄉野人家,沒地方生銀子去,平時最怕的就是遇到荒年,沒了糧食只得賣兒賣女。
陳雪嬌對李氏的決定是滿意的。
上房有十二畝地,加上佃來的五畝地,一共十七畝地,勞動量並不少。二房的陳子長胳膊剛好,干不了重活,趙氏重新獲得了陳老太太的紅人位置自然不用下地;三房蔡氏有了身子,只有陳子富一個勞力;四房更不用提,陳子貴和張氏偷懶耍滑倆人還頂不上一個勞力;大房又分了出去,這樣,滿打滿算只得陳老爺子和陳子富兩個勞力。
陳老爺子打算播完自家十七畝地的麥種就給大房幫忙種地。
這天一大早,陳老爺子把二房、三房、四房召集在了上房商量種麥的事情。
陳雪娃和大蛋給陳雪嬌通了信,陳雪嬌就擠在上房的門簾下听,陳齊平也跟著去了。
“……召集大家來,是商量種麥的事情。”陳老爺子緩緩的說,“整個村,除了韓老九家的地。別家的地都種上了麥子,咱家今秋因為攤上事情多,把種麥拉下了,這兩天大家都把勁往一處使,除了老三媳婦懷著肚子,你娘在家里做飯。其他人都跟我下地種麥。你們大哥傷到了,咱們種完,在搭把手把老大的三畝地種上。”
陳老爺子話一說完,除了陳子富和蔡氏,其余人都悄悄咬起了耳朵。
“爹,我胳膊剛好,不能使上勁,哪能下地啊......”陳子長首先嚎叫了起來。
趙氏緊跟著,嬌聲嬌氣的說︰“爹。我心口疼的老毛病又犯了,我還是留在家里幫娘做飯吧。”
陳老爺子不說話,看向三房,陳子富站了起來恭敬的說︰“爹,我听你的。”
蔡氏也幫腔︰“大嫂還要照顧大哥,確實該幫她家種地。家里留下我和娘做飯,我雖然不能彎腰炒菜,燒火還是可以的。”
陳老爺子滿意的點了點頭。
張氏跳了起來︰“這些天咱家伙食不好。人都沒有力氣了,哪能干的動活。要是咱們也像大房那樣天天吃肉喝湯的。別說十五畝地,就是一百畝咱也願意干。”
坐在張氏旁邊的陳子長開口︰“爹啊,咱家的地夠多了,還要幫大房種地,憑啥啊。我听大蛋娘說,大嫂子都不願意幫咱家做飯。天天看咱們喝稀湯自個吃肉,咱憑啥幫他們干啊。再說了,把小淮河最好的三塊地給了他們,還想咋樣。”
听了幾個兒子兒媳互相推諉的話,陳老爺子氣的胡子冒煙。
“……行。都不願意干活是吧。”陳老爺子大怒,一掌拍在了桌子上,“你們是不是也想像大房那樣分出去單過,成,你們要是有這心思,今天咱就分的利落地。”
陳老太太听了這話,皺緊了眉頭。
陳子長和陳子貴听了這話,嚇的心驚肉跳,他們可不想分家,還是背靠上房好乘涼的。
“爹啊,咱們家咋能四分五裂呢,這大哥剛分出去,在把我們分出去,外人咋看啊……”陳子長站了起來,“娘,你也勸勸爹啊,誰說要分家拉......大房分家那是大嫂提出來的,和咱們有啥關系啊……”
“不想分家又不想干活,你們一個個的心思透亮著呢,別以為我不曉得。還想學大房天天吃肉,你們要是離了公中,喝西北風都找不到地兒。”陳老爺子打斷了陳子長的話。
大家看陳老爺子真的生氣了,都不敢吭聲。陳老太太幫兒子解圍︰“發那麼大的火干啥,分家?你還有多少東西分給他們,最好的地都分走了。行,都少掰扯幾句,你爹讓你們干活就干去,我和老二媳婦做飯。”
大家都不吱聲,一個個發蔫的跟著陳老爺子下了地,甚至連陳雪妙也跟著去了。陳雪嬌回到自家北廂房,就把上房發生的事情給家里人說了。
“……這三畝地本來就是我們該得的嘛,咋地二叔他們都覺得咱們佔了便宜。”陳雪嬌緩緩的說。
“這些地,還是爹坐館得來的銀子買的呢,咱家本應該有份的。”陳雪如性子也越來越大膽了,對于一些事情開始表達自己的觀點了。
李氏輕輕橫了陳雪如一眼,陳雪如噤聲,隔著窗子一看陳老太太從上房出來喂雞。
陳雪嬌朝陳齊平使了個眼色,陳齊平神領神會的去了雞圈。
大房分家時得到的五只雞,兩只公雞,三只母雞。殺了兩只公雞,還剩三只母雞下蛋的。陳老太太頗為不忿,這些天經常在雞圈前溜達,只要看到大房的三只母雞下蛋了,就指示二蛋或者三蛋去雞圈里撿蛋。
這事情沒有瞞過陳雪嬌的眼楮,她觀察了一下自家雞一般是清晨吃過早飯的當兒下蛋,于是這兩天每每這個時候讓齊平去盯著,雞下了蛋就鑽進雞窩撿蛋,不給陳老太太可乘之機。
果然,過了一會,陳齊平拿了兩只蛋進來,氣的陳老太太在雞圈旁邊指桑罵槐。
大房听得多了,倒對陳老太太的罵聲恍若未聞。
李氏就給幾個孩子商量種麥的事情,種麥比去微山湖還重要,畢竟關系到自家的口糧。若是在平常。李氏一個人也能攬得過來,可現在要照顧陳秀才。
“……咱家三畝地的活也不多,咱自個種,誰也不靠。”李氏給孩子們說,“齊安從學里請了兩天假,咱從今兒就開始種麥。我給香蓮爹說好了,借他家的犁,我估摸著兩天就種好了,也不耽誤雪嬌去微山湖。”
于是商量了一會子,陳雪如留在家里做飯,照顧陳秀才,其他人都下地。
正打算下地呢,就听到院子里有人和陳老太太打招呼︰“大姨,吃過清早飯了沒?”
陳雪嬌往外頭一看。原來是大舅李雲天帶著二表哥李大年進來了,後面還跟著一位黝黑略顯老成的少年。
“哎呀,大舅來了,大舅來了。”幾個孩子跑了出去。
陳齊平一頭扎進李雲天的懷里,李雲天把他高高的舉起來,滿院子都是咯咯的笑聲。
“大哥,你咋來了,不是說明天才來嗎?”李氏驚喜的問。又瞅了瞅後頭的黝黑少年喊,“大壯越長越精干了。”
原來這黝黑老成的少年是大表哥李大壯。
“家里活干完了。我爹帶著我和大年給姑搭把手種麥,種完了就去微山湖。”李大壯開口,又問,“我們帶了一車的干貨,拉進院子里頭,到時候從姑家直接走。”
李氏喜的什麼似的。把大哥以及佷子讓進了屋里。
“大壯都到了說媳婦的年紀了,相看的咋樣了?”和陳秀才見過禮之後,李氏喜的拉著大壯的手問。
大壯紅了臉,扭捏著。
大年就代他回答︰“是王山窩的姑娘,和靜好一個姓。已經相看上了。從微山湖回來就下小定,姑姑少不得去喝杯喜酒。”
李氏就舒了一口氣,李大壯紅了臉憨憨的笑。
李家還帶來了兩口袋麥種,李氏笑著說哪能要得了那麼多,心里頗為感慨,到底是娘家,怕自家吃不飽,名義上是給麥種,其實是變相的給糧食,自家三畝地用一袋子麥種足夠了。
深秋的天氣帶著微寒,樹葉已經全部飄落了,草地上開始有了薄薄的霜。
早在分家前,大房的三畝地已經犁平整了,就等著撒麥種。
李雲天和李氏帶著孩子們去地里,路上踫上了請完假的陳齊安、後面還跟著韓行健和趙一鳴,原來三人一起請了假幫著種麥。
按照陳雪嬌前世的地里知識,徐州府處在江淮平原一帶,這里的麥子是冬麥,所以在深秋播種。到了冬天,下了幾場雪,麥子吸足了雪水,來年開春才能瘋長。
到了地里,李雲天帶著大壯大年兄弟倆,先把地頭曬干的糞肥撒在了地里,用犁把地犁平整。古代沒有化肥,肥料一般是人畜糞便,所以生長的麥子是純天然的,故此面粉的麥香味遠比現代香多了。
李氏就帶著幾個孩子在後頭撒麥種,麥種要一小把一小把的撒,不能撒的太多,太多的話長出來的麥子太稠密會干癟;也不能撒太少,撒太少的話長出的麥子太稀疏會被風吹倒。
陳雪嬌很快就上了手,倒也不難,她前世就跟著姥姥種麥子,可以說是手到擒來的事情。
中午陳雪如給大家送來了飯菜,烙白面餅、豬肉炖白菜、秋茄子 土豆,三大盆的量,大家就在地頭吃了起來。
李雲天是個能干的,一個人頂三個人的勞力,再加上李大壯、李大年、陳齊安、韓行健、趙一鳴等男孩子,到了天黑已經種好了兩畝地,還剩下一畝地留在第二天早上種。
大家開始回去,李氏拉著韓行健和趙一鳴去家里吃飯,兩個人說天黑了要趕著回家,死活不願意。
走到家里,就發現陳雪如坐在院子里邊擇菜邊抹眼楮。
看她的樣子,是哭了。(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