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皇帝陛下在琉球島小住了三個月,皇宮內那些知曉風向,懂得阿諛奉迎的宮內人也坐不住了,命人前去琉球島用各種九曲十八彎的理由和借口將陛下“引誘”回京城。
www.biquge001.com
皇帝陛下臉色不悅,倒霉的便是駙馬爺,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對于皇帝陛下的冷言冷語,駙馬爺有時候還是有些招架不住。
終于,皇帝陛下要起駕回宮了,這個消息剛剛放出,皇帝陛下特意盯著鄭成功的臉色看了許久,沒從這小子臉上看到欣喜若狂,這讓皇帝陛下老懷安慰,同時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失落,早就準備好的諷刺話語沒有落在那小子身上,心頭兒有些憋得慌。
自認為察言觀色功夫第一等的鄭成功自然知曉皇帝陛下心中所想,不但沒有欣喜若狂,還留露出一絲依依不舍的表情,而且這絲不舍隱藏的很好,恰到好處的能夠讓皇帝陛下看出來,但是又不太過分。
即使私下老婆大人問起︰“父皇這就要走了,你就一點都不高興?”
鄭成功都瞪眼說道︰“說什麼胡話呢,我挽留還來不及,怎麼還會高興?”鄭府之內,公主第一,小鄭拓第二,鄭成功最大的反抗程度就是瞪眼。
公主看著自家夫君怒目圓瞪,听到言之鑿鑿的話語,拿不準夫君對父皇回京的態度。
岳父和女婿之間的戰爭,明爭暗斗,計謀迭出,環環相扣,比之宮廷內斗絲毫不差!
皇帝回京之前,特意下旨,在琉球島設立都護府,封駙馬爺為都護校尉,全力掌管琉球島內一切事務,為了預防東瀛,駐兵琉球島一萬余人。維護治安,保家護民。
在海港前,皇帝陛下又和公主聊了很多,公主听到那句“女兒啊。你和你母親太像了,我舍不得”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陛下親自給公主擦了擦眼淚︰“傻孩子,有什麼好哭的,又不是生離死別。”公主哭得更凶︰“父皇。我要和你一起回京。”陛下笑了笑︰“若是你在這過得不開心,父皇肯定一道聖旨將你綁回去,可是你在這過得開心,父皇為什麼還要將你帶回那座森嚴的皇宮呢。帝王的話不可信,當年父皇答應你額娘陪她看天涯海角,結果直到她行將就木,也沒兌現諾言。”說著,陛下眼圈微紅,攬公主入懷,公主斜倚在皇帝肩頭。此刻的陛下不是九五之尊,也不是一國之主,只是一個父親。
送走皇帝陛下,鄭成功特意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寬慰公主,但是一落座,駙馬爺自己的心情卻很失落。他搖了搖頭,暗自奇怪,那老頭回京,按理說自己應該很高興,可是身邊沒了折騰自己的皇帝。他反而覺得空落落的。
吃完飯,駙馬爺端著水果回大廳,小鄭拓爬上椅子,捧起一個大隻果就要啃。駙馬爺忙著勸阻。接過隻果,開口說道︰“果皮都沒削,怎麼能吃。”說完,他先愣了一愣,搖搖頭︰“我還是真欠啊。”
此時,在回宮的那艘巍峨大船上。皇帝陛下恢復了以往的威嚴和不拘言笑,吃了一口宮女遞上來的削皮水果,眉頭微皺,心中揣度︰“怪了,怎麼沒有那小子削得好吃。”
駙馬爺在琉球島上過了幾年安穩舒適的日子,期間阪田銀時和小林光一一同來過一次,一住便是半年,兩個異鄉異客操持著帶有濃濃東瀛口味的漢語在琉球島上並不是如何受待見,島民看到了總要狠狠吐一口痰,沒看到也要在背後說一句“倭寇鬼子”。
小林光一眼楮不好,看不太清楚島民吐痰,加上下棋養成的沉靜的性格,對于島民的行為並不如何放在心上。
阪田銀時哪里受得了,頂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已經跳著腳和島上村民對罵過好多次,雖然每次都是慘敗,但是漢語的水平卻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長足進步,時常蹦出一兩句措辭犀利的埋汰語,讓鄭成功都有些汗顏。
雖然和島上的居民關系不甚融洽,但是兩人對于小鄭拓好的沒話說,也不知怎的,兩人見到小鄭拓便是格外親近,即使被小鄭拓翻著白眼使喚,兩人也是心甘情願甘之如飴。即使那位不拘言笑的小林光一也時常被小鄭拓的言語逗得開懷大笑。
兩人吃住都在鄭府,一個很早雞還沒有打鳴,就起身打譜練棋,一個日上三更,才懶洋洋從床上爬起來,撓著一頭亂糟糟的頭發,打著哈欠從房間內推門出來。
鄭成功納悶,這兩人怎麼成了師兄弟,後來才知道,兩人的師傅是東瀛的萬世之師秀策高僧。
在這幾年平穩的時間內,小鄭拓漸漸長大,雖然在海邊長大,經過了海風洗禮和吹拂,但是小姑娘依舊長得眉眼清秀,皮膚白皙,像是江南魚米小鎮養育出來的小姑娘一般,卻有著海邊姑娘的爽朗。
也是在這幾年時間內,中原發生了劇變,京杭大運河的開鑿,北方長城的修築,外加上匈奴虎視眈眈,朝廷內部**,羽黨勾結,宦官當權,外戚干政,積重難返,一座本想屹立萬年的朝代在風雨飄搖之際,只等著天地之間的那一聲驚雷炸起。
于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掀起一陣驚濤駭浪。這個朝代的病癥一觸噴發,長城之上有悲情夫人哭塌了長城,于是十萬勞苦民工揭竿而起,那條埋了數十萬生命的京杭大運河升騰起無數冤魂,整個中原一片沸騰。
遠在琉球島上的公主有些擔憂,但是卻不焦慮,反倒是鄭成功臉色越來越嚴肅,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鄭成功撐著一把油紙傘站在小島的暗礁之上,遙望遠處中原。他沉重的回家,收好油紙傘,甩了甩上面的水漬,立在一旁,開口說道︰“我們回中原。”
他說的輕巧,回去的很快,簡單收拾了一下行禮,帶著老婆孩子便回去了中原,他用一把大鎖鎖死了院門。對著那厚重的大門說了一句︰“我還會回來。”
可是這一去便是永別!
琉球島的居民自發組織起來,夾道送別駙馬爺,他們沒見過中原聖人,不知道巨儒豪客。在他們心中,駙馬爺便是聖人。
回到中原,進了皇宮,走下馬車,誰都沒有太過在意這一家三口的回歸。歷史的車輪在緩緩前進,沒有人認為一個遠離朝堂的駙馬爺能夠改變歷史走向,今日朝廷易主,文武百官逼宮,“懇請”陛下退位禪讓。
鄭成功一手牽著公主,一手牽著小鄭拓,徑自走向那座雄偉的金鑾殿,旁若無人的將小鄭拓放在已經憔悴異常、白發蒼蒼的皇帝陛下懷中。
隨後,
一腳踹翻了囂張霸道、自傲逼宮的太子。
一巴掌扇暈了虎視眈眈、心懷不軌的大司馬。
一肘敲碎了自恃功高、目中無人的三朝元老。
一指戳透了那個自稱金剛不壞、萬人難敵的大太監。
一劍廢了劍氣無敵、一劍生佛的無名劍客。
一拳轟飛了可撼昆侖、陸地神仙的當代天下第一。
最後,
一人站在金鑾殿前以強硬的姿態阻擋了如同潮水一般的六千叛亂御林軍。
駙馬爺風姿無雙。無敵于天下!
一場籌劃很久的叛亂被鄭成功一手摧毀,隨後便以有些爭議的態度強行下了幾道聖旨,雷霆萬鈞之下肅清朝廷,整頓朝綱,減免稅負徭役,嚴苛近乎于嚴酷的剝奪了諸多皇親國戚的特權。其中有兩條政令即使今日的大魏國也在效仿執行,一是州郡縣的制度,另一個便是科舉制度,為貧寒學士鯉魚跳龍門大開門閥。正是在那次科舉過程中,涌現了前朝中興五臣。其中排名第一的便是天下第一善守大將——王明賢,其後便是和鄭成功有過節的甦家三公子。
鄭成功對于重用王明賢有些許無奈,他曾經評價王明賢“性聰,穩重。但是愚忠,為明面仁義可做大逆不道之舉,還需多加雕琢”,但是當時朝廷可用之人實在太少,鄭成功不得已而為之,隨後事情也驗證了此事。留下襄樊百鬼夜哭。
其中最為難能可貴的是,駙馬爺親自寫了《罪己詔》,向天下昭告朝廷罪責,召回遍布天下的勞苦民工,緩和了朝廷當務之急。
駙馬爺扶大廈于將傾,一手力挽狂瀾。
肅清內部之後,駙馬爺再次強硬自封征西大將軍,率領五萬精兵即刻啟程,和陳勝吳廣的十萬起義軍狹路相逢。
離開京城時候,公主和小鄭拓眼淚汪汪的送別鄭成功,鄭成功也是眼淚汪汪,偷偷抹眼淚,這讓那些流血不流淚的將軍們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通過接觸他們認為駙馬爺是說一不二、雷霆萬鈞的狠角色,怎麼還兒女情長起來,和妻女離別還哭上了。
甦三公子站在不遠處,低頭作揖,開口說道︰“駙馬爺,甦三不如您。”
鄭成功冷哼一聲︰“廢話!”
甦三公子灑然一笑,對于鄭成功的冷嘲熱諷毫無在意︰“從一開始甦三就知道不如駙馬爺,我朝婚娶公主之後,便不能再登廟堂,甦三心中有牽掛,不想舍棄仕途,此是第一不如駙馬爺。第二,膽識、學識、棋藝甦三都在駙馬爺之下,第三,駙馬爺心胸寬廣,慧眼如炬,識人善用,甦三更是不如。至于武功,世人都知駙馬爺無敵天下,甦三沒臉再提。”
鄭成功冷哼一聲︰“你還忘了一條,我長得也比你帥!”
甦三公子仰頭大笑,許久方才開口說道︰“孫三確實忘了一條,駙馬爺的臉皮,甦三也是不及萬分。”
鄭成功老臉一紅,罵了一句髒話,自己確實不如三孫子俊俏,這事兒他一直耿耿于懷,丟下一句“照顧好我老婆和女兒”,一夾馬腹,緩緩出發,自此踏上東征西戰的生涯。
以往,人們知道駙馬爺收復過關山五十州,以為那次大勝有運氣成分在,直到此時方才知曉,駙馬爺的兵法韜略也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勢如破竹的陳勝吳廣在遇到駙馬爺之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遇到駙馬爺之後,處處受到制肘,強盛的氣勢瞬間轉入低迷,幾場敗仗下來,起義軍潰不成軍。
而在此時,駙馬爺的一出離間計也起了作用,陳勝吳廣在兵敗的情況下,竟然準備登基大寶稱王稱帝,而且為了誰做皇帝而起了內訌,一時間起義軍內部謠言四起,分崩離析。
最後被鄭成功圍追堵截在盧溝橋,身死而亡。
傳聞,駙馬爺和陳勝吳廣有過一次踫面,三人之間說了很多話,至于什麼內容,沒有絲毫片語流傳下來,只是有人替陳勝吳廣收尸的時候,兩人臉上似乎有若有無的微笑。
中原炸開了鍋,將駙馬爺看作神明一般,人們開始追根溯本尋求駙馬爺的過往故事,這一追溯不要緊,竟然發現駙馬爺還是一個挺有故事的人。
小時候一場大病,醒來之後痴痴傻傻了一段時間,每日每夜盡說些胡話,後來漸漸好了,人的性情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讀書寫字也不認真了,每天只知道倒背著雙手,說一些胡言亂語。
林婉兒不知曉這段故事,不然肯定激動的說不話來,心里嘀咕一句︰這穿越和逛大街一般啊,想穿就穿。
人們還發現,駙馬爺早年和那位天下第一刺客荊軻是至交好友,而且結交的過程很曲折,駙馬爺曾經讓荊軻鑽過褲襠,荊軻還真得鑽了。隨後駙馬爺誠惶誠恐的大驚失色,握住荊軻的雙手︰“英雄啊,胯下之辱都能受,小弟認你大哥。”
後來荊軻行刺,駙馬爺拼死保住全尸,這也是皇帝陛下看不慣駙馬爺的一個原因。
坊間也出現不少算命先生,拿著駙馬爺作幌子,說︰“當年本大仙看到過駙馬爺,並且一眼就看出駙馬爺不是池中物,將來肯定成大器,你們看本大仙佔卦靈吧!”
征討完陳勝吳廣之後,駙馬爺喘了一口氣,回京和妻兒見了一面,過了幾天快活生活,然後私下帶走了開國玉璽,繼續征戰,遇見了平生兩大對手——徐驍和範立。
(Ps:駙馬爺也挺有主角光環的,起碼比林婉兒有主角光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