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446章 朝鮮往事3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大哉大明 | 作者︰風中枯藤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七日正午,李舜臣發現巨濟島玉浦泊有倭寇海軍戰艦五十余只,遂率領艦隊直沖倭寇艦隊,雙方隨即在巨濟島附近展開激戰。www.biquge001.com

    由于朝鮮海軍在接戰前發射的“棒火矢”,倭寇艦只中有二十六艘當場被焚,前來支援的大型艦只也被擊沉了五艘。

    當日激戰至落幕,雙方只得收兵。第二天再戰,李舜臣所部又擊沉倭寇海軍大型艦九艘,中型艦四艘。倭寇一看,損失過于慘重,若不及時撤離,恐有全軍覆沒之虞,因此只得倉皇逃竄。

    玉浦海戰,是朝鮮軍自倭寇侵入以來的第一次勝利,同時也是倭寇入朝以來的初次失利。

    倭寇頗不甘心,加之在玉浦海戰中,朝鮮海軍的秘密武器龜甲艦並沒有投入戰斗,所以,倭寇感到朝鮮海軍也沒有其他什麼利器,初戰失利,只不過是因為本方輕視的緣故。因此,倭寇海軍決心與朝鮮海軍再次決戰,以決雌雄。

    五月二十九日,李舜臣率領戰艦二十三只駛向泗川洋面。倭寇海軍戰艦十三艘與倭寇陸軍炮火聯合進攻朝鮮海軍,雙方炮火十分激烈,戰況也是極為慘烈。

    此番戰斗,倭寇是下了決心要與朝鮮海軍決戰的,因此準備也是非常的充分。李舜臣被迫將龜甲艦投入戰斗,而他本人也在指揮作戰時左肩負傷。

    此戰,日艦十三艘被全部擊沉,而朝鮮海軍則全身而退。

    六與初二,李舜臣在唐浦再次與倭寇會戰,日戰艦二十一艘,其中大艦如板屋船者九艘,中小船只計二十一艘。在倭寇的戰艦中,有一戰艦高達三、四丈,外垂紅羅帳,四面大書黃字,中間坐一倭寇將領。

    李舜臣立即放出龜甲艦直沖大穿,火炮齊發,當場擊毀了該艦。紅羅帳下的倭寇將領立即斃命,其余戰艦悉被焚毀。

    戰爭結束後,從被擊毀的紅羅帳戰艦上,拾得寫有“太閣秀吉”字樣的金團扇,方始知道該倭寇將官為九州大名龜井真矩。

    六月五日,李舜臣消滅了加藤部下的海軍戰艦三十三艘,六日與倭寇海軍名將來島通久艦隊交戰,全殲該艦隊,當場擊斃了來島通久。

    倭寇海軍的接連慘敗,令倭國上下極為不滿。倭國海軍主將脅板安治立刻趕到倭寇海軍大本營,統率戰艦精銳,尋找李舜臣艦隊,試圖與其決戰。

    脅板率領七十艘戰艦為第一隊,九鬼嘉隆率領四十戰艦為第二隊,加藤嘉明率領三十只戰艦為第三隊,排開陣勢,企圖一戰消滅李舜臣海軍。

    七月八日,李舜臣率領朝鮮海軍于巨濟島發現了脅板安治的日海軍第一隊,遂以計誘使日海軍出戰,將脅板艦隊引到閑山島海面,雙方展開戰斗。

    此一戰,倭寇艦只被毀三十九只,脅板安治本人幾乎喪命。

    十日,九鬼嘉隆的第二隊和加藤嘉明的第三隊,感到自己的兵力過于分散,很容易被對方分而殲之,于是就將他們所屬的兩支艦隊在加德島合流,試圖合力與李舜臣艦隊作戰。

    九鬼嘉隆的旗艦高三層,四周插滿三曾錦旗以避弓矢。李舜臣再次試圖以計將日海軍誘出決戰,但九鬼接受脅板的教訓,不願意離開加德島,只依山傍水地利用地形與李舜臣游斗。

    李舜臣遂令水軍上陸,兩面夾擊,終于擊沉了九鬼的旗艦日本丸,當場焚毀了四十二艘戰艦。

    戰斗一直持續到深夜,雙方因為天黑,雖然僵持混戰在一處,但到底是不敢徹底放開手腳,遂有意識的逐漸脫離戰場。各自撤離加德島戰場之後,損失了幾乎全部海軍戰力的倭寇遂于夜間逃走。

    這第二次海戰,是朝鮮和倭國雙方海軍的決戰。此後倭國海軍精銳幾乎被全殲,因此制海權完全操于李舜臣。

    倭寇陸軍的加藤清正部雖然已經進軍至咸鏡北道,但因為喪失了制海權,使得運輸無比困難,迫使倭寇停止于平壤一線,不敢再向前推進。

    李舜臣與日本海軍的決戰,歷史學家有下述評論︰這一戰,宣告了豐臣秀吉侵略朝鮮行動的終結,以及其征服大明王朝的宏偉計劃是多麼的可笑,是多麼的不自量力。

    此次戰後,戰爭雖尚持續了數年,但那不過是為了安撫豐臣秀吉失望的野心而進行的戰爭而已。李舜臣海戰的勝利,對全朝鮮抗擊倭寇的義兵斗爭,予以巨大的鼓舞,義兵運動得到迅速的發展。同時,悲觀失望的朝鮮國王及政府官吏也受到鼓舞,打敗倭寇的信心也是同時高漲。仁祖李拜李舜臣為三道水軍統制使,總督三道水軍。

    其實,李舜臣海戰的獲勝,只是打掉了倭寇的一條腿,真正將倭寇徹底擊敗的,是大明王朝的援朝大軍隨後的加入。

    倭寇入侵朝鮮時,大明王朝東南半壁河山的倭患剛剛肅清不久,沿海農、工、商業只是略有恢復和發展,大明朝廷因倭寇受到損傷的元氣尚未得到充分恢復。而與此同時,西北邊境的寧夏李拜父子又乘機起兵反抗。大明朝廷自顧不暇,自然無法及時出兵援助朝鮮。

    萬歷二十年(公元1592年)四月,明政府派李如松提督赴西北鎮壓李拜父子,戰事至七月未能結束。因此,遼東和北京一帶明兵兵力減少,抽不出援朝兵力。因此,明神宗對朝鮮國王宣祖的求援一直憂郁不決。同時明朝廷的官吏也因之分為只加強遼東防務的主守派和主張立即出兵的主戰派。

    其中主戰派的意見具有比較充分的說服力。主戰派中的一個代表人物是宋應昌,他上疏說︰關白(即指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我救朝鮮,非止為屬國也。朝鮮固,則東保遼東,京師鞏于泰山矣。

    這是具有真知灼見的論斷。

    神宗和兵部尚書石星采納了主戰派的意見,決定援朝以鞏固遼東和京師。

    庭議決策後,立即撥銀二萬兩犒賞朝鮮將士,以鼓舞士氣,並允許朝鮮國王在危險的時候,可以渡鴨綠江居于寬甸堡。同時派祖承訓率領所部,赴朝鮮迎擊倭寇。

    六月下旬,遼東副總兵祖承訓率領五千明軍開赴朝鮮。

    七月至義州時,祖承訓接到順安郡郡守黃瑗的報告︰平壤倭寇大部隊調去京城,城中留守部隊極少。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