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div class="bookcontent" id="content" style="margin-top:30px;" >
漫漫宇宙,空間大到令人發指,雖然李平已經有所準備,但是一出了地月系後,就切身體會到了這個大是什麼概念。
www.biquge001.com
明明那些星球就在自己眼前,但是李平知道,這只是太空里缺乏參照物以及星球巨大的體積引起的錯覺。艦蟲無論如何加速,卻像蝸牛一般,沒有辦法縮短距離。
幸虧有了人類哪里天文探測的基礎,李平很容易就確定了軌道,利用各個星球的引力,計算好了各種軌道,只要照著計算好的路線前進,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到達火星。
對于李平來說,僅僅到達火星還算不上踏出一步。畢竟和太陽系比起來,這個距離並不算遠。而太陽系,在銀河系里也只是一粒塵埃,銀河系在宇宙中,也是同樣。
哪怕只是這家門口的小半步,李平走的也有些蹣跚,經驗的缺乏使得艦蟲無謂的消耗了過多的能源,真正的宇宙航行後,艦蟲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小毛病,消耗不少能源修復,等到達到火星,整個艦隊的高能脂肪儲備已經消耗的七七八八了。
于是只能在火星上收集資源進行補給。而資料的不全,讓李平的艦隊在登陸的時候吃了不少虧。干燥的環境和沒有水的沙漠,讓李平沒有辦法順利的孵化工蜂。
最後,在極地發現的水冰和干冰的混合冰原才讓李平順利的安下了蟲巢!值得慶幸的是,蟲巢很好的適應了火星上干燥寒冷的環境,開始扎根。
接下就簡單了,孵化工蜂,采集資源,然後離開!
不過,在離開前,李平孵化了數以億計根據火星環境改進的偵查蚊,把整個火星都翻了個遍,除了大量的氦三和普通的礦物資源,李平幾乎沒有發現其他任何值得研究的東西,更別說像矽水晶這樣的東西了。
它的兩顆衛星于是一樣。沒有探索興致的李平,開始根據這段航程中的實際經驗改進蟲族。最主要的就是將三只包括自己的座駕在內的艦蟲都進行了大改造,稍稍增大了體型,去除了內部大量器官,變成了是特殊型的後勤艦蟲,身體內大部分是儲存腔,儲存著大量的氦三高能脂肪。
因為,進行了一小段的宇宙航行後,李平發現,宇宙中氦三比起其他的聚變原料要多得多。而且,使用氦三進行聚變,高能脂肪的壽命也長很多,所以李平想也不想就把所有的高能脂肪都換成了清一色的氦三聚變高能脂肪,暴發戶氣質十足!
而研究了跳躍系統後,李平發現只要特意控制就能增大跳躍時的捕獲範圍,李平完全可以讓現在的艦蟲在跳躍時帶上一只三百米級別的小艦蟲。而這些小艦蟲不僅可以攜帶更多的高能脂肪,還擁有著更強大的機動能力,可以代替七百米級的大艦蟲來做偵察工作。
在火星上磨蹭了幾個月後,李平才啟程繼續前進,同時屁股後邊也多出了一只小艦蟲。在太陽系內各個行星和衛星上都掘地三尺後,李平終于飛出了太陽系。
由于跳躍需要距離天體一定的距離外,所以李平剛出太陽系也無法跳躍。而且天體質量越大,所需的安全距離越大,李平估計,很可能就是附近沒有大的引力干擾才是跳躍的真正條件。
不過,李平可不敢去驗證,雖然蟲族能進行超空間跳躍了,卻只是初步會用而已,出入宇宙的李平可以一直戰戰兢兢的擔心著各種問題。
不過,在銀河系內,李平倒是不用太擔心那些外星人。除了外圍的一些較大航道有“人”把守外,內部就只有一些偶爾溜進來的小宇盜或探險者了。
而最近,似乎連把守的人都沒有了,李平就是想被找麻煩也沒外星人來找他麻煩。于是李平一路慢悠悠的航行著,直到距離太陽系近億公里遠後,才準備開始跳躍。
跳躍之前首先要確認周圍有沒有大天體,這個李平早就確認過了,離開太陽系那麼遠後,基本只剩一些粒子、小塵埃或碎屑了,根本不影響跳躍。
然後需要加速。根據跳躍設備的好壞優劣,所需要的跳躍速度也不一樣。本來那些宇盜的飛船就是抵擋貨,就算有超空間跳躍儀也只是入門級別的,再加上李平缺斤少兩的改造,讓李平不得不加速到極高的速度才能進行跳躍。
還好有光速壓縮引擎幫忙,要不然,以艦蟲的推力,要達到跳躍速度起碼不是幾個月能夠辦到的,畢竟速度越快,等效質量就越大,加速效果也越差!
但是,同樣被李平豆腐渣式的改造過的光速壓縮引擎,最大也只能達到五分之一的壓縮率。這個東西的原理,李平倒是稍微懂一點的。
也就是利用的光速的特性。通過強大的重力場扭曲封閉設備內的時間,使得其內部的光速減慢。而由于光速的唯一性和統一性,設備內部于外部的光速差值就會補償給載體,也就是飛船本身。
所以說,壓縮率為五分之一,就意味著李平的艦蟲最高速度可以達到一又五分之四個c,即1.8倍的光速。而多級串並聯後,其壓縮率會更高,達到幾十倍的光速也不是問題。
但同時,就整個系統來說,速度並沒有超過光速。所補償部分速度的能量,由重力場提供,這也符合了能量守恆定律。不過,李平的艦蟲供能不過關,所以暫時比較實用的,也就是一倍光速左右。
在地球上還沒有研究透徹的理論,外星人那里,這些理論就成了墊底的基礎理論,這讓不擅長這方面的李平很傷心,同時也堅定了發展自己的物理學以及數學等方面的研究型蟲子。
一直無趣的加速,一周多的時間後,李平的艦隊終于達到了跳躍速度,在他稍稍有些緊張的心情下,超空間跳躍器官開始工作。
感覺一陣陣能量流向超空間跳躍器官,四周的空間似乎開始有些壓抑起來,直到艦隊前方產生大量的閃電,李平覺得好像有什麼東西破碎了一般。
然後閃電越來越密集,直到形成了一個閃電網,閃電網包圍了整個蟲族艦隊。隨著閃電的消失,蟲族也不見蹤影。
而李平,則感覺自己好像進入了一個五顏六色的萬花筒般的世界,而且精神力明顯的被束縛在了艦蟲四周,絲毫也擴散不開去。
同時,李平有了和做夢極其類似的感覺,好像有些分不清現實和虛幻的區別。剛剛有些適應了之後,突然前方出現的一陣亮光。
出來了?這就出來了?李平還沉浸在超空間跳躍通道里面的感覺時,突然出現在了正常的空間里,這讓李平還一時反應不過來。
回神後,李平才發現,這里和太陽系的感覺完全不同。如果說太陽系是有序、整齊的話,這里就是無序、混亂的。
宇宙塵埃、小碎片,還有一些互相公轉的行星,以及藍的白的顏色不同的恆星,好像上下左右都一樣,入眼的只有混亂。
其實宇宙里也沒有什麼上下左右,即使圍繞同一顆恆星的多個行星,其公轉軌道也不一定就在同一平面上,有的是橫的有的是豎的,反正橫豎都讓李平糊涂。
好久之後,李平總算適應了頭腳不分的宇宙空間。難怪一些動漫里說只有新人類才能駕駛ms在太空戰斗,如果是普通人,即便是經過訓練,也適應不了這眼花繚亂的景象。
要是沒繞幾圈就分不清方位了,連敵人在哪邊都不知道就亂開槍開炮,那還不亂套?
所以李平直接以地球的位置做原點,然後搞一個球形空間坐標系統。只是要考慮到各種公轉自傳,所以這個坐標系統還顯得有些簡陋。把外星人的星圖以及宇航圖,融入其中後,整個坐標系統也剛剛能用罷了。
只是,整個銀河系也是在不停的轉動的,所以相對整個宇宙而言,這個坐標系也是在不停轉動的。不過,這些外星人已經有了解決辦法,李平就直接照般了。
也就是把按尺度的大小不同,把坐標系分開。比方說,星圖大小是整個地月系的時候,有一個坐標系,當星圖放大到整個太陽系時,又有著太陽系的坐標,此時地月系就縮小成了一個有特殊標志的球體代替,球體的大小就是地月系的大小。
李平直接就這樣抄襲了過來,只是那個特殊標志變成了電腦中代表含有下一級的三角形下拉符號。
花了數天時間,李平把以前監察蟲探測出來的天體分布,自己一路勘測出來的數據,繪制進了這張銀河系的星圖。
雖然星圖上只有一個大概,只有其中角落的幾個標出幾個小點比較詳細,但是,這張星圖,卻可以算是目前銀河系最完善的星圖了。畢竟,就算外星人科技先進,這種一般人老死幾代都不會來的地方怎麼可能會來勘測繪制詳細的星圖。
繪制好星圖後,總算找到了那顆星球的具體方位,真是讓李平感慨,相比地球上的交通擁擠,宇宙中迷路可能才是普遍現象。
試著用精神力聯系了一下月球基地,發現除了鏈接不是很清晰,有些雜音外,竟然沒有感覺出絲毫的延遲。
怎麼回事?難道精神力像是外星人的那種什麼量子什麼糾對的技術一樣,可以無視距離的傳遞信息?如果是真的話,那真是太好不過了。
但是只是那麼一光年數的距離,還不能完全肯定的得出結果,要是數百萬數千萬,乃至數億光年外還有這種效果的話,才能真正的肯定。
不過現在也證實不了,所以李平就暫時放下了,稍稍調整艦隊的方向,朝著那顆行星駛去。
又花了幾天,李平以及艦蟲們都來到了這顆行星的公轉軌道上。三顆行星圍繞著一顆白色的恆星公轉,李平找的那顆位于中間。
最里面的那顆,像一個岩漿球,大概有兩個半地球大小,而最外面的那顆行星,則是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有點類似木星,只是沒有行星環,並且只有3顆衛星。
中間這顆,大小和土星相仿,也是渾身火紅色,大概表面全是岩漿之類的。通過特殊的器官,李平感應到這顆行星內核劇烈的能量釋放,當然,還有其表面那些外星人留下的工廠工作產生的能量反應。
而這里不得不說,李平從那艘外星飛船上得到的另一個比較有用的東西,可以通過各種輻射的分析判斷出能量反應的設備。
當初,就是這個設備發現了海底菌毯的核聚變反應才讓那些外星人注意到海底菌毯的。不過,這種設備雖然可以靈敏的探測到核裂變、核聚變甚至是湮滅反應,但是對嚴密隔絕輻射的密閉容器內的反應卻沒有辦法,李平也發現,這種設備似乎對生命能量以及相關的變化毫無反應,于是李平對這個現象多留了一個心眼。
找到了外星人的工廠,李平就迫不及待的派了一艘艦蟲登陸,其他的則分散開去,勘測的勘測,登陸其他星球的就登陸,分工合作。
反正在之前的那次進化後,每只艦蟲都相當于兩座頂級的蟲巢,即可以繁殖包括艦蟲在內的所有族群,所以李平的那只就留在的軌道上,派了一只登陸行星,登陸後可以再孵化一個人類身體給李平用。
一只艦蟲開始在李平的命令下下降高度,隨著反重力器官功率的減小,艦蟲逐漸加快了下降。而留在軌道上的李平,直接把監察蟲帕克從體內的儲存腔里放了出來,開始詳細的掃描這個行星。
整個行星,其實和地球很像,只是把地球上的藍色海洋換成了紅色岩漿海,而陸地面積更小更怪異,不過那些陸地一定是由什麼耐高溫物質組成的,要不然早就被岩漿融化了。而外星人的工廠就建在一塊最大的陸地上。
隨著艦蟲降落,李平發現這些岩漿溫度不過兩千不到,自己艦蟲完全可以鑽下去洗個澡,能夠短暫抵御近萬度高溫的甲殼,幾乎不會對這點溫度有什麼大的反應。
等艦蟲來到工廠上空後,李平發現那些外星人還真是自大,整個工廠幾乎是開放式的,也沒有絲毫防御措施。
所以李平一眼,就看出了那里是原料冶煉成鋼材的地方,那里是制作零部件的地方,那里又是組裝的地方。
可以說,整個工廠就是一個露天的全自動生產流水線。還有一些小的機械昆蟲,時不時的游蕩。它們是用來維護生產線的,除了日常了保養,損壞了維修和線路改動也都是靠著它們。
這倒是和艦蟲有點像。在吸取了那些外星飛船一但被攻入內部就脆弱不堪教訓,李平給自己的艦蟲加入了體內防御系統。
這個系統分三個方面,一個是高酸性體液,對金屬和有機物有著特別的腐蝕效果;第二是內部隔離組織,在有異物入侵到艦蟲體內後,異物附近的組織變化,生成堅硬的甲殼,將其困在一定的範圍內。
第三,就是一種寄生蟲。這種寄生蟲在艦蟲體內四處游蕩,當有異物進入艦蟲體內,它們便會向那里聚攏。在到達目標位置後,這種寄生蟲會在數米範圍內釋放出殺傷力強大的高頻率高能超聲波來攻擊粉碎目標。
其實也就是借鑒了一下人類的免疫系統,其實這個系統也可以看作是艦蟲的免疫系統,只不過,具體形式上稍稍變化了一下。
因為奪取了外星飛船,所以這條生產線的控制權自然落到的李平手里,就算沒有外星人提供的控制器,憑著露易絲也可以突破其防御,進而控制它。
重新孵化出身體後,李平仔細的檢查了這條生產線,雖然對蟲族基本上沒什麼用,但是其中生產的武器零件倒是被李平發現了再利用的價值。利用其生產激光武器核心的技術和工藝,李平完全可以給自己的蟲子廉價的換上激光炮來增強它們的能力。
當然,這些還是次要的,這條生產線旁邊的倉庫,其實才是李平這次行動的最終目的,因為有著絕對的好東西在里面。;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