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制鹽之道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漢末蒼天 | 作者︰何處是酒家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蒲津渡。www.biquge001.com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射在大地上時,關羽帶著不到兩千的殘兵打掃著戰場,此時的關羽渾身浴血,本來發紅的臉上也沾滿了血泥,完全看不清面目。

    這一場大戰打了一天一夜,極為艱辛。

    董卓的三千羌胡兵只渡過來一半,便被關羽率軍緊緊壓在渡口廝殺,讓余下的一千五百人根本無法上岸,許多羌胡兵直接被擠落下水,消失在滾滾黃河浪濤之中。

    而渡河的一千五百多羌胡兵,正是背水一戰,打得極為勇猛,若非關羽學了姬平‘殺將亂敵’的作戰手段,數次沖鋒,斬殺敵兵近十個大小將領,導致敵陣混亂,他們這一戰能不能打贏還是一說。

    不過連番沖殺之下,即便關羽是萬人敵,勇猛無匹,身上也添了數道傷口,但終于在黎明前將敵兵全部斬殺。

    關羽不顧傷口,急令士兵一邊打掃戰場,一邊在蒲津渡口布防,只要掌控了這蒲津渡,以後的防守戰事就簡單了。

    就著豆瓣醬,嘴里嚼著饅頭,關羽本是又餓又累的身子頓時又生出幾分力氣。

    看到將士們也在吃著饅頭,關羽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感慨,在這次行軍前,姬平從東垣為軍隊帶來了一種干糧,喚作饅頭。

    那雪白的樣式,柔軟微甜的口感,讓將士們一吃之下,便喜歡上了這種食品,這次與敵人連戰了一天一夜,許多將士到後來都是一邊嚼著饅頭,一邊殺敵,力氣恢復很快,比之往日的干糧——炒豆子何止強了百倍。

    可以說,那些強悍的羌胡兵很大程度上就是敗在最後的體力不濟上,因為他們根本沒時間吃炒豆子。

    所以將士們對這饅頭是喜**之極,連帶對制作出饅頭的人也極為感激和敬重。

    據說這饅頭是姬平的母親和妻子發明制作出來的,而關羽卻知道,姬平的母親和妻子,就是原本的太後和皇後!

    每當想到太後和皇後那尊貴的身份,也為將士和百姓做出這種別出心裁的食物,這個草莽大漢就渾身都是力氣。

    跟著如此的主公,他有什麼理由不誓死效命!

    只是,每當靜下來,他便總是想起情同手足的兄弟,劉備和張飛。

    十多年的相處,如今分開,讓他頗是不習慣,而且他已經是中郎將,劉備也是河內太守,但張飛卻還是個低一層次的校尉,總讓他感到莫名的內疚。

    正在思索中,突然有士兵來報︰“關將軍,主公派人給將軍送來一駕馬車。”

    “馬車?”關羽一愣,急忙起身,整了整甲冑,道︰“速速迎接。”

    無論主公姬平送來的是什麼,對于曾經的大漢天子,關羽不敢有絲毫怠慢。草莽的忠義,比那些世家廉價的忠心,要真的多。

    轅門之外,看著那一駕帶帷輜車和近百名侍衛,關羽一驚,他自然知道,車駕的樣式往往代表著身份,商人和普通百姓是不能乘馬車的,只能乘牛車,而眼前這駕馬車正是主公姬平的座駕。

    姬平自然不會把自己的座駕給他,即便給了,關羽也不敢用,他有些納悶,看了看前面幾個鬼影親衛,朝馬車躬身一禮,肅聲道︰“關羽在此,莫非是主公前來?”

    “關將軍。”幾名親衛向關羽行了禮後,一名親衛面帶笑容︰“關將軍,主上沒來,不過主上從解縣給你送了一份厚禮,關將軍見了,必然歡喜。”

    “解縣?”關羽身子一顫,他隱隱猜到了什麼,緊緊盯住了馬車。

    他自幼失怙,少年時殺了為惡的熊家豪強,無奈拋棄青梅竹馬的新婚妻子,流亡江湖十三年,如今再次回到故鄉,距解縣不過咫尺,近鄉情怯,曾經的妻子是否已經另嫁他人?

    敢在萬軍中縱橫沖殺的他,卻不敢回去看看。

    很快車帷掀開,先是一個少年跳下車來,一邊轉頭瞪大眼楮看著關羽,一邊扶著車里一個婦人下車。

    那婦人正是關羽的發妻胡氏,一下車便急忙轉頭在人群中探尋,很快看向最前面渾身浴血、周身是傷的關羽,嘴巴動了動,一句話也沒說出來,眼淚卻如雨落下。

    “父……父親?”扶著母親的關平有些遲疑的開口。

     啷!

    看著胡氏熟悉的容顏,還有那個與自己酷似的少年,關羽手中長刀掉落在地。

    ……

    清晨的陽光瀲灩著粼粼水光,寬闊的鹽池之畔,姬平正巡看著各處的鹽田,盧植、袁基、崔鈞、耿忠還有一眾世家管事都跟隨在他身後。

    昨日,典韋完全收編了鹽池各世家的三千多私兵,又擊潰衛氏和範氏聚攏的兩千部曲之後,已經時近黃昏,姬平便遣散了院中的各世家管事。

    不料天黑之時,突然有士兵來報,在徐晃抵達風陵渡前,董卓已經有兩千士兵從風陵渡進入河北縣,徐晃正依托中條山一線防御。

    姬平急忙令典韋帶著猛虎營連夜趕去支援,又派人快馬趕去安邑城,令盧植先帶兩千士兵來鹽池鎮守。

    到了黎明時分,盧植率軍趕到鹽池,又分出一千人馬趕去河北縣支援徐晃,余下一千人便留在鹽池。

    天亮後,姬平便帶著一眾手下出來探看鹽池。

    鹽和糧,是他立足河東發展壯大的根本,屯田產糧需要時間,而這鹽池來鹽卻是最快最直接的,所以他當前的首要想法就是先把鹽池運作起來。

    鹽池極為寬闊,但鹽池四周的鹽田卻更寬闊,一望過去處處雪白,只是鹽田的分布卻大大小小雜亂不一,這是各個世家各自劃分、各自曬鹽的結果。

    一旁的司鹽中郎將崔鈞和一個老鹽工,一路細細的給姬平講述著鹽池的情況。

    崔鈞對鹽池已然了解頗多,讓姬平不由贊嘆,想必崔鈞昨夜定然花費了不少功夫了解鹽池的情況,這個司鹽中郎將確實很稱職。

    走了一程,听了二人講述,姬平大致了解了情況。

    如今的河東鹽池,制鹽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方法是最古老的撈采法,直接讓鹽工下到鹽池里撈采,因為鹽池之水天長日久蒸發,水底積累了大片的結晶石鹽,只要撈采上來便可食用,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但是只適宜在淺水區進行,鹽池浮力大,在深水區撈采很難。

    第二種方法是煎煮法,是將鹽池之水蒸發到一定程度,成為鹵水,再將鹵水倒入鍋里生火煎煮,水干得鹽。

    但無論是撈采法還是煎煮法,規模和產量都太小,而且河東鹽池之水帶有苦味,這兩種方法制出的鹽質量也差,都帶有苦味,所以河東鹽在商周春秋之時又被稱為苦鹽。

    這兩種方法制出的苦鹽,一般都是賣給貧民百姓或是異族。

    姬平在一處鹽工撈采處停下,嘗了嘗他采出的鹽,皺起眉頭,這鹽確實很苦。

    不過,除了這兩種方法,還有第三種方法,就是懇畦澆曬法,在鹽池四周築鹽田,修鹽畦,也就類似于數尺深的淺池,通過挖掘水溝,將鹽池之水引入鹽畦,經風吹日曬,水蒸而鹽出。

    這種方法在戰國時便已經運用,但那時只是引水蒸發,產出的鹽還是苦的,到了後來,經歷了上百年的澆曬,鹽工慢慢總結出一些經驗,完善了很多工序,使產出的鹽的苦味大大消退。

    懇畦澆曬法也是目前各大世家所用的主要制鹽方法,規模大,產量高,能使河東鹽遠輸到河內、關中、並州、雒陽以及冀州之地。

    眼前的鹽畦處處可見,鹽畦一旁有渠、有路、有口,不少鹽工還在勞作。

    姬平順路走到一處鹽畦邊上,彎腰捻起幾顆粗大的白色顆粒,放在嘴里嘗了嘗,苦多于咸,他皺眉道︰“這是什麼?不像是鹽。”

    一旁崔鈞忙道︰“主公,此物非鹽,乃芒硝也。河東鹽池水中除鹽外,還溶有芒硝諸多雜物,故而池水苦咸。”

    姬平好奇的道︰“這芒硝如何從鹽池中分離出來?”

    他知道鹽池中多有其他雜物,如果是後世,通過各種化學手段,自然能輕易分離,但這個時代,他們卻是怎麼分離的?

    “此乃借助天時之力也。”崔鈞指著一側的一個鹽畦,向姬平解釋道︰“鹽工多將鹽田分為四畦,第一畦最大,引入鹽池之水,日曬水耗,成為鹵水,至嚴冬之時,鹵水中則有芒硝析于池底。”

    姬平點了點頭,這應該是利用溫度變化,在低溫狀態下,芒硝溶解度降低,最先被析出。

    崔鈞指著又一個水面有許多白色絮狀物的鹽畦道︰“待芒硝析盡後,則引此鹵水進入第二畦,到夏初之時,鹵水表面則有此白絮生成,鹽工稱之為‘發模糊’,此時鹵水謂之陽水,陽水依然甚苦。”

    看著水面的白色絮狀物,這應該還是通過溫差變化析出其他雜質,但姬平也不明白這些白絮究竟是什麼物質,他取了一些嘗了嘗,卻是比芒硝還苦。

    崔鈞又指著緊臨的第三鹽畦道︰“白絮生成後,便可將陽水引入第三畦,第三畦池底有芒硝壓實而成的硝板,經過此畦池,陽水中白絮可輕易沉澱殆盡,硝板卻越積越厚,最終只余下鹵水,此水謂之**。”r1152(.. )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