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太史慈听蔡吉這麼一說也覺得有道理。
www.biquge001.com畢竟劫貢船一事事關重大,可不像這次打海賊,耍個小手段就能輕易地旗開得勝。海賊的真實實力、三韓貢船何時出發、貢船守備、以及航行線路等等都是現下急需了解的情報。太史慈是個一旦下定決心就會全力以赴的人,所以他當即便向蔡吉抱拳道︰“行。慈這就去提人。”
    言罷太史慈起身告辭離開了書房。而蔡吉亦打算趁此間隙用完正餐。只不過她這邊才要起身,那邊宿醉剛起的李達已急匆匆地跑來告罪了。
    “達昨日醉酒,未能守護小主公。還請小主公責罰。”李達噗通一聲跪在了門外。
    蔡吉看著耷拉著腦袋的李達,寬聲安慰道,“起來吧。昨晚是慶功宴,難得大伙喝得興起。醉一次沒什麼大不了。”
    然而李達依舊不肯起身,反倒固執地說道,“達身為小主公的護衛宿醉就是不對。小主公若不責罰達的話。達自領五十軍棍!”
    李達這種釘是釘鉚是鉚的態度讓蔡吉十分感動。再一想到此次他剿賊時的表現,蔡吉忍不住探問道︰“李達,汝想做將軍吧?”
    “是。”李達不假思索地應道。
    “想做將軍的話,就不能成天留在吾身旁。汝要在軍營里多歷練才是。”蔡吉善意地提醒道。
    哪知李達卻一抬頭不解的駁道,“可是張大哥說舞陽侯樊噲護衛高祖左右一直做到了將軍。”
    舞陽侯樊噲?還高祖?張清這是給李達洗的什麼腦啊。蔡吉在心底苦笑的同時,亦理解張清這麼做的用意。正如曹操身邊有許諸、典韋,劉備身旁有趙雲。蔡吉既然選擇在亂世做主公,那身邊確實得有個值得信賴的護衛。但這就意味著李達將放棄許多建功立業的機會。面對這樣一個忠于自己的少年,不想欺騙對方的蔡吉語重心長地說道︰“李達,汝要是專心做護衛,那可是會喪失不少建功的機會。就連升遷也可能比他人來得慢。汝可得想好了。”
    “能留在小主公身旁,又能做將軍。這樣的好事哪兒去找。”李達說罷,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干淨的白牙。
    望著少年淳樸笑容,蔡吉心知對方的心意已不會改變,于是便點頭應道︰“罷了,汝既有此決心。那從今天起就遷為近侍吧。至于昨日醉酒之過暫且記下,倘若下次再犯一並處罰。”
    “喏。”李達一听蔡吉正是任命他為近侍,立馬高興地俯身領命。
    而蔡吉則信步走出書房扶起李達道︰“好啦。時辰也不早了,不如一同用膳吧。話說這長廣縣衙的伙食可比太守府好多了啊。”
    就這樣蔡吉與李達一同在小院里用過正膳。不多時太史慈亦帶人押解著管承來到了蔡吉暫住的院落。由于事關重大,因此依舊由李達在外守門,蔡吉與太史慈則在書房內與管承密談。
    眼瞅著面前有些頹廢的海賊頭子,蔡吉一面示意太史慈為其松綁,一面淡然地問道︰“怎樣?想了一晚,可有決定?”
    管承揉了揉手腕,趕緊沖著蔡吉匍匐作答道︰“小的等願為府君效犬馬之勞。”
    “就這些?”蔡吉不動聲色地反問道。
    趴在地上的管承听蔡吉如此一問,不禁心想命都攥在你手里了,除了這些我那兒還敢提啥要求。不過想歸想,管承表面上還是極為恭敬地向蔡吉表忠心道︰“小的等是真心投靠府君,絕不敢有二心。”
    真心不真心,那得看你們表現,可不是隨便動動嘴皮子就成的。蔡吉想到這兒,“汝既言真心投靠本府。那汝就說說汝等水寨在何方?兵馬有多少?船只有幾許?”
    管承一听蔡吉說要了解水寨的狀況,下意識地遲疑了一下。須知水寨的位置極其隱蔽一直以來都是海賊賴以棲身的庇護所。一旦被官府知曉,那可是連後路都沒有了。
    “怎麼?不想說?”蔡吉緊盯著管承問道。
    “府君誤會了。小的們的寨子就在長廣海濱,哪兒有不說的道理。”管承連忙解釋道。
    “寨子在海濱?哼,以汝等海賊習性,應于海島之上另設有水寨!”一直在旁觀察的太史慈冷哼著一針見血道。
    “哦?有這回事?”蔡吉回頭向太史慈問道。
    “小府君有所不知,這等海賊平日里以漁人為掩護打家劫舍,一旦官府興兵來剿便遁入海島躲藏。故而海賊遠比山賊難剿。此番若非小府君使計引這伙海賊深入官道,怕是吾等這會兒也得望洋興嘆不可。”太史慈當著管承的面毫不客氣地說道。
    其實根據《樂進傳》中的記述,管承在歷史上的最終結局就是逃入海島,令追擊的曹軍站在海邊直跺腳。因此蔡吉自然不會相信管承這群海賊只有海邊幾個破村子做水寨。而她之所以會同太史慈一唱一和,關鍵還是想敲打敲打眼前這條滑不留手的海泥鰍。
    這不,管承一听太史慈揭了他老底,趕緊匍匐道,“將軍說得是,小的們在杜家島確有一處用來泊船的歇腳處。”
    蔡吉才不管杜家島上的是歇腳處還是水寨。事實上她本人是巴不得管承在海上的窩越多越好。畢竟他們這會兒盤算的是如何在海上做無本買賣,而非是要將海賊剿滅干淨。想到這兒蔡吉便沖著管承一擺手道︰“接著說下去。”
    管承見蔡吉不再追究水寨位置之事,便繼續說道,“回小府君,水寨原本共有青壯八百多人,老弱一千余人。經昨日一戰,可戰之人已不足六百。另寨中船只約有三百余艘。”
    “六百青壯,三百船只?”蔡吉不置可否地反問道。
    管承听蔡吉的口氣頗為狐疑,連忙補充道︰“此三百艘船中,能載五六十人的帆船共一艘,能載一、二十人的帆船共一百一十余艘,其余皆為無帆小舟。小的等在沿河擄掠時,常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掉孔,左右前後有駑窗矛穴,使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
    “ ,爾等海賊還造出了朦沖?”太史慈略帶驚訝地問道。
    管承低著頭訕訕答道,“在河面上這種船比大船好使。”
    蔡吉听管承這麼一解釋便知,相比劉表、黃祖那般動輒戰船數千,兵卒數萬的大水師,眼前這伙東萊海賊只能算是海中的小蝦米而已。不過在蔡吉看來小蝦米總強過白手起家。更何況海戰與江戰不是一個概念。倘若將馳騁大洋的海船比喻為騎兵的話,那在江河中樓船就是全副武裝的戰車。正如騎兵的機動力遠勝于戰車,而戰車只有在特定的地形上才能發揮實力。內陸江河或許是樓船的天下。可到了海上荊州水師那樣的龐然大物就不見得能對付得了管承這樣的小蝦米了。須知明朝時一兩百名,甚至幾十名倭寇就能襲擾江浙沿海如入無人之境。而到了清朝統治者為了對付沿海的反清勢力甚至還搞出了“遷海令”。頗有中原王朝面對北方游牧民族襲擾時無奈防守的味道。
    由于蔡吉眼下的目標是劫掠貢船以助東萊度過饑荒,順便也補貼一下自己的荷包。所以搶一票就跑才是她的既定戰術。至于揚威四海、與南方水師一決雌雄之類的想法,暫時還不在蔡吉的考慮之中。
    這不,在了解完海賊的實力之後,蔡吉又跟著問道︰“那依汝等,現下可敢再劫貢船?”
    管承听蔡吉又提貢船的事,急得連忙辯解道,“府君明鑒,小的們既已被招安,哪兒還敢重操舊業。”
    哪知蔡吉卻一擺手不以為然道︰“誰說招了安就不能在海上做買賣。”
    “府君的意思是?”管承听到這里頭一次揚起頭看了看端坐在面前的少年太守。雖說他已從對方的口氣中听出一絲別樣的味道。但現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狀態,還是讓管承不敢有所造次。
    反觀此時的蔡吉倒是毫不避諱地坦言道︰“正如汝身為首領為不讓水寨老小挨餓而搶糧。本府作為東萊太守亦不能坐視治下餓殍四起。汝等既已被郡里招安為水軍,那為東萊父老去海上劫點糧草又有何不可。”
    太史慈見蔡吉竟能面不改色地將一郡太守與賊首相提並論,不禁暗嘆這女娃兒還真是百無禁忌。而一旁的管承本就是刀口舔血之輩,蔡吉一席打劫有理的言論直說到了他的心坎里。一想到高高在上的府君竟鼓動自己去打劫,管承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一拍大腿道︰“府君說得是!這沒名沒姓的年頭,不搶他娘的,還真窩在地里刨食啊。”
    面對管承一個激動所露出的粗俗言語,礙于蔡吉這個大家閨秀在場的太史慈剛要開口呵斥。可誰曾想,蔡吉卻本人對此卻毫不在意,反倒是撫掌大笑道︰“好個沒名沒姓的年頭。沒錯,時值亂世因循守舊難有成效,反倒是劍走偏鋒尚有一絲生機。對吧,子義兄?”
    太史慈看著蔡吉與管承二人一副臭味相投的模樣,無奈之下只得向他倆潑了一盆冷水道︰“小府君,姑且不論此番擄掠貢船能有幾多收獲。吾等先得知曉三韓的貢船何時會出海。”
    可管承卻大大咧咧地一揮手道︰“太史將軍不用擔心。每年六、七月都會有辰韓、弁韓貢船自海路前往方帶郡上貢。江華灣有不少無人小島,吾等只需埋伏于此便可將其一網打盡。”
    “三韓的貢船只有六、七兩個月份會出海嗎?汝剛才只提辰韓、弁韓貢船,那馬韓的貢船呢?”蔡吉皺起了眉頭問道。
    “那是因為自五月起海風會由東南向西北吹,貢船此時出海不用怕被海風吹向深海。七月之後海風會改變方向。故三韓人多半會選擇在六、七兩個月上貢。”許是說得興起,亦或是管承原本就不習慣正坐。總之管承說著說著便不自覺地盤膝而坐在地上比劃道︰“而馬韓與樂浪、方帶兩郡接壤,故很少會從海路上貢。不過府君大可放心,那辰韓、弁韓一年就這兩個月會上貢,船上的貨物必定頗為豐厚。”
    “原來如此。”蔡吉听罷點了點頭之後,跟著卻又不無擔憂地追問道︰“可如此一來倘若吾等錯過兩韓的貢船。那豈不是要等到來年才能再次打劫?”
    “那麼多貢船咋會錯過呢。”管承不解地嘟囔道。
    而一旁的太史慈見蔡吉一頭霧水的模樣,便知她是將三韓當做三個統一的國家來看待了。所以他跟著就想蔡吉解釋說︰“小府君有所不知。三韓只是馬、辰、弁三族的統稱。馬韓有五十四國,辰韓有十二國,弁辰亦有十二國。故三韓共七十八國,其每一國國主都有一顆玉印。唯有持印者方有權來我朝上貢。”
    “也就是說六、七兩個月會有幾十隊貢船前往方帶上貢?!”蔡吉一拍腦門恍然大悟道。其實上一世研究歷史的她也知三韓是由城邦組成的。只是蔡吉沒想到棒子現實中會比小日本還夸張,一個縣級勢力就號稱一個國,並且還單獨向中原上貢。
    一旁的管承眼見蔡吉直到此時才明白三韓是怎麼回事,連忙接口回答道︰“也沒那麼多貢船。一年之中大約會有十來支吧。不瞞府君,小的手中那艘可載五六十人的大船正是弁韓的貢船。”
    “哦?那汝等劫了貢船。弁韓人乃至方帶郡就沒有追查過?”蔡吉又問道。
    “海上風大浪急,沉一兩艘船又何足為奇。”管承舔了舔干涸的嘴唇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此舉做一兩次還能瞞天過海。若是劫得次數多了,還是用黃巾賊做幌子的好。”蔡吉想了一想提醒道。
    “小府君言之有理。”太史慈附和著點了下頭之後,又回頭沖著管承呵斥道,“汝听清楚,無論事成與否,都不許說此事同郡府有關。”
    “喏。小的一定將買賣做得妥妥當當。絕不連累府君。”管承機靈地一個叩首應承道。
    “別小的小的自稱了。此番回黃縣之後,本府自會給汝一個水軍司馬的名分。”蔡吉一抬手大方地宣布道。
    管承一听蔡吉任命自己為司馬,不禁把頭埋得更低恭敬地說道︰“謝府君提拔。”()()()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