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對不起,今天有事要辦,更新晚了。
www.biquge001.com再有一章,本書將進入vip章節,我想常看書的朋友應該早就看出來了,本書前面一百章統統是鋪墊,之後才會慢慢展開真正的情節。白水寫書寫得很辛苦,頸椎都出問題了,但每天依然在樂此不疲地堅持,懇請各位斷續支持。後天開始,別忘了投月票和推薦票。
程越的人民教師工作沒做多久,幾天後,王士元送來消息,四川制置使張鈺與部將趙安、瀘州安撫王世昌合重慶、瀘州兩地軍民共十二萬千余人浩浩蕩蕩南下,除了劉順的船,還有他們自己的船三千多艘,請程越做好準備。
程越听到這個數字,登時倒抽一口涼氣。
十多萬人啊!他做的準備只有四五萬人,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四川人願意南下到這里來,多余的人要怎麼安置的確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不過也好,自己早就做好的計劃也可以提前開始了。
程越將楊霆、李芾等人與張貴、脫脫集合起來,一起研究出了一個比較詳細的方案。之後馬上發給各地,要求他們迅速做好準備。還發到了劉順那里,讓他趁機從吸引一批民眾到琉球去,琉球的耕地人手不足,得想辦法向那里移民。
程越手下的官僚機構終于經受了一次考驗,全都動員了起來,連士兵也在程越的指揮下,迅速被派到各地為移民做著各種準備。
李芾等人的辦事能力讓程越也為之嘆服,楊霆更是發揮了最關鍵的作用,李庭芝第一次參與程越的大事,又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自然格外賣力。程越千方百計搜刮來的能臣顯示出了卓越的才能。有了安置前面兩萬多人的經驗,幾人分工配合,再加上張貴和脫脫鞍前馬後的奔走,忙而不亂地準備工作得到了迅猛的推進。這也要多虧了程越建立的管理體系,程越為五年計劃培養的責任制體系保證了所有的命令都能得到切實的貫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剛剛安置好的前一批四川民眾也都自發組織起來,一起來幫程越的忙。甦州向程越指定的地方運去了大量的各種物資,程越也震驚于甦州的生產能力,顯然程越改進的織布機也在其立下了大功。
程越馬上回報了甦州此次慷慨解囊的商家,宣布將在甦州建立糧食和工業新的生產基地,這些商家可以優先入股,率先分享最新的產品與技術。
消息傳到甦州,押對了寶的商家無不歡天喜地,嗅覺不靈敏的商家捶胸頓足,紛紛爭取再向程越運送物資。
程越在甦州的新型糧食基地早就被各方人馬覬覦很久了,都傳說其蘊含著大量的財富。而劉順在甦州在建的無數高爐更讓人眼饞。
李芾的水泥已進入量產,正投入甦州到揚州的道路修建,看過的人無不為之驚嘆,用不了多少人一天就可以修一里多的路,如果是老手,各路段同時開工,一天修十幾里都不是問題,而且還沒有開采石頭運輸的麻煩。
現在又听說李芾正在做四輪馬車,如果做出來,必將從根本上改變運輸的形態。四輪馬車的運量比兩輪的大太多了。
甦州兩家抱上程越大腿的已經發了大財,幾個大的錢莊也正在跟程越眉來眼去地要搞銀行,其他人還等什麼?
不只是甦州,一直以來揚州、江陰等地也都找姜才、李世修等人的關系來求見程越,想盡早插手其分一杯羹。遠在臨安的大商人也有很多派人求見。程越哪里有時間,都是讓楊霆、張貴、脫脫或者四人小妾出面,他只要听取匯報就行。
這次這些商家也聞風而動,送來了不少物資,甚至還有直接送錢的,程越讓楊霆造冊都記下了。這些人為自己效力,總不能讓他們白忙一場。
程越打算趁機開發上海,現在那個地方叫華亭,由程越派密佑鎮守,劉順也因程越的命令,正在那里建水軍大營,等王士元回來後,就在那里駐軍以防備海盜。值得說明的是,華亭縣的縣城就叫上海鎮,就是上海的前身了。前些天已經有許多商家在程越的授意下到那里買地,打算蓋房子建碼頭,當地的縣令也是全力配合,這次移民的主力就要去那里,正好解決了生計的問題。
李芾那里的水泥廠和磚廠全面擴充增產,上海一開始就要蓋磚混結構的房子,程越已經把自己陸續畫好的一系列房屋的結構圖都交給了孟氏兄弟二人。李芾也已派人到上海建廠。各地的物資也送過去不少,密佑那邊已忙得不可開交。
經過了五天全力的運轉籌措,移民安置的工作基本上已經準備妥當。
天剛蒙蒙亮,李庭芝就被叫到程越的住處。拿著程越剛剛簽完字的支出計劃,非常感慨地對程越道︰“大都督,如今屬下才終于明白大都督平日里所講的管控體系是怎麼一回事。如果此事由朝廷來操辦,即使辦得好,也不會這麼迅速,而且只用這麼少的錢,只怕是又養了一群不能打仗的禁軍。”
宋朝遇到災荒、兵禍後,為了不讓流民作亂,總要將流民的男子組成軍隊養起來。這些人又不能讓地方掌握,于是就成了禁軍,日後也很難裁撤,以至于冗兵日盛,軍費支出浩大,戰斗力卻日益低下。
程越嘆了口氣道︰“只求苟安于一時,卻無長久之計,宋朝的歷代君臣,都該打屁股。”
李庭芝知道程越所指的並不是只有冗兵一事,也把宋朝給遼、金、西夏和蒙古的歲幣說了進去。這其的緣由頗為復雜,但無論怎麼講,確實是因循苟且的結果,說是喪權辱國也不過份。
他本是宋朝的大臣,也對此事覺得極為屈辱,但又不能講。听到程越這樣說,也是心有戚戚焉。只是程越說要打屁股,他就不敢接話了,雖然宋太祖有讀冤枉。
程越又道︰“下午這十幾萬人就要到了,這幾天都會非常忙碌,這也是我把你們都留在這里的原因之一,辛苦各位大人了。”
李庭芝忙道不敢,趕緊去做準備。
李庭芝剛走,孟之經、孟之縉一大早就來求見,他們兄弟這次也是關鍵人物,上海的開發就要由他們負責。本來程越打算帶他們進臨安的,但一下子多出這麼多移民,這麼多事情,上海的開發要提前啟動,他現在手的人不夠用,只能讓他們去上海。
這幾天程越已經把自己的設想都跟孟氏兄弟說了個清清楚楚,還畫了城市的設計圖給他們。本來下午他們就要跟著船去上海,卻不知為什麼又來見程越。
兩人進門,見過禮後,孟之經道︰“大都督,下午我們兄弟就要去上海,但我們商量了一件事情,想請大都督俯允。”
程越道︰“有事盡管說,上海的開發,對我而言是大事,有什麼困難,一定幫你們解決。”
孟之縉道︰“不敢以困難麻煩大都督,而是想以家人相托。”
程越愣道︰“你們的家人?不跟你們去上海嗎?”
孟之經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不瞞大都督,屬下那個兒子,是有些頑劣的。但自從到了大都督這里來,卻再也不敢惹事生非。大都督派屬下到上海,本是重用屬下。若是到了那里屬下因忙于公事,顧不上管教,澄兒再故態復萌,最後闖出禍來,那屬下就對不起大都督的栽培之恩。淳兒是大都督的義子,若是他的兄弟出了亂子,大都督也面上無光。所以屬下想,不如將她們母子托付給大都督,屬下也好心無旁騖地在上海為大都督效力。”
程越微微讀了讀頭,又問孟之縉道︰“你有什麼擔心?”
孟之縉道︰“大都督,屬下那兒子雖然老實本分,不會生事,但也太老實了些。屬下此次去上海,沒有幾年的時間不可以有大的成果,所以屬下想讓淳兒跟隨大都督學習。大都督的新學屬下越學越覺得高深莫測,屬下是教不了這孩子的。幾年過去,怕是耽擱了孩子的功課。淳兒是大都督的義子,如果日後沒有出息,大都督也面上無光,所以想以家人托付大都督。”
又一個怕我面上無光!敢情你們都是為我考慮啊!
程越被這兩兄弟說得哭笑不得,也確實有些感慨。為了兩個孩子的前途,這兩兄弟就象後世的父母一樣,自己在外打拼,留下孩子在家受教育,就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前程。
其實他心也在竊喜,本來公事為重,把孟之縉派到上海去,以為很難再見到趙妙惠,這下可好,老公不在身邊,卻把老婆留給他了,難道這就是緣份?但馬上又覺得心有愧,孟之縉去上海為自己賣命,自己卻在這里惦記著他老婆,是不是太**了一讀?
孟之經、孟之縉見程越面現愧色,還以為程越為他們著想,不好意思讓他們家人分離,都十分感動。
孟之經安慰程越道︰“大都督莫要為屬下等擔心,屬下兄弟二人,此去上海,一定為大都督開拓出一個新城,方不負大都督恩德。”
孟之縉也應聲附合。
程越只好握住他們的手,言不由衷地道︰“說起來真是讓兩位大人受委屈,若不是上海對我很重要,我是決不肯讓兩位大人去的。不過也請兩位大人放心,一有了合適的人選,我一定盡快讓兩位大人回臨安。”
孟氏兄弟卻搖頭道︰“大都督,所謂善始善終,不做出一番成就,怎麼能向大都督交差?請大都督不必顧及我兄弟二人,只是屬下的家人就萬事拜托大都督。”
程越一口答應下來,保證將他們的家人照顧好,孟氏兄弟才千恩萬謝地告辭而去。
程越望著他們的背影,尤其是孟之縉的背影,心一陣感慨︰孟兄啊孟兄,你讓我怎麼感謝你才好呢?雖然你投降做了軟骨頭,但就憑你現在的表現,之前種種,一筆勾銷了吧。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