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百零四章【走投無路】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唐朝那些事兒 | 作者︰朝月清風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楊廣之罪行實在不小啊!再往下看他的罪行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這哥們從不模仿前人,一直在超越前人(可嘆的是絕大多數事件是反面超越)。www.biquge001.com/a>妗啵.是個有文化的昏君。

    昏君可怕!有文化的昏君更加可怕!糧草、士兵、軍艦、後勤都準備好了,還差最後一個問題——主帥?主帥就是軍中的魂,一個好的主帥可以抵得上十萬精兵,楊廣選的主帥就很令他自己滿意。因為這個主帥叫——楊廣。

    楊廣同學對自己很有信心。憶往昔崢嶸歲月︰那時楊廣才二十歲,身帥大軍突破長江天塹,滅了南方的陳朝。那時他還很年輕,是一個少年英雄,現在他已經四十三歲了,並不老,但也談不上年輕。雖然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意氣風發,他認為經歷了這麼多,使得他比二十年前更加成熟了。看著自己做的這一切,楊廣欣慰的笑了,“我大軍此去一定勝利而歸!”他很有信心。

    但是信心並不代表一定勝利。忽然一個消息給了他猛烈一擊!我們有理由相信公元611年楊廣的時運並不好,並且自這以後他是時運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

    這個消息有點猛。就在這一年,山東、河南(黃河以南)等地發生了特大洪水,淹沒三十多個郡。但是,可氣的是,在史書上絲毫找不到楊廣賑災的跡象。這位老兄在忙什麼呢?去年在東突厥顯擺過了,今年就到了西突厥顯擺。你不把老百姓當人,老百姓就不把你當皇上。

    經你你是條龍。不敬你你就是條蟲。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給楊廣送了一份大禮——造反。你當皇帝不為老百姓辦事,我們就自己找一個能為老百姓辦事的。要說王薄造反那也純是被逼無奈。

    楊廣你逼百姓造反。百姓不得不反。不是百姓不忠君,而是你楊廣太無道。只要有合格的皇帝才會有合格的百姓。你老別支望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告訴你,兩字︰不可能。楊廣同學自從年初下詔討伐高句麗王國開始,在涿郡設立總部,飼養戰馬,供應大軍。征調民夫運輸糧食,集中儲存在瀘河(今遼寧錦州市)、懷遠(今遼寧遼中市)二鎮,運糧的車輛和拉車的牛全都像荊軻一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車毀牛死)士卒死亡也超過一半。因此農民的耕種收割,都失去時令,農田很多荒蕪。加上各地鬧饑荒,糧食價格飛漲(和糖高宗,蒜你狠有一拼呢),東北邊去、征高句麗前線尤為嚴重,要買一斗米得數百錢。楊廣同學也不知道宏觀調控調控。更加可氣的是,各郡縣運送的谷米有時被認為粗糙惡劣,楊廣的狗腿子們就叫民夫購買當地糧食繳納。真是事爹。

    上梁不正下梁歪,這句話,我信了。有其君必有其臣。政府征調小型手推車車夫六十萬人,二人共推米三石(音蛋)。道路遙遠,路況艱險,谷米三石。不夠二人干糧之用,等到總部繳糧時。已無糧可繳,車夫恐怕受罰。半路上就全都逃亡了。再加上官員貪污**,利用職權貪贓枉法,人民生活困苦,有錢的人家錢財耗竭了,沒錢的人家中人不是死了就是逃亡了。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安分守己則沒有吃的和穿的,死亡的路就在眼前;而起兵抗暴,還有可能苟且生存。于是,人民開始凝聚,四處搶劫。後來,人越來越多,起義軍就攻府佔縣,割據一方為王。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不反則不忠君,不敬官。王薄是隋末最先舉起反隋大旗的人,其實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很單純,也很簡單,就是為了能有衣裳穿,能吃飽飯,最好娶個老婆,再生一大群孩子,過年能吃上一頓肉,也就行了。

    他們的要求並不高,但是就這麼個要求,楊廣也不願意滿足他們。楊廣寧願去鄰居家擺闊,寧願做為老大給小弟送禮,也不願易滿足他統治下子民的小要求。事出無奈,王薄反了。

    王薄聚集部眾,佔據長白山(鄒平縣南),自稱“知事郎”,表示看透了世情,看透了楊廣,看透了隋朝這個政府。沒事就帶著部下去周圍的幾個郡,齊郡(今山東省濟南郡)、濟北郡(今山東省茌平縣西南)搶槍劫,無非就是搶搶吃的,喝的,穿的,有時也搶幾個大姑娘。

    (農民軍也有他歷史的局限性)王薄還是一個很有才的人,在搶劫之余,撰寫了《無向遼東浪死歌》,來警惕勸導處于社會底層的老百姓。其詩曰“長白山前知世郎,春著紅羅飾背襠。長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沒過多久,他的隊伍慢慢的壯大,很多逃避兵役差役的人非常踴躍的前來投奔。

    官逼民反。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就怕沒人帶頭,只要有人帶頭,起義就如黃果樹瀑布一樣,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發而不可收拾。一時間群盜風起,不可勝數。平原郡(今山東省陵縣)豆子港(今山東省惠民縣西),背靠渤海郡(今山東省信陽縣),面對黃河,地形高低不平,水道山丘,縱橫阻隔(有點水泊梁山的味道),說白了就是天生一個造反的地方。

    從北齊開始,就有很多強盜都躲藏在里面。有一個名叫劉霸道的,家住在豆子港附近(近水樓台先得月),幾代當官,家里很有錢(有經濟實力)。劉霸道並不是一個老實人,喜歡行俠仗義,家中食客經常有數百人(都是些混飯吃的)。

    等到各地變民蜂起,遠近很多人都去投奔,也是來混飯吃的。有部眾十余萬人(這哥們可真有號召力),號稱“阿舅賊”。那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大家伙推舉劉霸道當了老大,黑社會組織正式成立了。

    劉霸道領著小弟們以豆子港為老窩。打家劫舍,劫富濟貧。(估計主要是打政府軍)現在我們介紹一位純大哥級人物——竇建德。這哥們在本年(611年)起義,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621年)被秦王李世民打敗、生擒、斬首。縱橫山東(崤山以東)河北(黃河以北)十年。

    是隋末唐初著名農民軍領袖,一代豪杰。竇建德同學是漳南(今河北省故城縣東)人,世代為農,是正兒八經的勞動人民。自小就有俠氣,就是好打抱不平,有勁,有膽量。樂于助人,估計是做好事留名的那種。

    一個鄉鄰死了親人,沒有錢安葬,竇建德正在田里耕作,听說了這件事,馬上放下手中的活,去為這位鄉親操辦喪事。看來竇建德同學還是一位熱心人。

    能夠給人之所急,幫助他人,這正是唐朝的活雷鋒。雷鋒同志人民當然得擁護了。所以竇建德同學很得人心,人緣非常好,也很有威望,據說他父親死的時候送葬的有一千多人。

    以前說過。這年政府招募壯士遠征高句麗(王國),因為竇建德同學實在太優秀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才。所以不僅被選中了,還被任命為率領二百人的部隊長。當上了小頭目。竇建德同學有一個朋友——孫安祖也被選中為遠征戰士。

    但是孫安祖家里發生了很多不幸的事,首先家里房子和田產被洪水沖走了。緊接著妻子和兒女又被餓死,孫安祖要求免除兵役,縣長大怒,逮捕孫安祖用鞭子抽打。這又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一個例子。孫安祖刺死縣長。

    之後投奔竇建德。孫安祖風塵僕僕的感到竇建德家。竇建德笑道︰“什麼風把孫老弟給吹來了?”孫安祖道︰“竇大哥,救我。”當下就把他刺死縣長的前因後果說了出來。

    末了,試探的問了一句︰“竇大哥不會把我送到官府吧?”竇建德沉吟半晌,不說話,孫安祖越瞅越毛,哭道︰“竇大哥你不會見死不救吧?”竇建德嘆了口氣,關上門、窗,掛上窗簾。孫安祖愣在那里,心道︰“你要干什麼,不會是……不能啊,沒听說這哥們有這愛好啊!算了,誰讓是求人家呢,他愛怎麼辦怎麼辦,大不了就獻身一回。”心下略定,孫安祖看竇建德的眼神由惶恐轉為有點色。

    竇建德盯著孫安祖有點色的眼楮,道︰“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救你。”“我說竇大哥不能把我送給官府嗎?什麼辦法你說吧,我都听你的。”

    孫安祖高興的說。“造反。”竇建德一字一頓的說。“造反?”竇建德點點頭。“只有這一個辦法嗎?”“你加入別的農民軍,或者自己招募隊伍,只有這兩條路,沒有別的了。”竇建德堅決的說。

    這哪是兩條路啊,分明就是一條路。孫安祖是這樣想的但不能這麼說,他咬了咬牙,咽了口吐抹說︰“我干了,怎麼都是死,還不如死的轟轟烈烈,投奔別人,還得听人家的,咱們自己拉隊伍,自己干。”這次並不著名的二人會議,又決定了一個人加入了反隋大隊伍的行列中。

    不久,二人招募了一只幾百人的隊伍,孫安祖就帶著這支隊伍進入高雞泊落草。有一支黑社會組織建立,孫安祖自稱將軍,由于部眾太少,孫安祖很少和官軍打仗,多是搶劫民間財務。不論怎麼說,孫安祖總算保住了性命。在那個亂世,勞動人民要想保住性命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正所謂,寧為太平狗,莫為亂世人。

    將孫安祖送走後,竇建德一直滿懷心事,自言自語的說︰“孫老弟,不知道有生之年你我兄弟二人還能否再見。”他知道,造反這條路是條單行道,有去無回,走上了就不能再回頭。

    從心里他是不願意造反的,因為造反這項運動風險性太大,弄不好就是人頭落地,滿門抄斬。因此,孫安祖邀請他一起去高雞泊時。他說︰“再等等吧,現在時機還不成熟。”被他委婉的謝絕了。但是他更加清楚。亂世是不允許有人獨善其身的。

    他只希望過著平靜祥和的生活,能過一天是一天。這樣的生活是他所想要的。也是注定就過不長的。為啥?因為這里是亂世!亂世包含著多少辛酸和血淚呀!讓多少人家破人亡,又讓多少人妻離子散?在亂世,想過平靜祥和的生活,那就是在做夢。竇建德同學的夢做的並不長,就被人打破了。打破竇建德夢的人不是變民,而是政府。

    原因是竇建德在當地名氣很大,人緣也很好,當地的黑社會來回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從來不進竇建德住的那條街。縣政府的父母官懷疑竇建德也黑社會有勾結,逮捕竇建德的家人全部屠殺。竇建德只身逃亡,投奔了清河郡(今河北省清河縣)的一個黑社會老大——高士達。高士達自稱東海公,任命竇建德擔任司兵,即軍事參議官。

    就這樣竇建德成了黑社會組織的一員。沒多久,孫安祖被另一個黑社會組織老大張金稱誅殺,孫安祖的部眾全部投靠了竇建德。無數的起義者證明了一句話是對的——反抗是為了生存。

    風起雲涌的隋末反隋大起義拉開了序幕,隋王朝已經到了風雨飄搖的末世。洛陽城宮殿狩獵場。“還反了天了”。接到各地的突然成立了這麼多的很社會報告後,楊廣氣哄哄的說。“給我打黑。嚴打。”于是,下詔命令各地郡縣都尉和鷹揚郎將,互相合作追捕變民,就地斬首。

    但是這只是一廂情願。只要你楊廣還當皇上,民變就一天不能被消滅,黑社會還會越來越多。說白了,人家就是沖你楊廣來的。你不是不把百姓當人看嗎?

    現在讓你看看人民群眾的力量。讓你知道知道歷史是有人民群眾創造的道理。可氣的忠臣。公元612年,隋煬帝大業八年。正月初一。楊廣召見合水縣長庾質。

    庾質跪下叩頭︰“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起來吧。”“謝陛下。”楊廣問道︰“高句麗的全國人口不能和我的一個郡相比。你認為我出動這麼多的軍隊,能不能勝利呀。”這哪是問問題呀,分明是得瑟。

    從古至今沒听說過用這麼多軍隊打仗的,我看你腦袋是被門擠了。庾質是這麼想的,但是不能這麼說,他想了想說︰“我認為陛下你一定能夠打勝仗,不過我心中有個愚昧的想法,不希望陛下您親自出征。”

    楊廣沉下臉來,說︰“我統帥大軍都到這里了,怎麼可以沒有看見盜賊就撤退呢?”顯然楊廣沒有听明白話,人家告訴你不讓你親自到前線,誰和說退兵了。庾質不緊不慢的說︰“經過大戰而不能全勝,恐怕有損陛下的威望。

    如果陛下留在涿郡,而只派精兵猛將,指示機宜,以加倍的速度前進,出其不意,一定可以勝利,打仗一定要快,慢了則不能夠建立功勛。”楊廣非常不高興的說︰“你既然害怕辛苦,就留在這里吧。”

    庾質的一番好話算是白說了,楊廣同學剛愎自用,一點沒听進去。說庾質是對牛彈琴,我都不知道是他楊廣受侮辱了,還是牛受侮辱了。忠臣是可敬的,但是不識相的忠臣則有點可氣了。

    可氣的人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宮廷右尚方署監事耿詢就是一個。耿詢上書懇切的勸阻楊廣不要東征,楊廣見過不識相的,沒見過這麼不識相的,我大軍都準備好了,你讓我放棄東征,你是在說夢話嗎?庾質還可饒恕,你耿詢絕對不能饒,“馬上給我斬了”。

    幸好平時耿詢為人還不錯,少府監何稠向苦苦哀求,耿詢才算撿回了一條命。可氣的忠臣耿詢大人,您就回家養老吧。要不然你早晚得被楊廣同學給殺了。為啥?不為啥,就是因為你太愛說實話了。耿詢是一個好同志,卻不是一個聰明的人。

    五千年,終于輪到我上場!!!征高句麗敗了,楊玄感被殺了,原本老實的百姓反了,黑社會組織正在蓬勃發展中。楊廣的處境一天不如一天,他已經感覺到末日將要來臨。夕陽西下,楊廣一個人站在曠野中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這一切的一切,都被一個人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征高句麗失敗,他無動于衷;楊玄感被殺,他無所謂;起義軍被鎮壓,關我什麼事。在他心中正謀劃著一個偉大的計劃,他的名字——李淵。他那偉大的計劃——混一四海,俗稱統一天下。從古至今想這麼做的人很多,真正做到的人卻不多。(未完待續。。)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