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迂回戰略 一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重生之異界入世修行 | 作者︰戰靈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ps︰4、大迂回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能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www.biquge001.com

    所以,蒙古軍的輕騎兵,恰如“二戰”中機械化部隊,它常以絕對的軍事優勢,迫敵解除武裝。這就使成吉思汗時代所營造的戰場,完全是一種颶風式戰場。如果把它與“二戰”中德國的“閃擊戰”作對比,就會發現在成吉思汗指揮的戰爭中有與德國“閃擊戰”相似的內容。“二戰”中,德軍閃擊波蘭,用了一個月;閃擊丹麥、挪威,用了兩個月;閃擊法蘭西,佔領法國首都巴黎,前後也只有一個月。這是發生在工業時代的“閃擊戰”,而發生在農業時代的“閃擊戰”,其戰績在當時也是獨一無二的。蒙古西征軍在歐洲作戰時它的集結︰“從揚子江北岸至保加爾邊境,部隊集結都是在二至三個月完成的。這樣部隊每天平均行軍速度達到九十至九十五公里。它的突擊︰攻佔北俄羅斯,只用了二個月零五天時間,每天的平均速度達到八十五至九十公里;攻佔南俄羅斯,只用了二個月零十天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五十五到六十公里;攻佔匈亞利和波蘭,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每天進攻速度達到五十八到六十二公里。”(《蒙古族古代戰爭史》240頁,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由此可見,成吉思汗的輕騎兵,有與今天的機械化部隊共同的特點。即高速、突然、攻擊力強。往往使對方措手不及。成吉思汗正是利用輕騎兵機動性好的特長。打破了十三世紀呆板的攻防戰術,從而完全控制了戰場主動權。當時,所向披靡的蒙古軍已引起歐洲人的惶恐,甚至像遙遠的城市,如盧卑克(波羅的海南岸一個城市)和紐倫堡(今德國巴瓦里亞境內)都加緊防御準備。就連當時的英國也提心吊膽,曾禁止船舶出海捕魚。當時歐洲人對成吉思汗子孫的懼怕,從某種程度上是出于一種本能的反應,因為並不清楚蒙古人為什麼不可阻擋。有人甚至把蒙古軍後來因窩闊台去世而退兵之舉,歸結于他們教皇和皇帝的英明。後來法國的拿破侖對此有獨到的見解,他認為蒙古軍西征,不是亞洲的散沙在盲目地移動,而是有嚴密軍事組織和深思熟慮的指揮。由于他們比對手更精明因而才能所向無敵。拿破侖的分析切中問題的實質。當蒙古軍象飛沙快速推進時,在它的背後,是行之有效的大迂回戰略。而這種戰略,在蒙古兵放牧、圍獵時,就已經產生並成熟了。

    4、大迂回戰略能營造廣闊的戰爭空間,能使戰場攻防結構發生突變。從而打亂敵人的部署,為己創造有利戰機。

    蒙古軍隊的大迂回戰略能以迂為直。避實擊虛,擴大戰爭空間,節省兵力兵器,加速戰爭進程。蒙古軍滅金,窩闊台就采用了成吉思汗臨終留下的大迂回攻金方略。他令拖雷率主力西路軍,繞過金軍的重鎮潼關,自寶雞出漢中,強行通過南宋管轄地區,沿江而下,經唐(今河南唐縣)、鄧(今河南鄧縣)北上,采用大迂回戰略,突然出現在金軍後方。金朝十分驚慌,急忙抽調守黃河和潼關的主力部隊十萬萬余人前來抵擋。兩軍在鄧州遭遇,拖雷只有3萬人。他采用襲擾戰術,避免與金軍正面交鋒,使遠道而來的金軍十分疲憊。這時蒙軍正面部隊已渡過黃河,直趨汴梁,金軍倉皇北撤,當退到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時,被兩路匯合的蒙古軍團團圍住,後又網開一面,在追擊中全殲金軍。此後蒙軍乘勝進圍汴京。金亡近在咫尺。

    但蒙軍南下滅宋的戰爭卻持續了四十五年之久。這也許是他們遇到的眾多對手中最難對付的一個。因為南宋所處的江淮地區,河渠成網,城鎮林立,除蜀口、襄陽、淮河防線外,西段是連綿不斷的高山峽谷,東段地處淮河下游,水道眾多,後方還有長江天塹,都不利于騎兵作戰。但蒙古軍隊能審時度勢,避實就虛,發揮特長。他們選蜀為戰略進攻要害,因為蜀地富饒,南宋近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四川。此外蜀地地理條件尤為重要,蒙軍若奪去四川,就可以過三峽,順流東下,直逼江東。窩闊台為發揮蒙古騎兵的特長,沿用滅金時寬正面、大縱深的迂回包圍戰略,在東起江淮西至川陝的寬大正面上發起進攻,力圖越過長江,進入江南作戰。但由于兵力分散,各戰區雖有突破,終因氣候不適,加上中軍主帥死于軍中,只好中途撤退。蒙哥汗繼位後吸取窩闊台失敗的教訓,在佔領區開始設官、築城,為持久戰作準備,從而避免了春去秋來,戰果得不到鞏固的缺陷。在戰略指導上,仍以攻佔巴蜀為首要目標,同時派忽必烈率軍經略雲南,目的是迂回西南攻其腹背,然後北上,接應主力,東下臨安。可惜蒙哥汗在實施他的大迂回戰略時,卻因自己戀戰,遇堅必攻,使其主力鈍于四川的釣魚城下,直至自己中石身亡,從而影響了整個戰略目標的實現。

    蒙軍的大迂回戰略使金束手就縛,使宋廷的沿江防御失去天塹屏障。雖然蒙軍攻宋的前兩次迂回未實現預期戰爭目的,但當時忽必烈的軍隊事實上已迂回雲南大理,經過近一年征戰,兀良哈台平定了“大理五城八府四郡,泊烏、白蠻等37部”(《元史.兀良哈台傳》)並與四川蒙軍匯合,從而使蒙宋正面戰場決戰時機成熟。若不是蒙軍釣魚台受挫,兀良哈台軍就可以奇兵出廣西拊京湖宋軍之背,然後直下臨安,這樣,南宋的滅亡,就可能提前幾年。由此可見,蒙軍的大迂回戰略可以創造利于己而不利于敵的有利戰機,可以乘虛使敵我雙方力量發生變化,並從根本上打亂敵人的部署,迫敵就範。

    四、大迂回戰略是將帥膽識和軍隊力量結合的產物,從某種程度上講,它不僅僅是個方略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實踐問題。成吉思汗獨特的軍事體制和治軍思想,造就了一支高素質的軍隊,從而使他的戰略思想得以實施。

    研究蒙古兵學中大迂回戰略的具體運用,從中可以發現,大迂回戰略不僅僅是個方略問題,更重要的是個實踐問題。作出大迂回的決策需要雄才大略的統帥,執行大迂回戰略任務需要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否則大迂回戰略只能是紙上談兵。(未完待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