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南京城在北宋時稱江寧府。
www.biquge001.com
江寧城外西北方向,臨長江處有一渡口,名叫寧南渡口,與長江北岸寧北渡口遙相呼應,寧南渡口沿江綿綿數百丈之遠,往來商船、貨船、客船絡繹不絕,吆喝聲、招客聲雜相交錯,熱鬧非凡,正是一派盛世繁榮景象。
船夫們沿江所居,逐漸聚攏成村,又由村成鎮,鎮以渡口為名,叫做寧南鎮,鎮中居民八九成靠搖船擺渡過活,還有一成的,就是船的主人——船主,他們是鎮中的大富戶。
…………………………………………………………………………
船不過三丈左右,兩個船工,無帆,有一蓬,蓬內兩側各有六座位,乃是一艘小客船。
船是使用很久的老船,但整理的極為干淨,蓬里已坐滿了客人,他們正哈著氣,小聲的互相閑扯些閑話,以打發這寒冷的時節的無聊的時光。
在船的前頭處,迎風立著一人,滿頭白發,隨意的繯在腦後,隨風飄逸,顯得神秘而又張揚,衣著單薄,但極華貴,乃是上等的甦州絲綢,深紫色的武士勁裝透露出此人乃是習武之人,難怪不懼嚴寒,而外套的黑色綢袍,包住了貴氣逼人的紫色時,也放佛包裹住了此人的鋒芒。他從上船到現在,未開口說一句話,或者他與這些船上之人無話可說,他們生活在兩個世界,只是現在偶然交際,之後仍將分開……各歸各世界,繼續各自自己的生活。
………………………………………………………………
“嘿he~~~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突然老船工放嗓喊起了號子,“嘿he~~~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江面往來的船上,船夫們競相應號,號聲仿佛驅趕了這冬的寒氣。一時間江面上熱鬧起來,有宋一朝,文風鼎盛,不論達官顯貴,里巷小民,無不以唱詞為樂。
“嘿,這詞也不知是哪位大家寫的。”船篷里,一位商客模樣的中年人道︰“連甦大家也自嘆不如呢~~~”他所說的甦大家,便是甦軾。
話題一由引出,船上人連連點頭應和,這時一落魄書生模樣的不服道︰“他算什麼大家?藏頭露尾,不敢真面目示人,不是徒有虛表,就是另有所圖!”
“另有所圖?”他這觀點立即吊起了船上人胃口,“另有什麼所圖?”
書生見話頭引起眾人注意,颯然一笑道︰“裝隱士高人,嘩眾取寵罷了。”
“呔!”方才那個被駁了話的商客取笑喝道︰“我看你才是裝高人,嘩眾取寵呢!”
“你……你……”那書生憋紅了脖子都“你”不出來什麼,最後終于“你”出一句︰“你……有辱斯文!”
“哈哈哈~~~”船客們大笑。
“一個書呆子罷了。”那商客嫌棄道︰“還是個不安分的書呆子。”
不待那書生回口,商客又繼續諷刺道︰“有本事你也作一首出來?連甦大家都自嘆弗如的好詞,你能做得出麼!”
“是啊,是啊,你也作一首出來呀~~~~”船客們自然不會放棄這個調笑取鬧的機會。
商客得到了大家的應和更加得意,得理不饒人道︰“還說人家徒有虛表呢,有本事你也徒有虛表給我們看看哪~~~”
“對對對~~~徒有虛表給我們看看哪~~~~”船客們起哄~~~
書呆似乎受了極大的侮辱,但又發作不出來,終于“哼!”的一聲,緊了緊衣服,雙手環胸,往後一躺,閉目不言,自顧自的閉目養神了。
船客們頓時失了樂趣,這時那商客又道︰“你們知道麼,甦大家就是被貶在黃州听到這首詞的,據說,還因此豁然不少呢。”他說的這首詞,自然指的是船夫們劃槳號唱的那首《臨江仙》。
“喔?”這時那書呆身旁的一位老者笑道︰“員外怎會知道?莫非與甦大家相熟?”
商客拿眼看那老者,見那老者氣度不凡,一襲青衣儒服,大約五十上下,雙眼含笑溫煦,神情語氣平易近人,卻又淡淡的有著若有若無的貴氣。回駁的話到了口邊又咽了回去,祭起了走南闖北的小商人的圓滑,回道︰“老先生抬舉了,在下如何稱得上員外?不過一個走南闖北的行腳商罷了。”又道︰“這事我倒還真知道,我在金陵城有一個大客戶,這客戶最是附庸文雅,有次說順了嘴,就顯擺出來了,他說甦大家聞听這首詞後,便連夜寫信給在金陵致修的王相公,要王相公幫忙打听此詞出于何人之手,當結交一番。”他提起“王相公”三個字時,都不禁向金陵方向抱拳示意,顯然很是崇敬,又笑道︰“嘿,要說君子之交,這甦大家與王相公當真是當世楷模,朝堂上政見不合,互相批駁,私下里交情卻也很深呢,當年甦大家受蒙烏台詩案時,王相公就上書力保,言‘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據說官家因此一言而決,留下了甦大家的性命,這才從輕發落,貶到黃州去做團練副使的。”
烏台詩案,發生在元豐二年(1079年),已是五年前的舊事了,那時甦軾四十四歲,調任湖州知州。上任後,即給皇上寫了一封《湖州謝表》,這本是例行公事,但甦軾是詩人,筆端常帶感情,即使官樣文章,也忘不了加上點個人色彩,說自己“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些話被新黨抓了辮子,說他是“愚弄朝,妄自尊大”,說他“餃怨懷怒”,“指斥乘輿”,“包藏禍心”,諷刺政府,莽撞無禮,對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謂死有余辜了。他們從甦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甦之聲。這年七月二十八日,甦軾上任才三個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師,受牽連者達數十人。(烏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台)。
那老者似是被觸及了什麼心事,嘆息了一聲,道︰“自王相公變法以來,朝堂黨爭不斷,世道已非平和世界,幸乎?不幸乎?唯百姓苦也!”
船客們一時間不知怎麼搭話,靜默了下來,許久那商客也受感染似的,嘆息一聲,道︰“吏治不清縱有好法有何用?就像我這小行商,舊的孝敬照樣得貢,新的稅銀也不能落,不過更添負擔罷了~~~”
不知是誰,嗟嘆了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穿蓬里死般沉默下來,一時無語……
……………………………………………………………………
突然“啾~啾~”兩聲利響,乃是弓箭出弦的聲音,老者身旁的書呆忽然睜目暴起,護在老者身前,喝道︰“有暗箭,趴下~~~”
……………………………………………………………………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