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十八章 你安知他們不是快樂的?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行者玄奘 | 作者︰昌如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這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集結大眾時,提婆達多帶著他的五百門徒走到講堂中來,大聲宣布他的新五條戒律。http://www.kmwx.net/Book/0/1/並且說,比丘如果能夠奉行此五法,就能夠少欲知足,自然具有精進、持戒、清淨的道德,唯有這樣才更加容易獲證涅,這對維護僧團的清淨也有好處。

    佛陀沒有感到意外,他很自然地回答道︰“你若是認為這樣好,可以去奉行,我絕不會禁止你。但是你不可以強制大家來執行。”

    “為什麼?”提婆達多大聲質問道,“你明明知道,我提出的五法比既有的戒律好得多,而且,你也不反對這些,也不限制比丘遵守這些。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此作為僧團必須遵守的戒律呢?”

    佛陀道︰“我當然不反對一部分人遵守這五法。但是,這與‘必須’是兩回事,戒律是幫助修行的,不能成為修行的障礙。比如日中一食,這當然很好,但是僧團之中有一些身體柔弱的人,日食兩餐,也是可以的,食以調身,只要不過份貪取,這並不能說是非法;你說要行乞食法,我們現在實行的不就是乞食法嗎?但是一部分信徒有種福田的要求,主動供養出家人,只要不違背修行的原則,這樣的善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比丘穿糞掃衣以培養謙卑之心,這當然很好,但是,衣衫穿著莊嚴,讓人心生愛敬,也不是什麼罪惡的事情。你提出的這五條都不是多嚴重的問題,為什麼要想得那麼利害呢?過于嚴厲的戒律會被人輕易用來壓抑個人自由,已經制定的條文也有可能因為時空環境的改變,而變得不適當。諸比丘和合的僧團,你想用此計謀來破壞,並且是小事大提,將非常行法當成是常行法,這就是你的居心嗎?”

    提婆達多很不服氣,他的弟子俱迦利也插口責問道︰“佛陀!我們認為提婆達多尊者所說的話都是實在的道理,您應該把弟子們交給他來領導,不要妒嫉他,不要這麼和他為難。”

    佛陀睜開眼來看著他,慢言慢語的說道︰“愚痴的人哪!你們如此肆無忌憚地破壞僧團,卻不知這才是非常嚴重的惡行嗎?”

    佛陀說完,便站起來獨自進入室中坐禪。

    提婆達多非常得意,向大家高聲喊道︰“能夠守此五法的人都跟我走!”

    提婆達多的五百門徒都站出來,走到他的身邊,佛陀的弟子則一個都沒有動。

    提婆達多很失望,大聲斥責道︰“你們都沒有勇氣守此五法嗎?你們怎麼有資格配做沙門?阿難!你是我的親弟弟,你也不肯跟我走嗎?”

    阿難冷冷地說道︰“今天真是你的幸運,舍利弗尊者和目犍連尊者如果在座的話,一定不會容許你放肆。你增設戒律,根本就是為了分裂僧團。想到你未來不幸的果報,我真為你擔憂!”

    提婆達多大怒,但也沒有其它辦法,只好把他的弟子都帶走了。

    此事不久,提婆達多便同他的五百弟子從佛陀的教團中分離出去,在象頂山上另立僧團,從事與佛陀的僧團全無關聯的宗教活動。這是佛教歷史上發生的一次最重大的分裂。

    對此,佛陀曾感慨地說道︰“有德行的人很容易行善,邪惡的人卻容易造作惡行。事實上,毫無益處的事容易做,有益的事s很難發心去做。”

    後來,舍利弗尊者專門前去勸誡那些跟隨提婆達多的比丘,其中有很多比丘知過悔改,又重新回來依止佛陀。

    再後來,提婆達多想再度加害佛陀,他想出了一個更加愚蠢的主意,將劇毒的藥物藏在指甲里,想要在與佛陀接觸的時候掐入佛陀的身體,結果他沒能刺進去,反而自破手指,毒死了自己。

    據說提婆達多在墮落地獄的那一剎那,生起了懺悔心,他說︰“我從心里皈依佛。”但是好像有點晚了……

    玄奘想起小時候,二哥長捷法師在給他講解佛經的時候,提起過提婆達多的這段故事。那時他便問道︰“提婆達多害死了自己,當他重新轉世的時候,他還會有機會修行嗎?”

    “只怕他沒有這個機會了,”長捷兄長道,“他墮入了無間地獄,被大山鎮住,烈焰焚燒,要經過一大劫才能跳出苦海。”

    年幼的陳非常吃驚︰“可是,佛陀曾經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現在提婆達多入了地獄,這是佛陀的本意嗎?”

    “這當然不是佛陀的本意,”長捷兄長道,“但俗話說,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古來以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放狂象、殺阿羅漢、十爪毒手這五事為提婆五逆。這五逆中的任何一條都足以使他下地獄了。”

    “可是佛陀是有大神通的啊,”陳還是有些不服,“如此大神通力在惡業深重的凡夫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嗎?”

    “四弟,”長捷兄長道,“我知道你有菩薩心腸。但是,眾生的業力是不能用神通力隨意改變和消除的,只能靠自己去修行消業。比如殺人犯在不知悔改的情況下,是不能平白判他無罪的。更何況,佛陀又不是審判者,你說是不是?”

    陳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後來他到了淨土寺,閱讀了《法華經》後才知道,佛陀感念過去世前,提婆達多曾經幫助過自己,于是便在法華會中為提婆達多授記,並且說,提婆達多在地獄果報結束後,會升入天道,將來他也會成就佛道,佛號天王如來。

    再後來,神通第一的摩訶目犍連尊者,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地獄中的提婆達多。于是提婆達多再度懺悔,並感謝佛陀的授記。

    這個相對完滿的結局令少年陳的心里好受了許多。

    這麼多年來,玄奘一直把提婆達多當作是魔王波旬一樣的人物,萬萬沒有想到,他分裂出去的僧團,竟然一直在印度延續了一千多年!現在的印度依然有提婆達多的信徒,他們同釋迦的僧團一樣,都崇拜供養過去三佛,卻唯獨不拜釋迦牟尼佛。

    看著面前這幾個形容枯槁的苦行僧侶,玄奘想說什麼,可最終什麼都沒說,只是默默地退出了森林。

    如今,在這恆河邊上,想起那些森林中的苦行者,玄奘不禁無奈地搖了搖頭——當年的佛陀選擇的也是那種自懲式的修行方式嗎?幸好,他放棄了。

    他將自己的思緒慢慢拉回到眼前的恆河之中,正看到一群人簇擁著一個骨瘦如柴的老人來到河邊,老人一絲不掛地焚香沐浴,態度極為虔誠,誦過經咒後,他抱起一塊早已準備好的石頭,平靜地走入河中……

    玄奘吃了一驚,本能地想要上前阻止,卻被般若羯羅一把拉住︰“師兄你要做什麼?”

    “那個老檀越……”玄奘伸手一指,“那些人竟然逼他死!”

    “師兄莫管閑事,”般若羯羅小聲說道,“否則便是好心辦了壞事。”

    “可是人命關天……”

    “這是他自己的決定,”般若羯羅正色道,“其實來這個地方升天的人還算少,等你到了缽羅耶伽,才知道什麼叫神明聚集呢!那里是兩條大河交匯的地方,是升天尋求超脫的最佳處所。每年都會有上百人從印度各國去往缽羅耶伽,絕食七日,然後抱著沙袋、大石頭、鐵塊之類的東西沉河升天。你若敢去阻止,只怕他們也要把你捆上石頭,扔進河里。不過你那就不叫升天了,在他們看來,你是下了地獄!”

    玄奘道︰“就算被扔進河里,就算是下地獄,我也要去救他們!”

    “可他們有權不讓你救!”般若羯羅道,“你安知他們不是快樂的?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的快樂?”

    听了這話,玄奘不禁一滯,終于頹然嘆了口氣。

    見他臉色不好,般若羯羅只得放低聲音,勸慰道︰“看這天越來越熱了,咱們還是趕緊收拾東西起程,去往羯若鞠國吧。對了,師兄要不要先吃點東西?”

    “不用,”玄奘道,“我什麼都吃不下……我們,去向耶貧嗌葡腥馗奼鳶傘!br />
    他們渡過閻牟那河,到達東岸,來到秣底補羅國。

    這是個氣候清涼舒適,民風淳厚質樸的小國,信仰異教和佛教的人各佔一半,很多人精通禁咒和法術。

    然而最令玄奘感到驚訝的是,這個國家的國王居然出身于首陀羅種姓!在這之前,他所見過的國王中,最低種姓的也是吠舍,還有就是迦濕彌羅那個模樣酷似婆羅門,卻疑似有著首陀羅血統的“訖利多種”國王。而秣底補羅國的國王卻實實在在是由身為“一生人”的首陀羅擔任的,這本身就說明了印度的種姓制度也不完全是鐵板一塊。

    可惜這個國王不信佛教,事奉天神。境內有天祠五十多所,各派外道混雜在一起,各自修行。佛寺也有十余座,僧人八百多,大多研學小乘“說一切有部”。

    都城之南四五里,有一座小型伽藍。當年的瞿拿缽剌婆論師曾在這里撰寫《辯真論》等著作,共有一百多部。

    伽藍中的僧侶們告訴玄奘,論師少年時就才華出眾,長大後更是學識淵博,見識亦廣。他原本研習大乘佛學,未能盡悟妙理,于是閱讀《毗婆沙論》,放棄大乘改宗小乘,撰寫論著幾十部,駁斥大乘理論,頑固地堅持小乘學說。又撰寫世俗著述幾十部,非難前輩所寫的經典論著。然而,他雖長期深入研究佛經奧義,疑難之處仍未盡除。

    當時有位提婆犀那羅漢,經常往來睹史多天,瞿拿缽剌婆論師希望能夠拜見慈氏菩薩,解決疑難,請求教益。于是,便請求提婆犀那羅漢用神通力將他接上天宮。

    論師見到慈氏菩薩之後,只作長揖而不跪拜。

    羅漢說道︰“你怎麼如此高傲?既然是來求教于菩薩,為什麼不恭敬致禮?”

    瞿拿缽剌婆答道︰“我是受戒比丘,而慈氏菩薩享受天堂福樂,並非出家僧侶。要我向他致敬,恐怕並不適宜。”

    菩薩知道他傲慢成性,不是接受佛法的人材,所以瞿拿缽剌婆往返天上三次,仍未解決疑難。只得再次懇請提婆犀那,要求重新覲見致敬。羅漢厭惡他的傲慢,不予理睬。瞿拿缽剌婆未達目的,便生怨恨之心,前赴山林之間,修習禪定,但因傲慢未除,始終沒能證得道果。

    這樣的傳說是般若羯羅不喜歡的,他畢竟是小乘“說一切有部”信徒。但他也沒說什麼。

    自從進入中印度,信奉大乘佛教的國家越來越多了,這令玄奘感到欣慰,不過,他並沒有想過要改變般若羯羅的信仰,畢竟他自己對小乘佛教也不反感。

    要去羯若鞠國,需先經過阿耶穆遙 庖彩俏揮諍愫影侗叩囊桓齬搖br />
    由于連著下了幾天雨,河水暴漲,很多狹窄的河道也變寬了,商人們大都選擇走水路。因此般若羯羅提議,放棄陸路改走水路,坐船沿恆河順流而下。

    “這是最近、最快的選擇了。”他說。

    玄奘卻有些猶豫︰“那麼多人死在這條河里,船行在上面,只怕……”

    “師兄多慮了,”般若羯羅笑道,“哪條河里沒死過人?便是在陸地上,無始劫以來,也不知吸了多少人的血!你若在乎這個,干脆就不用出門了!”

    這話說的也有道理,玄奘不得不點頭同意。

    他們是在摩裕羅城上的船,這是秣底補羅國西北部的一座大城,居民人丁興旺,水流交織,出產各種寶物。離城不遠的恆河河畔,有座大天祠,據說里面的靈驗奇跡很多。

    玄奘與般若羯羅整理好行李馬匹,沿著河岸走向那個繁忙的渡口——那里停泊著幾艘大船。

    不遠處,一支滿載木材和礦沙的船隊正從河里提起錨索,最前方的兩艘大船分別扯起前帆、主帆和後帆,幾個水手正用力將粗大的帆索拴上套索樁……玄奘認出這是大食人的船隊,他們常在恆河一帶往來,販賣著烏木和白檀,有的也做胡椒生意。

    “那里有客船!”走在前面的般若羯羅往前一指,順著他的手指方向,玄奘看到了那艘硬木大船。

    幾名船工正站在船頭招睞客人,看到兩個沙門牽了五六匹馬過來,忙熱情地上前打招呼。

    玄奘單掌打了個問訊道︰“這船是去往阿耶穆夜穆穡俊br />
    “當然!”船工大聲回答道,“我們一直走這條河道,先去缽羅耶伽,再去阿耶穆遙 轎淮笫ι洗 傘!br />
    听到“缽羅耶伽”這幾個字,玄奘略略猶豫了一下,但他知道,有些東西必須面對,不想看也沒用。于是付了船資,船工又幫他們將馬背上的經包卸下來,搬上船,堆放在艙內的一個角落里,兩個沙門將馬牽上了船。

    船上已經有了八十多個商客,他們的貨物堆滿船板——各種各樣的果實、藥用的庵沒羅果、釀酒用的葡萄、沐浴用的僧伽邏香果,還有五彩繽紛的寶石,一只泥胚制成的小火爐向上冒著火焰,這更增加了船艙里的熱度,一個駝背的老人默默地坐在爐子旁邊煆打金子。此外,還有莊嚴的佛像,木版畫……

    玄奘與般若羯羅找了個靠近船頭的位置坐了下來,旁邊的幾個商人立即湊上來聊天,原來他們來自閻牟那河上游一帶,經營著紫膠、螺貝一類的顏料,難怪周圍的船板上灑了五顏六色的一片……

    其中有一位熱情地向這兩位沙門兜售一種堅果,並且告訴他們︰“這東西,跟另一種青黛浸成的麻布搭配起來,可是銷往阿耶穆夜那位  br />
    玄奘一眼便認出這是婆羅樹上的果實,在恆河岸邊的村落里到處都可以見到這種印色用的堅果樹,北印度僧侶常常用它來給白布涂黑。

    這時,又有兩個老人上了船,他們顯然不是商人,除了一只小小的裝干糧的搭包,沒帶任何貨物行李。且裸著上身,瘦得露出根根肋骨,只在腰間圍了一塊白布。上了船便在一個角度里坐了下來,閉目養神。

    看看遠處沒什麼客人了,幾名船工也都上了船,大聲吆喝著,槳手們立即揮動船槳,將木船撐離岸邊。

    木船剛剛離岸,玄奘突然發現有三個年輕人從遠處那片密密的阿輸迦林中跑了出來,跟著這條船,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玄奘站在船舷邊看著他們,他們也朝玄奘用力揮手。

    “他們可能也想上船。”玄奘對船工說道,“能不能等等他們?”

    船工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將船劃到了岸邊。

    那三個年輕人一個接一個地跳上船,徑直跑到玄奘面前,伏倒在地︰“你就是東土來的玄奘法師嗎?”

    “正是,”玄奘一面說一面伸手攙起他們,“仁者快快請起。”

    “法師,我叫安達邏尼,”那個大一點的青年一面說,一面指了指身後兩個,“他們是我的弟弟,阿南達和阿薩摩,我們是阿耶穆夜娜耍  せ銥賜蓋祝 氬壞皆詿 夏薌叫史ㄊΓ 媸悄 蟺腦搗 N頤竅胍 V潰 敕ㄊξ 頤悄ΧЮ誚洹!br />
    說罷,三個人一起磕下頭去。

    玄奘點點頭,心中頗為欣慰——這里畢竟還是佛國,是被佛陀的光輝灑過的地方,佛法對人們的影響是深遠的。

    ...

    ...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