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div class="bookcontent" id="content" style="margin-top:30px;" >
一般來說,除非質量巨大的天體,不然像這個星球這樣天體的重力是不會被影響到的,其上的生物也不可能覺察到重力的細微變化。
www.biquge001.com如果隕石質量達到這種生物能夠覺察到的程度,那在這種隕石的沖擊下,這個星球能不能保住都是問題,別提發展出文明生物了。
更何況,天體干擾引起的引力變化,除了受距離影響外根本不會有變化,更別提是十分頻繁的變化了。這種情況下,李平唯一想到的就是反重力器官。
通過在那空無一物的虛空里航行時的研究,李平知道,反重力器官經過一定的改進,完全可以成為引力控制器官,那種記載里提到的“排斥靈魂的煉獄”的情況,很大可能是因為外星文明飛船受到創傷後引力控制儀器不穩定造成的,而當時這些還不怎麼開竅的土著,直接把超重失重的感覺當成靈魂被大地排斥了。
能夠擁有引力控制能力的,起碼也是一個中等文明。而這對于幾乎沒有宇宙常識的李平來說,能研究那些外星飛船,確實是一個加深對宇宙中種族了解的不錯辦法。
不過,考慮到這里是牧區星域,來到這里的外星生物,不是無處可逃而來到這里逃難的,就是像進攻地球的那些一樣,是宇盜。
李平細心的在繁多的資料中挑出了與關于那次“父神的懲罰”有關的所有資料,然後交給露易絲匯總。
很快,露易絲就把所有資料進行了分析,然後報出了最終的數據︰“根據資料分析,可以確定‘神罰’極有可能就是外星文明飛船的迫降所引發的現象。而且主人,這個地點的坐標距離這里並不遠。”
“果然是這樣!”李平得知自己的猜測被證實後,十分高興。不光是可能得到的先進技術,那些殘骸很可能還能給李平帶來其他方面的信息,比如關于這個宇宙中各種文明和勢力的分布情況,以及這些勢力的具體信息,各勢力之間的關系等等。
李平感覺自己又像是回到了當初在地球上逃亡的時候,需要時刻的謹慎小心,不被那些大鱷給盯上。雖然他現在擁有了勢力強大的蟲族,但是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和那些幾億年發展下來的宇宙文明來說還是太過弱小。
而在走出銀河系,接觸那個宇宙大舞台之前,自己的實力每增強一分,對那個舞台每了解一分,自己生存下來,發展壯大的希望就多一分。
“恩,這里就交給他們吧。那些技術你就看著給吧。”交代就一聲,李平直接閉上眼楮,意識回到的太空中的母艦上。經過仔細考慮,他以謹慎起見還是決定直接派一只艦蟲下來,反正外太空里還有不少艦蟲停著呢。
回到本體的李平,意念一動,原本安安靜靜的停留在軌道上,如同宇宙塵埃一般不起眼的艦蟲群中,很快分出一只艦蟲,它的尾部噴射著長長的明亮藍色光帶,向著星球駛來。
同時,在這只艦蟲中,一個特殊腔體中,一具人類軀體漸漸發育成型。這就是接下來探索外星飛船的殘骸時李平要用的身體了。因為沒有快捷的空間傳遞和轉移能力,為了方便自己隨時出現在需要的地方,李平特意在每一只艦蟲體內都設計了一個特殊腔體,用來孵化自己的人類軀體。
這種設計,可以說是完美的發揮了李平意識可以在蟲族中到處轉移的特點,再加上李平留在地球那里的後備力量,可以說,即便是走出銀河系後被全滅了,李平的意識也不會滅亡。
如果,李平再極端一點,在宇宙中到處留下自己的備用分身,恐怕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殺死李平吧,畢竟如此之大的宇宙,藏個小行星大小的東西是隨隨便便的,被有意識的搜索發現的概率簡直比運氣好撞見的幾率還小。
李平考慮著,是不是在這里也留下自己的備用分身,他所在的艦蟲已經在星球引力以及艦蟲自身推力下向著星球極速飛來。大氣層摩擦產生的高溫,根本不能對艦蟲可以抵抗近萬攝氏度高溫的裝甲甲殼產生什麼作用,更別說,這些甲殼可以短時間內抵抗數十萬度的高溫了,幾千度根本不算什麼。
當然,在降落的時候,由于摩擦產生的高溫,艦蟲是無法開啟光學迷彩的,只能這樣大搖大擺的登陸星球。雖然在這里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始終不是一個好方法,以後遇到了有著極強武力的外星文明得話,這樣的登陸很可能會損失慘重。
順著坐標的指引,李平的艦蟲很快的來到了目標地點。一到地方,李平就覺察到了不同,細細感覺果然有些引力控制的痕跡。
“看來果然沒錯,就是這里了。”感受著不太穩定的星球引力,也就是重力,李平估計,那個什麼飛船,一定是受到了極大的創傷,不然,作為全艦核心,被層層保護的最重要的引力控制設備,絕對不會被損壞而有這樣不穩定的表現。
因為,這種設備不僅是太空船只航行于星際之間的必備設備,連超空間跳躍也離不開它,要是它不夠結實,不夠穩定,那誰還敢進行超空間跳躍?
所以,這種重力不穩定的情況,只能是引力控制設備受到了損傷,但卻一直在運行才會造成的。
至于能量不足,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會出現的。因為不管普遍運用的反物質能源,核聚變這種普遍的備用能源,在僅僅維持一小部分設備的運行的情況下,正常供能幾千幾萬,甚至幾百萬年也是極其正常的,更別說還有其他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能源了。
降到地面後,李平通過艦蟲的視覺,發現這里並不是想象當中的一片荒蕪,地面上竟然長著不少了奇特植物,蒼白的綠色中透露出勃勃的生機。
作為前人類,李平還是比較喜歡用自己的人類軀體來感受世界的,于是,李平自己首先從艦蟲里出來了,同時,艦蟲開始釋放出一些飛鏜搜索四周,當然還有大量充當挖掘主力了工蜂。
李平在這里隨處走了走,然後隨手抓起地上的泥土,仔細看了看,發現這四周不僅有著高溫灼燒的痕跡,還有含量比普通搞出數千倍的放射性同位素,更含有少量這個星球沒有的物質——99號元素。
這種對宇宙文明來說的普遍工業元素,並不是到處都有的,這種資源,如同地球上的鐵礦一樣,和矽水晶以及另外一種礦物並稱宇宙三大戰略資源。而且,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在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上被發現過這種元素和含有這種元素的礦物存在過。
由此,李平基本確定了之前的猜測,開始指揮著工蜂在挖掘泥土。
作為李平以挖掘和收集為使命而培育出來的蟲族,工蜂的挖掘速度可是很快了,不一會兒,地面就出現了一個大坑。至于挖出來的泥土,本著不浪費的原則,李平直接讓艦蟲吃了。
隨著挖掘的持續,地底漸漸的顯露出了不同尋常。首先是泥土。原本灰色到褐色的泥土,在隨著挖掘深度的增加而逐漸向著岩漿狀態轉變。但是,泥土的溫度卻沒有異常的高。
其實這是泥土中的物質的化學鍵被破壞,形成了類一種類似于電漿的物質。隨著挖掘深度的增加,這種液化程度就更高。看到這種情況,李平一下子激動了。
這種情況李平在宇宙中遇到過這種情況,那是在一顆罕見的超行星旁邊的行星,在這顆超行星放射出了超高能射線下,整顆行星成現出了半液態。
出現這種情況,就意味著這艘意外墜毀的外星飛船裝載著足以讓李平激動異常的東西,那就是能夠聚焦超高能量的核心。
雖說這種東西是一種用于開采和溶解宇宙中礦物的裝置,但是其核心裝置確是軍事上一些戰略級武器的核心。因為宇宙中的低溫,所以很多礦物都是呈堅硬異常的狀態存在的。雖然以外星文明的科技,開采這種礦物是輕而易舉,但是出于成本以及效費的考慮,這種能夠聚焦超高能量溶解礦床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這種核心對于李平的蟲族來說,卻是還沒有掌握的技術。因為這種技術對于現在的蟲族這個來說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主要是這種核心所需要的一種物質,蟲族還無法合成出來。
現在,李平想要迫切的知道這艘飛船的具體型號了。在以前外星人那里得到的資料里,李平得知,能夠裝在宇宙飛船里的礦石溶解設備,有一種型號的核心是直接挪用軍用核心的。
有了這種核心,李平一直無法突破的行星級高能武器就有著落了。激動之中,李平直接喊了出來︰“快!快挖!艦蟲!再繁殖十萬工蜂!”
艦蟲當然把李平的命令當作是聖旨,于是便毫不猶豫的執行了李平的命令,于是便開始量產工蜂,工蜂像是餃子一樣的從空中的艦蟲上掉下來。
那些掉下來的工蜂,幾乎沒有立刻的停歇,身體兩旁和下方的眾多節肢開始瘋狂擺動,沖向洞口。李平急切的情緒,也通過核心網絡傳達給了這些工蜂,這些工蜂紛紛加快了速度挖掘。
頓時土屑土漿亂飛,洞口快速的加深,很快“叮當”一聲,一只瘋狂挖掘的工蜂便挖到了金屬。
隨著李平迫不及待的跳下洞口,那些本來還在瘋狂挖掘的工蜂同時詭異的停了下來,所有工蜂都絲毫不差的在同時停止的動作,好像有誰按了暫停鍵一樣。
李平懷著激動的心情抹去了最後一些漿狀泥土,看清楚了即使數萬年後依然透露出堅固和強韌的外殼上的銘文,差點高興的跳了起來。沒錯,這就是那種搭載著軍用核心的飛船。
“哈哈哈!運氣來了擋也擋不住啊?”高興的李平直接蹲在地上拍了拍旁邊不一動不動的工蜂的腦袋。雖然那只工蜂被李平拍得瑟瑟發抖,不過李平卻根本沒有注意,而是光顧著自己高興了。
李平指揮著工蜂繼續的挖掘,很快整艘飛船露出了一只角。不過正好失去了外裝甲後的艦尾,如果能夠找到維護艙門就能夠很快的通向飛船的裝載著核心的地方。
不過,暫時擺在李平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打開這些堅硬的裝甲。不用懷疑,既然擁有這種軍用的核心,那麼這艘飛船也不會是普通的飛船,它的裝甲也不可能是普通的裝甲,李平現在只能期盼這艘飛船的裝甲不是那些軍用裝甲了。
在李平緊張的準備破壞裝甲的時候,塔格斯的一座軍工廠里正在進行著忙碌的工作。
“這個零件不應該這樣,應該這樣……這樣……”
“不對!應該這樣……然後這樣……”
“不對不對,你的也不對,我覺得應該這樣……”
一群專家不停的討論爭辯,但是一直沒有得出一個結論,這還僅僅是傳動系統中的一個小零件而已,看來,文明發展的不同,知識體系也會變成天書那樣難懂。
還好基本的原理是互通的,再加上這個文明在機械上確實有著不俗的實力,在眾多專家深入研究後,這些圖紙上猶如天書般的符號和線條總算被翻譯了出來。
在翻譯出了李平給的圖紙後,這些專家還是不斷的感嘆,多麼神奇的結構,多麼奇妙的想法。特別是履帶的設計,讓這些專家贊嘆不已。
雖然他們也有著履帶這一裝置,但是因為有著機械肢體的技術,所以履帶這一裝置並沒有被他們重視多少,今天看到了地球發展一百多年的履帶,則讓他們好像一下子看到了另一扇機械學的大門向他們敞開。
這也不是說地球的坦克技術有多麼先進,只是地球用了那麼多的時間探索和研究,以及實戰中發展出來的坦克,每一個地方都是用士兵的鮮血換來的珍貴經驗,自然會讓從來沒有想到過有坦克這一戰爭機器的他們驚奇感嘆。;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