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或許是因為“人心不足”的緣故吧,在辛宇斬釘截鐵的提出要用星宿派的佔卜術交換他對時間法則的感悟後,卜算子的心里還是有了一些失落。
www.luanhen.com
盡管卜算子也知道,在整個宇宙中,能夠有對時間法則有所感悟的星術師數量,絕對不會太多,甚至他一生之中能夠遇到辛宇這麼一個,已經是撞了天大的運氣了。
可是,卜算子依舊希望辛宇不要這麼“目的明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讓他有著一些心理上得“緩沖”。
雖然星宿派和其他宇宙星術勢力不同,在佔卜術的傳承上,並沒有鐵定不能外傳或是拿來和“同行”交流。而在卜算子心里,辛宇關于時間法則的感悟,以及辛宇表現出來的調整自身所處的時間點,整個人都去到其他時間段的能力,絕對當得上他用佔卜術和其交換
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星術勢力的傳承,而且還是核心傳承。卜算子打心里不想將自己最重要,也是星宿派最重要的“底牌”暴露給辛宇。畢竟辛宇本身就懂得時間法則,想要學會佔卜術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如果自己不能完整地領悟辛宇的時間法則,那麼這次交易總的來說,卜算子還是很吃虧的。
吃虧不吃虧且不論吧,這個世上無論在哪個地方,都不會存在只收獲而不付出的美事。
或許辛宇不學星宿派的佔卜術,對他來說也絕對沒有任何損失。如果用一般星術師的修行來看,只要辛宇將他所領悟的法則修行到極致,跨入聖者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而辛宇學會佔卜術,頂多讓他在和其他星術師發生爭斗和爭執的時候,有著充足的準備。但是,學會佔卜術,也不會讓辛宇在修行上有著更多更大的好處,也不可能讓他更快的進入到聖者的境界。
可是,對于星宿派的卜算子就不一樣了,或許,不能感悟到辛宇所會的時間法則,本身他也沒有什麼損失。
不過,從星宿派成立至今數百萬近千萬年的時間中,從來沒有出現一個聖者級別的強者,連創始人都隕落在聖者的門檻之前,可以說,修行佔卜星術對于星術師來說,確實可以因為其“趨吉避凶”的特性,讓星術師能夠在人生之中,避免絕大多數的傷害,可以安穩地活到……“壽終正寢”的那天。
而且星宿派的佔卜術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修行佔卜法則……其實也就是一部分時間法則的同時,不可以修行其他的法則,也就是說,卜算子即使有能力感悟其他的法則,也因為會影響到用佔卜術佔卜的“準確性”,導致原本的修行根基完全崩塌。
如此一來,星宿派的星術師也只能在佔卜法則上“越陷越深”,而佔卜所牽扯到的時間法則,又不可能讓他們達到聖者的境界……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佔卜術能夠看到未來景象的能力,本身就是非常非常逆天了,如果大星術師還能夠將靈魂也法則化,肯定可以達到對未來的掌控。
而未來本身就是不可知,也是隨時會變化的。如果真的能夠靈魂法則化,那麼靈魂本身就有的“直覺”,那還有宇宙天道什麼事情?直接讓他們“安排”未來的發展進程就是了。
是以,在實際上,星宿派的佔卜星術,本身就決定了修行佔卜術的星術師,頂多頂多達到大星術師的巔峰,永遠都不能跨入到聖者的層次。只有一種情況是例外,或者說大道五十遁去其一,天道還是給習性星宿派佔卜術的星術師,留下了一線晉升的機會。
那就是在修行佔卜術的同時,和其他的法則會發生沖突,但是有一種法則卻不會對佔卜術造成影響,也就不會破壞星術師修行的根基,反而會促進佔卜術的修行更進一步。
這就是時間法則,因為如果從根子上來說,佔卜術本身也就是依據時間法則而創造出來的,只是其用到的是時間法則的一個分支法則,而且還是最微末的那種分支法則。
如果硬要說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比較低級,倒也不見得。畢竟連辛宇都未必能夠深入到“未來”的時間段中,可佔卜術卻能夠讓星術師看到未來的景象,盡管他們看到的只是無數可能中的一種或幾種,但也說明這個分支的時間法則並非是一無是處。
可是,除此之外,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因為本身不成體系,再加上創造佔卜術的那個星宿派老祖本身對時間法則的感悟又不夠精深,感悟到的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本身也不夠完整,這就導致了星宿派的星術師們想要完全依照前人的經驗或典籍去修行佔卜術,永遠都不可能有將靈魂也法則化的那一天。
而且更加可悲的是,星宿派數百萬年來的歷史上,無論多麼驚才絕艷的天才,都沒能自行感悟到其他分支的時間法則,這不得不說是佔卜術的悲哀。因為,那不是這些星術師們主觀上不去努力感悟時間法則,但是,時間法則有那麼好感悟麼?
如果辛宇不是機緣巧合地,因為天道得“漏洞”,從而進入了無限平行宇宙。再加上十絕星寶能夠讓他的速度提升到無限接近光速,可以變相地去感觸急速運動下的時間流逝狀況,他也不可能那麼容易的就在鑄煉金身之前,就能感知到時間法則之線。
作為宇宙的兩大基本法則之一,而且是最為神秘的時間法則,可不是那麼容易感悟的,別說星宿派從成立至今只存在了數百萬頂多千萬年時間,收錄的門人數量比較少,天才的數量也就因為基數不夠受到了限制。
其實就是再過數百億甚至上千億年時間,星宿派也未必能夠將佔卜術給“完善”了,一方面是因為時間法則比較難以感悟,另一方面,也就是最為主要的,那就是修行佔卜術以及感悟其中的時間法則,會讓星術師產生一種深入到靈魂的依賴,那就是知道自己可以“預知”到危險,最起碼可以保證自己永遠不會因為意外而隕落,再加上大星術師境界的壽命也算不上很短,很多星術師在這樣的情況下,難免就會失去了進取心……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事情,畢竟能成為星術師的,大部分都是意志堅定,有大毅力大智慧之輩,確定了目標一般也不會主動放棄。
但是,不管怎麼說,修行佔卜術就好像是普通人練拳一樣,需要時時刻刻地練習,就如同逆水行舟一般不進則退。是以,對于星宿派的星術師來說,他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必須投入到佔卜之中,在沒有逆天機緣的情況下,想要再花費偌大精力感悟時間法則的其他分支,也是不那麼現實的事情了。
不過麼,如果卜算子能夠從辛宇這里學會了時間法則,盡管和他原來所學佔卜術的那種時間法則並不相同,即使不能讓他在佔卜術的修行方面更上一層樓,最起碼也能讓他心感悟的法則和原來的佔卜術不沖突。
如此一來,盡管卜算子到時候依舊不可能以佔卜術,將靈魂法則化了。可等他將從辛宇哪里“學”來的時間法則分支,修行到最為巔峰最為精深的地步時,自然而然的就能夠以這個分支的時間法則深入到靈魂之中,從而到達聖者的層次。
也就是說,對于卜算子來說,辛宇的時間法則感悟是他晉級到聖者的唯一希望……說唯一有些絕對,但是想要再遇到一個能夠掌握時間法則的星術師,對卜算子來說就已經夠嗆了,而且,就算他運氣好,在今後還能夠遇到掌握時間法則的星術師,對方也未必有辛宇這般好說話,願意將其對時間法則的感悟拿出來“分享”和“交換”。萬一人家對佔卜術不感興趣呢?退一萬步說,就算人家對佔卜術感興趣,可是不喜歡用“交易”的方法來獲得,而是用強搶或是吞噬的方法呢?
所以說,對于卜算子來說,無論辛宇所“傳授”的時間法則是不是很高深,或者說是不是能夠讓他順利感悟並掌控成功,對他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一次機緣。而對于辛宇來說,則就比較可有可無了。
說到這里,或許有很多人就奇怪了。以辛宇那“只佔便宜不吃虧”的形式風格,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怎麼會不提出更多的條件呢?難道說,辛宇轉性了?不吃肉開始吃齋了?
事實上卻不是如此,也並非是辛宇不知道自己的時間法則對卜算子有著多大的“誘.惑.力”。其實辛宇正是知道另一種分支的時間法則對于星宿派的星術師到底有多麼重要,才敢于用不帶任何討價還價的口氣,讓卜算子用星宿派的佔卜術來交換的。
不是辛宇不知道“落井下石”、“隨行就市”的道理,實在是他覺得用佔卜術來交換他對時間法則的感悟,本身已經佔了大便宜了。
首先對辛宇有利的,那就是佔卜術雖然是牽涉到一定的時間法則,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一種星術,就好像是某種心法一般,只要辛宇投入了精力,以他對時間法則的研究程度和境界,想要學會佔卜術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
而對于卜算子來說,想要學會辛宇所掌握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就未必那麼容易了,畢竟任何法則可不是簡單地說說或形容就能讓人听懂的。即使辛宇“好為人師”地將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剖析得再透徹,如果對方得“悟性”不足,也不可能成功感悟並控制這種法則。
也就是說,辛宇和卜算子如果真的是以時間法則的感悟交換佔卜星術的話,辛宇有百分之*十的把握能夠學得會佔卜術,但是卜算子想要成功感悟並控制辛宇所掌握的時間法則分支,成功的幾率大概也就在五五之間而已。甚至,還有可能因為卜算子本身對時間法則沒有足夠的研究,這個幾率還要下降一些也說不定。
事實上,在他們兩人交換之後,辛宇直呼自己賺大了,而卜算子則愁眉苦臉地認為自己太虧了……當然了,那是後話,暫且不表。
其次,辛宇認為自己提出的這種交換方式不吃虧,是因為他對時間法則的這個分支的掌握和控制,是建立在特殊機緣的情況下的,也就是說,他能夠給卜算子講解的地方並不多,很多都是理論性的東西,說得不好听一些,如果辛宇“滑頭”一點,只要三五句話就能將這個時間法則的分支以及如何感悟表述完整了,至于卜算子能不能依照這麼簡單的“大綱”而感悟成功時間法則,那就不是辛宇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而卜算子所需要付出的星宿派的傳承星術……佔卜術呢?就算其中所蘊含的時間法則分支很微末很“低級”,但畢竟是一個星術勢力的核心傳承,其系統性的佔卜技能,以及數百萬年來數萬上十萬星術師對其補充,其中凝結的修行思想以及修行的智慧,都是不可小覷的一種文明。
也就是說,對于辛宇來說,只用區區幾句話(如果他偷懶的話),就能交換到一個星術宗門,而且還不能算是小宗門的核心傳承,怎麼說都是極為佔便宜的事情。
是以,在卜算子無可奈何必須要答應辛宇條件,而辛宇本身也覺得這樣的交換很“劃算”的情況下,兩人最終決定建立“等價交換”的“契約關系”。
依照宇宙星術界的普世法則,辛宇和卜算子很順利的就擬定了“契約誓言”的內容,雙方都不保證對方能夠學會自己所教的東西,但同時也都保證自己所教的東西沒有藏著掖著,肯定是“知無不言”的,不過,是不是“言無不盡”,那就有待商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