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四十四章飛螳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蟲潮歸來 | 作者︰害羞的大叔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div class="bookcontent" id="content" style="margin-top:30px;" >

    而說到李平,他則如同往常一樣窩實驗室里研究。www.biquge001.com為了讓蟲族不再懼怕人類空軍,李平可是把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對異蚊擴展的研究上。

    而一直沒有什麼進展的研究,直到女皇的一次意外實驗中出現了轉機。它在隨意混合一些基因和蛋白質,並經過處理後,得到了一種部分基因鏈和多 鏈相結合的奇異物質。

    這種物質可以再生命能量的刺激下,產生一種類似超聲波的輸出,不僅含有大量的能量,而且還能有效的推動空氣或者水。

    在這種物質的基礎上,李平研究出了一種可以產生強大推進效果的有機物,在這種有機物的基礎山個,李平模仿人類的戰斗機培育出了一種兩米多長,使用能量器官和生物噴射引擎的巨型異蚊!

    雖然這個蟲子小了點,但是用在正式巨蚊身上的技術都一個不差的用在它上面,其中就有一種為巨蚊提供推進力的最重要器官——生物噴氣發動機!

    把這種超聲波蛋白制成高效的發射錐,然後以一定角度的圓錐方式排列在一個堅固的甲殼通腔內,利用高能超聲波對空氣的壓縮和推動作用,達到人類噴氣發動機的效果。

    由于是圓錐式的排列,含有大量動能的高能超聲波在通腔直徑方向上的分量,可以用來壓縮空氣,長度上的的分量,則可以推動空氣高速運動。

    要是加上能夠加熱空氣使之膨脹的組織,一個生物版的噴氣式發動機就基本出來了。在這個兩米多的實驗異蚊身上,裝的就是用這個原理制造的改進版生物發動機,李平稱之為——噴射囊!

    雖然李平現在對于能量的轉化還是一無所知,但是通過調整超聲波蛋白的結構和物質來達到調整高能超聲波驅動能力還是可以達到的,所以真正的巨蚊所裝配的將會是更加強勁的噴射囊。

    在對這個實驗異蚊經過了大量試驗後,噴射囊的效果令李平十分滿意,這種生物器官擁有更勝于人類普遍使用的噴氣式發動機可靠性,而且體積重量更小,能量利用率更高,運用更靈活。

    驗證通過了,就說明蟲族空軍的主力終于塵埃落定,只要把實驗異蚊放大,再優化一下內部結構和空氣動力外形,一種空中族群馬上就能夠出現。

    得益于噴射囊的研究,李平再釩鈦甲殼的基礎上研究出了一種更加堅固,更加耐高溫的層疊甲殼,不僅讓蟲族地面部隊的防御力更強,而且還大大減輕了甲殼重量,讓對重量比較敏感的飛螳也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

    至于飛螳,這就是李平給正式版巨蚊取的名字,希望它向螳螂一樣行動隱秘,攻擊時一擊致命,又可以像昆蟲一樣容易養活。

    可是繁殖一只身長僅僅五米左右的飛螳,消耗的有機物倒是不多,只刺蛇相差無幾,但是它消耗能量卻要多的多,是一只刺蛇的十幾倍。因為空中活動的特性,造成了其能量消耗的增大。

    不過,強力和高效的肌肉系統的飛螳,完全可以八九百公里的最高時速飛行半個星期之久。雖然因為生物組織的疲勞特性,飛螳的最高速度超不過音速,但是它在戰斗時如果不考慮傷害的話,最高瞬時速度也可以接近一點四馬赫。

    這是因為生物組織構成的半透明的鞘翅,強度無法達到更高的馬赫數的飛行,但反之,靈活性和控制力卻是鋼鐵機翼無法比擬的。

    而且生物組織還有一個好處,即使損傷了,也可以自我修復,而作為關鍵的那一對支撐骨骼,修復能力更是強悍。移植了蜻蜓飛行能力的飛螳,完全可以輕松的垂直起飛,懸停甚至是後退著飛行,只不過,由于強度的原因,在超過音速飛行時,需要固定鞘翅。

    飛螳的孢子基因型,對李平的那些女皇來說再簡單不過了,有了基本基因,接下來的添加和修改都是有據可循,輕車熟路的。

    而此時的李平,也對自己為飛螳設計的一整套武器系統得意洋洋起來,包括頭部發射的高速骨針和遠程攻擊的導向蠕蟲!當然,李平十分自然的借鑒了人類的戰斗機武器系統,這花了李平不少時間和精力來設計。而此時飛螳戰力的強悍,遠遠超出了他之前預料!

    就像人類的空軍中開始著重發展多用途戰斗機一樣,李平的設計完全讓飛螳兼顧了所有空軍任務,制空有骨針,對地有自爆蠕蟲,導向蠕蟲則空地兼顧。只要合理的利用起飛螳的數量優勢,各種作戰任務它都不怕。

    最後定型的飛螳長五米,也就比一般的小汽車長了一點,空重只有半噸多,即使滿載後也只有一噸半。

    有兩個噴射囊,也就是生物噴氣引擎,可以給飛螳提供最大八噸的推力。雖然李平還可以提供更大推力的噴射囊,但是他沒有這麼做,畢竟飛螳最重也不會超過兩噸,八噸的推力是足夠它用了。

    飛螳的翼展最大可以達到六點三米,鞘翅可以完全收攏到背上並由一對輕薄的甲殼保護。渾身上下堅固的甲殼中,只露出遍布全身的復眼和一些特殊的腔口。

    屁股後面是一根長兩米的鋒利而尖銳的節肢,可以在掠地飛行時攻擊地面上的人員和裝備,總之看上去就是寒光閃閃的樣子,而且還可以藏起來。

    飛螳的整個腹部,幾乎都填滿了高能脂肪,用來給飛螳的飛行提供強有力的能量保證。還好現在李平在巨大面積的海平面上布置了水藻菌毯,而且世界各地的鑽地蠕蟲也給李平提供著大量能量,甚至地熱塔都快要通過檢驗了,否則,那麼多能量他還真拿不出來。

    飛螳的頭部有尖尖的長角,相當于飛機上的空速管,也是收集電磁信號的天線,這是李平給予這種飛螳對電磁波極度敏感的能力,這樣,當有雷達搜索的時候,它可以很快感覺到。而這個長角,其實也是飛螳高效的空氣動力外形中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那種被動“雷達”的能力外,李平還給飛螳加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生物雷達。不同于重型刺蛇的驗證性設計,李平給飛螳設計的雷達更加完善,也更加全面。

    飛螳全身各處都有一些的特殊甲殼夾層,這種夾層其實就是由一層類似于傳感器一樣可以把電磁波和生命能量互相轉化的蛋白質構成的。這種夾層可以發射或者吸收電磁波,而通過分析最後輸入和輸出的生命能量的區別,就可以向雷達一樣探測目標。

    而令人驚奇的是,由蜻蜓的大腦改進異化而來的飛螳大腦,似乎對這種生物雷達的使用很有天賦,在實驗異蚊使用生物雷達的時候,效果要比李平估計的好很多。

    而出于飛螳特殊性的考慮,李平特意給它設計了一整套不消耗多余物質的能量器官系統,這樣可以讓它在進行生命活動的時候,全部利用生命能量來完成,不浪費一點物質。

    為什麼李平對物質那麼執著?這就要說到蟲族的攻擊手段了。

    除了近身的肉搏攻擊,其他幾乎任何攻擊都需要有物質提供傷害載體,骨矛要有物質組成吧?沒有了物質,別說骨矛,連口水都合成不出來。還有酸液,這也是要物質組成的,沒有了各種元素,包括骨矛酸液在內什麼東西都不會有。

    在地面上的陸行蟲類倒還好,它們至少有泥巴可以啃,但是在空中的飛螳可就沒有那麼好運了,它所能用的物質就只有自己帶上天的那些了。

    所以李平才給飛螳安了一整套能量器官,可以讓它在生命活動中幾乎不損失任何物質,把那些物質全部用在攻擊上。

    什麼?你說空氣?要是吸收空氣的話,那發射一根骨針就足夠它吸收好久了,畢竟空氣密度太小,根本有什麼用。

    退一步說,就算吸收空氣可以達到要求,那以後到宇宙中之後怎麼辦?有東西給你吸收嗎?

    所以,對于李平來說,限制現在或者說制約著蟲族未來的最重要原因里,這個絕對關鍵之一,他也是在未雨綢繆。

    回歸正題,李平設計的飛螳,升空時幾乎三分之二的重量都是用來攜帶重要的物質,比如高能脂肪和硬化蛋白。

    不管是飛螳下巴處可以高速發射的骨針的器官,還是模仿人類導彈研究出來的導向蠕蟲,都離不開飛螳自身攜帶的物質。想要有強大的戰斗力,補給是很關鍵的一項!

    飛螳擁有著相當于20mm機炮的骨針發射器官,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一千兩百多發。能夠達到這個射速,還多虧了李平借鑒了加特林機槍的原理。

    只不過,輪換的不是炮膛,而是發射裝置。這種在飛螳體內類似葫蘆般的特殊器官,它可以吸入硬化蛋白,然後利用高能超聲波將少量硬化蛋白高速發射出來,特殊的呈螺旋狀的發射口能夠使得硬化蛋白在發射時高溫、高壓下,通過空氣作用急速凝聚成旋轉的骨針。

    發射器官前後兩個發射體可以輪流發射,而在擁有更多發射體的情況下,可以獲得更高的射速。只是飛螳儲存的硬化蛋白只有一千根左右的骨針,這還是子啊李平稀釋硬化蛋白之後的數量。

    這一千根的骨針,雖然犧牲了一些硬度,但是因為特殊的螺旋形結構,穿甲能力卻並沒有降低多少。哪怕是躲在工事後面,只要防御力不超過20mm厚的勻質鋼裝甲,飛螳就可以在八百米處擁有一半的擊穿概率。一旦擊穿,後面人員就肯定沒戲了。

    如果這種骨針來對付人類的戰機,那更是手到擒來,畢竟飛機不可能會有那麼多的裝甲。

    不過,對付戰機,李平給飛螳設計的另一種武器卻更加有效,那就是被稱為導向蠕蟲的生物導彈。雖然這種武器看上去完全不像導彈,但確實是李平從頭到尾的人類的空空導彈那里抄襲而來的。

    從動力到控制,再到制導,李平只是簡單的用自己的生物組織和器官代替了那些相同功能的電子儀器而設計出了這種蟲子,然後讓它的幼蟲作為寄生蟲呆在了飛螳體內一個特殊的器官內。

    這種導彈蟲可以吸收飛螳提供的物質和能量而發育成成蟲。發育成為成蟲後,就可以當作導彈發射了。發射之後,這種導向蠕蟲只有兩分鐘的壽命,在這兩分鐘里,它會根據身體周圍的紅外復眼和電磁敏感器官傳來的信息,本能的追蹤目標直到追上目標引爆自身。

    其實這和人類的空空導彈道理是一樣的,但是由于生物的優勢,這種生物導彈對目標的識別和抗干擾能力都不是人類的空空導彈可以比的。

    不過,正因為是生物,所以也難免會有失誤,就像李平的其他生物一樣,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出現讓李平完全搞不懂的情況,李平之前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有研究出個所以然來。

    好在這種情況發生的不頻繁,要不然李平就不敢再用蟲族了。不過,李平心里卻有了一點猜測︰這種情況可能是自己的基因設計的缺陷和基因表達方式的單一而造成的。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太過復雜的本能,李平也設計不出來。

    李平覺得,這里面肯定有什麼秘密是自己沒有發現的,等到自己發現了這個秘密,完全掌握了基因體系的時候,自己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創造了。

    總的來說,導向蠕蟲還是十分不錯的,發射的時候雖然可以選擇自動攻擊,但是飛螳也可以自己控制導向蠕蟲的飛行路徑和攻擊目標的。

    而且,因為生物的模糊處理優勢,所以導向蠕蟲還可以攻擊地面目標甚至是在海上目標,但是限于飛螳的體型,所以導向蠕蟲只含有1.8千克的催化脂肪,相當于90千克**

    的裝藥量,不過命中幾十發的話,即使是大型艦艇,也會受到相當大的傷害的,更別說是空中目標了。

    至于其殺傷機理,除了破片和沖擊波之外,李平還在導彈蟲的戰斗部里加入了一些轉化蛋白,可以再引爆的瞬間,將一部分熱能轉化成電磁脈沖,這也增加了它的殺傷力。

    在研究上一向追求完美的李平,設計出來的東西怎麼可以比別人差,于是矢量推力,燃氣舵等等,能提高導向蠕蟲性能的東西都沒有被李平拉下,一樣一樣的被加到了導彈蟲上。

    還好有露易絲幫忙分析和優化,佔著生物的優勢也是一方面。雖然導彈蟲的性能那麼優秀和全面,但是現在孵化一只導向蠕蟲,只需要以前繁殖兩只異蚊的有機物和五只異蚊的能量。

    不得不說到,李平在這近兩年的時間里,蟲族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極度缺乏經驗和戰場的磨練。不過,有句話說的好,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正當李平解決了空軍問題而苦于沒有實戰檢驗的時候,正好有人給他送來了軟綿綿的枕頭。

    一支不大不小的艦隊,竟然沒有走那些航道,反而千方百計的繞開航道,正朝著李平的這個基地而來,這下子他也不得不拿這個艦隊開葷。;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