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十六章 洞中奇幻仙境(二)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蜀山異聞錄 | 作者︰迷奇夢蝶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第十六章洞中奇幻仙境(二)

    隊員們小心警惕地端著槍在洞廳各處搜尋,希望能在某個神秘的角落里發現點什麼,而專家們則邊走邊看邊負責給大伙兒進行科學知識普及。www.biquge001.com

    陸芳洲指著一根根高大粗壯的石筍給隊員們解釋說,“自然界中要形成如此之高卻又如此縴細的石筍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石筍是洞頂滴水落在洞底後水分蒸發,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鈣沉澱,然後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由下而上緩緩生長而成的,洞頂滴落的水量、速率的變化又會帶來石筍形狀上的變化。”

    “大家可以仔細看一看石筍,它由兩部分組成,下半部分圓圓的還有一缺口,上半部分是一個桿狀石筍,合起來就像古代戰士戴的頭盔。這樣奇特的造型,說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早期滴水量大,碳酸鈣含量高,水滴呈線狀下流,沉積速度快,形成了帽狀石筍,而後期滴水量少,碳酸鈣含量減少,下滴速度減慢,所以又形成了桿狀石筍。”陳紫陌也附和著說。

    “呵呵,真不簡單呵,形成過程如此的復雜!”有個戰士感嘆道。

    “可不是嘛,從石筍的不同形態中可以對洞穴的滴水量、碳酸鈣濃度、溫度等氣候因素進行解讀,從中可以了解洞穴發育的歷史和氣候變化的歷史。”陸芳洲繼續說道︰

    “總的來說,石筍是一大類較為常見的洞穴沉積物,但因為造化的神奇,在一些特殊的條件下生成了形態特別罕見的石筍,這才使得它的身價倍增,格外珍稀。棒狀、桿狀是石筍中最常見的形態,此外還有火箭狀、樹樁狀、烽火台狀、煎蛋狀等種種,自然之工巧,人類實在是無法揣摩。”

    “呵呵,原來如此,我們今兒算長了見識了!”特種兵隊員又一次感嘆道。

    “好大的水池呀!沒想到這洞窟中居然會有這麼大一水池,簡直就像一個小型湖泊嘛!”另一名特戰隊員驚嘆道。

    “是呀、是呀,你們看,巨形水池被洞體中部林立的鵝管圍住,又和地下暗河兩頭連接相通,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巨形水池潛水面積還不得超過十萬平方米?”孟初寒說道。

    “肯定得超過十萬平方米!光是那直徑最起碼也得五、六百米左右吧?”陳紫陌也答話說道。

    “得有五、六百米,而且只多不少!”孟初寒肯定地說。

    “也不知這池水里有多深?也不知里面有沒有魚類生長?”特戰隊員再一次問。

    “有水必然會有魚類、蝦蟹生長,這是肯定的,要不然那暗河里的雲南盤煦魚從哪兒來的呀!”動物專家侯鏡如說道。

    “對、對!我看那雲南盤煦魚應該就是從這水池里沿暗河溜出洞外的,而且上次出現的那個龍形魚也極有可能是從這池子里游出去的!”

    “如此說來,這個神秘的大水池一定不簡單,里面肯定還生長著不知名的物種,會不會有傳說中的神龍?或者說巨蟒呀?”特戰隊長劉寒光也忍不住好奇地問。

    “又開始想象啦?!出現龍魚或其它水生動物是極有可能的!但要出現什麼神龍、巨蟒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傳說中的能上天入地的神龍是不存在的,但龍形魚是可能存在,因為它是億萬年前遺存下來的古老物種,其次,說水中藏巨蟒也是不可能的,巨蟒只棲息于山間、草叢等陸地上,沒有棲息于水中的!至于地鼠人為何跳入水中,或者它們是如何適應水中生存環境,那只能通過長期的、詳細周密的科學考察才能得出結論!”侯鏡如回答道。

    眾人看那水池呈圓形結構,水池周圍是一圈光滑如鏡的石乳瓖邊,剛才地鼠人就是在此地縱身躍入水池逃掉的。

    在這水池的另外兩側,還自然地擺放著幾面天然石鼓,面平中空,貼地而臥,洞頂有水點滴于其上,“腔腔”作響,更為石洞平添一份幽遠神秘的色彩,上面若擺放瓜子、香果,儼然似游泳池邊小憩一般,快樂似神仙。

    “鐘乳石的魅力就在于似與不似之間,遠看似鐘,近看如柚,用小石敲擊大小長短不一的鐘乳石,‘咚咚…轟轟…’,如古箏、空篌之清脆,如鐘鼓之渾厚,真可謂是‘聲色俱佳’呀,難怪甦東坡的《石鐘山記》有如此記載︰‘甫聲函胡,北音清越,包止響騰,余韻徐歇’,在這里算是找到真正的注腳了。”專家陳紫陌感嘆道。

    “鐘乳石為什麼能發聲呢?”有個隊員問陸芳洲。

    “這得從它的生成過程說起,石洞中一般都有地下水,水往低處流,愈低則壓力越大,水中的二氧化碳對石灰岩層的溶解力也就越強,造成地下水含有的重碳酸鈣溶液變濃。這種溶液一旦從石縫里流出,隨著壓力的下降,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便迅速減少,多余的碳酸鈣便附著于洞壁、洞頂,在水滴的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層鈣膜。

    因重力之故,鈣膜內積水會破‘殼’而滴,如此循環往復,碳酸鈣膜就逐漸往下延伸、加厚,直至形成微小的鈣質石管。別處都是水滴穿石,這里卻是‘水滴’成‘石’。

    億萬年過去了,石管慢慢變長變粗,中心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了自然界的‘鑼鼓’石鐘乳,當你用木棒或石塊敲擊它們時,石管內的空氣振蕩,石鐘乳就會因其形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陸芳洲一口氣講了下來。

    專家考證最底下這層,發現它是地下河砂層,它記錄了該洞至少幾千萬年甚至逾幾億年來的歷史變遷和沉積規律,最底層高約20米,古河床的斷面,殘留有河流沖積砂層,洞壁上有著大片的色如白雪、質地堅硬的“霧 ”,實際上這是一種非重力水與重力水的協同沉積。

    在以上的每層洞壁牆上,生長著一簇簇珊瑚模樣的岩狀石花,專家孟初寒考證後解釋說︰

    “這是方解石晶花和浮筏石筍構成,顏色呈淺黃,洞壁上布滿千姿百態的沉積物,猶如雕刻精美的浮雕,尤其那簾狀折皺層疊的石幔圖案特別顯眼,在燈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瑰麗多姿,分外神奇,令人嘆為觀止。”

    在那石幔旁邊褶皺的石壁之上,還長有觀賞價值和科學價值極高的寶石花,它色如珍珠,玲瓏剔透,形狀千姿百態︰有的似寒江秋菊,有的似龍宮珊瑚,有的似冰山雪蓮,還有的似玉樹瓊枝…,寶石花似乎是“見光就長”,橫向斜生,甚至“與重力開戰”,向上節節生長。

    專家陸芳洲說︰“寶石花被毀斷後,僅半年就能在斷面的跡印中生長出幾厘米的‘續肢’,而且,寶石花是自下而上生長,滴聚而成,與它青梅竹馬共同生活的鐘乳、石筍確相反,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逆生長。”

    隊員們都听呆了︰“我靠,這寶石花還能在斷面上續肢?那不證明了它也是有生命力了?”

    “它本身就有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陳紫陌說道。

    “這也太有創意啦!”戰士們高興地說道。

    “還有更神的呢,我國民間相傳,洞中寶石花是龍母集九天雲霓,采日月靈氣,調以龍涎而成,寶石花的神妙之處由此可見一斑。”陳紫陌再次補充道。

    孟初寒也說︰“很少見到這種雪白晶瑩、似針似球的石花,目前全世界也只有中國、美國和土耳其三個國家的溶洞,發現了大量的此類寶石花。”

    “那太珍貴了,今兒我們算是開了眼界啦?將來此洞發展成旅游勝地,我們這些最初的發現者,功不可沒喲!”戰士們有些激動地說。

    “那是必然!以後,各位的名字必然出現在洞口介紹石碑上,讓每個來參觀過的都會記得咱們的!”陳紫陌也高興地說道。

    “那好,我們就等著那一天早早到來,可以揚名利萬呀!”戰士們高興得手舞足道。

    第三層洞壁上,有一組銀白耀眼的月奶石和閃爍發光的彩光壁,可謂匯集了岩溶洞穴沉積的精華特點,閃爍發光的石瀑布,就像黃河瀑布傾瀉一般,形成巨大石鐘乳,氣勢磅礡,雄偉壯觀。

    其中有塊奇葩,長約兩米,雪豹頭的臉,銀狐一般的身形,酷似一只“倒掛銀狐”,它通體浮現著約兩寸長、潔白如雪的毛刺,密密扎扎的,像絨一樣晶瑩剔透,銀白耀眼,美麗動人。

    從四層往上,每層地面上不同種類地生長著石枝、石筍、石柱、石蓮花、石桌石凳、小石塔等等形狀的物體,那絢麗多姿的石枝,如西子烷紗溪畔,裊裊婷婷,倩影映于清可見石的水中。

    晶花石片狀如雪花,有的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有的如後羿射日,有的則呈現雙彩盾牌,大有以之之茅陷之之盾的架勢。

    有的壁上石瘤密布,宛如熟透誘人的葡萄,有的石壁則又玉柳垂蔭,還有的石壁卷曲堆石,似驚濤拍岸……

    陸芳洲解釋說︰“當時,洞頂層就相當地下水位的水準面,在這里,有地下水溶蝕、搬運,把洞穴物質帶走,洞穴形成後,出現了地殼上升,該層溶洞隨地殼上升而地下水位則相對下降。

    其後,當地殼穩定下來時,地下水又在新的岩層部位進行溶蝕搬運,便形成了第二層溶洞,這樣,地殼多次上升,便形成了多層洞穴,可見,此洞九層不同高度溶洞的存在,標志著這一地區至少發生過九次間歇性上升,如今,地下水仍在溶蝕著最低層洞穴……”

    專家和特戰隊員們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將石窟的奇景異物留覽完畢,可水池里還是毫無動靜,也沒再見地鼠人從水中露面。

    專家一看表,都零晨四點多了,心想洞外的世界,快接近黎明前的黑暗那段時間。

    大伙兒經過這一宿的驚險折騰,早已睡意頓消,現在大伙兒的興致很高,有的主張繼續沿暗洞前行,有的則主張潛入水池中一探究競,特種兵隊員也是主張潛入池底看一看,他們是想捉住地鼠人。

    因為好奇是人的天性,大家都想仔細看看地鼠人倒底長啥樣?他們住哪兒?他們都吃什麼?他們都怎樣生活?他們有沒有像人類這樣的社會結構?是不是真像專家們說的那樣科技也很發達?他們會不會生產和使用武器?……

    專家們的意見偏向于沿暗洞繼續前行,目的是要先找到暗洞的源頭,以便盡快走出去。

    因為身上所帶食物、水很少,一旦找不到出洞口那是很危險的,洞里又沒有無線信號,現在已經與外界失去聯系,待人困饑乏走不動的時候就性命堪憂了,一旦再遇上成群結隊的地鼠人來攻擊,那就真的死路一條。

    即使沒有地鼠人不來攻擊,在人困馬乏彈盡糧絕的時候,也會遭受到其它小動物(如岩鼠)的襲擾,所以,還是應該先走出去為上策。

    至于水池,專家們也有些心有不甘,也想弄個明白,但轉念一想,以目前不知水深水淺、吉凶未卜的狀況,毫無把握地潛下水也不保險,萬一水深探不到底,那就需要呼氧潛水設備。

    同時還要考慮到里面是否有大型攻擊性水生動物,要知道,在這億萬年形成的水下,什麼古老凶猛的史前動物都有可能遇到,你想呀,地鼠人跑出來干啥?他們不會是出來觀光旅游吧?

    說不定是出來找食物的,而且也許是循著燒烤的香味過來的,要不然怎麼會與我們遭遇呢?萬一他們要是逃回地下再呼喚同伴成群結隊地趕來咋辦?咱們還能對付得了?

    想到這里,專家們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甚至驚出一聲冷汗,便毅然決然地作出決定︰

    “咱們先找到洞的出口,回頭帶著專業設備再來水池底下探險,以後有的是時間研究它。走,出發!”

    于是,大家便一窩蜂往前奔去。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